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產品攤銷有什麼規定 一般要攤銷多少年
會計上沒有規定,稅法上是3年.
㈡ 電子產品的折舊年限
3年。
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內輪船、機容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2)電子產品一次性攤銷做賬擴展閱讀
電子產品可靠性的工作條件:
1、由於電子產品的絕緣材料受潮氣會降低絕緣度,產生漏電流形成雜訊。因此,保管或放置電子產品的場所,一定要乾燥,要有足夠的防潮措施,要避免放在高度潮濕或混凝土牆腳處。
2、由於電子產品的靜電作用易吸取灰塵,造成電子元件絕緣度降低和溫度升高,因此對電子產品要經常進行清潔除塵。
3、電子元件金屬部分和空氣接觸會發生氧化,生銹,改變電阻,造成接觸不良,形成雜訊。怕生銹的金屬或焊接處,要塗上瓷漆來保護。另外,焊接時用的酸性焊劑,用後不清除仍然會使電子元件的金屬部分腐蝕,造成接觸不良。在有腐蝕氣體的地點要有充分防腐措施。
4、設備所處環境由於某種震盪或沖擊易形成雜訊,對設備元件安裝或布線固定等方面,要有防震和沖擊措施。使用時避免草率、粗暴操作。搬運時不要碰撞、注意輕放。
㈢ 電子產品怎麼提折舊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 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電腦屬於電子設備,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殘值率一般不低於5%。你應該:
1、確定固定資產原值,如果你們是一般納稅人,且取得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則:
借:固定資產 3425.64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82.36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4008
如果你們不是一般納稅人,或者雖然是一般納稅人,但取得的不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則:
借:固定資產 4008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4008
2、計算預計殘值和凈值,假設你們確定的固定資產原值為4008元:
預計殘值=4008*5%=200.4(元),預計凈值=4008-200.4=3807.6(元)。
3、計算月折舊額:
月折舊額=3807.6/36=105.77(元)
4、從該電腦投入使用的次月起,每月按105.77元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 105.77
貸:累計折舊 105.77
㈣ 不超過500萬的固定資產一次性折舊怎麼做賬
500萬元以下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的處理要點
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4號),通知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企業新購進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設備、器具可以一次性稅前扣除。
一、文件的主要內容
企業如何准確執行此文件,筆者認為應把握好財稅〔2018〕54號以下幾個關鍵點:
1.范圍:允許一次性稅前扣除固定資產的范圍,是指除房屋、建築物以外的設備、器具等固定資產,即動產(包括交通工具)。
2.購買時間: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購買、製造的。包括購進的二手固定資產。
3.單位價值:單價不超過500萬元。如果允許抵扣進項稅額,則為不含稅價;如果沒有抵扣進項稅額,則為含稅價。
4.殘值處理:如果企業選擇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一次性稅前扣除包括殘值。
會計處理:
對於財稅〔2018〕54號的規定的會計處理,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會計折舊處理文件規定。若企業在會計上不選擇一次計提折舊的方法,則會產生稅會差異,應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進行遞延所得稅會計處理。
即根據資產負債表上的各項目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額,來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即現在少繳稅、未來多繳稅,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
例如:A企業為一般納稅人,2018年6月購入一台價值500萬元(不含稅價500萬元,進項稅額80萬元)的設備,會計上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為5年,假設殘值為0。假如企業在匯算2018年企業所得稅時一次性扣除。假設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會計處理如下:(單位:萬元)
1.購進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某設備 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0
貸:銀行存款 580
2.到2018年末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等 50(500÷60*6)
貸:累計折舊 50
3.2018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
2018年應納稅所得額調減450萬元(500-50)的遞延所得稅會計處理:
借:所得稅費用 112.5(450×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12.5
4.2019年的處理
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遞延所得稅會計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25
貸:所得稅費用 25
(4)電子產品一次性攤銷做賬擴展閱讀:
500萬元以下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的處理要點
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4號),通知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企業新購進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設備、器具可以一次性稅前扣除。
文件的主要內容:企業如何准確執行此文件,筆者認為應把握好財稅〔2018〕54號以下幾個關鍵點:
1.范圍:允許一次性稅前扣除固定資產的范圍,是指除房屋、建築物以外的設備、器具等固定資產,即動產(包括交通工具)。
2.購買時間: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購買、製造的。包括購進的二手固定資產。
3.單位價值:單價不超過500萬元。如果允許抵扣進項稅額,則為不含稅價;如果沒有抵扣進項稅額,則為含稅價。
4.殘值處理:如果企業選擇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一次性稅前扣除包括殘值。
㈤ 如何攤銷做賬,謝謝
固定資產叫「計提折舊」,待攤費用或無形資產等叫「攤銷」。如果從對資產回原值的角答度說,基本一樣,但方法不一樣。
固定資產折舊 = (原值 - 預計殘值)/ 使用年限
費用攤銷 = 費用合計 / 攤銷月份
賬務處理
固定資產折舊
借:製造費用(生產單位使用)
管理費用(管理部門使用)
營業費用(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費用攤銷
借:管理費用 / 營業費用
貸:待攤費用 / 無形資產
㈥ 低值易耗品一次攤銷怎樣做分錄
不可以直接記入費用,需要按照以下程序方式分錄:
1、購進時
借:低值易耗專品
貸:現金等
2、月屬末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低值易耗品攤銷
貸:低值易耗品
(6)電子產品一次性攤銷做賬擴展閱讀:
低值易耗品是指單項價值在規定限額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滿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實物形態的勞動資料。低值易耗品與固定資產都是企業中的勞動資料,所不同的是固定資產是主要勞動資料。
低值易耗品是指勞動資料中單位價值在10元以上、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內,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勞動資料。它跟固定資產有相似的地方,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變其實物形態,在使用時也需維修,報廢時可能也有殘值。由於它價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採用簡便的方法,將其價值攤入產品成本。
2006年新的會計制度中,將包裝物與低值易耗品,合並為包裝物及低值易耗品,科目編號為:1412
2014年的會計制度中,將低值易耗品與包裝物,歸為周轉材料的會計科目下。
參考資料:低值易耗品-網路
㈦ 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怎麼做賬-2014.5月購入
直接分攤到各種費用裡面。借:各種期間費用 貸:固定資產
㈧ 攤銷怎麼做賬
借:預付賬款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攤銷:借:管理費用
貸:預付賬款
㈨ 一次性攤銷長期待攤費用要怎麼做分錄呢
有兩種方式可以做。這要根據你們公司的情況來定。
一、
1.修理費用很大,並且該資版產換了很重要權零部件,不做成費用。而做進資產里。
借:在建工程—xx機器3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
2.修理完成,轉入固定資產里
借:固定資產—xx機器30000
貸:在建工程—xx機器30000
二、
該項支出走機器大修理,費用里。
1.發生費用時。
借:待攤費用—機器大修理3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
2.攤銷時.
借:製造費用—a/b機器30000
貸:待攤費用—機器大修理30000
回答完畢。如果是做賬的話,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如果是作業題就讓你做攤銷。
請選擇(二)
㈩ 一次性支付一年租金,攤銷到每月怎麼入賬
1、一抄次性支付一年租金
借:預付襲賬款(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
2、然後根據每個月的房租或者按規定每月攤銷
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房租
貸: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
如果是給員工宿舍租房,要通過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來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