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用於土地開發整理的新增耕地是否能作為占補平衡指標沖抵
個人覺得是不行,土地開發整理的新增耕地只是原來項目的的一項要求,需要達到版3%。現在由於未利用地越來越少權,各地方對新增耕地的要求也不是那麼高了。而且土地整理的新增耕地畢竟有限,是很少的一部分,其實也解決不了實質性的問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要佔補平衡指標,還是通過增減掛鉤的方法來解決比較實際。
B. 什麼事耕地佔補平衡指標
耕地佔補平衡是指:建設佔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回多少數量和質量相答當的耕地。佔用單位要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應依法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耕地佔補平衡是佔用耕地單位和個人的法定義務。
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由國土資源局負責統一協調、落實。每年年初,市國土資源局分析預測市及各區非農業佔用耕地量,並會同市財政局與縣(市)協商確定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的調劑價格,報市政府同意後,將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和所需計劃下達各區,並與有關縣(市)簽訂復墾項目協議。
注:各個縣市的國土局和財政局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各自製定具體的標准.
C. 落實了耕地佔補平衡指標,還需要繳納耕地佔用稅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
第十三條納稅人臨時佔用耕地,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耕地佔用稅。納稅人在批准臨時佔用耕地的期限內恢復所佔用耕地原狀的,全額退還已經繳納的耕地佔用稅。
D. 什麼是耕地佔補平衡耕地佔補平衡指標價格是多少
耕地佔補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建設版經批准佔用耕地要按權照「佔多少,補多少」的原則,補充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這項制度是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的重要舉措。
建設佔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多少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佔用單位要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應依法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耕地佔補平衡是佔用耕地單位和個人的法定義務。
E. 為什麼使用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補充的耕地不得用於占補平衡
新增建設用地土簡稱為(開方地),也就是說當地人民政府的地裡面沒有這塊地,那是不可以補貼的.除非是別人耕著的地 而且之前也有補貼拿的,這樣才可以得到當地人民政府提供相應的耕地資金
F. 為什麼使用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不得用於耕地佔補平衡
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和耕地開墾費是兩個費用。
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是將農用地和未利內用地轉為建設用地需繳納容的費用;耕地開墾費是補充佔用耕地的費用,耕地只是農用地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說白了,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和耕地佔補平衡是兩個概念。
G. 耕地佔補平衡標准
「佔一補一」是耕地佔補平衡的衡量標准,是在保證糧食安全和耕地面積總量不下降條件下,將數量和質量作為佔用和補充耕地的兩個變數,並在農用地分等工作的基礎上提出的工作標准。
(一)確定土地自然質量占補率(C)
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著重用於對耕地本身的質量進行評價,即對耕地的自然地力進行評價。耕地的自然地力是在土壤自然產出的基礎上加上人類的長期投入積累形成的,由耕地土壤的地貌條件、成土母質特徵、農田基礎設施和土壤理化性狀等綜合構成的耕地生產力,它代表了耕地某一發展階段的穩定產出,可以反映耕地自然質量的本底水平。對於佔用和補充的耕地都有其自然質量的本底。因此,可以得到下列公式: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海南卷)
式中:
Ri——佔用耕地的第i個地塊的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
Rj——補充耕地的第j個地塊的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
Si——佔用耕地的第i個地塊的面積;
Sj——補充耕地的第j個地塊的面積。
由此可以得出:
C > 1 時,佔用耕地自然質量優於補充耕地,補充耕地數量不低於 C 倍;
C = 1 時,佔用耕地自然質量與補充耕地相同,占與補比例為 1∶1 ;
C < 1 時,佔用耕地自然質量劣於補充耕地,補充耕地數量比例不低於 1∶1(耕地面積不
下降是政策要求)。
(二)確定土地利用占補率(L)
農用地利用等指數可以解釋為在最優土地利用水平和最優經濟條件下,該分等評價單元內的農用地所能實現的最大可能單產水平,因此,可以將其稱為農用地的本底產量。在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下降的前提下,土地利用占補率將是考察占補平衡最為重要的因素。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海南卷)
式中:
Yi——佔用耕地的第i個地塊的農用地利用等指數;
Yj——補充耕地的第j個地塊的農用地利用等指數。
由此得出:
L > 1 時,佔用耕地利用等指數優於補充耕地,補充耕地數量不低於 C 倍;
L = 1 時,佔用耕地利用等指數與補充耕地相同,占與補比例為 1∶1 ;
L < 1 時,佔用耕地利用等指數劣於補充耕地,補充耕地數量比例不低於 1∶1(耕地面積不下降是政策要求)。
H. 耕地佔補平衡指標買賣可以實行政府采購嗎
耕地佔補平衡是指:建設佔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多少數量和質內量相當的耕地。占容用單位要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應依法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耕地佔補平衡是佔用耕地單位和個人的法定義務。 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由國土資源局負責統一協調、落實。每年年初,市國土資源局分析預測市及各區非農業佔用耕地量,並會同市財政局與縣(市)協商確定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的調劑價格,報市政府同意後,將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和所需計劃下達各區,並與有關縣(市)簽訂復墾項目協議。 注:各個縣市的國土局和財政局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各自製定具體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