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公司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否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一般由政版府國土資源管權理局頒發,如果沒有,就不是合法取得,只是與對方協商租賃使用的性質,也就是說你公司並不擁有該項資產的產權,不符合新會計准則中無形資產的定義;已經發生的實際支出應該進行攤銷,依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攤銷年限不得少於10年。
另外,水庫放水洞的使用權也可按類似情況處理,按不少於10年的期限進行攤銷。
如果上述兩項業務後來又有補充約定使用期限,則應按約定後剩餘的可使用年限將賬面余額分期攤銷完畢。
㈡ 遞延資產
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在以後年度內較長時期攤銷的除固內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以外的其容他費用支出,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等。
這個概念跟待攤費用其實相當接近,區別在於期限問題。待攤費用是指不超過一年但大於一個月這期間分攤的費用。超過一年分攤的費用就是遞延資產。
遞延資產實質是已經付的費用,花了費用當然應該取得資產,遞延資產就是這個意義上的資產,它沒有實體。
攤銷就是本月發生,應由本月和以後各月產品成本共同負擔的費用。攤銷費用的攤銷期限最長為一年。如果超過一年,應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核算。
㈢ 1.,壞賬准備、累計折舊、累計攤銷屬備抵賬戶,那麼長期待攤費用應該屬於什麼
都是資產類賬戶。
同時壞賬准備、累計折舊、累計攤銷是備抵類資產賬戶,雖然平時都是「貸」什麼。
㈣ 遞延資產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如下:
借 :管理費用-遞延資產攤銷 220
貸 :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或者是回 累計攤銷答 220
借 :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8738
貸: 無形資產 或者是 累計攤銷 8738
遞延資產有時又被稱為遞延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它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相比有其共同點;都是受益期跨越未來若干個會計期間,其價值逐步轉移到未來各期的費用中
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建設部門轉來在建設期內發生的不計入交付使用財產價值的生產職工培訓費、樣品樣機購置「大修理」等。
遞延資產實質上是一種費用,但由於這些費用的效益要期待於未來,並且這些費用支出的數額較大,是一種資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們與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確計算當期經營成果,所以應把它們作為遞延處理,在受益期內分期攤銷。
㈤ 攤銷是什麼意思
俺來回答:攤銷是指在一定期間內,將資產化費用平均計入當期損益的一種會計核算方專法。為期末結轉「攤、屬轉、提」的一種。
可以進行攤銷的科目有 待攤費用 長期待攤費 遞延資產—開辦費
進行攤銷時,做:
借:管理費用—攤銷
貸:待攤費用(長期、遞延)
㈥ 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如何提折舊
無形復資產\遞延資產不計提折舊。制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只在每個會計期間進行減值測試。
攤銷時的會計處理:
借: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
貸: 累計攤銷
減值的會計處理: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㈦ 經濟學中什麼叫做收入和成本的遞延費用
遞延費用是開支不是在發生當期確認,而是先作為資產結轉,然後在未來確認為支出。(又稱遞延借項。)
附註:
遞延成本是在交易中發生的成本,但之前不會被未來的會計期間列支。
遞延收入,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相當於預收賬款。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的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為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列示為負債,當資產和負債科目使用。
㈧ 攤銷期限超過一年的待攤費用是計入遞延資產還是長期待攤費用
科目記長期待攤費用,報表上在遞延資產反映
㈨ 餐飲食企業購入財務軟體14萬多,是遞延資產還是無形資產該如何做分錄如何攤銷
1、應計入無形資產。按照新會計准則已經取消了遞延資產,改為長期待攤費用了。
2、分錄:借:無形資產 14萬元 貸:銀行存款 14萬元
3、應從取得當月起逐月進行攤銷。分錄: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攤銷
㈩ 假如公司開辦費為100000元,每月攤銷1667攤銷期為5年年底資產負債表中遞延資產年初數與期末數怎樣填寫。
年初數為零,年末數按100000-1667*已攤銷月份。
你的月攤銷額實際上是取整的,按60個月計算會大於10萬,這種情況下,差額是在最後一個攤銷月份做調整,即最後一個月實際攤銷額不是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