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納稅調整

無形資產納稅調整

發布時間:2020-12-13 10:22:50

⑴ 未申請下來的商標,已做無形資產,所得稅納稅調整表無形資產調整表怎麼填

您好,但是未申請下來的商標,是已經被告知不能下證書了還是已經拿到受理通知書在等初審結果,如果是不能下證的那種,那過段時間這個商標就會無效的

⑵ 2004年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在2006年納稅審計時只做了納稅調整,2007年可不可以調整如何調整

賬面上該怎麼調就怎麼調,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來調。
補提的以前年度折舊或攤銷,不允許在稅前扣除。不要將這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項目就行了。

⑶ 會計分錄

1、倉庫發出材料40000,用於生產A產品 21900元,B產品18100元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A產品 21 900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B產品 18 100

貸:原材料 40 000

2、倉庫發出輔助材料2000元,供車間使用。

借:製造費用 2 000

貸:原材料 2 000

3、以現金支付職工薪酬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現金

貸: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4、按照員工工作部門,將應付職工薪酬在生產成本(直接工人的工資)、製造費用(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和管理費用(管理科室人員的工資)和銷售費用(銷售部門人員的工資)之間分配:

借:生產成本——直接人工

借:製造費用

借:管理費用

借:銷售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5、會計分錄格式:

第一:應是先借後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後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3)無形資產納稅調整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非貨幣性福利"、"其它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賬務處理

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企業從應付職工薪酬中扣還的各種款項(代墊的家屬葯費、個人所得稅等), 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科目。

企業向職工支付職工福利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科目。

企業支付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工會運作和職工培訓,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向職工給予的補償,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科目。

⑷ 企業非貨幣資產交換怎麼進行納稅調整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交易雙方主要以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該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判斷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參考比例為25%,即:從收取補價方看,如果收取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低於或等於25%;從支付補價方看。如果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支付補價之和的比例低於或等於25%,均確認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一、新准則關於非貨幣性交換計量的規定與現行稅法的差異

(一)新准則規定2006年2月15日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准則(以下簡稱新准則)對資產計量基礎、交易損益的確認等方面作了新的規定。相對於2001年1月18日修訂的《企業會計准則——非貨幣性交易》變化較大。對於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的計量,新准則規定了兩種計量基礎:公允價值和歷史成本。當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以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計量。如果不能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則換入資產以歷史成本為基礎進行計量。

1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究竟是採用賬面價值還是公允價值計價,關鍵在於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否具有商業實質的判斷。新准則借鑒國際會計准則的規定,對商業實質的判斷標准一是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二是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不同,且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是重大的。能夠滿足以上兩個條件之一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同時,在確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否具有商業實質時。企業應當關注交易各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方關系。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

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1)換入或換出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對於存在活躍市場的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貨幣性資產,應當以資產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其公允價值。

(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同類或類似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對於同類或類似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非貨幣性資產,應當以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其公允價值。

(3)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可比市場交易,應當採用估值技術確定其公允價值。該公允價值估計數的變動區間很小,或者在公允價值估計數變動區間內,各種用於確定公允價值估計數的概率能夠合理確定的,視為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以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計量時,在會計上應確認損益。而以歷史成本為基礎進行計量時。則不確認損益。如果在交換過程中發生補價,則分以下情況進行處理:(1)支付補價方,應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或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成本;(2)收到補價方,應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或賬面價值減去收取的補價,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成本。

(二)新准則與稅法的差異兩者之間的差異從新准則規定的兩種確認基礎上分別進行說明。

1新准則規定,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公允價值計價。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換入資產的會計處理的實質是:由於不確認收到補價所包含的收益或損失。在將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損益的同時,也就是將換出資產的轉讓收益計入了換入資產的成本。

按照相關稅法的規定。以非貨幣性資產換取其他非貨幣性資產。實際上是一種有償出讓資產的行為,只不過換取的不是貨幣,而是貨物或其他經濟利益。應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分解為出售或轉讓持有的非貨幣性資產和購置新的非貨幣性資產兩項經濟業務進行稅務處理,分別計算繳納相應的流轉稅和所得稅。具體來說,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雙方在交易時。作視同銷售處理。按照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稅價格)與計稅成本之間的差額計算轉讓過程中的所得或損失。並且,稅法規定,在交換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稅費,可抵減應納稅所得額。因此,應納稅所得額=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一換出資產的計稅成本一相關稅費。

兩者存在差異的原因在於換出資產的賬面成本與計稅成本可能不一致。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時。會計處理是按公允價值與賬面成本確認損益;而稅法是按公允價值和計稅成本的差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當換出資產的賬面成本與計稅成本不一致時,兩者之間的差額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2新准則規定,不同時滿足具有商業實質及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這兩個條件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計量且不確認當期損益。在這種情況下,會計與稅法差異較大。

按稅法規定。換出資產需先按出售或轉讓原有資產計算損益,並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對換入資產計價。但在換出資產時,換出資產方會計上未產生損益,兩者之間的差額應按稅法確認的標准調整應納稅所得額。

由此可見,對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會計與稅務處理存在明顯的差異。對於會計處理的結果。企業應按照所得稅法的規定進行調整。對企業來講,採用新會計准則,將會對換入資產的成本、損益的計量產生什麼影響?如何進行所得稅納稅調整?本文將結合案例對此進行探討。

二、案例分析

(一)交換過程中不涉及補價例1:2007年4月,經A、B兩公司協商,A公司以其賬面的一項專利權與B公司的一間倉庫交換。A公司專利權賬面價值為90萬元,公允價值為100萬元;B公司倉庫賬面原價為110萬元,已提折舊20萬元,公允價值為100萬元。A公司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繳納營業稅5萬元(100x5%);B公司按「銷售不動產」稅目繳納營業稅5萬元(100x5%)。假設A、B兩公司扣除該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影響之後。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均為500萬元。所涉及資產均未計提減值准備,整個交易中除營業稅以外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

A公司的相關處理為:

1若以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屬性:換入資產的成本=90+5=95(萬元)

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倉庫95

貸:無形資產——專利權9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5

納稅調整:根據稅法規定,應納稅所得額=100-90-5=5(萬元)。而在會計處理過程中。沒有確認損益。兩者產生差異5萬元。在進行納稅申報時,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5萬元。最終應納稅所得額為505萬元。

2若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換入資產的成本=100+5=105(萬元)

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倉庫105

貸:無形資產——專利權9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5

營業外收10

納稅調整:根據稅法規定,應納稅所得額=100-90-5=5(萬元),而在會計處理過程中,已確認損益10萬元,兩者產生差異10-5=5(萬元)。在進行納稅申報時,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5萬元,最終應納稅所得額=500+10-5=505(萬元)。

B公司的相關處理為:

1若以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屬性:換入資產的成本=90+5=95(萬元)

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90

累計折舊20

貸:固定資產一倉庫110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95

貸:固定資產清理9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5

納稅調整:同A公司

2若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換入資產的成本=100+5=105(萬元)

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90

累計折舊20

貸:固定資產——倉庫110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105

貸:固定資產清理9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5

營業外收入10

納稅調整:同A公司

(二)交換過程中涉及補價例2:若A公司的專利權賬面價值為90萬元。公允價值110萬元,則A公司繳納5,5萬元(110x5%)的營業稅,B公司以倉庫及支付補價10萬元為對價交換A公司專利權。其他條件同例1.

A公司的相關處理為:

1若以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屬性:換入資產的成本=90+5.5-10=85.5(萬元)

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倉庫85.5

銀行存款10

貸:無形資產——專利權9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5.5

納稅調整:根據稅法規定,應納稅所得額=110-90-5.5=14.5(萬元),而在會計處理過程中,沒有確認損益,兩者產生差異14.5萬元。在進行納稅申報時,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4.5萬元,最終應納稅所得額514.5萬元。

2若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換入資產的成本=110+55-10=105.5(萬元)

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倉庫105.5

銀行存款10

貸:無形資產——專利權9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5.5

營業外收入20

納稅調整:根據稅法規定。應納稅所得額=110-90-5.5=14.5(萬元),而在會計處理過程中,已確認損益20萬元,兩者產生差異5.5萬元。在進行納稅申報時,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5.5萬元,最終應納稅所得額=500+20-5.5=514.5(萬元)。

B公司的相關處理為:

1若以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屬性:換入資產的成本=90+10+5=105(萬元)

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90

累計折舊20

貸:固定資產——倉庫110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105

貸:固定資產清理9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5

銀行存款10

納稅調整:根據稅法規定,應納稅所得額=100-90-5=5(萬元),而在會計處理過程中,沒有確認損益,兩者產生差異5萬元。在進行納稅申報時。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5萬元,最終應納稅所得額505萬元。

2若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換入資產的成本=100+10+5=115(萬元)

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90

累計折舊20

貸:固定資產——倉庫110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115

貸:固定資產清理9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5

銀行存款10

營業外收入10

納稅調整:根據稅法規定,應納稅所得額=100-90-5=5(萬元)。而在會計處理過程中,已確認損益10萬元,兩者產生差異5萬元。在進行納稅申報時,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5萬元,最終應納稅所得額=500+10-5=505(萬元)。
(宋浙青)

⑸ 企業自行研發無形資產財稅處理及納稅調整

企業自行研發無形資產財稅處理及納稅調整
一、自行研發形成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要求對企業進行的研究開發項目,應當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分別進行核算。對於研究階段的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成本,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一)研究階段支出的確認與計量。研究,是指為了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的調查。研究階段是探索性的,是為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准備,已經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後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考慮到研究階段的探索性及其成果的不確定性,企業無法證明其能夠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無形資產的存在,不符合資產確認的條件,因此對於企業自行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有關支出應當在發生時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有關支出發生時,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期末,將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轉入當期管理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究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
(二)開發階段支出的確認與計量。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相對於研究階段而言,開發階段應當是已完成研究階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備了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基本條件。考慮到開發階段的研發項目往往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較大,對於自行研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特定條件的予以資本化,確認為無形資產,否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1、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開發支出發生時,借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
2、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有關支出發生時,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期末,將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轉入當期管理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
(三)自行研發形成無形資產的列報
1、自行研發達到預定用途無形資產的列報。只有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才將「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金額轉入「無形資產」科目。資產負債表中的「無形資產」項目需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和「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2、自行研發尚未形成達到預定用途無形資產的列報。由於「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的余額在期末已轉入「管理費用」科目,因此「研發支出」科目的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正在進行的研發項目中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這也就是說,對於尚未形成達到預定用途無形資產的項目,仍然在「研發支出」科目中進行核算。資產負債表中的「開發支出」項目則需要根據「研發支出」科目的「資本化支出」明細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填列。
例: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經董事會批准研發某項新產品專利技術,該公司董事會認為,研發該項目具有可靠的技術和財務等資源的支持,並且一旦研發成功將降低該公司的生產成本。該公司在研發過程中發生材料費用4273.5(進項稅726.5)萬元,人工工資1000萬元,其它費用4000萬元,總計發生研發支出10000萬元,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為6000萬元。該公司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2010年10月20日達到預定用途。假設甲公司對該新技術採用直線法,按10年攤銷,無殘值。
分析:首先,甲公司經董事會批准研發某項新產品專利技術,並認為完成該項新型技術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財務等方面能夠得到可靠的資源支持,並且一旦研究成功將降低公司的生產成本,因此,符合條件的開發費用可以資本化。其次,甲公司在開發該項新型技術時,累計發生10000萬元的研究與開發支出,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6000萬元,符合「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條件。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單位:萬元):
(1)發生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4000
——費用化支出 6000
貸:原材料 5000
應付職工薪酬 1000
銀行存款 4000
(2)2010年10月20日,該專利技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管理費用 4000
無形資產 600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6000
——費用化支出 4000
(3)2010年12月末攤銷
攤銷金額的計算:6000÷10×3÷12=150(萬元)
借:管理費用——專利技術 150
貸:累計攤銷 150
二、自行研發形成無形資產的稅務處理
(一)自行研發項目對當期所得稅的影響。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對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因此,在計算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對利潤總額進行納稅調減:調減的金額分別是「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支出金額50%,「累計攤銷」科目攤銷金額的50%,從而減少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繳所得稅。
(二)自行研發形成無形資產對遞延所得稅的影響
1、自行研發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的確定。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於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與按照會計准則初始確認的成本是一致的。
對於享受稅收優惠的研發支出,在形成無形資產時,按照會計准則規定確定的成本和計稅基礎是不同的。會計准則確定的成本為研發過程中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而稅法確定的計稅基礎則是在會計入賬價值的基礎上加計50%.即享受稅收優惠的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為賬面價值的1.5倍。
2、自行研發無形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
對於自行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後續計量中,如果是由於攤銷或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金額為暫時性差異的金額與適用稅率的乘積。
對於享受稅收優惠的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當達到預定用途時,即從「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轉入「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形成了差異。但由於此事項不是企業合並,並且事項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規定,雖然產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也不得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企業會計期末研發尚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在「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核算,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列入的項目為「開發支出」而不是「無形資產」。對於「開發支出」項目來說,其形成無形資產尚存在不確定性因素。「開發支出」列入了資產負債表,在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時,應就「開發支出」項目來確定其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其賬面價值為「研發支出」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對於計稅基礎沒有明確規定。
承上例,假如甲企業對該新技術採用直線法,按10年攤銷。無殘值。2010年10月31日,該新專利技術的可收回金額為9000萬元。假設甲企業2010年的利潤總額為7000萬元,無其他的納稅調整事項。則甲企業2010年的所得稅會計處理為:
(1)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賬面凈=6000-6000÷10×3÷12=5850(萬元)。
因為2010年末可收回金額為9000萬元,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凈值所以不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所以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賬面凈值=5850(萬元)。
(2)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5850×150%=8775(萬元)。
(3)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8775-5850=2925(萬元)。
(4)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形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0。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由於自行研發形成的暫時性差異不符合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所以只能計算出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的暫時性差異的金額,但不能將2925×25%=731(萬元)計人遞延所得稅資產。也就是說雖然這項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但其應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為0.
2010年的應繳所得稅=(7000-4000×50%-6000÷10×3÷12×50%)×25%=1231(萬元)。
甲公司2010年的所得稅會計處理為(單位: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1231
貸:應繳稅費——應繳所得稅 1231
三、納稅調整
(一)2010年專利技術攤銷納稅調整
2010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附表九《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第15行無形資產,本期會計攤銷金額150萬元,稅收攤銷金額225萬元,納稅調減額75(225-150)萬元,相應在附表三《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第46行無形資產攤銷,調減應納稅所得額75萬元。
(二)2010年費用化支出加計扣除納稅調整
2010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附表五《稅收優惠明細表》第10行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費用,本期發生額4000萬元,稅法准予扣除額6000(4000×1.5)萬元,納稅調減額2000(6000-4000)萬元,相應在附表三《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第39行加計扣除,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000萬元。

⑹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5%或20%、15%)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例題
某企業為居民納稅人,所得稅稅率為25%,2014年度該企業有關經營情況如下:
(1)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800萬元,取得國債利息收入120萬元
(2)全年產品銷售成本3680萬元
(3)全年營業稅金及附加129.9萬元,其中,上繳消費稅81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34.23萬元,消費稅附加14.67萬元
(4)全年產品銷售費用1300萬元(其中廣告宣傳費用1150萬元)
要求:
(1)計算該企業2014年利潤總額
(2)在利潤總額的基礎上進行納稅調整計算當年企業所得稅稅額(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解答:
(1)利潤總額=6800+120-3680-129.9-1300-1280-90-36=404.1萬元
(2)需要調整的項目如下:
1、國債利息收入不交納企業所得稅,所以調減120萬元;
2、廣告宣傳費的扣除限額=6800*15%=1020萬元,小於本期發生額1150,所以調增130萬元,這130萬元可以結轉以後年度扣除;
3、業務招待費:84*60%=50.4萬元,6800*0.5%=34萬元,因為34<50.4,所以本期業務招待費的扣除限額為34萬元,應調增84-34=50萬元;
新產品研發費用可以加計扣除50%:150*50%=75萬元,應調減75萬元;
綜上,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404.1-120+130+50-75+5+10.8+8=412.9
當年企業所得稅稅額=412.9*25%=103.225≈103.23萬元

⑺ 《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如何填報

會計政策變更的追溯調整法
第一步:根據新的會計政策重新計算受影響版的前期交易或事項
第二步:計權算兩種會計政策下的差異
第三步:計算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
第四步:確定以前各期的稅後差異
第五步: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

⑻ 無形資產應納稅調整,特急!

根據《中華人民共抄和國企業所襲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根據上述規定 ,可以分兩個步驟處理:
1、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
計算:200+100=300萬元
賬面處理:按照200萬元直接列支為當期費用
稅務處理:年度匯算清繳時進行納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調減100萬元。
2、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計算:300+150=450萬元,
每月差異 150÷10÷12=1.25萬元
賬面處理:無形資產按照300萬元原值分10年攤銷。
稅務處理:每月申報時做納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調減1.25萬元。
原則:賬面處理按會計制度,納稅申報按稅法,此處理無需調賬。
補充:你錯的是把賬面處理和稅務處理搞混了,應分開來處理,做帳時按會計制度,不用想差異;報稅時按稅法,算好差異額再做納稅調整。只要你計提稅金時按照稅法計提就是了,或者根本不計提稅金,到繳稅時才直接列支。

⑼ 支付貸款利息的利息支出要不要納稅調整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借款費用是可能需要資本化的。
假如資本化的利息支出超過稅法規定的扣除標准,在稅前扣除時要區分幾種情況。
(一)資本化計入存貨的利息支出
如果經過12個月以上的建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發生借款的,其利息支出應計入存貨成本。會計准則和稅法規定,在此處是一致的。
1、存貨在建造的當年,由於利息支出是直接計入存貨成本的,尚未進入銷售成本,對當期損益不產生影響,因此不需要對超標的利息支出做納稅調整。
2、存貨已經達到預定可銷售的狀態的,但是尚未銷售的,計入存貨成本的利息支出也不影響當期損益,也不需要對超標的利息支出做納稅調整。
3、包含有資本化利息支出的存貨對外銷售的,需要對整個資本化利息支出中超標的部分進行納稅調整,可能既包括當年的利息支出,也包括以前年度資本化的利息支出。
(二)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將導致其會計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異。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是通過折舊或攤銷等進入損益的,因此超標的利息支出將在這個折舊期間或攤銷期間進行納稅調整。
(三)資本化的利息支出超標的納稅調整與所得稅申報填寫
說到「利息支出」的納稅調整,有人會想當然地認為在《A105000納稅調整明細表》的「利息支出」中調整。如果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的填報說明:
第18行「(六)利息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向非金融企業借款,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利息支出的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的利息支出的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為第1-2列金額。
看清楚了「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利息支出」!如果不是計入當期損益的利息支出當然就不能在此處填寫,資本化的利息支出當然不是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所以不能在此處填寫。
資本化進入存貨的,銷售後會進入到銷售成本(主營業務成本)中,在《A105000納稅調整明細表》沒有專門的行次填寫,故可以將其納稅調整在「29.(十六)其他」填寫。
資本化進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等,屬於資產類調整項目,應先填寫《A105080資產折舊、攤銷情況及納稅調整明細表》,然後再填寫《A105000納稅調整明細表》「31.(一)資產折舊、攤銷(填寫A105080)」。

⑽ 問一個所得稅問題,研發資本化支出,納稅調整的話,是要形成無形資產後才調吧

如費用是100萬,則所得稅扣除時可以是100*(1+50%)=150萬,可以在稅前扣除
會計專處理時,當時屬發生時100萬,還是如實反映,是怎樣就是怎樣
所得稅上報時,只是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只用考慮總的所得稅金額,不用考慮某個單項的扣除額,所以不用管它。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納稅調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