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總額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總額

發布時間:2021-05-05 22:19:36

① EBIT的描述中是不含折舊和攤銷的,否則就不會有EBITDA這個概念。而利潤總額是包含折舊和攤銷的。

公式錯了。
息稅前利潤(EBIT)=利潤總額+利息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利潤總額+利息+折舊+攤銷=凈利潤(稅後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

② 息稅前利潤與利潤總額的區別

簡答的說,息稅前利潤是指一個企業獲得所有的利潤,沒有扣除任何需要上交的利潤和稅。利潤總額指一個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經營獲得的所有的利潤。

息稅前利潤是指企業在剔除財務費用前的利潤,如果企業有大量的銀行存款,財務費用將會是負值,它沖減了經營費用,但又不是經營收入,所以在計算企業實際經營利潤時,要把該項剔除。

息稅前利潤變動率=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財務杠桿系數。

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銷售量變動率。

利潤總額是在營業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營業稅後的剩餘,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盈利。他包含了財務費用。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 投資凈收益。

拓展資料:

利潤總額是「虧損總額」的對稱。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企業純收入構成內容之一。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主要由銷售利潤和營業外凈收支 (營業外支出抵減利潤) 兩部分構成。按規定繳納資源稅的企業,應交的資源稅也是利潤總額的組成部分之一 (抵減利潤)。

息稅前利潤(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說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也就是在不考慮利息的情況下在交所得稅前的利潤,也可以稱為息前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顧名思義,是指不支付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③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里的折舊和攤銷是用本期發生額還是期末余額

你這個說法里的折舊攤銷,應該指的是當期計提的計入成本費用的金額,也就是發生額
這樣算出來的才是「利潤」

④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什麼不能與現金流對等

1.所得稅費用=當年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或者減去遞延所得稅收益)
凈利潤內=利潤總額-所得稅容,
2.利潤=利潤總額-彌補虧損-所得稅,是錯的。
如果企業以前期間發生虧損,並在以後年度按規定可以扣減時,就影響當年實際應交的企業所得稅額。
此時,當年應交的所得稅額=(利潤總額-虧損彌補)*所得稅率

3.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支出,是對的。這是中級財務管理裡面有關完整工業項目投資等的內容。
4.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利潤總額+利息支出+折舊+攤銷,課件上也是這么說的而在課件《利潤表》的最後一格說明中矛盾出現了,「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利潤總額-彌補虧損+利息支出+折舊+攤銷」

你知道你錯在哪或者說你對為什麼不理解嗎?那兩個都是對的,只是前提條件不對。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利潤總額+利息支出+折舊+攤銷「成立的前提條件是公司以前年度未發生過虧損,而後一個成立的條件是企業以前年度發生過虧損。
5.我的問題就是:在計算息稅前利潤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時,這個彌補虧損該不該減?
結合第4個解釋就知道了。

⑤ 稅息前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關系

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息稅前利潤-所得稅費用=凈利潤

⑥ 財務分析表——利潤與利潤分配表中的計算

期初未分配利潤可以在損益表裡直接找到
可供分配的利潤=本年凈利潤(或凈虧損)+或- 年初未分配利潤
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本年凈利潤*法定盈餘公積金提取比例
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的利潤 - 法定盈餘公積金-任意公積金

⑦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凈利潤 計算

1、所得稅費用=當年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或者減去遞延所得稅收益)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2、利潤=利潤總額-彌補虧損-所得稅,是錯的。

如果企業以前期間發生虧損,並在以後年度按規定可以扣減時,就影響當年實際應交的企業所得稅額。

此時,當年應交的所得稅額=(利潤總額-虧損彌補)*所得稅率

3、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支出,是對的。這是中級財務管理裡面有關完整工業項目投資等的內容。

4、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利潤總額+利息支出+折舊+攤銷,課件上也是這么說的而在課件《利潤表》的最後一格說明中矛盾出現了,「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利潤總額-彌補虧損+利息支出+折舊+攤銷」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利潤總額+利息支出+折舊+攤銷「成立的前提條件是公司以前年度未發生過虧損,而後一個成立的條件是企業以前年度發生過虧損。

(7)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總額擴展閱讀:

1、凈利潤(收益)是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是通過現金預算的編制進行的,現金預算是保證現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

其中凈損益調整法是現金預算編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預計損益表中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定的凈收益作為現金編制的出發點,通過逐筆調整處理各項影響損益和現金余額的會計事項,把本期的凈收益調整為現金凈流量的方法。

2、現金流量與凈收益的差異,可揭示凈收益品質的好壞。所謂收益品質,是指對企業凈收益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程度予以反映的一個概念。

一般而言,凈收益與現金流量之間的伴隨關系越強,表明企業的凈收益品質越好;即凈收益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數量上,時間分布)越小,說明凈收益的收現能力越強。收益品質越好,企業的流動性和財務適應性就越強。

綜上所述,凈收益是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而現金流量與凈收益的差異程度又可揭示凈收益的品質好壞。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企業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將不斷增加。

這些都會促使企業管理當局、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外部集團和個人,日益關注企業現金流量信息及創收現金的能力。現金流量及相關問題的研究,也將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⑧ 某企業08年息稅折舊攤銷

息稅前利潤 =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支出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支出+折舊+攤銷 2 = 1. 2+0. 3+利益支出+0. 2+0. 1 利息支出=0. 2

⑨ 可以用期望銷售額直接計算息前稅前利潤嗎

息稅前利潤=營業收入-經營成本-折舊、攤銷-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收入-不含財務費用的經營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
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支出=稅前利潤+利息支出=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支出
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總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