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如何分攤到工作中心
分析及對策
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進行劃分為「中心」與「共同」部分進行歸集。中心的費用不用再分配。需要分配的是「共同」部分。共同部分實際上很難說按什麼基準分配是合適的,比如說公司電費(你總不能逐項去登記各中心的用電器功率再詳細記錄各中心的相關用電器的開啟時間吧?這樣做不是不可以,關鍵是不經濟,也就難以實現公司考核與決策的根本目標),再比如說公司大樓折舊,你可以按各中心實際使用面積來分配,但問題是你怎麼說服某個月某部門接受其所有人員都在外出差的情況下該期間所分配給該部門的折舊呢?即便是強制使用了某個標准,也未必能為公司決策提供任何有意義的信息。
所以對於共同發生的費用不如直接留在所設立的「共同」中心與總經理的工資一起,不再往下分配。
方案
目標:為公司尋找長期笪整體的決策提供依據。
范疇:解決長期利益沖突
這里的具體內容不涉及管營費用中的「共同」部分。
方法
採用作業成本方法重新歸集所有共同發生的除管營費用中的共同費用之外的費用(下同)。這時,需要做大量的基礎工作,付出可能巨大的實施成本,承擔可能失敗的實施風險。而這樣做的最大的好處就是清楚地界定了所有可以區分的共同費用的被分配對象與被分配數額,做到「無摩擦」地實施公司考核與決策。
B. 請問 攤銷應由管理部門負擔的待攤費用5000元,經營業務部門負擔的3000元 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攤銷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5000
借:銷售費用 3000
貸:待攤費用 8000
C. 辦公用品費用財務如何分攤到各分公司
不能以采購為標准,應以實際領用為標准,采購時可借:待攤費用
貸:銀行存款,月底分攤時借:管理費用一分公司,貸:待攤費用,注意待攤費用年末不能有餘額。還可以通過內部往來科目,借:內部往來—總部
貸:銀行存款,月底分攤時借:內部往來—某分公司,貸:內部往來—總部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D. 銷售部門的業務招待費為什麼計入管理費用
銷售部門的業務招待費是銷售部門的費用,應當計入銷售費用,是不應計入管理費用。
E. 銷售人員應按什麼比例攤銷管理費用
1、管理費用各明細費用的比例不是千篇一律的事,公司如果是第一年,只版能把今年實際發生的權各項比例計算出來,並根據實際情況,回頭看看,有那些費用的支出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其他家的比例對自己的公司不能說明什麼,也不好進行比較。
2、如果是老公司,就把上年的各項指標計算出來,和今年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從中分析一些情況並判斷今年的情況比去年如何,只能這樣。
3、管理費用明細表反映在一定會計期間企業管理部門在報告期內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及其構成情況的報表。
4、利用管理費用明細表可以分析管理費用的構成及其增減變動情況,考核各項管理費用計劃的執行情況。
5、管理費用明細表的填制方法如下:
(1)本年計劃數應根據本年度管理費用計劃資料填列。
(2)上年同期實際數應根據上年同期本表的本月實際數或本年累計實際數填列。
(3)本月實際數應根據管理費用明細賬的本月合計數填列。
(4)本年累計實際數應根據管理費用明細賬的本月末的累計數填列。
F. 攤銷 銷售部 租金 會計分錄
根據最新的會計准則,待攤費用己經取消這個科目了,用預付賬款所代替;計提無形資產用專累計攤銷這個科目屬;開辦費也不納入長期待攤費用的范圍內了,而是一次性納入當期的管理費用.我認為這個會計分錄應該這樣寫,
借:管理(銷售)費用-房屋租金 2000
貸:預付賬款-房屋租金 2000
G. 管理費用如何分攤
有些費用開支可以直接到部門,只是分攤那些難以劃分的比較實際。分攤法按公司部門設置情況來合理確定其比例為好。
H. 固定資產折舊的分攤依據(管理部門的計入管理費用,銷售部門的計入銷售費用,生產車間的計入製造費用)
具體准則 中:
第十八條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並根據用途計入相關版資產的成本或者權當期損益。
准則 沒有 規范到 具體的會計科目。也就是說,入哪個 損益類科目,國家是 不管的。
在不違背 准則精神的前提下,企業根據 自身的管理需求,制定詳細的 核算方法。
換句話說,「管理部門的計入管理費用,銷售部門的計入銷售費用,生產車間的計入製造費用」 屬於 多少年來 我國會計界 執行的慣例。 因為只有 這樣, 會計信息 才能 體現 公平、合理,從而 引導 企業決策者 進行正確的判斷、決策
I. 會計中怎麼區分管理費用與銷售費用。它們下級子科目都是什麼
管
理
費
用
管理費用是指公司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所發生的費用,包括企業的董事
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當由公司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包括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工資、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辦公費和
差旅費等)、工會經費、待業保險費、勞動保險費、董事會費、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含顧問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
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無形資產攤銷、職工教育經費、研究與開發費、排污費、存貨盤虧或盤盈(不包括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存貨損失)、計提的
壞賬准備和存貨跌價准備等。
1、工資:
核算除生產、質檢和市場部門以外的其它管理部門(即人事、技術、財務、采購等部門)(管理費用中部門的統計口徑除特別註明外,下同)的人員工資,以及公司員工辭職、辭退或其他原因離職在工資結算中超過正常工資的費用。
2、職工福利費:
核算公司全部實際支出(總額不超過在上述工資總額的14%,內資企業按14%計提)的食堂相關費用、員工工傷按規定需支付的工傷工資及其他福利性支出(內資企業在應付福利費科目列支)。
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
核算實際支出(總額不超過按全部職工總額計提的費用,工會經費按2%計提、職工教育經費按1.5%計提)的撥付給工會組織的經費及用於職工培訓和學習的費用。
3、折舊費:
核算按月計提的公司相關管理部門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
固定資產:是指公司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房屋、建築物,為20年;
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它生產設備,為10年;
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電子設備,為3年。
公司固定資產的凈殘值率:5%
。
公司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年限平均法。
4、低值易耗品攤銷:
核算公司相關管理部門的低值易耗品的攤銷。
未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的工具、器具以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等,公司作為低值易耗品核算。
5、辦公費:
核算公司用於辦公的,包括電腦軟盤、色帶、配件、辦公用設備配件等。購買的復印紙、列印紙、傳真紙和財會部門購買和印製的賬簿、憑證、報表的費用等。
6、郵電通訊費:
核算公司的固定電話費、手機話費,郵寄費、快遞費和上網費等費用。
7、水電費:
核算辦公及生活用水、電費用。不能明確劃分的記入製造費用。
8、車輛費:
核算車用汽油費、路橋費、停車費、養路費、車輛維護費及其他用於車輛方面的費用。
9、差旅費:
核算公司日常工作需要(不含市場部)外出而實際發生的車、船、飛機、市內交通費、誤餐費、住宿費、住勤補助費、誤餐補助、司機出車補助和單位核定的差旅費包干費用等。
10、技術開發費:
核
算用於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各項費用。包括新產品設計費,工藝規程制定費,設備調整費,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試制費,技術圖書資料費,未納入國家
計劃的中間實驗費,研究機構人員的工資,研究設備的折舊,與新產品的試制和技術研究有關的其他經費,委託其他單位進行科研試制的費用以試制失敗損失等。
11、勞動保護費;
核算管理人員有關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具體參見製造費用明細科目中勞動保護費定義)。
12、勞動保險費:
核
算全部員工按上海市相關規定支付的外來人員的綜合險及上海市戶口的城保、鎮保、農保等費用,支付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包括按規定交納地方統籌退休金)、價
格補貼、醫葯費
(包括支付離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費用)、異地安家費、職工退職金、6個月以上病假人員工資、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按規定支付給離休人員的其他
費用。
另使用的房屋、設備及其他資產向保險機構投保而應支付的保險費用(保險費)。
13、業務招待費:
核算公司因業務、經營的需要而支付的應酬費用,包括餐飲、香煙、水、食品、禮品、正常的娛樂活動等產生的費用支出。
公司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14、修理費:
核算公司相關部門的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及其他物品的維修發生的人工費及材料費和保養費用。
15、稅
金:
核算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等計入費用的稅費。
16、中介(咨詢)費:
核算發生的咨詢費(公司向有關咨詢機構進行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咨詢所支付的費用或支付企業經濟顧問、法律顧問、技術顧問的費用)和聘請中介機構費(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查賬、驗資、資產評估、清賬等發生的費用)。
17、租賃費:
核算公司相關管理部門採用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各類管理用資產而支付的租金,包括辦公用房租賃費、生活用房租賃費等。不包括融資性租賃固定資產的租賃費。
18、董事會會費:
核算董事成員的津貼、董事會會議費、董事差旅費。
19、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核算公司籌建期的開辦費攤銷(一年以上的各項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20、其
他:
核算管理費用中上項未列費用。
營
業
費
用
營業費用是指公司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企業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和廣告費,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含銷售網點,售後服務網點等)的職工工資及福利費、類似工資性質的費用、業務費等經營費用。
1、工資:
核算市場部員工的工資及福利費等。
2、運輸費:
核算為銷售商品支出的運輸費、裝卸費、碼頭費等費用。
3、包裝費:
核算為包裝商品支出的木箱、鐵釘、打包帶、包裝紙等費用。
4、保險費:
核算商品保險費。
5、展覽費:
核算為銷售商品而參加展覽的費用。
6、廣告費:
核算產品樣本、產品宣傳資料、產品廣告等費用。
7、報關商檢費:
核算出口商品報關、商檢費用以及外匯核銷費用。
8、差旅費:
核算商務目的出國考察、出差的交通費、住宿費、津貼、簽證費用以及國內市場的出差費用。
9、售後服務費:
核算為使用本公司產品的客戶所進行的一系列服務而產生的費用。
10、委託代銷費用:主要指委託其他單位代銷支付的委託代銷手續費。
11、商品流通的進貨費用:進貨過程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等。
12、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