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的土地使用權,攤銷時應計入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製造費用)科目。內
2. 房地產公司收到土地作為我公司投資土(地作為國家資本金),怎麼做分錄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2001)的有關規定,題中應當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實收資本——國家資本金
如該資本金為溢價投入的(一般無此問題),還應貸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科目。
當月起,該土地使用權應當按照規定分期攤銷,編制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在該土地開發時,按該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即扣除攤銷後的賬面余額,如已計提減值准備的,也應扣除)轉入開發成本,編制會計分錄:
借:開發成本——**開發項目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3. 土地攤銷資本化的問題
從取得土地使用權之日起開始攤銷,不需要資本化,計入當期損益.房產的建造計入固定資產,土地計入無形資產,土地和地產房產不合並計算成本,分開進行核算.
4. 原項目進行的時候,土地攤銷是資本化的,但是現在項目停工了,土地攤銷是費用化嗎
即然是規劃問題停工,那麼土地攤銷也可以暫停,不能費用化。
5. 開發商建設期間土地使用權要攤銷如果攤銷是費用化還是資本化,如果資本化豈不是虛增資產,加大房產稅,
土地開發商 應該把徒弟使用權作為存貨吧, 應該是計入成本的 好像是 我也不太懂
6. 股東出資購買土地,是否計入「實收資本」,借「無形資產」貸「實收資本」,然後需要在管理費用中攤銷
公司買入土地時,做分錄:
借:無形資產-土地
貸:銀行存款
自取得的當月起按版直線法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權益,其攤銷年限應按以下原則確定:
1、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
2、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
3、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較短者。
4、如果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攤銷無形資產價值時:
借:管理費用或其他業務支出科目
貸:無形資產
7. 因劃撥入賬的土地計入資本公積,現土地以處置,當初隨土地入賬的資本公積如何做賬務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3號》(財會〔2009〕3號)第四條企業收到政府給予的搬遷補償款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規定,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 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企業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遷補償款,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會計准則進行處理。 因此,企業土地收儲若是屬於因公共利益進行搬遷的,其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 借:專項應付款 貸:遞延收益 借:累計攤銷 營業外支出 貸:無形資產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資本公積 若企業土地收儲不是屬於公共利益進行搬遷的,其賬務處理如下: 收到補償款: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處置土地: 借:營業外支出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
8. 土地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作為固定資產單獨作價入賬
在我國,土地歸國家所有,任何企業和個人只擁有土地的使用權而無所有權,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作為「無形資產」入賬。「計入固定資產的土地」是指特定情況下按國家規定允許入賬的固定資產。
需要注意的是,作為「無形資產」核算的土地使用權,一旦土地對象化了以後,就應轉為固定資產核算,計入附著物成本。例如土地上蓋了房屋,房屋不能離開土地,這種情況下,作為「無形資產」核算的土地使有權,應在房屋破土動工時,將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相關建築工程,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最終,土地使用權和房屋的建築成本一起構成了房屋的總成本並計入了固定資產,可以計提折舊。由於土地使用權的攤銷年限一般要超過房屋的使用年限,包含土地使用權價值的房屋在確定折舊總額時,應合理預計房屋報廢時的土地使用權攤余價值,並將其作為預計殘值予以保留。
9. 請問土地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那它怎樣攤銷
土地使用權攤銷一般使用平均年限法。具體攤銷方式如下:
1、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攤銷的年限應根據取得土地使用權合同規定使用年限,進行攤銷;
2、如果土地使用權無法確定使用年限,稅法規定按10年攤銷。
3、攤銷公式: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原值/攤銷年限、月攤銷額=年攤銷額/12
4、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當期入賬,應於當月記提累計攤銷,攤銷分錄為:
(1)新會計准則,攤銷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2)原企業會計制度,攤銷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
(9)土地作為資本金是否攤銷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文件第八條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五)轉讓著作權,是指轉讓著作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圖形著作(如畫冊、影集)、音像著作(如電影母片、錄像帶母帶)。
(六)轉讓商譽,是指轉讓商譽的使用權的行為。
根據上述規定,結合問題所述情況,公司所持有的發電上網指標不屬於上述應徵收營業稅的無形資產范圍,不用繳納營業稅。同時也不屬於增值稅銷售貨物和提供應稅勞務,不用繳納增值稅。|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10. 土地入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一般情況下是按照無形資產核算,這個一般情況下,通常是指,企業買一塊地用於自用自營,蓋個辦公樓或者蓋個酒店自己經營這種。
按固定資產核算的情況就是,企業外購建築物的時候,正常情況下是應該以合理的方法把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分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但是如果難以合理分配,就全部計入固定資產。
另外,在房地產開發企業還可能將土地使用權計入所建造房屋建築物的成本,作為存貨來核算。土地使用權一般是單獨做為無形資產,除非改變使用用途用於出租,或增值目的時,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有些國有土地單獨估價入賬的特殊處理如固定資產。隨同房產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價值含在房產價值中,如固定資產。但該土地使用權可以單獨評估。無形資產包括社會無形資產和自然無形資產,其中社會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的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等。
無形資產類型: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7)商業秘訣
因為土地使用權雖然不能以有形的方式被公司所實際擁有,但是這個權利是可以在無形中為公司帶來有形的財富以及更多不可計算的資產,所以土地使用權雖然不能叫做固定資產但也是無形資產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