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年限怎麼確定的?--有受益期限的,按照受益期限攤銷;無明確受益期限的,按照相關規定來攤銷;無相關規定的,按照不低於5年攤銷。企業的開辦費按照不低於3年來攤銷。
Ⅱ 長期待攤費用剩餘攤銷年限怎麼計算
1、長期待攤復費用剩餘攤銷年制限不是計算出來的,而是管理層的根據受益的期間合理預計的;
2、只有剩餘攤銷年限確定了,才能計算每年的攤銷費用,對長期待攤費用進行攤銷;
3、邏輯是:確認長期待攤費用;確認攤銷期限;確認攤銷方式;然後計算每年攤銷額,對長期待攤費用進行攤銷。
Ⅲ 最新會計准則的待攤費用的攤銷年限/
原制度規定的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且分攤期限在1年以內(包括1年)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預付保險費、經營租賃的預付租金、預付報刊雜志費、季節性生產企業在停工期內的費用、一次交納數額較大需分攤的印花稅以及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
(一)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
對於原制度中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在新准則中歸類到「周轉材料」科目核算。新准則應用指南指出,周轉材料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實物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應當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材料等,可以採用一次轉銷法、五五攤銷法或者分次攤銷法進行攤銷。「周轉材料」科目可按其種類,分別「在庫」、「在用」和「攤銷」進行明細核算。
採用一次攤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科目。周轉材料報廢時,應按報廢周轉材料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採用其他攤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在用」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在庫」科目;攤銷時按應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攤銷」科目。周轉材料報廢時應補提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攤銷」科目。同時,按報廢周轉材料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並轉銷全部已提攤銷額,借記「周轉材料——攤銷」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在用」科目。
(二)預付保險費、經營租賃的預付租金、預付報刊雜志費
對於預付保險費、經營租賃的預付租金、預付報刊雜志費的處理,按預付的金額分別計入有關成本或損益類科目。屬於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計入管理費用;屬於企業生產車間(部門)為生產產品或者提供勞務而發生的計入製造費用;屬於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過程中發生的計入銷售費用。預付上述款項時,借記「管理費用」、「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季節性生產企業在停工期內的費用
新准則應用指南中規定,企業發生的季節性的停工損失,借記「製造費用」科目,貸記「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一次交納數額較大、需分攤的印花稅
對於一次交納數額較大、需分攤的印花稅的處理,新准則應用指南規定,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
(五)固定資產修理費用
新准則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準則規定的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支出只是確保固定資產處於正常工作狀態,通常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在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不得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處理。新准則應用指南規定,企業生產車間(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如不滿足資本化條件,應當直接計入管理費用。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直接計入銷售費用。
Ⅳ 折舊(攤銷)年限具體有哪些規定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一般按照具體情況確定即可,但是需要注意最低年限的規定:除國務專院財政、稅務主管部屬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一般而言,無形資產的攤銷具體是按照準則或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進行確認的。某些無形資產的取得源自合同性權利或者其他法定權利,其使用壽命不應超過合同性權利或者其他法定權利的期限,但是如果企業使用資產的預期期限短於合同性權利或者其他法定權利的,則應當按照企業預期使用的期限確定其使用壽命。
Ⅳ 新會計法的固定資產攤銷年限是多少
最新的會計准則沒有規定折舊年限,是稅法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有規定。企業所得回稅法規定:
(一)房屋答、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只要不小於上述折舊年限,都可計入企業成本,在所得稅計算時可以將折舊記入扣除部分。
殘值率會計准則和稅法都沒有規定殘值率,多數企業預計殘值率定位5%。
新會計准則沒有規定固定資產價值,固定資產確認條件:
(一)是用年限1年(不含)以上
(二)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三)該資產能可靠計量
Ⅵ 費用按剩餘年限攤銷計算方法
問什麼意思?
年攤銷額=攤余賬面值/剩餘攤銷年限
Ⅶ 固定資產的年折舊率或年攤銷額怎麼算
根據今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教材上的說明,只有更新改造中和報廢的固定資產,土地(非土地使用權),破產、關停企業的固定資產,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提。
房屋、建築物以外未使用、不需使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資產根據新准則是要提折舊的。
一、固定資產的折舊
(一)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提足折舊,是指已經提足該項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
(二)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二、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
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
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等後續支出,滿足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如有被替換的部分,應扣除其賬面價值;不滿足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確認條件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三、固定資產的棄置費用
棄置費用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企業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如核電站核設施等的棄置和恢復環境義務等。企業應當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3 號——或有事項》的規定,按照現值計算確定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和相應的預計負債。油氣資產的棄置費用,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7 號——石油天然氣開采》及其應用指南的規定處理。
不屬於棄置義務的固定資產報廢清理費,應當在發生時作為固定資產處置費用處理。
四、備品備件和維修設備
備品備件和維修設備通常確認為存貨,但符合固定資產定義和確認條件的,如企業(民用航空運輸)的高價周轉件等,應當確認為固定資產。
五、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 企業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予資本化,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合理進行攤銷。
不計提折舊的情況:對於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資產,可以不計提折舊。
年限平均法(一)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
計算公式如下:
月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月份×100%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入賬原值×月折舊率
此方法適用於當期新增的固定資產。
年限平均法(二)
月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 ×100%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入賬原值-月初累計折舊-月初凈殘值/ 預計使用月份-已計提折舊的月份×100%
此方法適用於建賬日期前已入賬並按照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費用的固定資產。
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的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基本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入賬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當您選擇以工作量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界面中會提供"預計工作量"、"已提工作量"和"工作量單位"三個欄目,您直接輸入相應的數據即可。
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為:
月折舊率=2/預計使用月份×100%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以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凈殘值)平均攤銷。系統將根據該固定資產預計使用月份和已計提折舊月份兩項的內容,自動判斷剩餘使用期間,如剩餘使用期間為24個月時,計提折舊的金額會按照規定方法重新計算。
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的減低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計算公式如下:
月折舊率= 預計使用月份-已計提月份/預計使用月份×(預計使用月份+1)÷2×100%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入賬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名詞解釋:
1固定資產的凈值 = 固定資產原值 - 折舊 - 凈殘值
2固定資產殘值是:預計一項固定資產最後能剩下多少的價值,
3固定資產殘值 = 固定資產原值 * 預計凈殘值率
Ⅷ 請問周轉材料的攤銷年限是多少年求大神幫助
周轉材料一般不採用年限攤銷法的啊。。。年限分攤法更多的是用於固定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根據你的情況是不是可以考慮採用一次攤銷法和五五攤銷法?五五攤銷法還不錯,年限這塊就不需要考慮了。
Ⅸ 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年限最長可以攤銷多少時間
裝飾費用按長期待攤費用,年限最長可按五年攤銷,其實按照相關規定來,版傳銷沒有權明確的規定,不低於5年攤銷企業的話不低於三年,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支出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種費用。另外長期待攤的費用不能全部計入當年的生意,而是在以後的年度內分期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