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建設用地費和土地使用費6

建設用地費和土地使用費6

發布時間:2021-04-30 16:43:58

㈠ 廣東省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等別是如何劃分的

三等:廣州市、深圳市
四等:汕頭市、珠海市、深圳市寶安區
五等:東內莞市、佛山市、惠州市、中容山市、深圳市龍崗區、廣州市黃埔區
六等:江門市、南海市、順德市、湛江市、廣州市番禺區、汕頭市河浦區、汕頭市達濠區
七等:潮州市、茂名市、三水市、韶關市、陽江市、肇慶市、廣州市花都區、湛江市坡頭區
八等:潮陽市、澄海市、河源市、惠陽市、揭陽市、開平市、梅州市、清遠市、汕尾市、台山市、增城市、普寧市、肇慶市鼎湖區、珠海市斗門區、江門市新會區
九等:從化市、恩平市、高明市、高要市、鶴山市、惠東縣、廉江市、羅定市、雲浮市
十等:博羅縣、潮安縣、電白縣、佛岡縣、高州市、海豐縣、化州市、揭東縣、樂昌市、雷州市、連州市、陸豐市、南澳縣、南雄市、曲江縣、四會市、吳川市、信宜市、陽春市、英德市
十一等:德慶縣、封開縣、懷集縣、惠來縣、揭西縣、連平縣、龍門縣、梅縣、清新縣、饒平縣、遂溪縣、新豐縣、新興縣、興寧市、徐聞縣、陽東縣、陽西縣、雲安縣
十二等:大埔縣、東源縣、豐順縣、廣寧縣、和平縣、蕉嶺縣、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龍川縣、陸河縣、平遠縣、仁化縣、始興縣、翁源縣、五華縣、陽山縣、鬱南縣、紫金縣、乳源瑤族自治縣。

㈡ 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標準是多少

第一條
第一條 為了加強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的收繳使用管理,保證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專項用於耕地開發,實現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第二條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以下簡稱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時,向取得出讓等有有償使用方式的新增建設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純收益。
第三條
第三條 土地有償使用費30%上繳中央財政,70%上繳地方財政。縣、市人民政府依法取得新增建設用地後,應依法向用地者供應土地。
第四條
第四條 土地有償使用費繳納標准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全國城市土地分等和城鎮土地級別、基準地價水平、各地區耕地總量和人均耕地狀況、社會經濟發展平等情況制定,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聯合發布,並定期調整公布,具體繳納標准見附件一。
第五條
第五條 按照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等新增建設用地的審批程序,土地有償使用費由取得新增建設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按本辦法規定標准繳納。繳納程序為: 一、 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用地計劃對申報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擬訂的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進行審查,對符合規定的,下達《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繳款通知書》(以下簡稱《通知書》,格式見附件二) 二、 申報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根據《通知書》核定的繳款額 和繳款時間,填制「一般繳款書」,將土地有償使用費按規定比例就地繳入中央金庫和省級金庫。 三、 國務院和省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加蓋銀行收訖章的「一般繳款書辦理新增建設用地手續。未按規定繳納土地有償使用費的,不予辦理新增建設用地手續。
第六條
第六條 土地有償使用費在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新增建設用地手續前繳納,具體繳納環節為: 一、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屬於同級審批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前繳納; 二、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屬於不同級審批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徵用土地前繳納; 三、只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的國有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前繳納; 四、只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的農民集體的土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徵用土地前繳納; 五、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國有未利用土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轉用前繳納。
第七條
第七條 上繳中央財政的土地有償使用費作為中央財政基金預算收入,上繳地方財政土地有償使用費作為地方財政基金預算收入,均專項用於耕地開發,不得平衡財政預算,結余結轉使用。
第八條
第八條 上繳中央財政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由中央財政專項安排用於中央確定的耕地開發整理重點項目、經中央批準的耕地開發整理示範項目、對地方耕地開發整理項目的補助、耕地信息與監督系統建設。
第九條
第九條 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據經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規劃,編制耕地開發整理項目投資計劃,國務院財政部門依據審定的耕地開發整理項目投資計劃編制耕地開發整理項目支出預算後,共同下達耕地開發整理項目投資計劃和支出預算。
第十條
第十條 國務院財政部門依據共同下達的耕地開發整理項目投資計劃和預算支出負責辦理資金撥款,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耕地開發整理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管理。
第十一條
第十一條 上繳省級財政的土地有償使用費也必須用於耕地開發和土地整理,不得挪作他用,具體使用管理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製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
第十二條
第十二條 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工作所需的業務費用,分別由中央和地方財政部門在本級基金預算中按繳入本級金庫土地有償使用費金額2%的比例安排。
第十三條
第十三條 各級財政部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計部門要加強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的管理和檢查監督,保證土地有償使用費及時、足額收繳和專款專用。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均不得擠占、挪用土地有償使用費。
第十四條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執行。
擴展閱讀:
1
http://www.mlr.gov.cn/zwgk/flfg/tdglflfg/200412/t20041227_63690.htm

㈢ 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和土地使用費是一樣的么請盡量那個詳細闡述並提供文件依據。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建〔2012〕15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土資源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國土資源局:
為促進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的科學、合理、有效使用,加強和規范資金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對2008年制定的《中央分成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現將修訂後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資金使用管理辦法
編輯本段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以下簡稱新增費)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央分成和地方留用新增費的使用管理。
第三條 新增費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或挪用。
第四條 鼓勵以土地整治項目為平台,統籌安排新增費、用於農業土地開發的土地出讓收入、耕地開墾費、土地復墾費和其他涉農資金,充分發揮資金整體效益。
編輯本段第二章 使用范圍
第五條 新增費專項用於土地整治支出及其他相關支出。土地整治支出包括基本農田建設支出、土地整理支出、耕地開發支出。其他相關支出包括基本農田保護支出、土地整治管理支出和財政部商國土資源部確定的其他支出。
第六條 基本農田建設支出,是指為促進基本農田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建設適應現代農業發展條件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標准基本農田,對基本農田進行綜合整治發生的支出。
第七條 土地整理支出,是指為了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對基本農田保護區以外的農村土地進行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發生的支出;對生產建設活動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採取整治措施,使其達到可供利用狀態所發生的支出;為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而進行的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支出;項目區內為改善農村生產條件而進行的道路、電力、水源、輸排水(含排洪、排鹼)等基礎設施、農田防護措施和為開展土地整治工作而進行的拆遷補償等支出。
第八條 耕地開發支出,是指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增加耕地面積為主要目的,對灘塗、鹽鹼地、荒草地、裸地、空閑地等宜農未利用土地進行適度開發,使之達到可利用狀態所發生的支出。
第九條 土地整治按照項目進行管理,具體要求按國家有關土地整治項目管理的規定執行。土地整治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等。
有條件的地方,依據土地整治規劃,可通過「以補促建」的形式,穩步推進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為主體開展的土地整治。具體管理辦法由省級國土資源管理、財政部門制定。
第十條 土地整治項目支出包括:工程施工費、設備費、其他費用和不可預見費。其他費用包括前期工作費、工程監理費、竣工驗收費、業主管理費和拆遷補償費。
支出標准按照《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准》(財綜[2011]128號)的規定執行,預算定額標准中沒有規定的,可參照當地相關工程建設的預算定額標准執行。《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准》未涉及的其他項目建設內容,省級財政、國土資源部門可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制定省級補充定額標准,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備案。
第十一條 基本農田保護支出,是指確保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用途不改變所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基本農田利用現狀、權屬調查及成果維護支出;基本農田劃定和調整、動態監管支出;基本農田保護標識、標志的設立支出等。
第十二條 土地整治管理支出,是指為開展土地整治管理工作所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耕地後備資源調查、土地整治規劃編制、耕地質量等級評價與監測、信息化建設、前期選址、立項報批和審核論證支出;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績效考評支出;項目竣工後的新增耕地核查、後續管護、提高耕地質量等級支出等。
第十三條 新增費不得用於下列支出:
(一)項目區外不直接與項目相配套的道路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電力工程和村莊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支出。
(二)與項目實施無關的車輛、機械等設備購置;以及農業生產用具、設備等不屬於項目規劃設計需要的設備購置支出。
(三)辦公場所改擴建、發放獎金津貼、補充工作經費、平衡公共預算。
(四)對外投資;贊助和捐贈支出;支付的滯納金、罰款、違約金、賠償金以及與項目實施無關的其他支出。
第十四條 為土地整治項目配套的灌溉與排水工程按規定需有關部門批準的,應按規定程序報經批准後實施。
編輯本段第三章 預算管理
第十五條 新增費預算草案編制遵循以收定支、專款專用、收支平衡、結余結轉下年使用的原則。
第十六條 中央分成新增費支出預算分為中央本級支出預算和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兩部分。
中央本級支出預算草案由國土資源部按照規定編制,報財政部審核。中央本級支出預算中對由國土資源部直屬單位承擔的新增費支出,列入部門預算;對已確定支出項目但尚未明確承擔單位的,可暫列部門本級支出;對因特殊情況暫時無法細化到具體支出項目和承擔單位的,可暫列代編預算,不列入部門預算。
對由地方承擔的新增費支出項目,列入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
第十七條 地方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編制年度地方留成的新增費收支預算草案,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
第十八條 新增費的資金支付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執行,並按規定填列《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相關科目。
第十九條 新增費資金使用單位要嚴格按照批准下達的預算,合理安排使用資金,不得擴大支出范圍,提高開支標准;不得用於本辦法規定的新增費支出范圍以外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條 新增費資金使用單位要按照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做好新增費資金核算工作,及時辦理年度結算和財務決算。
第二十一條 新增費結轉和結余資金的管理按照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編輯本段第四章中央對地方新增費轉移支付預算管理
第二十二條 中央對地方新增費轉移支付支出採取因素法、項目法或因素法與項目法相結合的方式分配。具體分配方式由財政部商國土資源部確定。
第二十三條 因素法分配新增費,由財政部會同國土資源部綜合考慮各省(含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兵團,下同)基本農田面積、灌溉水田面積和實際補充耕地面積等因素確定資金分配方案,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和糧食主產區、產糧大縣。
分配因素的調整,由財政部商國土資源部確定。
第二十四條 項目法分配新增費,支持范圍主要包括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示範建設項目、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一般土地整治項目。
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示範建設項目是指以農田整治整村連片推進為重點,以有效統籌各類涉農資金共同投入為手段的土地整治項目。項目預算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與示範省份通過簽訂示範協議確定。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是指以落實土地整治規劃確定的重點區域內大規模耕地整理、大面積節水增地、大幅度提高高產穩產基本農田比重為目的的土地整治項目。項目預算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組織專家通過實地考察、論證後確定。
一般土地整治項目是指與國務院批准實施的各類區域發展規劃相配套的土地整治項目、災毀地復墾項目以及其他與土地開發利用有關的項目。項目預算由財政部商國土資源部確定。
第二十五條 中央按因素法分配的新增費和地方留成新增費要結合國家級或省級重點工程項目統籌使用,發揮新增費的規模效益。
編輯本段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 各級財政、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對新增費項目實施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新增費專款專用,切實提高新增費使用管理效率。
第二十七條 各級財政、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建立健全新增費使用管理的績效評價制度,逐步完善績效考評工作,並將新增費資金的分配與績效考評結果相掛鉤。
第二十八條 新增費使用單位要自覺接受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及時提供相關資料。
第二十九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使用新增費的行為,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及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編輯本段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條 省級財政、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可根據本辦法的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新增費使用管理的具體實施辦法。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此前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規定為准。原《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中央分成新增建設用地新增費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建〔2008〕157號)同時廢

你看可以嗎?

㈣ 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是什麼,和土地出讓金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專、征屬收土地時,向取得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的新增建設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純收益。

1、概念不同

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是政府在批次報地(把農民手裡的地報給上級批准收為國有土地) 的時候給上一級政府或省級政府交的土地款項,交了後這些土地才能當地政府使用。

而土地出讓金是當地政府把已經得到省政府批準的土地出讓(即拍賣)給開發商或工廠時,受讓人(開發商或工廠)交給當地政府的土地使用費。

2、資金流向不同

土地出讓收支全額納入地方政府基金預算管理。收入全部繳入地方國庫,支出一律通過地方政府基金預算從土地出讓收入中予以安排,實行徹底的「收支兩條線」管理。在地方國庫中設立專賬,專門核算土地出讓收入和支出情況。

土地有償使用費30%上繳中央財政,70%上繳地方財政。縣、市人民政府依法取得新增建設用地後,應依法向用地者供應土地。


3、繳納時間不同

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在報批階段繳納,土地出讓金在用地階段繳納。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是由縣市級人民政府上交,相當於買國家的建設用地指標,土地出讓金是由拿地者(開發商等)交給縣市級土地管理部門。

㈤ 土地使用費的計費辦法

如何把土地成本剝離出來,就是把土地出讓金以土地使用費的形式,按年度繳納。由國家專門部門制定土地價格評估機制和征繳辦法,並負責征繳。這樣,就可以把目前的土地轉讓制度,這種短期行為,轉變為長期行為,更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消費者在購房的時候,購買的僅僅是土地上的建築,土地的使用權不是一次性買斷70年,而是像暖氣費和有線電視費一樣,每年繳納。並且,土地使用費應該隨土地利用狀況視市場行情而浮動。
由於土地為全民所有,應該有一個社會保障面積作為計費基數,該基數以上多佔用的面積為計費面積。住房不夠該基數面積的,可以獲得某種形式的住房補貼。該面積應該為住房折算佔用土地面積,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簡化為住房面積。對單位面積的計費標准,由相關部門制定計算辦法,比如可以與住房空置率,當年新建住房銷售狀況等指標掛鉤,通過一定的公式計算而得。如果空置率過高,說明土地使用費偏低,可以提高土地使用費,即提高住房使用成本。如果新建住房銷售低迷,說明住房使用成本偏高,可以降低土地使用費。原則上,家庭住房和商業網店房摺合為佔地面積以後,收費標准相同。
該辦法的核心是計時計費,費用由佔地面積乘以佔地時間乘以單位面積計費標准計算得出。土地開發期間的費用由開發商承擔,住房轉讓之後,收費對象隨之轉移。比如房屋空置,費用由房主承擔,如果新建住房未售出,則費用由開發商承擔。 土地使用費按年度繳納,可大大降低現行房價,減輕購房者的壓力。特別有利於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住房的一步到位。降低頻繁換房和重復裝修造成的浪費。而且,把土地成本從房價中剝離後,可以基本消除地腳差異對房價的影響。住房的成本僅僅由建築及相關(設計,配套等)成本和相關稅費構成。使得全國各地的房價趨於統一,有利於房地產成本的透明,使得房地產開發的利潤趨於理性,從而促進房地產產業的健康發展。而地腳的不同,會導致土地使用費的差異,進而導致住房使用成本的差異,通過市場優化配置不同地腳的住房。
按年度繳納土地使用費,還可以大大提高住房使用成本。有效打擊炒房行為,降低住房空置率。同時,土地使用費按年度繳納,將時間直接納入土地使用費的計量因素,即計時收費。可以理解為土地使用費的計量方法是土地面積乘以佔有時間,只要佔有土地,就必須繳納土地使用費,因此可以有效抑制土地閑置和囤積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住房具有保障民生的性質,不能所有的住房都需要繳納高額的土地使用費。因為土地歸全民所有,因此每個公民應該有一定數量的土地使用權。這個數量可以通過全民平均住房,或者其他評估機製得出。在這個數量以內的面積不需要繳納土地使用費,超出這個數量的部分才需要繳納土地使用費。這樣可以消除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各種保障房,甚至小產權房的差別。可以把所有住房都納入統一管理。
土地使用費年度繳納制度,可以從根本上消除現行的土地出讓制度的弊病,從根源上消除腐敗,推進廉政建設。取消一次性土地出讓金,還可以降低開發商前期投資,降低項目爛尾風險。同時,自取得土地之日起就開始計費,可以促使開發商縮短工期,提高效率。 住房建設用地和商業網點建設用地,以及停車場,公共設施建設用地的關系,由城市建設規劃部門協調。住房建設用地與基本農田,工業用地,橋梁、鐵路、港口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關系,有國家相關部門協調。以上所有用地比例,可以反映到土地使用費中。
有人也許會擔心,取消了一次性土地出讓金,土地如何分配開發,是不是回到計劃經濟模式。仔細分析這個問題其實是不存在的。目前的制度下,土地如何分配開發依然是政府規劃部門的職責。開發商通過競拍取得開發權,支付土地出讓金。取消一次性土地出讓金以後,開發商依然可以競拍某地塊的開發權。政府通過審核其資質,評估其開發方案,甚至可以收集公眾意見,擇優而選擇開發商和開發方案。開發商取得開發資格以後,接受政府和公眾監督,開展商業運作。 有人擔心,如果施行土地使用費年度收繳,如何與現行制度銜接。現在已經開發的項目或已經支付土地出讓金的項目,土地出讓金難以退還給開發商。已經建成,並入住幾十年的住房,更難以評估土地出讓金退還數量。因此,在一定時期內,只能兩套制度並存:即已經取得70年土地使用權的住房,剩餘期限之內不收繳土地使用費。待土地使用權到期之後,並入土地使用費年度收繳制度之中。這也使得類似青島黃島開發區已經出現的商品房土地證到期,尚無政策可依的問題迎刃而解。

㈥ 土地指標費和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是什麼關系呢

1、新抄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是政襲府在 批次報地—(把農民手裡的地報給上級批准收為國有土地) 的時候給上一級政府或省級政府交的土地款項,交了後這些土地才能當地政府使用。
2、土地出讓金是當地政府把已經得到省政府批準的土地 出讓(即拍賣)給 開發商或工廠時,受讓人(開發商或工廠)交給當地政府的土地使用費。
這兩個相當於你買東西,先把東西低價買回來,再把東西高價賣出去,自己得利一樣。。。
你問對人了,我就是國土局的!

㈦ 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是什麼,和土地出讓金

1、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是政府在 批次報地(把農民手裡的地報給上級批准收為國內有土地) 的時候容給上一級政府或省級政府交的土地款項,交了後這些土地才能當地政府使用。2、土地出讓金是當地政府把已經得到省政府批準的土地 出讓(即拍賣)給 開發商或工廠時,受讓人(開發商或工廠)交給當地政府的土地使用費。 這兩個相當於你買東西,先把東西低價買回來,再把東西高價賣出去,自己得利一樣。。。 你問對人了,我就是國土局的!

㈧ 《土地管理法》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問題

(一)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規定:「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於耕地開發。」
(二)法規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條規定「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家在新増建設用地中應取得的平均土地純收益」。

(三)政策依據
1.新增費的概念:土地有償使用費是指國務院成省級人民政府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時,向取得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的新增建設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純收益。
2.分成比例:土地有償使用費30%上繳中央財政,70%上繳地方財政。縣、市人民政府依法取得新增建設用地後,應依法向用地者供應土地。
3.繳納標准:土地有償使用費繳納標准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全國城市土地分等和城鎮土地級別、基準地價水平、各地區耕地總量和人均耕地狀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情況制定,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聯合發布,並定期調整公布。
4.繳款程序:
第一步: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用地計劃對申報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擬訂的農用土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進行審查,對符合規定的,下達《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繳款通知書》。
第二步:申報用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根據《通知書》核定的繳款額和繳款時間,填制「一般繳款書」,將土地有償使用費按規定比例就地繳入中央金庫和省級金庫。
第三步:國務院或省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加蓋銀行收訖章的「一般繳款書」辦理新增建設用地手續。未按規定繳納土地有償使用費的,不予辦理新增建設用地手續。
5.繳納環節:
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屬於同級審批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前繳納;
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屬於不同級審批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徵用土地前繳納:
只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的國有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農用地轉用前繳納;
只需辦理徵用土地審批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在批准徵用前繳

㈨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的土地使用費

任何一個建設項目都固定於一定地點與地面相連接,必須佔用一定量的土地,也就必然要發生為獲得建設用地而支付的費用,這就是土地使用費。它是指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土地徵用及遷移補償費,或者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土地徵用及遷移補償費,是指建設項目通過劃撥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規定所支付的費用。其總和一般不得超過被征土地年產值的20倍,土地年產值則按該地被徵用前三年的平均產量和國家規定的價格計算。其內容包括:
1.土地補償費。徵用耕地(包括菜地)的補償標准,為該耕地年產值的6~10倍范圍內制定。徵收無收益的土地,不予補償。
2.青苗補償費和被徵用土地上的房屋、水井、樹木等附著物補償費。
3.安置補助費。徵用耕地、菜地的,每個人口每畝年產值的2~3倍,每畝耕地最高不得超過其年產值的10倍。
4.繳納的耕地佔用稅或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登記費及征地管理費等。在1%~4%幅度內提取。
5.征地動遷費。
6.水利水電工程水庫淹沒處理補償費。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指建設項目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支付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1.明確國家是城市土地的唯一所有者,並分層次、有償、有限期地出讓、轉讓城市土地。
2.城市土地的出讓和轉讓可採用協議、招標、公開拍賣等方式。
⑴協議方式適用於市政工程、公益事業用地以及需要減免地價的機關、部隊用地和需要重點扶持、優先發展的產業用地。
⑵招標方式適用於一般工程建設用地。
⑶公開拍賣適用於盈利高的行業用地。
3.在有償出讓和轉讓土地時,政府對地價不作統一規定,但應堅持以下原則:
⑴地價對目前的投資環境不產生大的影響;
⑵地價與當地的社會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
⑶地價要考慮已投入的土地開發費用、土地市場供求關系、土地用途和使用年限
4.關於政府有償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年限,各地可根據時間、區位等各種條件作不同的規定,一般可在30~99年之間。按照地面附屬建築物的折舊年限來看,以50年為宜。
5.土地有償出讓和轉讓,土地使用者和所有者要簽約,明確使用者對土地享有的權利和對土地所有者應承擔的義務。
⑴有償出讓和轉讓使用權,要向土地受讓者徵收契稅;
⑵轉讓土地如有增值,要向轉讓者徵收土地增值稅;
⑶在土地轉讓期間,國家要區別不同地段,不同用途向土地使用者收取土地佔用費。

閱讀全文

與建設用地費和土地使用費6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