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資本性支出核算及折舊攤銷

資本性支出核算及折舊攤銷

發布時間:2021-04-30 05:22:46

① 股東盈餘=凈利潤—資本性支出+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裡面不是包含折舊攤銷的費用嗎為什麼還要加上折舊攤

股東盈餘=(利潤總額 - 5年內虧損)*(1-所得稅)- 超過5年補虧 - 法定盈餘公積金 - 法定公益金
與折舊攤銷沒有直接關系。

② 資本性支出可以由折舊來補償是什麼意思

資本性支出就是支出的收益期在幾個會計年度內的,在計算當期損益時,只考慮一個會計年度應分攤的部分。可以把資本性支出記作資產,然後通過計提折舊或攤銷分年攤入各年成本費用

③ 怎樣通過財務報表,計算今年的折舊費用、攤銷費用和資本性支出

大概制的估算還是可以的:

當年折舊費用=年末累計折舊-年初累計折舊
當年攤銷費用=年末累計攤銷-年初累計攤銷

資本性支出=年末固定資產原值、無形資產原值、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等合計-年初固定資產原值、無形資產原值、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等合計

④ 資本性支出與折舊攤銷之間的關系

1、資本支出是指用於購買各種長期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支出然內後再減去無息長期負容債(各種不需支付利息的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等)的增加額。

2、「資本支出」即長期資金投入的增加,即購置更新長期資產的支出,減去無息長期負債的增加。購置長期資產支出的一部分資金可以由無息長期負債提供。所以這里的「資本支出」是一個增量的概念。
3.長期資產中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上述利用公式時實際都是原值概念,但其中這2個會涉及折舊與攤銷;
4.而凈經營性長期資產增加,實質上是個凈值的增加含義,故資本支出中要含有折舊與攤銷。

⑤ 資本性支出和費用性支出的區別

資本性支出和費用性支出的區別如下:

1、作用不同

費用性支出不同於內資本性支出,前者全部容由當年的營業收入補償,後者先記作資產,通過計提折舊或攤銷分年攤入各年成本費用。區分費用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是為了正確計算各年損益和正確反映資產的價值。

2、計算時間不同

資本性支出是指受益期超過三年或兩個營業周期的支出,即發生該項支出不僅是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且也是為了取得以後各期收益;

而收益性支出指受益期不超過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支出,即發生該項支出是僅僅為了取得本期收益;資本性支出是該項支出是不僅僅為了取得本期收益。

3、計算方法不同

資本性支出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轉移凈收入 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而費用性支出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網路-費用性支出

⑥ 折舊和攤銷,資本性支出,在三表中怎麼查找

折舊在固定資產中找,攤銷在長期待攤費用攤銷中找,資本性支出在存貨中找!

⑦ 如何合理預測永續期更新資本性支出和折舊

如何合理預測永續期更新資本性支出和折舊
■ 楊令健
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及評估實踐的不斷積
累,企業價值評估中收益法技術已漸臻成熟,對大部分
參數的確定逐漸達成共識。但實踐中,對一些習以為常
的細節問題處理方式尚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缺乏深入的
認識與掌握。本文就永續期更新資本性支出和折舊預測
與同行們探討,以期達成共識,進一步提高收益法應用
的整體水平。
為便於理解,本文資本性支出僅指為維持基準日經
營規模,對已達到經濟耐用年限的資產進行更換而發生的
更新資本性支出,不考慮為擴大生產規模而發生的追加資
本性支出。本文所提到的折舊採用直線折舊法計算。
一、永續期資本性支出和折舊預測思路及分析
企業價值評估收益法中對於現金流的計算是從凈
利潤入手,加回非現金費用,扣除營運資金、資本性支
出。資產評估准則體系中缺乏對折舊預測、更新資本性
支出預測的具體操作指南。目前實務操作中思路大同小
異,比較普遍的操作思路是:預測期內,按被評估單位
現行會計政策預測折舊,更新資本性支出於資產經濟耐
用年限末按資產價值預測;永續期,將資本性支出年金
化,折舊預測等於資本性支出年金金額。也有的在考慮
收益法評估具體假設中會計政策穩定性的假設下,對按
會計政策計提的折舊年金化,更新資本性支出年金預測
金額等於折舊年金。其中涉及具體參數求取方法,沒有
形成一個統一或主流的做法。
(一)年金化折舊與資本性支出預測金額是否存
在等量關系
上述思路,分歧之處在永續期的預測。先來分析
一下年金化折舊預測金額與年金化資本性支出預測金額
是否存在等量關系。
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
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系統分攤。其中,應計折舊額
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
的金額。折舊概念的基礎是權責發生制而非收付實現
制。在不考慮固定資產計提減值准備情況下,影響折舊
的因素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
使用壽命(本文中即指折舊年限)。
資本性支出是相對於收益性支出而言的。收益性
支出在會計處理上一般直接列作當期期間費用,而資本
性支出會形成可供企業在多個會計期間長期使用的資
產,資本性支出一般會形成固定資產原值。資本性支出
金額大小與所購資產市價直接相關。一般地,在假設企
業維持現有生產規模持續經營的條件下,通常認為資本
性支出所形成的資產更新間隔周期長短與該資產經濟耐
用年限長短一致。
由上述內容可知,折舊、資本性支出是兩個不同
的概念,影響二者的因素也有差異。主要表現在:
(1)折舊是對以資本性支出形成的固定資產原價
為基礎的分期分攤概念,而資本性支出是在某時點一次
性的現金流出。
(2)折舊年限與經濟耐用年限往往不一致,從會
計謹慎性原則考慮,通常情況下,折舊年限短於經濟耐
用年限。
(3)由於計提折舊行為通常是在資本性支出發生
後才會分期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就一個完整資產更
新周期而言,折舊現值金額必然小於資本性支出現值金
額,並且折舊年限越長,或折舊年限長短與資產經濟耐
用年限越接近,二者差異越大。
由差異分析可以知道,永續期資本性支出年金化
金額與折舊年金化金額,並不存在必然相等關系。如果
永續期中,先有更新資本性支出預測,後有資產分期折
舊,那麼永續期資本性支出年金必然大於折舊年金;如
果永續期前幾年中只有對在預測期內未提足折舊的資產
繼續折舊而無資本性支出,則永續期資本性支出年金金
額與折舊年金金額數量關系不確定,大於、小於或等於
關系皆有可能出現。所以,目前簡單地將資本性支出年
金化金額與折舊年金化金額劃等號的做法,顯然是不科
學、不合理的。
(二)折舊與資本性支出對現金流的影響
折舊既不是資金來源,也不是資金支出,即折舊
並不承擔固定資產的更新。但是,因為折舊金額可抵扣
企業價值評估 Business Valuation
16
應納稅所得額,從而影響企業的所得稅,以致對現金流
量產生影響,其影響金額為:年折舊額乘以所得稅率。
即,因存在所得稅才會出現折舊對現金流的影響,當所
得稅率為0時,折舊預測金額高低對現金流是不產生影
響的。資本性支出則一般在某時點全部形成現金流出。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資本性支出預測金額對現
金流的影響遠遠大於折舊預測對現金流的影響。反觀目
前較普遍的兩種操作思路,思路一(將資本性支出年金
化,折舊預測等於資本性支出年金金額)的評估結果較
思路二(將按會計政策計提的折舊年金化,資本性支出
預測金額等於折舊年金)可能會更合理一些,但思路一
會導致在預測過程中會計折舊政策的變更。
二、如何合理地預測永續期資本性支出
與預測資本性支出相關的參數包括資產經濟耐用
年限、評估基準日剩餘經濟耐用年限、永續期剩餘經濟
耐用年限、更新資本性支出價值、折現率等。
(一)資產平均經濟耐用年限,即資產更新周期
的確定
當評估基準日只有1項資產時,資產經濟耐用年限
即為該項資產的經濟耐用年限。但在評估實踐中,納入
評估范圍的固定資產通常為多種類多數量的,甚至成千
上萬項也是很常見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按單項資產
各自經濟耐用年限分別計算資本性更新支出,工作量非
常大,很多情況下也是沒有必要的。如果採用分類計算
資產平均經濟耐用年限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否可行?如
果可行,應該如何操作呢?
某類資產平均經濟耐用年限公式為:
某類資產平均經濟耐用年限= ∑ ( 某項資產經濟耐用
年限×金額權重 )
為了直觀地觀察上述公式各參數對平均經濟耐用
年限的影響程度,現舉例說明。
假設評估基準日某類資產共有2項設備,並均於評
估基準日對設備進行了更新,資產未來更新價格水平
採用評估基準日設備購置價格水平。現在我們來計算資
產更新支出折算到評估基準日的現值。折現率設定為
10%。分場景分析如下:
1.資產經濟耐用年限離散程度對評估結果的影響
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A、B兩項設備購置價格相同,
即各項設備在計算加權平均經濟耐用年限時的權重相同
情況下,資產經濟耐用年限離散程度越大,誤差越大,
低估資本化支出程度越大。如表2所示,從場景1到場
景5,隨著方差的減小,誤差率也在不斷減小,各場景
中各設備經濟耐用年限越接近,誤差率越趨向於零。
2.金額權重對評估結果的影響分析
如表2所示,從場景1至場景4,隨著各資產經濟耐
用年限離散程度的減小,誤差率在減小。在離散程度相
同的情況下,經濟耐用年限較長且金額所佔權重較大的
場景的誤差率,會略高於相對場景的誤差率。即場景1
(1)、2(1)、3(1)、4(1)的誤差率分別高於場
景1(2)、2(2)、3(2)、4(2)的誤差率。
通過上述場景分析,在計算分類資產加權平均經
濟耐用年限的評估實踐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示和指
導,以減少評估風險,防止低估資本性支出:
場景
比較
設備
名稱
購置
價格
(萬元)
經濟耐用年限(年)
加權平均經濟耐用
年限(年)
按各自經濟耐用年限計
算的資產更新現值A s
按加權平均經
濟耐用年限計
算的資產更新
現值A w
A w 較
∑A s 的差異率
加權平均
年限方差
1
設備A 100 10
30.00
38.55
11.46 -70.91% 800.00
設備B 100 50 0.85
2
設備A 100 10
20.00
38.55
29.73 -32.87% 200.00
設備B 100 30 5.73
3
設備A 100 10
15.00
38.55
47.88 -10.37% 50.00
設備B 100 20 14.86
4
設備A 100 10
12.50
38.55
60.76 -2.77% 12.50
設備B 100 15 23.94
5
設備A 100 10
11.00
38.55
70.10 -0.45% 2.00
設備B 100 12 31.86
表1
企業價值評估 Business Valuation
17
(1)資產經濟耐用年限與金額權重均會對評估結
果產生影響,其中離散程度對評估結果的影響程度遠高
於金額權重的影響。當經濟耐用年限離散程度較小時,
可以忽略金額權重的影響。
(2)按資產經濟耐用年限歸類,將經濟耐用年限
相近的設備歸集到一類,各設備經濟耐用年限差距不宜
超過5年。
(二)評估基準日剩餘經濟耐用年限的確定
在經過適當分類後,評估基準日剩餘經濟耐用年
限可以通過下列公式計算取得:
某類資產評估基準日剩餘經濟耐用年限
= ∑ ( 某項資產尚可使用年限×金額權重 )

= ∑ [ (某項資產經濟耐用年限-該項資產已使用年
限 ) ×金額權重 ]
如( 某項資產經濟耐用年限-該項資產已使用年限 )
< 零,則取零值。
一般不採用直接用該類資產平均經濟耐用年限和
該類資產平均已使用年限的差來計取的方法。
永續期剩餘經濟耐用年限
= ∑ [ (某項資產評估基準日剩餘經濟耐用年限-預
測年限 ) ×金額權重 ]
其中,當「某項資產評估基準日剩餘經濟耐用年
限-預測年限」結果為負數時,則按「某項資產評估基
准日剩餘經濟耐用年限-預測年限+資產平均經濟耐用
年限」計算。
(三)更新資本性支出價值的選擇
目前實務操作中,更新資本性支出金額有如下幾
種選擇方式:
1. 採用評估基準日該資產賬面原值作為未來更新
固定資產的資本性支出金額,並在未來預測更新支出中
保持不變。
2. 採用評估基準日該資產評估原值作為更新固定
資產的資本性支出金額,並在未來預測更新支出中保持
不變。
3. 在預測資本性支出時,考慮了固定資產價格變
動因素,以資產賬面原值或評估原值為基礎,結合固定
資產價格變動趨勢預測更新固定資產的資本性支出,並
在以後預測更新支出中保持價格不變。
第3種處理方式考慮了價格變動因素,但需注意收
集驗證價格變動合理性的依據資料,因該資本性支出是
某類資產的且類別劃分是按資產經濟耐用年限進行歸類
的,所以考慮價格變動因素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難度;
第二種處理方式較合理且易操作;在資產物價變動不大
場景
比較
設備
名稱
購置
價格
(萬元)
經濟耐用
年限(年)
加權平均經濟
耐用年限(年)
按各自經濟耐
用年限計算的
資產更新現值
A s
按加權平均經濟耐用年限
計算的資產更新現值A w
A w 較
∑A s 的差異率
加權平均
年限方差
1(1)
設備A 100 10
18.89
38.55
148.72 -5.55% 80.25
設備B 800 20 118.91
1(2)
設備A 100 20
11.11
14.86
312.12 -3.46% 80.25
設備B 800 10 308.43
2(1)
設備A 100 10
17.11
38.55
176.18 -3.43% 51.36
設備B 800 18 143.89
2(2)
設備A 100 18
10.89
17.99
318.80 -2.33% 51.36
設備B 800 10 308.43
3(1)
設備A 100 10
14.44
38.55
227.17 -1.26% 20.06
設備B 800 15 191.51
3(2)
設備A 100 15
10.56
23.94
329.09 -0.99% 20.06
設備B 800 10 308.43
4(1)
設備A 100 10
11.78
38.55
292.91 -0.19% 3.21
設備B 800 12 254.90
4(2)
設備A 100 12
10.22
31.86
339.72 -0.17% 3.21
設備B 800 10 308.43
表2
企業價值評估 Business Valuation
18
時,可以考慮採用第一種處理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折現率與企業整體價值收益法中
所採用的折現率應保持一致。部分評估師採用不同於企
業收益法折現率的作法是不正確的,如有的用資產折現
率。
通過對預測資本性支出相關參數的逐一分析,我
們可以總結出資本性支出預測的一般思路:
1. 預測期內,考慮該類資產平均經濟耐用年限,
於資產平均經濟耐用年限末按該類固定資產中各項資產
購置價和進行資本性支出預測。
2. 永續期,資本性支出採用年金化計算方法。其
計算公式: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i C i i
n
N
n
??
i
= × + − + 



C i i
N
( )/ /( ) 1 1 1 1
A P i
P C i C i i C i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2
其中:
A:資本性支出年金金額
P:永續期固定資產更新資本性支出終值
i:企業收益法折現率
C:該類固定資產更新資本性支出
n:永續期剩餘經濟耐用年限
N:資產平均經濟耐用年限
三、如何合理地預測永續期折舊
與預測折舊相關的參數包括該類資產評估基準日
剩餘折舊年限、未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賬面原值、未提
足折舊的固定資產賬面凈值、預計凈殘值率、該類資產
平均折舊年限、預測收益期內更新固定資產價值、該類
資產永續期剩餘折舊年限、該類資產經濟耐用年限等。
其中該類資產評估基準日剩餘折舊年限、資產平均折舊
年限可參照資產經濟耐用年限相應思路求取。折舊預測
的一般思路為:
1.預測期內,考慮評估基準日剩餘折舊年限、固
定資產賬面凈值,在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的情況下,按
下列公式計算: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評估基準日剩餘折舊
年限
如預測期內有更新資本性支出,則於更新資本性
支出第2年測算折舊,測算公式:
年折舊額=更新資本性支出×(1-殘值率)/資產
平均折舊年限。
2.永續期折舊預測,採用年金化計算方法。因公
司會計處理的謹慎性原則,一般地,永續期剩餘折舊年
限n
1 小於等於永續期剩餘經濟耐用年限n,資產平均折
舊年限n 2 小於等於資產平均經濟耐用年限N。折舊年金
化計算公式:
D
d
i
x
x
n
0
1
1
=
+

( )
x=1
D
d
i
x
x
n
=
+

( ) 1
2
x=1
D i i D i i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2 2
??
i
P D D i D i i
d
n N n
= + × + + × + × +
− − −
0
1 1 1 ( ) ( ) ( )
D i i D i i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2 2
??
i
D i i D i i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2 2
??
i
其中:
A d :折舊年金金額
P d :永續期預測折舊折現至預測期末值
i:企業收益法折現率
d:每年折舊額
D 0 :永續期剩餘折舊年限中各期折舊折現至預測
期末和
n 1 :永續期剩餘折舊年限
n 2 :資產平均折舊年限
D:該類資產平均折舊年限中各期折舊折現至資本
性支出點的和
n:永續期剩餘經濟耐用年限
N:資產平均經濟耐用年限
需要說明,永續期剩餘折舊年限n 1 要分3種情況考
慮:(1)評估基準日剩餘折舊年限小於預測期且在預
測期無資本性支出,則永續期剩餘折舊年限為零,D 0
為零;(2)評估基準日剩餘折舊年限小於預測期且在
預測期有資本性支出的,則永續期剩餘折舊年限=該類
設備平均折舊年限-預測期最後1期資本性支出至預測
期末經歷年限;(3)評估基準日剩餘折舊年限大於預
測期,則永續期剩餘折舊年限=評估基準日剩餘折舊年
限-預測期。

⑧ 什麼是折舊攤銷 在巴菲特計算公式里(股東權益=凈利潤+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怎麼是加上折舊攤銷呢

折舊攤銷就是公司固定資產的折舊資產
也就是說公司在利潤里預安排了一些利潤用來彌補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折舊
這些折舊也預留在公司利潤里,而且不用交稅,也就是公司的
所以也可以算著股東以後的回報

⑨ 如何理解資本性支出與折舊攤銷

1、資本支出是指用於購買各種長期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內期資產)的支出然後再減去容無息長期負債(各種不需支付利息的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等)的增加額。
2、「資本支出」即長期資金投入的增加,即購置更新長期資產的支出,減去無息長期負債的增加。購置長期資產支出的一部分資金可以由無息長期負債提供。所以這里的「資本支出」是一個增量的概念。
3.長期資產中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上述利用公式時實際都是原值概念,但其中這2個會涉及折舊與攤銷;
4.而凈經營性長期資產增加,實質上是個凈值的增加含義,故資本支出中要含有折舊與攤銷。

閱讀全文

與資本性支出核算及折舊攤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