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處理港口岸線使用審批管理辦法出台之前建設的碼頭如何處理
只要是符合規劃,可以補辦手續。先批項目建議書,再批可行性研究報告,據此批復岸版線使權用權,再批初步設計,再驗收頒發港口運營證。期間還有一些環評,安評,消防,防空,地震,海域使用,漁業補償,通航安全,貓地,航標等評估和審查,都是主管部門指定機構辦理以後開評估會,花一些評估費和會務費。
㈡ 港口使費的節約方式有哪些
答:一、港口使費的節約方式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船方必須了解和掌握各港的各種費目的收費規則,及其費率調整情況。
2.船方應十分注意合理安排船舶在港內的各項作業,並做好相應的記錄。
3.正確掌握船舶進出港時間。應努力爭取白天進出港口,因為各國港口領航、拖輪、系解纜等費用,在夜間、節假日都增收附加費。
4.船舶進出港前,在可能的條件下,盡可能調平船舶的首、尾吃水,以減少船舶最大吃水。因為有些港口,如日本港口的引航費,是按船舶的總噸位和首、尾最大吃水為准。
5.正確地申報船舶噸位。船舶噸稅、船舶港務費、燈塔費等都以船舶的噸位為計算依據。對於二層或二層以上全通甲板的船舶,都可在兩舷勘繪三角噸位標志,並用大小不同的兩種噸位,來替代過去遮蔽甲板船的開閉式噸位。當噸位標志沒入水中時,船方應申報大噸位;當噸位標志未沒入水中時,船方應申報小噸位。
6.合理地積載貨物。爭取各貨艙同時作業,各艙的裝卸時間盡可能取得平衡,以縮短船舶在港時間。
7.及時做好各項准備工作,減少各種待時費。
8.船方應認真審核和簽署各項收費單據,防止不應有的損失。
二、船舶發生的各種費用
1、有關的船舶費用
(1)船舶噸稅。
這是國際航行船舶進入港口時,由主權國家海關徵收的一種關稅。
(2)船舶港務費。
這是船舶進出港口和在港停泊期間,因使用港口的水域、航道和停泊地點,應按規定向港口當局交付的費用。
(3)引航費。
國際航行船舶進出港口時,一般均是被強制引航的,為此船方必須支付按港口引航規定的引航費。
(4)拖輪費、停泊費、系解纜費等。
這些費用是由提供這些勞務的管理部門,按規定的費率核收的,除期租船由承租人支付外,一般由船方支付。
(5)燈標費、檢疫費、結關費等。
這些費用是由有關的行政管理當局規定,並向船方核收。
除上述費用外,與船舶有關的費用還可包括倒垃圾費、交接船檢驗費、熏艙費、交通費、消防費、代理費等。
2、有關貨物的費用。
這類費用因貨而發生,其數額與貨物的種類及數量有直接關系。它包括貨物港務費、搬運費、堆裝費、平艙費、開關艙費、堆存保管費、駁運費、理貨費等。
3、使用服務費。
這類費用是根據船方或貨方的申請,由港口提供設備或勞務的機構,按規定的收費辦法計收的。它包括租用各種船舶及各種機械設備、索具、工具、供油、供水、掃艙、看艙、拆裝隔艙壁和其它雜務的費用。
㈢ 有港口的省都給集裝箱車減免高速費用,為什麼山東省沒有。
這個不是全省都有的,有港口的省也是分幾個市及地區的
㈣ 港口岸線使用審批的辦理時限及收費標準是什麼樣的
岸線使用權的審抄批由交通部統一審批,只要是符合岸線使用規劃,具備了建設港口和沿岸設施的技術論證條件,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門初步審核通過,設施建設通過了發改部門審核備案,三個月就可以審批通過,不收岸線使用費。
㈤ 港口岸線有償使用方案
最不用動腦子的演算法,佔用你的岸線,你就沒法停靠其他船舶了專,會造成你收入的損失屬,所以簡單點就是:
你的岸線多長?幾個泊位?年吞吐量合計多少?一年一米岸線能夠形成的吞吐量、裝卸收入以及後方陸域配套能夠形成的收入你總能算出來吧,租多少米,就乘唄
㈥ 港口岸線使用審批管理辦法的港口岸線使用審批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港口岸線使用審批管理,保障港口岸線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港口總體規劃區內建設碼頭等港口設施使用港口岸線,應當按照本辦法開展岸線使用審批。
第三條 港口岸線的開發利用應當符合港口規劃,堅持深水深用、節約高效、合理利用、有序開發的原則。
第四條 交通運輸部主管全國的港口岸線工作,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具體實施對港口深水岸線的使用審批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按照本辦法和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具體實施港口岸線使用審批的相關工作。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港口岸線,含維持港口設施正常運營所需的相關水域和陸域。
港口岸線分為港口深水岸線和非深水岸線。港口深水岸線和非深水岸線劃分標准及范圍由交通運輸部另行制定並公布。
第六條 需要使用港口岸線的建設項目,應當在報送項目申請報告或者可行性研究報告前,向港口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提出港口岸線使用申請,申請材料包括:
(一)港口岸線使用申請表;
(二)申請人情況及相關證明材料;
(三)建設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項目申請報告;
(四)海事、航道部門關於建設項目的意見;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前款規定的港口岸線使用申請表樣式,由交通運輸部統一規定。
第七條 港口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收到申請材料後,對申請材料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受理;對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五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第八條 使用港口深水岸線的,港口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收到申請後,應當對申請使用的岸線進行現場核查,核實申請材料,轉報至省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
省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收到港口岸線使用申請材料後,應當組織專家評審,並徵求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意見後,提出初審意見,連同申請材料報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收到申請材料和初審意見後,進行審查,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第九條 申請使用港口深水岸線的,港口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港口岸線使用申請材料後二十個工作日內完成現場核查、初審和轉報工作。
交通運輸部應當在收到港口岸線使用申請材料後二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並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作出審批決定。二十個工作日內不能辦結的,經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個工作日。
岸線使用專家評審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期限內。
第十條 港口岸線使用申請審查、專家評審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建設項目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和港口規劃;
(二)建設項目的必要性分析;
(三)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項目申請報告提出的岸線使用方案是否符合國家技術標准和規范;
(四)岸線使用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五)岸線使用方案是否滿足航道、通航安全的相關要求;
(六)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一條 由國務院或者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核準的港口建設項目,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報送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項目申請報告時,應當同時抄報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部對港口建設項目提出行業意見時,一並提出岸線使用意見。
由國務院或者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核準的其它建設項目,在港口總體規劃區內建設港口設施,使用港口深水岸線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審批、核准之前,徵求交通運輸部關於建設項目使用港口岸線的意見。
本條第一款、第二款所指建設項目,不再另行辦理使用港口岸線的審批手續。
第十二條 港口岸線使用審批機關審查決定批准港口岸線使用申請的,應當出具港口岸線使用批准文件。
審批機關決定不予批准使用港口岸線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並且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使用港口岸線的港口設施項目未取得港口岸線使用批准文件或者交通運輸部關於使用港口岸線的意見,不予批准港口設施項目初步設計和施工許可。
第十四條 被批准使用港口深水岸線的建設項目,應當在建設項目取得審批、核准文件後的十個工作日內,持港口岸線使用批准文件和建設項目審批、核准文件向交通運輸部領取港口岸線使用證。
港口岸線使用證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岸線使用人;
(二)項目主要建設內容;
(三)岸線的范圍和用途;
(四)有效期限;
(五)其它事項與要求。
本條所指港口岸線使用證由交通運輸部統一制定。
第十五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在相關政府網站發布港口岸線使用批准情況的信息。
第十六條 批准使用港口岸線的建設項目,應當在取得岸線批准文件之日起兩年內開工建設。逾期未開工建設,批准文件失效,已經領取港口岸線使用證的應當予以注銷。
批准文件失效後,如繼續建設該項目需要使用港口岸線,應當重新辦理港口岸線使用審批手續。
第十七條 港口岸線使用證的有效期不超過五十年。超過期限繼續使用的,港口岸線使用人應當在期限屆滿三個月前向原批准機關提出申請。
第十八條 批准使用港口岸線或者取得港口岸線使用證後,如因企業更名或者控股權轉移導致岸線實際使用人發生改變,或者改變批準的岸線用途,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程序報原批准機關審批。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辦理港口岸線使用證的注銷手續:
(一)有效期屆滿未延期的;
(二)項目法人依法終止,不再使用港口岸線的;
(三)因港口規劃調整,建設項目所使用的岸線不再作為港口岸線的。
第二十條 港口岸線使用審批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港口岸線使用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岸線使用許可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許可。港口岸線申請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港口岸線使用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第二十二條 未按本辦法規定取得使用港口岸線的批准,擅自使用岸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港口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㈦ 什麼是港口碼頭用地 是否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
港口碼頭用地指人工修建的客、貨運、捕撈船舶停靠的場所及其相應附屬建築物的土地,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港口碼頭用地是否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取決於其用途和性質,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六條第一,二,5,7款規定的免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
第六條下列土地免繳土地使用稅:
(一)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土地;
(二)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土地;
(三)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土地;
(四)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
(五)直接用於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
(六)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從使用的月份起免繳土地使用稅5年至10年;
(七)由財政部另行規定免稅的能源、交通、水利設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㈧ 港口岸線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嗎
港口岸線使用權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超過壹萬噸級由交通部審批,一萬專噸以下由各屬個省市自治區交通廳審批,是港口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但是,由於這種使用權不可以變更使用人,不可以轉讓,即使是建設單位變更名稱都要重新申報,所以也就沒有市場和價值,一般財務上不作為無形資產處理,也沒有攤銷。
㈨ 安徽省港口岸線有償使用費徵收辦法是否已經實施
岸線使用收費標准全國都沒有頒布,有很多岸線擁有地區私自製定收費標准,一律不和規定。收費項目的增加必須由人大審議決定,物價部門頒布而不能是其他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