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攤余成本怎麼攤銷分錄

攤余成本怎麼攤銷分錄

發布時間:2021-05-03 21:11:45

❶ 發行債券,實際利率法攤銷,會計分錄里的財務費用的金額如何確定這里的財務費用是什麼意思

發行債券無論是溢價還是折價都涉及與票面金額有差的。這個差是要在發行年度比如版5年,要按攤余權成本乘以實際利率分攤的,並要求計入到」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票面金額乘以票面利率=應付利息
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的攤銷額
應付利息與攤銷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到"財務費用「中。
推薦你能看一看2013年度的《會計中級職稱教材》第九章。

❷ 攤余成本

1、就固定資產而言,它的攤於成本就不是賬面價值。因為固定資產科目在一般情況下都回是反映其原值。只用在答出售、變賣、以其合資合作、報廢的情況下,才能和累計折舊科目對比,其攤余價值才能從固定資產的借方轉出。
2、其他涉及到攤銷的會計科目,都是滿足你問題 中說的,即攤余成本既是現在的賬面價值。所謂攤余成本就是 企業的某種資產和存貨經過攤銷以後剩餘的成本和價值。
如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假設原來進賬成本為100萬,攤銷期為50年,經過10年的攤銷後其攤余成本為80萬元,已經攤銷了20萬。
3、另外還有待攤費用、低值易耗品、其他無形資產等都涉及到攤銷的問題,即原值扣除已攤銷的價值即為攤余成本既是該科目的賬面價值。
特此回答!

❸ 會計中的攤余成本是怎麼回事啊該怎麼核算啊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但在例題中: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息-現金流入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當日的公允價值)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期初攤余成本就是求應收本金和應收利息的現值
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根據「新准則」第三十二條和三十三條,對於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資及貸款和應收賬款、滿足三十三條規定的金融負債後續計量採用實際利息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攤余成本的公式為: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減值損失(或無法收回的金額)。實際利息率的公式為:實際利率=將未來合同現金流量折現成初始確認金額的利率。
例1:假設大華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購入華凱公司2005年1月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並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債券面值1
000元。公司按105
359元的價格購入100份,支付有關交易費2
000元。該債券於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後一年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次利息。
在計算實際利率時,應根據付息次數和本息現金流量貼現,即「債券面值+債券溢價(或減去債券折價)=債券到期應收本金的貼現值+各期收取的債券利息的貼現值」,可採用「插入法」計算得出。
根據上述公式,按12%的利率測試: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現值合計
107
359
本息現值正好等於投資成本,表明實際利息率為12%。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7
359
貸:銀行存款
107
359
根據實際利率,編制溢價攤銷表,如表1。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時攤銷債券投資溢價。根據表1,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7
000
貸:投資收益
6
441.54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558.46
在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上債券投資的攤余成本為106
800.54元。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知,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時攤余成本)。在受到債券利息的帳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受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
如果購買債券只用於交易,不會一直持有到期,則初始攤余成本就是買價,而其他費用則在編制會計分錄是借記投資收益。

❹ CPA 編制調整2007年初攤余成本會計分錄 請寫下詳細計算過程 O(∩_∩)O謝謝

首先必須確定實際利率,33x(p/a,X,4)+(1100+33)x(P/s,X,5)=961
X=6%

2005.1.1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1100
貸:銀行存款 961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39 ————————此時攤余成本為961
2005.12.31
借:應收利息 33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4.7
貸:投資收益 57.7——————攤余成本=961+24.7=985.7
2006.1.5
借:銀行存款 33
貸:應收利息 33
2006.12.31
借:應收利息 33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6.1
貸:投資收益 59.1——————攤余成本=985.7+26.1=101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12.31攤余成本1011.8,因07年末現金流量發生變化,調整07年初攤余成本!
07年現金流入=550+33=583,08年現金流入=550x3%=16.5,09年現金流入=16.5+550=566.5
所以07年初攤余成本=583/(1+6%)+16.5/(1+6%)*2+566.5/(1+6%)*3=1040.4
1040.3-1011.8=28.5
07年初會計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8.5
貸:投資收益 28.5

全部自己計算,如有不對,請指出~!

❺ 攤余成本科目怎麼理解這個科目有什麼用

攤余成本科目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這個科目是為了解決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提出的科目。

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攤余成本的概念適用於對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中,與實際利率法對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的攤銷相聯系。

將攤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對攤銷金融資產(負債)的計量中,根據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法的定義,即在定義「當前」時點上,金融資產(負債)攤余成本在金額上等於其賬面價值。

實際上,在金融資產(負債)的存續期間,其攤余成本也等於其賬面價值。

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是企業按照相關會計准則的規定進行核算後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金額,對於計提了減值准備的各項資產,賬面價值就是其賬面余額減去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5)攤余成本怎麼攤銷分錄擴展閱讀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❻ 期末攤余成本算出來後怎麼做會計分錄

實際利率法下,債券投資的每期實際利息收入等於債券的每期期初賬面價值乘以實際利率。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溢價(折價)的分攤而減少(增加),因此,所計算出的利息收入隨之減少或增加。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的差額,即為每期溢價折價的攤銷額。 假設是溢價,由於按照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是不變的,而每期利息收入則是逐漸減少的,所以兩者之差是逐漸增大的,即攤銷的溢價逐漸增大,比起按直線法攤銷的溢價來說,按實際利率法第一年攤銷的溢價一定小於按照直線法第一年攤銷的溢價。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利息( 金額每期不變)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溢價(金額逐期增加) 投資收益 (金額逐期減少) 假設是折價,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利息( 金額每期不變)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折價) (金額逐期增加) 貸:投資收益 (金額逐期增加) 綜上所述:溢價時,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逐期減少;折價時,逐期增加

❼ 攤余成本如何做賬

攤余成本是賬戶余額,不需要作賬務處理。

❽ 攤余成本是什麼啊~~什麼時候需要做~~怎麼做~~詳解~~

本想自己給你寫,卻發現這兒寫得很全面,給你拷過來了;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編輯本段]特殊情況

一般情況下,攤余成本等於其賬面價值,但也有兩種特殊情況:
(1)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若僅僅是公允價值的暫時性下跌,那麼計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時,不需要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的金額,此時攤余成本不等於賬面價值。
(2)貸款。已經計提損失准備的貸款,攤余成本也不等於賬面價值,因為其攤余成本要加上應收未收的利息。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當日的公允價值)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期初攤余成本就是求應收本金和應收利息的現值
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根據「新准則」第三十二條和三十三條,對於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資及貸款和應收賬款、滿足三十三條規定的金融負債後續計量採用實際利息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攤余成本的公式為: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減值損失(或無法收回的金額)。實際利息率的公式為:實際利率=將未來合同現金流量折現成初始確認金額的利率。
[編輯本段]舉例

例1:假設大華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購入華凱公司2005年1月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並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債券面值1 000元。公司按105 359元的價格購入100份,支付有關交易費2 000元。該債券於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後一年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次利息。
在計算實際利率時,應根據付息次數和本息現金流量貼現,即「債券面值+債券溢價(或減去債券折價)=債券到期應收本金的貼現值+各期收取的債券利息的貼現值」,可採用「插入法」計算得出。
根據上述公式,按12%的利率測試: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現值合計 107 359
本息現值正好等於投資成本,表明實際利息率為12%。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7 359
貸:銀行存款 107 359
根據實際利率,編制溢價攤銷表,如表1。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時攤銷債券投資溢價。根據表1,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7 000
貸:投資收益 6 441.54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558.46
在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上債券投資的攤余成本為106 800.54元。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知,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時攤余成本)。在收到債券利息的帳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
如果購買債券只用於交易,不會一直持有到期,則初始攤余成本就是買價,而其他費用則在編制會計分錄是借記投資收益。

閱讀全文

與攤余成本怎麼攤銷分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