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地投資入股涉及哪些稅收
一、營業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規定,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因此,母公司將土地使用權作為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二、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第一條規定,對於以房地產進行投資、聯營的,投資、聯營的一方以土地(房地產)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作為聯營條件,將房地產轉讓到所投資、聯營的企業中時,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對投資、聯營企業將上述房地產再轉讓的,應徵收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21號)第五條規定,對於以土地(房地產)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聯營的,凡所投資、聯營的企業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或者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其建造的商品房進行投資和聯營的,均不適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第一條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規定。
因此,若子公司不是從事房地產開發,母公司轉讓土地使用權可免徵土地增值稅;若子公司從事房地產開發,母公司應按《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土地增值稅宣傳提綱〉的通知》(國稅函發[1995]110號)第七條的規定:「(一)對取得土地或房地產使用權後,未進行開發即轉讓的,計算其增值額時,只允許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支付的地價款,交納的有關費用,以及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二)對取得土地使用權後投入資金,將生地變為熟地轉讓的,計算其增值額時,允許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支付的地價款、交納的有關費用,和開發土地所需成本再加計開發成本的20 %以及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等相關規定計算繳納土地增值稅。
《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六規定,企業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其應納稅的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
根據上述規定,若母公司應按規定繳納土地增值稅時,母公司按土地的成本價投資子公司,可被認定為未按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稅務機關可合理調整應納稅額。
三、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十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所稱企業以非貨幣形式取得的收入,應當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額。
前款所稱公允價值,是指按照市場價格確定的價值。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第二條規定,其他改變資產所有權屬的用途,因資產所有權屬已發生改變而不屬於內部處置資產,應按規定視同銷售確定收入。
第三條規定,企業發生本通知第二條規定情形時,屬於企業自製的資產,應按企業同類資產同期對外銷售價格確定銷售收入;屬於外購的資產,可按購入時的價格確定銷售收入。
根據上述規定,母公司以土地使用權投資給子公司,母公司轉讓土地使用權應視同銷售;母公司應按購入土地的成本價投資給子公司,除非取得土地是外購的可按購入時的價格確定銷售收入外,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關聯企業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關聯方的應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合理方法調整。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的規定,母公司取得土地的成本、稅金等費用可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假如母公司擬出資的土地使用權原賬面余額為1000萬元,現評估增值為5000萬元,雙方確認的公允價值也為5000萬元;則企業應確認4000萬元的資產轉讓所得,依法計繳企業所得稅。
四、印花稅
從2006年11月27日以後,對投資後簽訂有土地使用權產權轉移合同的要繳納印花稅。稅率為萬分之五。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第三條規定,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根據上述規定,母公司投資合同涉及土地使用權轉讓應按「產權轉移書據」貼花。
五、契稅
對以國有土地使用權投資入股的行為,要按規定繳納契稅。契稅稅率為3-5%。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八條:土地、房屋權屬以下列方式轉移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征稅:(一)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
❷ 房地產,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對外投資在營改增後征稅否
第一種情況:只是單獨的土地用來以後企業自己建房的 可以計入無形資內產,建房以後能夠容區分土地與房子的成本的,還是計入無形資產,如果不能區分,一起計入房子即固定資產,按固定資產核算。
第二種情況:企業准備在土地增值後出售的,計入投資性房地產。
❸ 土地評估增值投資需要繳哪些稅收
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以土地使用權投資的,投資人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土地使用權過戶到被投資單位,這實際上是一種投資人以土地使用權交換股權的行為。土地投資主要涉及以下稅種徵收問題。
1.營業稅分階段區別征稅。土地使用權的投資,稅收上認定屬土地使用權無形資產轉讓,但投資行為是不徵收營業稅的。《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 >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規定:以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征營業稅。但轉讓該項股權,應按本稅目征稅。也就是說,投資人土地投資獲得股權時不征稅,但在轉讓該項股權時需要納稅。自2003年1月1日起,稅收政策對此進行了調整,取消了股權轉讓環節征稅的規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規定: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同時規定「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2.單位和個人所得稅征稅待遇不同。對於單位的投資行為需要,其土地評估增值部分需要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8號)規定:企業以經營活動的部分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東以其經營活動的部分非貨幣性資產向股份公司配購股票,應在投資交易發生時,將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和投資兩項經濟業務進行所得稅處理,並按規定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上述資產轉讓所得如數額較大,在一個納稅年度確認實現繳納企業所得稅確有困難的,報經稅務機關批准,可作為遞延所得,在投資交易發生當期及隨後不超過5個納稅年度內平均攤轉到各年度的應納稅所得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也將這種以土地使用權換取股權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行為,按視同銷售處理。
但在個人以土地投資上,稅收政策上規定暫時不征個人所得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非貨幣性資產評估增值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2005]319號)規定:考慮到個人所得稅的特點和目前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的實際情況,對個人將非貨幣性資產進行評估後投資於企業,其評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資取得企業股權時,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在投資收回、轉讓或清算股權時如有所得,再按規定徵收個人所得稅,其「財產原值」為資產評估前的價值。
3.印花稅區別時段征免稅。《國家稅務局關於印花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1]155號)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書據(合同),不屬於印花稅列舉征稅的憑證,不貼印花。而在2006年11月27日下發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文件規定: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4.土地增值稅由全部免稅到部分征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048號)規定:對於以房地產進行投資、聯營的,投資、聯營的一方以土地(房地產)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作為聯營條件,將房地產轉讓到所投資、聯營的企業中時,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對投資、聯營企業將上述房地產再轉讓的,應徵收土地增值稅。顯然,上述規定對土地投資採取的是鼓勵政策。但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調控需要,《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21號)對此作了調整。該文規定,自2006年3月2日起,對於以土地(房地產)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聯營的,凡所投資、聯營的企業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或者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其建造的商品房進行投資和聯營的,均不適用財稅字[1995]048號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規定。很明顯,上述政策的改變僅是針對房地產企業的。
5.契稅不能免徵。《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細則》第八條規定,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征稅。但是,契稅是由被投資人繳納。
❹ 土地增值稅優惠政策匯編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一) 納稅人建造普通標准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
(二) 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用、收回的房地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 (國務院令第138號) 。
二、個人因工作調動或改善居住條件而轉讓原自用住房,經向稅務機關申報核准,凡居住滿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免予徵收土地增值稅;居住滿三年未滿五年的,減半徵收土地增值稅。居住未滿三年的,按規定計征土地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法字[1995]6號)
三、對於以房地產進行投資、聯營的,投資、聯營的一方以土地(房地產) 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作為聯營條件,將房地產轉讓到所投資、聯營的企業中時,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對投資、聯營企業將上述房地產再轉讓的,應徵收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
四、對於一方出地,一方出資金,雙方合作建房,建成後按比例分房自用的,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建成後轉讓的,應徵收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
五、在企業兼並中,對被兼並企業將房地產轉讓到兼並企業中的,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
六、房產所有人、土地使用權所有人通過中國境內非營利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將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贈與教育、民政和其他社會福利、公益事業的,不徵收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
七、對個人之間互換自有居住用房地產的,經當地稅務機關核實,可以免徵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
八、對各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和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及其經批准分設於各地的分支機構) 回收的房地產在未處置前的閑置期間,免徵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資產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和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及其經批准分設於各地的分支機構) 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免徵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信達等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1]10號)
九、大連證券破產財產被清算組用來清償債務時,免徵大連證券銷售轉讓貨物、不動產、無形資產、有價證券、票據等應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大連證券破產及財產處置過程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3]88號)
十、對被撤銷金融機構財產用來清償債務時,免徵被撤銷金融機構轉讓貨物、不動產、無形資產、有價證券、票據等應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被撤銷金融機構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3]141號)
十一、對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在接收港澳國際(集團) 有限公司的資產包括貨物、不動產、有價證券等,免徵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銷售轉讓該貨物、不動產、有價證券等資產以及利用該貨物、不動產從事融資租賃業務應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處置港澳國際(集團) 有限公司有關資產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3]212號)
十二、對港澳國際(集團) 內地公司的資產,包括貨物、不動產、有價證券、股權、債權等,在清理和被處置時,免徵港澳國際(集團) 內地公司銷售轉讓該貨物、不動產、有價證券、股權、債權等資產應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處置港澳國際(集團) 有限公司有關資產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3]212號)
十三、對港澳國際(集團) 香港公司在中國境內的資產,包括貨物、不動產、有價證券、股權、債權等,在清理和被處置時,免徵港澳國際(集團) 香港公司銷售轉讓該貨物、不動產、有價證券、股權、債權等資產應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預提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
摘自《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處置港澳國際(集團) 有限公司有關資產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3]212號)
十四、重組分立過程中,原中國建設銀行無償劃轉給建銀投資的貨物、不動產,不徵收增值稅、營業稅和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5]160號)
十五、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轉讓舊房作為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房源且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住房租賃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 (財稅[2008]24號)
十六、由政府為受災居民組織建設的安居房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轉讓時免徵土地增值稅。
《國務院關於支持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國發[2008]21號)
十七、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37號)
十八、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轉讓舊房作為改造安置住房房源且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0]42號)
十九、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轉讓舊房作為公租房房源,且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支持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運營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0]88號)
❺ 無形資產-土地出資,涉及的土地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都是怎樣規定的
土地出復資如果是共擔風制險,共享收益的話是免營業稅的,否則要交營業稅。
對於以房地產進行投資、聯營的,投資、聯營的一方以土地(房地產)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作為聯營條件,將房地產轉讓到所投資、聯營的企業中時,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
但對於以土地(房地產)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聯營的,凡所投資、聯營的企業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或者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其建造的商品房進行投資和聯營的,均不適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048號)第一條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規定。
土地出資,如果產生了收益或損失是要並入應納稅所得額的。
❻ 土地交易的稅收政策
一、新征耕地環節
1、耕地佔用稅。佔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非農業建設的單位或者個人,為耕地佔用稅的納稅人。以納稅人實際佔用的耕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照規定的適用稅額一次性徵收。實際佔用的耕地面積包括經批准佔用的耕地面積和未經批准佔用的耕地面積。
2、契稅。按成交價格的3%繳納。
3、印花稅。土地使用證,每本貼花5元。
4、城鎮土地使用稅。徵用的耕地,自批准徵用之日起滿1年時開始繳納土地使用稅;徵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徵用次月起繳納土地使用稅。徵用的耕地與非耕地,以土地管理機關批准征地的文件為依據確定。
二、土地出讓環節
1、契稅。在我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按成交價格的3%繳納。對承受國有土地使用權應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應徵收契稅,不得因減免出讓金減免契稅。
2、印花稅。土地使用證,每本貼花5元;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按合同載明出讓金額的萬分之五繳納。
三、土地轉讓環節
1、營業稅。凡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以轉讓土地使用權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按5%稅率計算繳納。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受讓的土地使用權,以全部收入減去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購置或受讓原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2、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以轉讓土地使用權實際繳納的營業稅為計稅依據。城建稅的稅率。納稅人在市區為7%;在縣城、建制鎮的為5%;不在上述地區的為1%.教育費附加的徵收標准為3%,地方教育附加徵收標准為2%.
3、土地增值稅。凡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轉讓非國有土地和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出讓國有土地的行為不征土地增值稅。其計稅依據為轉讓土地使用權所取得的增值額。
稅率為: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部分,稅率為30%。
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的部分,稅率為40%。
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50%。
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60%.
4、所得稅。個人轉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轉讓所得按「財產轉讓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單位轉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轉讓所得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計征企業所得稅。
5、印花稅。土地使用證,每本貼花5 元;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按合同載明轉讓金額0.5‰繳納。
6、契稅。在我國境內進行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土地使用權出售按成交價格的3%繳納;土地使用權贈與、交換按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的市場價格核定金額的3%繳納。
四、土地使用環節
(一)自用
1、城鎮土地使用稅。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為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義務人。我省對獨立於行政區劃外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農場、林場也徵收土地使用稅。以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稅額計算徵收。
免稅單位無償使用納稅單位的土地,免徵土地使用稅;納稅單位無償使用免稅單位的土地,納稅單位應按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納稅單位與免稅單位共同使用共有使用權土地上的多層建築,對納稅單位看按其佔用的建築面積占建築總面積的比例計征土地使用稅。
(二)出租
1、見「自用」1。
2、營業稅。按租金收入的5%繳納。
3、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以出租土地實際繳納的營業稅為計稅依據。城建稅的稅率。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為7%;在縣城、建制鎮的為5%;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為1%.教育費附加的徵收率為3%,地方教育附加2%.
單位或個人出租土地,其取得的租金收入,應分別計征所得稅。
(三)投資
1、營業稅。以土地使用權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以不動產、土地使用權投資入股,收取固定利潤的,應區別以下情況徵收營業稅:不動產的所有權或土地的使用權沒有發生轉移,屬於將場地、房屋等轉讓他人使用的業務,其收取的固定利潤,應按「服務業」稅目中「租賃業」稅目徵收營業稅;不動產所有權或土地使用權發生了轉移,其收取的固定利潤,按「銷售不動產」或「轉讓無形資產」徵收營業稅。
2、土地增值稅。對於以房地產進行投資、聯營的,投資、聯營的一方以土地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作為聯營條件,將房地產轉讓到所投資、聯營的企業中時,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對於以土地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聯營的,凡所投資、聯營的企業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或者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其建造的商品房進行投資和聯營的,不適用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規定。
3、企業所得稅。企業以土地使用權進行對外投資,企業所得稅視為按公允價值轉讓無形資產並投資兩項業務,轉讓無形資產應確認轉讓損益,計入應稅所得。
4、契稅。以土地權屬作價投資、入股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由產權承受方繳納。
5、印花稅。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兩項的合計金額大於原已貼花資金的,增加的部分需要交納萬分之五的印花稅。
❼ 土地使用權進行投資需要繳納增值稅嗎
根據《財政來部國家稅自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一《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規定:「第十條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是指有償提供服務、有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
第十一條有償,是指取得貨幣、貨物或者其他經濟利益。」
納稅人以無形資產作為投資,應按有償轉讓無形資產計算繳納增值稅。
❽ 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投資作為股份,後來本股東要出讓股份,是否需要交納稅金
1,營業稅的稅務處理,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投資作為股份,
參與接受投資方的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稅營業稅。在投資後轉讓其股權也不徵收營業稅。
2,所得稅的稅務處理,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投資作為股份,
在處理時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非貨幣性資產和對外投資兩項業務進行所得稅稅務處理,在視同公允價值銷售時,確認轉讓所得或損失,並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待出售股權時按下例原則處理
1,股權轉讓收益和損失都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但當發生投資轉讓損失時,只可用當年或以後年度的投資收益彌補,不可用生產經營所得彌補.注意投資收益借方余額,如是從聯營企業分回損失,則不補,如是股權轉讓損失,如果有投資收益可彌補.
2,被投資企業對投資方的分配支付額,其來源於被投資單位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的部分,視為股息性質所得,按股息所得的規定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對超過被投資企業
問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金的部分,低於投資方的投資成本的,視為投資回收,應
沖減投資成本;超過投資成本的部分,視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
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2,被投資企業的發生的經營虧損,由被投資企業按規定結轉彌補;投資方企業不得調整
減低其投資成本,也不得確認投資損失.
3,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而發生的股權投資損失,可以在稅前扣除,但每一納稅年度扣除的股權投資損失,不得超過當年實現的股權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4,企業股權轉讓有關所得稅的稅收政策(了解)
(1)企業在一般的股權(包括轉讓股票或股份)買賣中,股權轉讓人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或累計盈餘公積應確認為股權轉讓所得,不得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
(2)企業進行清算或轉讓全資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業時,投資方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應確認為投資方股息性質的所得.為避免對稅後利潤重復征稅,影響企業改組活動,在計算投資方的股權轉讓所得時,允許從轉讓收入中減除上述股息性質的所得.
❾ 6: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投資作為股份,股東出讓股份,交稅金嘛
尊敬的樓主您好 希望採納
1,營業稅的稅務處理,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投資作為股份,
參與接受投資方的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稅營業稅。在投資後轉讓其股權也不徵收營業稅。
2,所得稅的稅務處理,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投資作為股份,
在處理時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非貨幣性資產和對外投資兩項業務進行所得稅稅務處理,在視同公允價值銷售時,確認轉讓所得或損失,並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待出售股權時按下例原則處理
1,股權轉讓收益和損失都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但當發生投資轉讓損失時,只可用當年或以後年度的投資收益彌補,不可用生產經營所得彌補.注意投資收益借方余額,如是從聯營企業分回損失,則不補,如是股權轉讓損失,如果有投資收益可彌補.
2,被投資企業對投資方的分配支付額,其來源於被投資單位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的部分,視為股息性質所得,按股息所得的規定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對超過被投資企業
問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金的部分,低於投資方的投資成本的,視為投資回收,應
沖減投資成本;超過投資成本的部分,視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
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2,被投資企業的發生的經營虧損,由被投資企業按規定結轉彌補;投資方企業不得調整
減低其投資成本,也不得確認投資損失.
3,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而發生的股權投資損失,可以在稅前扣除,但每一納稅年度扣除的股權投資損失,不得超過當年實現的股權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4,企業股權轉讓有關所得稅的稅收政策(了解)
(1)企業在一般的股權(包括轉讓股票或股份)買賣中,股權轉讓人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或累計盈餘公積應確認為股權轉讓所得,不得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
(2)企業進行清算或轉讓全資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業時,投資方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應確認為投資方股息性質的所得.為避免對稅後利潤重復征稅,影響企業改組活動,在計算投資方的股權轉讓所得時,允許從轉讓收入中減除上述股息性質的所得.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