A. 什麼是資本化,什麼是費用化,怎麼區分,什麼時候資本化,什麼時候費用化
資本化亦稱資本結構或投入資本。公司資本中所包含的股本、債券等的分布情況,它反映的是公司中各種債權人權益與業主權益的比例。
費用化是一個會計名詞,主要指研究與開發支出在發生當期全部作為期間費用,體現了會計的穩健原則。
區別:費用化就是把花的錢計入管理費用等費用科目,資本化就是把花的錢算到特定的資產頭上,如為了開發無形資產開發階段花的錢一般計入到無形資產的成本。
資本化的條件
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有三個:
第一個條件是資產支出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和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
支付現金是指用貨幣資金支付固定資產的購建或建造支出。轉移非現金資產是指將非現金資產用於固定資產的購建與安裝,
第二個條件是借款費用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
第三個條件是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或者生產工作已經開始,如主體設備的安裝、廠房的實際開工建造等。它不包括僅僅持有資產但沒有發生為改變資產形態而進行的實質上的建造或者生產活動。
企業只有在同時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的情況下,有關借款費用才可以開始資本化,只要其中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借款費用就不能開始資本化。
費用化:完工後的利息費用化。
資本化例子:
資本化就是作為資產(尤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只能分期進行攤銷,而不能直接把全部給記入當期損益。比如說借款費用計入在建工程的部分,就是將其資本化,記入固定資產,分期攤銷。
另外,中斷的情況
會計准則對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時間做出了規定,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生非正常中斷、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的,應當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中斷的原因必須是非正常中斷,屬於正常中斷的,相關借款費用仍可資本化。
非正常中斷,通常是由於企業管理決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預見的原因等所導致的中斷。比如,企業因與施工方發生了質量糾紛,或者工程、生產用料沒有及時供應,或者資金周轉發生了困難,或者施工、生產發生了安全事故,或者發生了與資產購建、生產有關的勞動糾紛等原因,導致資產購建或者生產活動發生中斷,均屬於非正常中斷。
非正常中斷與正常中斷顯著不同。正常中斷通常僅限於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程序,或者事先可預見的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中斷。比如,某些工程建造到一定階段必須暫停下來進行質量或者安全檢查,檢查通過後才可繼續下一階段的建造工作,這類中斷是在施工前可以預見的,而且是工程建造必須經過的程序,屬於正常中斷。某些地區的工程在建造過程中,由於可預見的不可抗力因素(如雨季或冰凍季節等原因)導致施工出現停頓,也屬於正常中斷。
參考資料:網路-資本化 網路-費用化
B. 什麼情況下持有至到期投資採用實際利率攤銷,到期收回時,連最後一年的利息一並收回,什麼時候只收成本
購入價大於或小於面值產生溢價或折價的時候採用實際利率法攤銷。
分期付息的時候最後一年收取成本和最後一期的利息。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則在最後一年收回成本和全部利息。
C. 長期待攤費用新會計制度規定幾年攤銷稅法規定幾年攤銷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規定,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D. 稅法規定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是多少軟體作為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又是多少是五年還是十年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低於十年;財務軟體的攤銷年限:不低於兩年回。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答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2、「企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所以 ,企業在經過主管稅務機關的核准,財務軟體攤銷年限可為2年。
(4)利息資本化攤銷年限擴展閱讀
軟體費用可以不分攤,如果你這個服務費金額不大,建議一次性直接計入收到發票的當期費用。金額大小要結合你們公司的情況,或者說主觀判斷。
一般來說,不過一般這種你這應該付的是一年的費用,一般不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現在已經取消了待攤費用科目),而應該計入預付賬款科目,這樣不用以後每期攤銷,同時金額不大對你的賬面影響也很小。
參考資料
網路-無形資產攤銷
E. 關於固定資產資本化的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資產支出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和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
第二個條件是借款費用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
第三個條件是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或者生產工作已經開始。
如主體設備的安裝、廠房的實際開工建造等。它不包括僅僅持有資產但沒有發生為改變資產形態而進行的實質上的建造或者生產活動。
企業只有在同時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的情況下,有關借款費用才可以開始資本化,只要其中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借款費用就不能開始資本化。
(5)利息資本化攤銷年限擴展閱讀
在稅法上對於固定資產資本化問題的規定:
1、固定資產改建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上所稱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是指改變房屋或者建築物結構、延長使用年限等發生的支出。
1)對於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改建支出以及以經營性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計入長期待攤費用,按照預計尚可使用年限或按照合同約定的剩餘租賃期限分期攤銷。
2)對於其他情況,例如未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造支出,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造支出等,應當將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即進行固定資產的資本化,適當延長折舊年限在稅前列支。
2、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
對於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兩年以上的,應進行固定資產的資本化,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對不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大修理支出,稅法上要求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企業日常發生的修理維護支出應當直接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並允許稅前扣除。
F. 商譽權的攤銷年限按新會計制度有什麼規定
按新會計制度,商譽不再攤銷。
對商譽的性質,早在19世紀末期就存在爭論,直到現在理論界對此問題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目前,會計界普遍接受的觀點是:①商譽代表被收購企業凈資產的「收購價格與其公平價值之差額」。②商譽代表企業所具有的超額盈利能力,也就是說,商譽是能為企業帶來預期超額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收購價與被收購企業凈資產公允市價之間的差額,並不能代表商譽的性質,而且,將這種差額全部歸結為商譽是極其武斷和危險的,它不利於對企業盈利能力作出合理預測。事實上,收購企業願意以超過被收購企業公允市價的代價來收購另一家企業,往往是出於自身戰略發展的需要,而超額盈利能力僅僅是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因此,商譽的本質只能是超額盈利能力,而那種將商譽視為差額的觀點應該摒棄。
第一,根據新企業會計准則《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並》或《資產減值》等規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
一般是公允價值,而稅法上的投資成本也為公允價值,所以,在合並或初始投資時,財務上或稅法上在新准則下沒有差異。
第二,新准則為了與國際會計准則的趨同,大量使用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負商譽在當期即確認為收益,法律界或會計界有不同的觀點,而我國採用了國際會計准則通用的方法,計入當期收益,對報表盈餘難免會產生影響。
另外,商譽是能使企業中的人、財、物等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種「最佳狀態」的客觀存在。其經濟含義是:企業收益水平與行業平均收益水平差額的資本化價格。它是由顧客形成的良好聲譽、企業管理卓著、經營效率較好、生產技術的壟斷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優勢所產生的。依據商譽的取得方式,商譽可分為外購商譽和自創商譽。外購商譽是指由於企業合並採用購買法進行核算而形成的商譽;其他商譽即是自創商譽或稱之為非外購商譽。商譽的構成因素是相互聯系、相互配合的,它們構成一個完整系統,共同反映和影響商譽。由此可見,商譽主要是由一些不可以量化的因素組成的。即使是外購的商譽,其購買價格也不能真正反映其所包含的諸多不可量化的因素。所以商譽不可以攤銷。
G. 資本化和費用化的劃分標准詳細說明
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最大的區別,就是該支出是否增加固定資產帳面價值,如果不能增加,那麼就屬於費用化支出,如果可以增加,那麼就屬於資本化支出。
如,在修理費方面,如果是小修理,日常維護等,是不會增加固定資產價值的,所以通常都是費用化處理,而大修理、更換主要部件等,是會明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和使用年限的,通常要做資本化處理,至少要記入長期待攤費用。資本化和費用化,是指對於企業的某筆支出,確認為資產或者記入當期損益。
這個也是老准則里有一條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規定。
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比較難以區分:
1、待攤費用,新准則待攤費用直接記入費用,只保留長期待攤費用記入資產;
2、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一般符合資本化記入固定資產,修理費費用化;
3、在建工程、生產周期較長的船舶、機械、房產、無形資產等的借款費用資本化問題。
無形資產研究階段的支出予以費用化,記入「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如果研究成功以後,進入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記入「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期(月)末,應將「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歸集的金額轉入「管理費用」科目,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
如果期末開發階段還沒有完成,研發支出就是企業的一項長期資產,它的金額就是研發支出中的資本化支出。注意區分研發支出的兩個二級科目。開發階段完成,形成了無形資產,這時要將「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轉入無形資產。
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長期借款利息,在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所發生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所建固定資產價值,予以資本化的條件是: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3、固定資產的實體建造已經開始。 無形資產的開發支出滿足無形資產資本化確認條件的,可予資本化。(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計量。費用化和資本化主要區別是支出的時候受益期不同。當期支出當期受益的叫費用,我們就稱它費用化,當期支出在以後各期受益叫資本,我們就稱它資本化。比如一些原材料,生產的時候領用,它是記入生產成本費用的,就是費用化;如果是工程建設領用的,它就記入在工程成本(即固定資產),就是資本化。
至於資產化,我也不清楚。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資本化和費用化:1、固定資產發生可資本化的後續支出時(如:更新改造支出),企業一般應將該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准備轉銷,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計入在建工程,並在此基礎上重新確認固定資產原價。因已轉入在建工程,因此停止計提折舊。在固定資產發生的後續支出完工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並按重新確定的固定資產原價、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發生的可資本化的後續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2、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修理費等後續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如:修理費用),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投入使用之後,由於固定資產磨損、各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導致固定資產的局部損壞,為了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和使用,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企業將對固定資產進行必要的維護。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費用在發生時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生產車間(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管理費用;企業設置專設銷售機構的,其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銷售費用。企業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支出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在發生時也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效益性支出原則要求在會計核算中首先將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加以區分,然後將收益性支出計入費用賬戶,作為當期損益列入損益表;將資本性支出計入資產賬戶,作為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前者稱為支出費用化;後者叫做支出資本化。一般研發階段發生的費用要記到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在開發階段發生的計入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H. 資本化利息如何以折舊的方式分攤成本呀求具體的會計分錄。大俠能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下不~
建立項目時,借:在建工程
貸:應付利息
完成項目時:借:固定資產
貸 在建工程內
然後容按固定資產年限和分攤方法分攤
借:相關費用 比如管理費用 製造費用等
貸 累計折舊
I. 工程預備費的計取基數和建設期利息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計算
1.工程設計費:一般包括初步設計和概算、施工圖設計、按合同規定配合施版工、進行設計技術交底權、參加試車及工程竣工驗收等工作的費用。本收費標准中未包括做施工圖預算的費用。
.建築安裝工程費包括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及稅金。
.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運雜費(運輸費+裝卸費+搬運費)+運輸保險費+采購及保管費
無形資產按規定期限分期平均攤銷;沒有規定期限的,按不少於10年分期攤銷。遞延資產中的開辦費按不少於5年的期限分期攤銷。
2預備費的計算方法,一般按工程費用和其他費用之和為計算基數
3建設期利息可以資本化,即可在投產後進入固定資產原值。在國家發改委和建設部共同發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里有明確的描述。
4利息在無形資產形成之前應該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成本
J.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裝修費用資本化後攤銷年限是按什麼算
按實質重於形式抄原則,融資租襲入的固定資產應按本企業的固定資產處理,計提折舊,一般小的維修費用是直接費用化,但是大維修費用則應該資本化,大維修後計提折舊的年限,按照維修完成之後還能使用多長時間來處理,而且但維修完成之後還應重新評估該資產的賬面價值,按新評估的賬面價值計提折舊,維修後的賬面價值=該固定資產原價-已計提的折舊-維修時換掉部分的價值+維修是新加部分的價值~
歡迎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