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跨期攤提賬戶(幫我用通俗的話解釋一下)
跨期攤提賬戶主要包括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賬戶。待攤費用實際是先付費後分攤的費用,主要屬於資產性質。預提費用實際是先預計後付費的費用,主要屬於負債性質。他們的共同點是收益期是若干個會計期間(月)。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有些是跨期的,應由幾個會計期間共同負擔。為了正確計算各個會計期間的損益,必須按權責發生制的要求,按收益的原則嚴格劃分費用的歸屬期,為此需要設置跨期攤提賬戶。如「長期待攤費用」「預提費用賬戶」。
跨期攤提賬戶的結構是:借方登記費用的實際支出數;貸方登記各個會計期間負擔的費用數。付而尚未攤銷的待攤費用數額。「預提費用」賬戶的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已預提而尚未支付的預提費用數額。有時「預提費用」賬戶的期末余額也會出現在借方,如分期記入各期的費用額小,實際支付的數額大。「預提費用」賬戶出現借方余額,表示已支付而尚未攤銷的待攤費用數額。
跨期攤提類賬戶(Inter-period Allocation Accounts)是指用來核算和監督應由若干個會計期間共同負擔而又在某個會計期間一次支付費用的賬戶。主要有: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等。 這類賬戶是基於權責發生制原則設置的。
② 會計賬戶中期末一定無余額的賬戶有那些
成本類和損益類在年末結賬後是沒有餘額的。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③ 下列賬戶中,在性質上屬於跨期攤配賬戶的有 A管理費用 B預提費用 C待攤費用
下列賬戶中,在性質上屬於跨期攤配賬戶的有
B預提費用 C待攤費用
④ 待攤費用」賬戶的期末余額等於
待攤費用是指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一次支出數額較大的財產保險費、排污費、技術轉讓費、廣告費、固定資產經常修理費、預付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等。企業單位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以及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應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已經支付但不能作為當期費用的支出,流動資產項目之一。根據我國會計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攤費用。待攤費用的概念基礎是權責發生制,也是配比原則的要求。中國新會計准則已廢除該科目。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當期已經發生/支出,應在1年以上的期間內分期攤銷計入產品成本或期間費用的支出。主要包括開辦費、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和股票發行費等[1] 。應由本期負擔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能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
二、開辦費:企業在籌建期間內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應於發生時,借記本科目-相關明細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轉入當期損益,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開辦費應在企業生產經營開始之日一次攤銷。
三、小企業發生的其他長期待攤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攤銷時,借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應按費用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小企業尚未攤銷的各項長期待攤費用的攤余價值。
⑤ 會計賬戶中「期末一定無余額」的賬戶有那些
1、會計賬戶期末一定無余額的賬戶大多為損益類科目,如:
①收入類科目: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 ;
②費用類科目: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 ;
2、損益類科目。會計科目的一種,這類科目是為核算「本年利潤」服務的,具體包括收入類科目、費用類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這類科目累計余額需要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這些賬戶余額應該為零。
⑥ 待攤費用為什麼屬於結轉後無余額賬戶
待攤費用為過渡性賬戶,是已支付款項的一個暫記科目,最終其金額會結轉到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中,所以結轉後無余額。舉個例子給你吧。
比如,租賃辦公室:月租金1萬,一次性繳納1年,即12萬。賬務處理如下:
繳納房租時:借:待攤費用:12萬
貸:銀行存款(現金)12萬
每月攤銷房租時:借:管理費用 1萬
貸:待攤費用 1萬
一共攤銷12個月,這樣最終待攤費用科目余額為0,此例中所有的支出最終轉化為管理費用。
⑦ 跨期分配費用賬戶期末一般有餘額對嗎
是的,當期沒有分攤完就會有餘額,比如長期待攤費用,如果2年內分攤完畢,到年底時也會有餘額,這種賬戶從劃分上說是屬於往來賬戶的。
⑧ 下列賬戶中屬於跨期攤提賬戶的是( )
用排除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可以排除A。跨期攤提賬戶(Inter-period Allocation Accounts) 用來核算和監督應由幾個會計期間共同負擔的費用,並將這些費用在各個會計期間之間進行分攤的賬戶。這類賬戶是基於權責發生制原則設置的。 跨期攤提賬戶核算的費用分為兩種情況: (1)有些費用先一次支付,但根據其受益期需要在當期和以後若干期方能逐漸計入生產成本或期間費用。如訂閱報刊雜志,一次要付若干月份的費用,但周月只應負擔當月的費用。所以支付的訂閱費就應先計入待攤費用,然後再分配攤入有關費用; (2)有些費用先逐漸發生,但結算辦法要求過了若干期後才支付。如銀行借款的利息,按其結算辦法是按季3個月支付一次,而借款在借款單位每個月都發揮作用,因此,借款的利息雖然還未支付,也要每月計入有關費用將其預提出來。跨期攤提賬戶包括「待攤費用」賬戶和「預提費用」賬戶。 跨期攤提賬戶的結構是:借方登記費用的實際支出數;貸方登記各個會計期間負擔的費用數。付而尚未攤銷的待攤費用數額。「預提費用」賬戶的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已預提而尚未支付的預提費用數額。有時「預提費用」賬戶的期末余額也付出現在借方,如分期記入各期的費用額小,實際支付的數額大。「預提費用」賬戶出現借方余額,表示已支付而尚未攤銷的待攤費用數額。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股票發行費用等。應當由本期負擔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因此,D也可以排除掉。
⑨ 哪些賬戶期末結轉後無余額
「損益類」、「費用類」賬戶期末結轉後無余額。
損益類科目具體包括收入類科目、費用類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這類科目累計余額需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這些賬戶的余額應為零。
(9)跨期攤銷賬戶有餘額嗎擴展閱讀:
損益類科目具體包括:
1、收入類科目: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
2、費用類科目: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損益類科目余額,應當在期末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損益類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⑩ 待攤費用賬戶如有餘額,其餘額只能在借方。這個判斷為什麼是正確的。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含1年)的各項費用。它是屬於資產類賬戶的,按照習慣,資產類賬戶的借方登記增加額,貸方登記減少額。一個會計期間結束時,資產類賬戶若有餘額,一般為借方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