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債券的折價攤銷是什麼意思
1.債券的折價抄是按債券襲市場利率與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之差。
2.為了使投資者的債券投資收益賬戶能正確反映實得利息,並使債券到期時債券投資賬戶的賬面金額與債券的面值相等,應對折價予以分期攤銷。對於債券的折價來說投資者每期的利息收入加上每期攤銷的折價,就是每期實得的利息收入。
3.債券折價的攤銷方法主要有:直線攤銷法和實際利息攤銷法兩種。
❷ 長期股權投資為什麼要攤銷為什麼最後的攤余成本要接近面值
你說的是長期債券投資,而且是折價或是溢價,不是股權投資,股權投資不用專攤銷。
舉例,一張債券面值1000元,你屬買的時候900元,票面利率是5%,市場利率6%(打個比方,利率沒再精確算)
(為什麼會折價發行呢,因為人家債券的利率比你的高,而你的利率應經審批定了,想改變很麻煩,又急需用錢,所以只能折價發行,要不沒人買,應為你的收益率低)
(1)購買時
借:長期債券投資-面值 1000
貸:銀行存款900
長期債券投資 -利息調整100
(2)持有期間
借 應收利息 1000*0.05=50
長期債券投資 -利息調整100
貸 投資收益
最後對方要按面值1000元還本
借 銀行存款 1000
貸 長期債券投資 -面值1000
只有這樣長期債券投資的科目才會借方貸方平衡
❸ 1. 企業對發行債券實際收到的金額高於債券面值的差額進行攤銷,將會使應付債券( )。
BDE 債券實收金額高於面值,溢價發行,在應付債券貸方,攤銷記入借方,減少賬面價值,減少財務費用.不管是折價還是溢價,攤銷後,賬面價值都向面值接近,直至最終等於面值
❹ 請問,四類金融資產中「賬面余額、面值、賬面價值」之間有什麼關系,謝謝!!
●賬面余額、賬面價值、賬面凈值的區別:
「賬面價值」與「賬面余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對於資產類科目,賬面價值是指該某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金額。而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不扣除作為該科目備抵的項目。
固定資產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科目余額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科目余額-累計折舊科目余額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科目余額-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余額-累計折舊科目余額
無形資產
賬面余額=無形資產科目余額
賬面凈值=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無形資產科目余額-累計攤銷科目余額
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科目余額-累計攤銷科目余額-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余額
投資性房地產
成本模式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賬面原價=投資性房地產科目余額
賬面凈值=投資性房地產科目余額-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科目余額
賬面價值=投資性房地產科目余額-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科目余額-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科目余額
公允價值模式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此模式由於不計提折舊、攤銷,不計提減值准備,所以:
賬面價值=投資性房地產科目余額
交易性金融資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後續計量,不計提減值准備。所以:
賬面價值=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余額
持有至到期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以攤余成本後續計量,可以計提減值准備,
賬面價值=攤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資1級科目的余額—計提的減值准備。
賬面余額=持有至到期投資一級科目余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確認減值損失時不提取減值准備而是計入「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中,所以:賬面價值=賬面余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1級科目的余額,
1.股票投資:不涉及攤余成本的計算,
2.債券投資:涉及攤余成本的計算。攤余成本不包括公允價值變動的金額。
攤余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1級科目余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余額
其他資產
賬面原價=賬面余額
賬面價值=賬面余額-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希望能夠幫到你
❺ 賬面余額和攤余成本的區別是什麼
一、定義不同:
1.賬面余額:
是指某賬戶的賬面實際余額,可以不扣除與該賬戶相關的備抵項目。
2.攤余成本:
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二、性質不同:
1.賬面余額:
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折舊(或攤銷)和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是賬面上實際存在的金額,會計報表上的原值。
2.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攤余成本等於初始確認金額減去已償還的本金,減去累計攤銷額,減去減值損失(或無法收回的金額)。
(5)面值攤銷金額擴展閱讀
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賬戶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賬面余額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
企業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或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以及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計提減值准備時,都是不會影響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只是影響它們的賬面價值。
而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
❻ 折價發行債券攤銷折價金額的會計分錄解釋
貨幣時間價值抄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准則是比較搞腦子的
不是一句兩句說的清楚的,簡單解釋一下吧,
比如,市場上利率水平為8%,你的債券承諾每年給5%的回報
那麼,人家肯定不會原價買你的債券,因為買你的債券不如去買那個8%的資產
於是,為了賣出去,債券要打折
按題目的說法,打了9折
那麼,你面值10000萬債券,實際賣了9000萬元
中間的 1000萬元 就是債券折價,
但是 在債券期滿的時候,就不存在這個折價了,
所以,這1000萬元必須在以後期間調整回來
發行時分錄:
借:現金 9000萬元
借:發行債券——債券折價 1000萬元
貸:發行債券——債券面值 10000萬元
調整中 有兩種辦法
嚴格按准則來應該用實際利率法,計算量很大
你這個題裡面是按直線法
就是 在5年中 每年調整200萬元
也就有了那條分錄
經濟意義是
就像上面說的,你以低於市場利率水平的5%發行這個債券
結果市場不買你的帳 你不得不打折出售
這個打折的部分,實際也形成你發債的「實際資金成本」
在5年裡慢慢確認為利息了
❼ B公司用48000元的價格購入面值為47000元的債券……請各位多多指教!!謝謝
B公司每期的應計利息為2 350元(47 000×10%/2),其中溢價收回為100元。
對於B公司每期的應計利息和溢價攤銷,
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面值) 47 000
——溢折價 1 000
貸:銀行存款 48 000
借: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應計利息) 2 350
貸:長期股權投資——債券投資(溢折價) 100
投資收益——債券投資收益 2 250
❽ 每年的攤銷額就=應收利息-利息收入
這個是新會計准來則下的對於攤銷額自的計算工式.
面值*票面利率是企業的應計利息
攤余成本就是說說的面值和未攤銷之和或是未攤銷之差.乘以實際利率是本期你應該確認的利息收入.
他們二個的差就是攤銷額.
你要問這個為什麼這么理解是這樣的.
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是實實在在的收入.
面值*票面利率是你應收應計的利息.
二者的差你不為想是怎麼理解.這個准則在有規定說是倒減出來的.你不用理解.理解多了煩.
❾ 利息及債卷溢價攤銷表中的未攤銷溢價額計入哪個科目應攤銷溢價額呢
公司發行債券,按照面值計入應付債券-面值科目,收到的銀行存款計入銀行存款科目,差版額倒擠進應付債權券-利息調整科目,在後期攤銷中,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計入應付利息,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利率財務費用或者資產成本中,差額倒擠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應攤銷的金額就是計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的金額,沒有攤銷的金額是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的剩餘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