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怎麼做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和主表是以不同的方法來計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因此應該是一致的。如果你做完後和主表中的凈額有差額,建議你從一下幾方面查找:
1、資產負債表中期初、期末的應收和應付項目是否已經將與生產經營無關的余額剔除。
2、主表中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是否為本期增加的固定資產扣除應收、應付項目影響後的金額。
3、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本期是否有變動,其變動額是否全部為現金。如果有接受實物捐贈或以實物投資的情況,應相應調整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額。
4、本期是否進行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處理,如果有是否涉及現金。
呂李輝
② 現金流量表的補充材料的無形資產推銷
處置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固定資產的處置,還需繳納營業稅。 固定資產的報廢是處置固定資產的一種 固定資產報廢有兩種情況:一是由於磨損或陳舊,使用期滿不能繼續使用;二是由於技術進步,必須由先進設備替代。固定資產報廢,一方面由於固定資產退出企業引起企業固定資產的減少,另一方面在清理過程中還會發生一些清理費用,同時還可能取得一定的變價收入。因此,固定資產報廢的核算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注銷報廢固定資產的原值和已提折舊額。按固定資產的凈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按已提折舊額,借記「累計折舊」賬戶;按固定資產原值,貸記「固定資產」賬戶。 (2)結轉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按收回的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賬戶,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 (3)支付清理費用。按發生的清理費用,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貸記「銀行存款」等賬戶。 (4)結轉清理後的凈損益。固定資產清理後的凈收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理固定資產收益」賬戶;固定資產清理後的凈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理固定資產損失」賬戶,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 企業因出售、報廢、毀損等原因減少的固定資產要通過「固定資產清理」賬戶進行核算。 1、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2、支付相關費用: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 3、計算應交納的營業稅: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4、出售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5、結轉清理凈損益: ①結轉清理凈損失: ②結轉清理凈收益: 借:營業外支出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③ 以無形資產出資增加實收資本,在現金流量表裡怎麼反應
來以無形資產出資增加實源收資本,在現金流量表裡反應:
舉例如下:
某公司原注冊資本為200萬元,後來公司購買土地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270萬元。公司將土地經評估後確定值為680萬元,現公司將注冊資本200萬元增為1100萬元,會計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為:1.將土地評估值680萬元中的630萬元作為投資轉為實收資本,50萬元作為資本公積。2.股東投入現金270萬元。共計900萬元。
帳務處理:
(1)借: 應付利潤 680萬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680萬元
(2)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680萬
貸:實收資本---XXX 630萬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0萬
另外,在實際操作中,該公司應注意有關的法律規定,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該公司貨幣出資額為470萬,為注冊資本的42.7%,因此該公司的貨幣出資符合法律規定的比例。
④ 現金流量表中補充資料中的現金流量凈額怎麼計算
現金流量表裡補充資料的填制方法:
一、確定補充資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
二、確定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發生額累計數 註: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製造費用中折舊+管理費用中折舊 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註: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
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註: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 =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
=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註: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准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16、其他 一般無數據。
⑤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怎麼編制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發生額累計數 註: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製造費用中折舊+管理費用中折舊 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註: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註: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02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 =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 =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期初數-期末數)註: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准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
利費(期末數-期初數)+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現金流量表是財務報表的三個基本報告之一,所表達的是在一固定期間(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內,一家機構的現金(包含銀行存款)的增減變動情形。
⑥ 現金流量表中的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是什麼意思
就是處置這些資產時產生的利潤或虧損。
虧損用正數表示,利潤用負數表示。
⑦ 現金流量表裡無形資產攤銷怎麼算
1、如題所指事項,分期攤銷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無需納入填寫現金流量表;
2、一般地,產生現金流的事項才予以納入現金流量表;
3、請予核實實際的經濟業務事項,按照規定進行填寫。
⑧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各項科目怎樣編制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編制方法如下: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發生額累計數
註: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製造費用中折舊+管理費用中折舊
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註: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
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註: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
=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
=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註: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待攤
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准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
利費(期末數-期初數)+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16、其他
⑨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的編制方法
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的編制方法:
1、凈利潤: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發生額累計數。註: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折舊=製造費用中折舊+管理費用中折舊;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註: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註: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存貨(期初數-期末數)。註: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待攤
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准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
利費(期末數-期初數)+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16、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