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會計准則里低值易耗品攤銷有3種方法分別是一次性攤銷、分次攤銷和五五攤銷嗎
低值易抄耗品攤銷的主要方法有:
1、一次攤銷法,它是指領用低值易耗品時,將其價值全部一次轉入產品成本的方法。
2、分期攤銷法,它是根據領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預計使用期限計算的每月平均攤銷額,將其價值分月攤入產品成本的方法。
3、五五攤銷法亦稱五成攤銷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先攤銷其價值的50%(五成),報廢時再攤銷其價值的50%(扣除殘值)的方法。
4、凈值攤銷法,它是根據使用部門、單位當期結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凈值和規定的月攤銷率(一般為10%),計算每月攤銷額而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
B. 把低值易耗品入為固定資產,有折舊,已跨年了,怎麼調賬
借:低值易耗品來 30 現值
貸:以源前年度損益調整 30
借:累計折舊 20 已提取的折舊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0
貸:固定資產 50
如果你現在的低值易耗品能用30的凈值來表示 那就不用調整了 因為你折舊剛好20 原值是50
但是 低值易耗品一般採用 一次性攤銷和五五攤銷 採用一次性的話 也就在領用時就把那50的原值直接計入費用或成本了
那麼 第一筆分錄沒有 而是做一筆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0
採用五五攤銷 余額為25
借:低值易耗品 25 現值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5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
C. 請問低值易耗品的三種攤銷法:一次攤銷,分次攤銷,五五攤銷法
一次攤銷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將其全部價值一次計入有關的成本費用的攤銷方回法.適用於價值較低答,使用期短,一次領用不多的物品.
借:管理費用
製造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
報廢時,殘料價值應沖減有關的成本費用
借:原材料等
貸: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等
分次攤銷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領用時,按預計的使用時間,分次將平均價值攤入費用的攤銷方法.這種攤銷方法費用負擔比較均衡,適用於單位價值較高,使用期限較長的物品.
領用時
借:待攤費用-低值易耗品攤銷
貸:低值易耗品
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
製造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
報廢時,殘料價值沖減有關的成本費用
借:原材料等
貸: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等
五五攤銷法即五成攤銷法,是指在領用低值易耗品時攤銷一半,報廢時再攤銷一半的攤銷方法。這種方法,計算簡便,但在報廢時的攤銷額較大,均衡性較差.
管理用傳真機可以採用分次攤銷法
D. 新會計准則中低值易耗品攤銷方法及其分錄
低值易耗品攤抄銷方法
《企襲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第20條規定:「企業應當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對低值易耗品進行攤銷,計人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這就明確了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方法為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兩種。但無論採用哪種攤銷方法,都會造成賬實不符,影響企業資產的價值和當期利潤。
一次轉銷法一次轉銷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領用時,將其全部價值一次計入當月(領用月份)產品成本、期間費用等;報廢時如果有殘值,將殘料價值沖減有關的成本、費用,作為當月攤銷的減少。在下,由於領用時價值就從賬上一次性注銷,因此,在低值易耗品總價值較高時不利於均衡各期的成本費用;與此同時,只要低值易耗品沒有報廢,就仍有使用價值,但該資產已注銷,這樣就會出現賬外資產,造成賬實不符,不便於進行實物控制和管理。
大多企業都採用領用一次轉銷法:
借:管理費用
貸:低值易耗品
E. 低值易耗品怎麼攤銷到成本,要有會計分錄說明
低值易耗品攤銷時,會計分錄為:
1、採用分次攤銷領用低值易耗品時,按實際成本
借:待攤費用
貸:低值易耗品
根據低值易耗品的耐用期限分期攤入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待攤費用
低值易耗品報廢時,將攤余價值扣除殘料價值的差額,作為報廢低值易耗品的攤銷額
借:材料物資(殘料價值)
借:管理費用(攤余價值扣除殘料價值的差額)
貸:待攤費用(攤余價值)
2、採用五五攤銷領用時,按實際成本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貸:低值易耗品(庫存低值易耗品)
根據本月領用的低值易耗品實際成本的50%,計算當期領用低值易耗品的攤銷額
借:管理費用
貸: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攤銷)
低值易耗品報廢時,將報廢低值易耗品實際成本的50%扣除殘料價值後的差額計入「管理費用」。
(5)低值易耗品跨年度攤銷擴展閱讀:
低值易耗品費用的攤銷分配:
低值易耗品費用的攤銷分配,通常是通過編制「低值易耗品攤銷分配表」。攤銷分配時,應根據不同的使用部門、用途等記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賬戶及其明細賬戶有關成本、費用項目。對於企業投入生產經營時一次大量領用的低值易耗品,可作為待攤費用分期攤銷。
如果採用一次攤銷法或分期攤銷法的企業,其低值易耗品是按計劃成本進行核算的,到月終時應根據低值易耗品類別差異率,把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低值易耗品可根據各公司的不同情況進行管理,下面是進行管理中的一些要點,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靈活的選用。
1、低值易耗品領用應有領用單。
2、低值易耗品應分類別進行管理,則管理時應根據類別不同,建立合適的分類編碼體系。
3、低值易耗品的領用,根據核算的具體要求,可分部門或分項目、分產品進行核算,在領用時要明確領用的具體用途。
4、低值易耗品較多的單位,可以藉助小型進銷存軟體或用excel建立資料庫,進行輔助管理,從而降低日常的統計工作量。
5、低值易耗品的保管和記賬應分開,保管人員和財務人員應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不定期進行盤點對賬。
F. 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期為一年嗎
一次攤銷或五五攤銷。一次攤銷就是領用時一次攤銷記入成本或費用;五五攤銷就是領用時攤銷一半,報廢時攤銷一半。
無形資產作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資源,在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的重要性日趨明顯,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的比例將大大增加,在高新技術領域甚至處於支配地位。
據統計,經合組織內一些先進企業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比例為1:2-3,1998年我國的海爾集團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的比例為1.78:l,我國加入WTO以後,無形資產的投資規模及投資比例將進一步擴大。由此,為了減少無形資產的投資風險,使投資者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6)低值易耗品跨年度攤銷擴展閱讀:
新舊會計准則對攤銷方法的變更
2006年2月,財政部正式對外頒布所有的會計准則,其中的無形 資產准則與2001年1月1日實施的無形資產准則相比,在無形資產范圍的界定、研究開發費用的賬務處理等方面規定的更加明確。無形資產新准則在無形資產攤銷方法的選擇上更合理。
不再將無形資產統一按照使用年限內平均攤銷,而是考慮了企業預期消耗該項無形資產所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的方式。與無形資產舊准則相比,無形資產新准則無疑更加關注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這就使得提供的會計信息更能符合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信息更加客觀真實。
G. 低值易耗品攤銷方法
(1)一次攤銷法
適用范圍:適用於單位價值較低或使用期限比較短、容易損壞、破碎、而且一次領用不多的低值易耗品。正因為它價值較低,數量不多,所以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的成本費用也不會對本期的利潤造成太大的影響。
(2)分期攤銷法
採用這種方法時,在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將其全部價值先計入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賬戶,然後根據低值易耗品價值和耐用期限計算每期攤銷額,分期攤入各期有關成本、費用賬戶。
適用范圍:適用於價值較高,使用期限較短的低值易耗品。因為價值較高,所以不能一次性計入當期的費用,根據使用期限分期攤銷,又不會導致待攤費用的攤銷期限較長。
(3)五五攤銷法
採用這種方法在領用時按低值易耗品價值的50%進行攤銷,報廢時,攤銷其餘的50%價值;然後現注銷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價值和已攤銷的低值易耗品攤銷額。需設置這樣幾明細科目,在庫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攤銷三個明細科目。
(7)低值易耗品跨年度攤銷擴展閱讀
為了總括地反映企業庫存低值易耗品的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應設置「低值易耗品」賬戶。
該賬戶屬資產類,其借方登記企業購入、自製、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並驗收入庫、盤盈等原因增加的低值易耗品的成本;貸方登記領用、報廢等原因減少的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表示企業期末所有在庫低值易耗品的成本。
此外,企業還應按類別、品種規格等進行數量和金額的明細核算。同原材料、包裝物一樣,低值易耗品也有實際成本計價和計劃成本計價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法。
所以上述成本既可以是計劃成本也可以是實際成本,其計價內容、增加的核算也與原材料和包裝物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