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袁隆平580萬的姓名使用費

袁隆平580萬的姓名使用費

發布時間:2021-04-23 07:59:41

❶ 八榮八恥

按照院《關於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教育的安排》,今天由我宣講「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個專題,題目是《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談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下面我就分三個部分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特徵「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是胡錦濤同志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有以下三點):(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我們國家的真正強盛和人民的全面富足,需要全體人民繼續辛勤工作。當前,在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時期,由於我國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相對落後的基本國情要求我們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決不能停滯,更不能貪圖安逸,追求享受。一定要明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我們國家的真正強盛和人民的全面富足,需要全體人民繼續辛勤工作,繼續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繼續艱苦奮斗十年、二十年以至更長的時間。即使祖國更富強了,人民更富足了,這種以辛勤勞動為榮的品德和精神,也決不能丟掉。 (二)提倡「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要把辛勤勞動當做美德去大力倡導,去發揚光大。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造都離不開辛勤的勞動。小到個人、家庭,大到民族、國家,堅持辛勤勞動就能興旺發達;而好逸惡勞、貪圖享樂,則只能衰敗、滅亡。只有明榮辱,正是非,與一切貪圖安逸,輕視、鄙視勞動的觀念和行為決裂,堅持以辛勤勞動為榮,才能逐步形成把勞動當成第一需要的新風尚。誰都不難理解,將軍不喜歡不願誠實勞動的士兵,管理者不會聘用不願誠實勞動的職工,領導也不可能重用不願誠實勞動的部屬。否則,軍隊不能打勝仗,企業不能創造利潤,一切工作都無法高效運轉。但是,勞動作為一種謀生手段,需要贏得報酬,否則,一個人如何安身立命?但是也要看到,勞動又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謀生手段,勞動的價值不能單純用金錢來衡量。我們所享受的現代社會文明成果,其實都是別人的勞動果實,都是每個人為這個社會奉獻的結果。勞動不光是為了個人生存,更是為了社會發展,奉獻會使大家都受益。在勞動中樹立奉獻意識,於社會於他人於自己都是好事。 (三)堅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們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負有的重大責任。首先對於全體共產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來說,就是要帶好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按照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堅持勤奮工作,兢兢業業地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搞假政績,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勤政為民,勇於奉獻,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以自覺的行動樹起勞動光榮、熱愛勞動的道德標桿。其次,對於全體共產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來說,堅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理念,本身就是抵制各種錯誤思想腐蝕,築牢拒腐防變思想堤壩的需要。「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我們要以「十幾萬群眾自發送別的女警――任長霞;一生淡泊的「水稻專家」――袁隆平;焦裕祿式的好乾部---孔繁森;跨越歷史的「飛人」――劉翔;檢察戰線公正執法的楷模---方工;鞠躬盡粹的公僕――牛玉儒」等先進人物為榜樣,牢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勞動觀,用辛勤勞動的汗水去洗刷思想污垢,才能鄙棄追求享樂、貪圖安逸的錯誤思想行為,拒腐蝕,永不沾,勤奮敬業,為社會進步、國家強盛作出更大的貢獻。要以成克傑、胡長青之流及一切腐敗分子、犯罪分子的「好逸惡勞」、 追求享樂、貪圖安逸、貪贓枉法、驕奢淫逸的行為為戒。自覺經受住改革開放的考驗。
二、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榮辱觀的深刻內涵 1、辛勤勞動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大發明家愛迪生說過:「世界上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苦辛勤的勞動而能夠得到」 。國家、民族和個人一樣,窮則思變,富而生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華民族要富裕、要發展,要有大的作為,絕不能小富即安,頓安即逸,必須以「勞動光榮」的觀念催生奮斗的使命感,推動我們國家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辛勤勞動沒有貴賤之分,每一位勞動者都是平等的。「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指出了一個問題兩個方面的道理。其一,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凡辛勤勞動者都是光榮的,都應當受到大家和社會的尊重;其二,無論是誰,任何輕視勞動、蔑視勞動、貪圖享受、不尊重辛勤勞動的人,都是錯誤的,都是可恥的,都應當受到大家的批評和指責。同時還向人們指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不僅辛勤勞動者光榮,而且珍惜辛勤勞動者的成果,尊重辛勤勞動者的成果,也是光榮的。任何不珍惜和不尊重辛勤勞動者的勞動和成果的行為,都是極為可恥的,同樣也應當受到大家和社會的譴責。 讓我們想一想,五十年代,國家主席劉少奇能對淘糞工人時傳祥由衷地說:「我當國家主席,你淘大糞,都是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一種高尚的對待勞動和工作的平等觀!在社會主義社會,雖然勞動有分工,工種有差別,職位有高低,但人格無貴賤,它不容許任何形式的勞動歧視,勞動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不管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復雜也好,簡單也罷,只要勞動者是在服務於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那麼這種勞動就是光榮的。從時傳祥到袁隆平(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世界公認的「雜交水稻之父」。簡稱為「隆平高科」的新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隆平高科」是我國迄今為止惟一一隻以科學家個人名字命名的上市股票。因公司品牌和股票名稱均使用了袁隆平這三個字,袁隆平個人因此獲得「姓名使用費」共計580萬元。1998年,湖南四達資產評估事務所對袁隆平進行了品牌價值評估,結論是其品牌價值1000億元!「袁隆平價值1000億元!」,這是當年媒體爆炒的一條新聞。當然,對於袁隆平來說,這1000億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他依然屬於工薪階層。袁隆平說:「我覺得我生活很好,錢夠用夠花就行了。」),從李素麗(李素麗,北京市公交總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運營分公司21路公共汽車售票員,她自1981年參加工作以來,十幾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誠熱情地為乘客服務,被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到楊利偉,作為辛勤勞動者,他們的勞動有著天壤之別,但他們同樣偉大而光榮。因為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社會增添了財富,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因此,光榮屬於辛勤勞動的人。 3、不勞而獲是犯罪的重要思想根源。」毛澤東有句名言:「一切壞事都是從不勞而獲開始的。」隨著當今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一些人對勞動的態度和價值認同出現了一些誤區。 在今年「兩會」上,一位人大代表發言指出:當前社會上一些年輕人總是期待著「一夜暴富」,有的甚至瞧不起那些收入一般的體力勞動者,這種思想既不利於青年人成長,也不利於社會職業結構的優化,值得全社會警惕。這番呼籲可謂振聾發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有必要對勞動的價值予以重新確認和強調。 大家都明白,好逸惡勞是可怕的、可悲的、可恥的,應堅決予以制止或依法取締。的確,有的人吃不得苦,只會抱怨社會,恨好運不向他招手;可是,有的人無論做什麼事卻能腳踏實地去力行,去思索,從不怨恨條件和周圍環境,因而得到了別人所不能得到的收獲。 4、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如何正確對待工作和勞動的問題,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項重要的思想內容,也是每個人如何選擇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來源於全體社會成員辛勤勞動的積累,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靠每一個人的辛勤勞動創造的。社會成員只有對社會貢獻的總量大於社會的支出,這個社會才能發展,才能進步;反之就會停滯,就會倒退。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如果人人都只想從社會那裡索取而不是付出,那麼這個社會的存在、發展和進步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讓勞動生花--八榮八恥之以辛勤勞動為榮演講稿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計算機科學院的××*,我們大家都知道,胡錦濤主席在社會主義榮恥觀中,講到了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所以我今天要發表演講的題目就是《讓勞動生花》。
勞動是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是每個公民的根。
勞動是人的進化。
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消毒劑。
生活中,勞動必將是一筆難得的人生資源和財富,人生的絢麗和精彩都是在不斷的勞動並勇於創造的過程中寫出來的!
凡是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人猿到人的轉變中,勞動起了決定性作用。古猿人之所以能夠直立行走,能夠最終走出森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勞動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正是由於勞動,才能使我們祖先由動物進化成現在的人類。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勞動史,是勞動創造了歷史,是勞動改變了世界。馬克思曾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了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大發明家愛迪生說過:「世界上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苦辛勤的勞動而能夠得到。」毛澤東有句名言:「一切壞事都是從不勞而獲開始的。」不勞而獲是犯罪的重要思想根源。
中華民族本來就是一個勤勞的民族。
百折不撓,讓華夏同胞,不懈努力,迎難而上;
孜孜不倦,使中華英豪,充滿激情,爭做棟梁。
縱觀歷史,正如魯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都是從平時的勞動中汲取經驗以及總結成事。「勞動」就是為了激發人們潛在的本能。沒有勞動,就沒有現在的人類;沒有勞動,社會便得不到發展;沒有勞動,人類將變得一無是處。正因為如此,現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才會在此次「兩會」中提出新世紀青少年的「八榮八恥」,才會在其中提出「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指出了一個問題兩個方面的道理。其一,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凡辛勤勞動者都是光榮的,都應當受到大家和社會的尊重;無論是誰,任何輕視勞動、蔑視勞動、貪圖享受、不尊重辛勤勞動的人,都是錯誤的,都是可恥的,都應當受到大家的批評和指責。「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同時還向人們指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不僅辛勤勞動者光榮,而且珍惜辛勤勞動者的成果,尊重辛勤勞動者的成就,也是光榮的。任何不珍惜和不尊重辛勤勞動者的勞動和成果的行為,都是極為可恥的,同樣也應當受到大家和社會的譴責。
光陰是短暫的,大學的時光更是很容易一去不復返的。在此我們又何嘗不希望自己能抓緊身邊的分分秒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將來的大事謀發展。
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
一部人類的演進發展史就是一部光榮的勞動史。
勞動何以為榮?我們不是在一開始就已經說到了嗎!是因為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祖先類人猿,只是在長期勞動實踐中,才變成能製造工具的人。
勞動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勞動引發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和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使人類大踏步,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
勞動之所以崇高,是因為勞動是財富之母,人類所享受的一切物質成果、科技成果、文化藝術成果無一不是勞動的產物。
好逸惡勞何以為恥?皆因好逸惡勞者不勞而獲,將個人的幸福和少數人的幸福建立在大多數人的痛苦之上。在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制度下,剝削者不勞動,勞動者被剝削和奴役,卻被視為「卑賤者」。但剝削者最終因好逸惡勞、驕奢淫逸被勞動人民所推翻。
勞動是一個永恆的范疇。
以辛勤勞動為榮。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取消了剝削制度,實行了不勞動者不得食和按勞分配的原則,勞動成了每個社會成員應盡的責任和光榮豪邁的事業,勞動光榮的思想才能變成現實。
說起勞動光榮、勞動創造人類、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幸福的道理,或許不.懂得這些道理的人不多。但對做什麼工作才叫勞動?什麼樣的勞動才算是辛勤的勞動?恐怕不少人並不明白,說不上個道道來。所以,一談到勞動的問題,一講到就業的問題,一提到從事工作的環境或地點去處的問題,很多同學就鬧不明白,就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意見,就鬧思想情緒,精神萎靡不振,這也嫌累,那也怕苦,不去工作,更不願意去勞動。為什麼有些同學對工作總是挑挑揀揀?為什麼有的同學光想去條件優越、環境優美、生活待遇好、工資收入高的地方工作,而不願到條件艱苦、環境較差、生活待遇不好、工資收入低的地方工作?一句話,就是有的人總想做自認為體面、輕松、舒適、享受的工作,就是不願意從事平凡、普通、繁重、艱苦、辛勤的體力勞動。究其思想根源,就是他們認為辛勤的勞動不光彩,舒適、輕松、享受的工作才光榮。這正像胡錦濤主席所批評指出的那樣,他們缺少的就是「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優秀品德和正確的勞動就業思想觀念。
勞動創造了人類語言,勞動拓展了人類思維,勞動改造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勞動能提高社會價值,勞動能使身體健康,勞動能使心靈純凈。而現在,為什麼社會上疏遠甚至輕視勞動的現象卻日漸突出了呢?為什麼能夠少勞動或者不勞動,成了某些人津津樂道的炫耀了呢?為什麼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充滿對勞動的輕蔑和厭惡呢?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只想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而不願到邊遠山區和邊疆工作,怕勞動,怕累,怕辛苦呢?人們正是有著這些對勞動的輕視和蔑視,才導致了那麼多人的好逸惡勞,坑蒙拐騙,巧取豪奪,導致了求學謀職觀念不能適應當今改革發展穩定的新形勢,使熟練技工緊缺,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隨著金錢萬能之風的愈刮愈烈,不少人將欽羨的目光投向那些一夜成名的名人和一夜暴富的大款身上。在很多人的眼裡,勞動不僅不光榮,而且還成了「沒本事、愚蠢」甚至「下賤」的代名詞。好逸惡勞不僅不能增加社會財富,反而浪費社會資源,破壞可持續發展,污染社會風氣,違背社會公德,給子孫後代造孽,這不僅與「光榮」二字毫不沾邊,而且是可怕的、可悲的、可恥的,應堅決予以制止或依法取締。
許多時候,命運給了我們黑暗的際遇,但並沒有剝奪我們追求光明的權利;命運給了我們坎坷的遭遇,但並沒有剝奪我們快樂的心境.命運給誰的都不多,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向命運低頭,不能好逸惡勞!
因此,如何正確對待工作和勞動的問題,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項重要的思想內容,也是我們每個人如何選擇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年大學生不僅應崇尚勞動,尤其要崇尚那些辛勤的勞動者,還要崇尚和尊重辛勤勞動者的成果,勇於向不尊勞動、鄙視辛勤勞動者、肆意糟蹋辛勤勞動者和勞動成果的人積極地開展思想斗爭,這就是我們需要崇尚的社會主義勞動榮辱觀。
胡錦濤主席在社會主義榮恥觀中,講到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是對辛勤勞動的再次充分的肯定,也是對所有勞動者的鼓勵。.
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來源於全體社會成員辛勤勞動的積累,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靠每一個人的辛勤勞動創造的。社會成員只有對社會貢獻的總量大於社會的支出,這個社會才能發展,才能進步;反之就會停滯,就會倒退。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如果人人都只想從社會那裡索取而不是付出,那麼這個社會的存在、發展和進步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辛勤勞動沒有貴賤之分,每一位勞動者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復雜也好,簡單也罷,只要勞動者是在服務於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那麼這種勞動就是光榮的。從時傳祥到袁隆平,從李素麗到楊利偉,作為辛勤勞動者,他們的勞動有著天壤之別,但他們同樣偉大而光榮。因為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社會增添了財富,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因此,光榮屬於辛勤勞動的人,人們要成為一位光榮的社會成員就必須像胡錦濤主席在「八榮八恥」中要求的那樣,「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積極投身到誠實的勞動中去,為祖國更加繁榮富強,添磚加瓦。
奮進的中國,不僅要向世界展示物質文明的豐碩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是胡錦濤主席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的精闢概括,同時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天道酬勤」。我們中華民族是以辛勤勞動著稱的民族,憑借這種精神,創造了光耀世界的華夏文明。繼往開來,毛澤東同志說得好:「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給我們開辟了一條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實現還要靠我們的辛勤勞動。」在我們黨領導下,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業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然而,我國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相對落後的基本國情要求我們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決不能停滯,更不能貪圖安逸,追求享受。不敢正視,甚至逃避辛苦勞動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是沒有希望的一生.甘於承受各種辛勞的挑戰,時時適度地給自己找點事做,人生之路便將光彩奪目,一路風光!
一定要明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我們國家的.真正強盛和人民的全面富足,尤其需要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努力奮斗與無私奉獻。即使祖國更富強了,人民更富足了,以辛勤勞動為榮的品德和精神,也決不能丟掉。提倡「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就是要把辛勤勞動當做美德去大力倡導,去發揚光大。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造都離不開辛勤的勞動。小到個人、家庭,大到民族、國家,堅持辛勤勞動就能興旺發達;而好逸惡勞、貪圖享樂,則只能衰敗、滅亡。只有明榮辱,正是非,與一切貪圖安逸,輕視、鄙視勞動的觀念和行為決裂,堅持以辛勤勞動為榮,才能逐步形成把勞動當成第一需要的新風尚。按照胡錦濤主席提出的「堅持勤奮工作,兢兢業業地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的要求,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更應該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勇於奉獻,以自覺的行動樹起勞動光榮、熱愛勞動的道德標桿。其次,堅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理念,本身就是抵制各種錯誤思想腐蝕,築牢拒腐防變思想堤壩的需要。「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只有牢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勞動觀,用辛勤勞動的汗水去洗刷思想污垢,才能鄙棄追求享樂、貪圖安逸的錯誤思想行為,拒腐蝕,永不沾,勤奮敬業,為社會進步、國家強盛作出更大的貢獻.
既然如此,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棟梁,我們難道還要逃避勞動嗎?
不---不論前方的路還有幾多坎坷,幾多不幸;無論穿過沼澤荒漠,還是步入綠蔭花叢,我們都應該去迎接命運的挑戰,承受歲月的暴雨狂風!
也許有一天,四季的風會染白我們的鬢發;也許有一天,歲月的犁會在我們的額頭刻上衰老;也許漫長的里程碑會使你步履蹣跚;也許夕陽會落進我們的雙眼……但是當我們回首一生時,我們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就不枉此生,不是嗎?
你開始相信,勞動是一首詩,每一個舉動都有美麗的韻腳;你開始相信,勞動是一首歌,每一次收獲都有好聽的音符.於是我們沉醉,我們快樂,我們張開嘴巴,吸一口清涼的空氣,愜意如同腋下生出兩翼,感覺有一種飛翔的慾望!
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一對翅膀,努力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觀念和風尚,並長期堅持下去,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❷ 5個中國科學家的名字與他的成果

錢學森;鄧稼先;他們研製出了原子彈;氫彈。

❸ 在深交所上市的「隆平高科」股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冠名的農業高科技公司發行。袁隆平以他的姓名權

1.A 2.B 3.D

❹ 其他非勞動產品的物品不用於交換【特殊情況除外】這個特殊情況指什麼

據報道,2000年5月31日,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冠名的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平高科)股票在深交所上網發行,袁隆平以他的姓名權獲得580萬元人民幣的使用費。袁隆平讓渡自己姓名的部分使用權,換得人民幣580萬元。在這里,姓名權雖然不是勞動產品,但它卻在交換中充當了與商品同樣的角色。
商品應是勞動產品。非勞動產品被當作商品來交換,這種現象叫做「非勞動產品商品化」。

❺ 袁隆平為什麼敢公開財產收入

袁老要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都申請專利,他就是世界首富。這么無私的人有多少錢都不過分

❻ 袁隆平是不是現代埋頭苦乾的人

按照院《關於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教育的安排》,今天由我宣講「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個專題,題目是《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談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下面我就分三個部分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特徵「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是胡錦濤同志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有以下三點):(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我們國家的真正強盛和人民的全面富足,需要全體人民繼續辛勤工作。當前,在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時期,由於我國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相對落後的基本國情要求我們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決不能停滯,更不能貪圖安逸,追求享受。一定要明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我們國家的真正強盛和人民的全面富足,需要全體人民繼續辛勤工作,繼續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繼續艱苦奮斗十年、二十年以至更長的時間。即使祖國更富強了,人民更富足了,這種以辛勤勞動為榮的品德和精神,也決不能丟掉。 (二)提倡「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要把辛勤勞動當做美德去大力倡導,去發揚光大。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造都離不開辛勤的勞動。小到個人、家庭,大到民族、國家,堅持辛勤勞動就能興旺發達;而好逸惡勞、貪圖享樂,則只能衰敗、滅亡。只有明榮辱,正是非,與一切貪圖安逸,輕視、鄙視勞動的觀念和行為決裂,堅持以辛勤勞動為榮,才能逐步形成把勞動當成第一需要的新風尚。誰都不難理解,將軍不喜歡不願誠實勞動的士兵,管理者不會聘用不願誠實勞動的職工,領導也不可能重用不願誠實勞動的部屬。否則,軍隊不能打勝仗,企業不能創造利潤,一切工作都無法高效運轉。但是,勞動作為一種謀生手段,需要贏得報酬,否則,一個人如何安身立命?但是也要看到,勞動又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謀生手段,勞動的價值不能單純用金錢來衡量。我們所享受的現代社會文明成果,其實都是別人的勞動果實,都是每個人為這個社會奉獻的結果。勞動不光是為了個人生存,更是為了社會發展,奉獻會使大家都受益。在勞動中樹立奉獻意識,於社會於他人於自己都是好事。 (三)堅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們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負有的重大責任。首先對於全體共產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來說,就是要帶好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按照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堅持勤奮工作,兢兢業業地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搞假政績,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勤政為民,勇於奉獻,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以自覺的行動樹起勞動光榮、熱愛勞動的道德標桿。其次,對於全體共產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來說,堅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理念,本身就是抵制各種錯誤思想腐蝕,築牢拒腐防變思想堤壩的需要。「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我們要以「十幾萬群眾自發送別的女警――任長霞;一生淡泊的「水稻專家」――袁隆平;焦裕祿式的好乾部---孔繁森;跨越歷史的「飛人」――劉翔;檢察戰線公正執法的楷模---方工;鞠躬盡粹的公僕――牛玉儒」等先進人物為榜樣,牢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勞動觀,用辛勤勞動的汗水去洗刷思想污垢,才能鄙棄追求享樂、貪圖安逸的錯誤思想行為,拒腐蝕,永不沾,勤奮敬業,為社會進步、國家強盛作出更大的貢獻。要以成克傑、胡長青之流及一切腐敗分子、犯罪分子的「好逸惡勞」、 追求享樂、貪圖安逸、貪贓枉法、驕奢淫逸的行為為戒。自覺經受住改革開放的考驗。
二、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榮辱觀的深刻內涵 1、辛勤勞動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大發明家愛迪生說過:「世界上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苦辛勤的勞動而能夠得到」 。國家、民族和個人一樣,窮則思變,富而生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華民族要富裕、要發展,要有大的作為,絕不能小富即安,頓安即逸,必須以「勞動光榮」的觀念催生奮斗的使命感,推動我們國家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辛勤勞動沒有貴賤之分,每一位勞動者都是平等的。「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指出了一個問題兩個方面的道理。其一,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凡辛勤勞動者都是光榮的,都應當受到大家和社會的尊重;其二,無論是誰,任何輕視勞動、蔑視勞動、貪圖享受、不尊重辛勤勞動的人,都是錯誤的,都是可恥的,都應當受到大家的批評和指責。同時還向人們指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不僅辛勤勞動者光榮,而且珍惜辛勤勞動者的成果,尊重辛勤勞動者的成果,也是光榮的。任何不珍惜和不尊重辛勤勞動者的勞動和成果的行為,都是極為可恥的,同樣也應當受到大家和社會的譴責。 讓我們想一想,五十年代,國家主席劉少奇能對淘糞工人時傳祥由衷地說:「我當國家主席,你淘大糞,都是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一種高尚的對待勞動和工作的平等觀!在社會主義社會,雖然勞動有分工,工種有差別,職位有高低,但人格無貴賤,它不容許任何形式的勞動歧視,勞動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不管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復雜也好,簡單也罷,只要勞動者是在服務於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那麼這種勞動就是光榮的。從時傳祥到袁隆平(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世界公認的「雜交水稻之父」。簡稱為「隆平高科」的新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隆平高科」是我國迄今為止惟一一隻以科學家個人名字命名的上市股票。因公司品牌和股票名稱均使用了袁隆平這三個字,袁隆平個人因此獲得「姓名使用費」共計580萬元。1998年,湖南四達資產評估事務所對袁隆平進行了品牌價值評估,結論是其品牌價值1000億元!「袁隆平價值1000億元!」,這是當年媒體爆炒的一條新聞。當然,對於袁隆平來說,這1000億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他依然屬於工薪階層。袁隆平說:「我覺得我生活很好,錢夠用夠花就行了。」),從李素麗(李素麗,北京市公交總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運營分公司21路公共汽車售票員,她自1981年參加工作以來,十幾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誠熱情地為乘客服務,被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到楊利偉,作為辛勤勞動者,他們的勞動有著天壤之別,但他們同樣偉大而光榮。因為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社會增添了財富,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因此,光榮屬於辛勤勞動的人。 3、不勞而獲是犯罪的重要思想根源。」毛澤東有句名言:「一切壞事都是從不勞而獲開始的。」隨著當今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一些人對勞動的態度和價值認同出現了一些誤區。 在今年「兩會」上,一位人大代表發言指出:當前社會上一些年輕人總是期待著「一夜暴富」,有的甚至瞧不起那些收入一般的體力勞動者,這種思想既不利於青年人成長,也不利於社會職業結構的優化,值得全社會警惕。這番呼籲可謂振聾發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有必要對勞動的價值予以重新確認和強調。 大家都明白,好逸惡勞是可怕的、可悲的、可恥的,應堅決予以制止或依法取締。的確,有的人吃不得苦,只會抱怨社會,恨好運不向他招手;可是,有的人無論做什麼事卻能腳踏實地去力行,去思索,從不怨恨條件和周圍環境,因而得到了別人所不能得到的收獲。 4、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如何正確對待工作和勞動的問題,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項重要的思想內容,也是每個人如何選擇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來源於全體社會成員辛勤勞動的積累,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靠每一個人的辛勤勞動創造的。社會成員只有對社會貢獻的總量大於社會的支出,這個社會才能發展,才能進步;反之就會停滯,就會倒退。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如果人人都只想從社會那裡索取而不是付出,那麼這個社會的存在、發展和進步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讓勞動生花--八榮八恥之以辛勤勞動為榮演講稿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計算機科學院的××*,我們大家都知道,胡錦濤主席在社會主義榮恥觀中,講到了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所以我今天要發表演講的題目就是《讓勞動生花》。
勞動是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是每個公民的根。
勞動是人的進化。
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消毒劑。
生活中,勞動必將是一筆難得的人生資源和財富,人生的絢麗和精彩都是在不斷的勞動並勇於創造的過程中寫出來的!
凡是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人猿到人的轉變中,勞動起了決定性作用。古猿人之所以能夠直立行走,能夠最終走出森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勞動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正是由於勞動,才能使我們祖先由動物進化成現在的人類。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勞動史,是勞動創造了歷史,是勞動改變了世界。馬克思曾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了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大發明家愛迪生說過:「世界上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苦辛勤的勞動而能夠得到。」毛澤東有句名言:「一切壞事都是從不勞而獲開始的。」不勞而獲是犯罪的重要思想根源。
中華民族本來就是一個勤勞的民族。
百折不撓,讓華夏同胞,不懈努力,迎難而上;
孜孜不倦,使中華英豪,充滿激情,爭做棟梁。
縱觀歷史,正如魯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都是從平時的勞動中汲取經驗以及總結成事。「勞動」就是為了激發人們潛在的本能。沒有勞動,就沒有現在的人類;沒有勞動,社會便得不到發展;沒有勞動,人類將變得一無是處。正因為如此,現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才會在此次「兩會」中提出新世紀青少年的「八榮八恥」,才會在其中提出「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指出了一個問題兩個方面的道理。其一,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凡辛勤勞動者都是光榮的,都應當受到大家和社會的尊重;無論是誰,任何輕視勞動、蔑視勞動、貪圖享受、不尊重辛勤勞動的人,都是錯誤的,都是可恥的,都應當受到大家的批評和指責。「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同時還向人們指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不僅辛勤勞動者光榮,而且珍惜辛勤勞動者的成果,尊重辛勤勞動者的成就,也是光榮的。任何不珍惜和不尊重辛勤勞動者的勞動和成果的行為,都是極為可恥的,同樣也應當受到大家和社會的譴責。
光陰是短暫的,大學的時光更是很容易一去不復返的。在此我們又何嘗不希望自己能抓緊身邊的分分秒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將來的大事謀發展。
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
一部人類的演進發展史就是一部光榮的勞動史。
勞動何以為榮?我們不是在一開始就已經說到了嗎!是因為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祖先類人猿,只是在長期勞動實踐中,才變成能製造工具的人。
勞動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勞動引發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和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使人類大踏步,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
勞動之所以崇高,是因為勞動是財富之母,人類所享受的一切物質成果、科技成果、文化藝術成果無一不是勞動的產物。
好逸惡勞何以為恥?皆因好逸惡勞者不勞而獲,將個人的幸福和少數人的幸福建立在大多數人的痛苦之上。在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制度下,剝削者不勞動,勞動者被剝削和奴役,卻被視為「卑賤者」。但剝削者最終因好逸惡勞、驕奢淫逸被勞動人民所推翻。
勞動是一個永恆的范疇。
以辛勤勞動為榮。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取消了剝削制度,實行了不勞動者不得食和按勞分配的原則,勞動成了每個社會成員應盡的責任和光榮豪邁的事業,勞動光榮的思想才能變成現實。
說起勞動光榮、勞動創造人類、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幸福的道理,或許不.懂得這些道理的人不多。但對做什麼工作才叫勞動?什麼樣的勞動才算是辛勤的勞動?恐怕不少人並不明白,說不上個道道來。所以,一談到勞動的問題,一講到就業的問題,一提到從事工作的環境或地點去處的問題,很多同學就鬧不明白,就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意見,就鬧思想情緒,精神萎靡不振,這也嫌累,那也怕苦,不去工作,更不願意去勞動。為什麼有些同學對工作總是挑挑揀揀?為什麼有的同學光想去條件優越、環境優美、生活待遇好、工資收入高的地方工作,而不願到條件艱苦、環境較差、生活待遇不好、工資收入低的地方工作?一句話,就是有的人總想做自認為體面、輕松、舒適、享受的工作,就是不願意從事平凡、普通、繁重、艱苦、辛勤的體力勞動。究其思想根源,就是他們認為辛勤的勞動不光彩,舒適、輕松、享受的工作才光榮。這正像胡錦濤主席所批評指出的那樣,他們缺少的就是「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優秀品德和正確的勞動就業思想觀念。
勞動創造了人類語言,勞動拓展了人類思維,勞動改造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勞動能提高社會價值,勞動能使身體健康,勞動能使心靈純凈。而現在,為什麼社會上疏遠甚至輕視勞動的現象卻日漸突出了呢?為什麼能夠少勞動或者不勞動,成了某些人津津樂道的炫耀了呢?為什麼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充滿對勞動的輕蔑和厭惡呢?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只想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而不願到邊遠山區和邊疆工作,怕勞動,怕累,怕辛苦呢?人們正是有著這些對勞動的輕視和蔑視,才導致了那麼多人的好逸惡勞,坑蒙拐騙,巧取豪奪,導致了求學謀職觀念不能適應當今改革發展穩定的新形勢,使熟練技工緊缺,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隨著金錢萬能之風的愈刮愈烈,不少人將欽羨的目光投向那些一夜成名的名人和一夜暴富的大款身上。在很多人的眼裡,勞動不僅不光榮,而且還成了「沒本事、愚蠢」甚至「下賤」的代名詞。好逸惡勞不僅不能增加社會財富,反而浪費社會資源,破壞可持續發展,污染社會風氣,違背社會公德,給子孫後代造孽,這不僅與「光榮」二字毫不沾邊,而且是可怕的、可悲的、可恥的,應堅決予以制止或依法取締。
許多時候,命運給了我們黑暗的際遇,但並沒有剝奪我們追求光明的權利;命運給了我們坎坷的遭遇,但並沒有剝奪我們快樂的心境.命運給誰的都不多,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向命運低頭,不能好逸惡勞!
因此,如何正確對待工作和勞動的問題,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項重要的思想內容,也是我們每個人如何選擇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年大學生不僅應崇尚勞動,尤其要崇尚那些辛勤的勞動者,還要崇尚和尊重辛勤勞動者的成果,勇於向不尊勞動、鄙視辛勤勞動者、肆意糟蹋辛勤勞動者和勞動成果的人積極地開展思想斗爭,這就是我們需要崇尚的社會主義勞動榮辱觀。
胡錦濤主席在社會主義榮恥觀中,講到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是對辛勤勞動的再次充分的肯定,也是對所有勞動者的鼓勵。.
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來源於全體社會成員辛勤勞動的積累,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靠每一個人的辛勤勞動創造的。社會成員只有對社會貢獻的總量大於社會的支出,這個社會才能發展,才能進步;反之就會停滯,就會倒退。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如果人人都只想從社會那裡索取而不是付出,那麼這個社會的存在、發展和進步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辛勤勞動沒有貴賤之分,每一位勞動者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復雜也好,簡單也罷,只要勞動者是在服務於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那麼這種勞動就是光榮的。從時傳祥到袁隆平,從李素麗到楊利偉,作為辛勤勞動者,他們的勞動有著天壤之別,但他們同樣偉大而光榮。因為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社會增添了財富,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因此,光榮屬於辛勤勞動的人,人們要成為一位光榮的社會成員就必須像胡錦濤主席在「八榮八恥」中要求的那樣,「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積極投身到誠實的勞動中去,為祖國更加繁榮富強,添磚加瓦。
奮進的中國,不僅要向世界展示物質文明的豐碩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是胡錦濤主席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的精闢概括,同時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天道酬勤」。我們中華民族是以辛勤勞動著稱的民族,憑借這種精神,創造了光耀世界的華夏文明。繼往開來,毛澤東同志說得好:「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給我們開辟了一條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實現還要靠我們的辛勤勞動。」在我們黨領導下,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業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然而,我國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相對落後的基本國情要求我們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決不能停滯,更不能貪圖安逸,追求享受。不敢正視,甚至逃避辛苦勞動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是沒有希望的一生.甘於承受各種辛勞的挑戰,時時適度地給自己找點事做,人生之路便將光彩奪目,一路風光!
一定要明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我們國家的.真正強盛和人民的全面富足,尤其需要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努力奮斗與無私奉獻。即使祖國更富強了,人民更富足了,以辛勤勞動為榮的品德和精神,也決不能丟掉。提倡「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就是要把辛勤勞動當做美德去大力倡導,去發揚光大。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造都離不開辛勤的勞動。小到個人、家庭,大到民族、國家,堅持辛勤勞動就能興旺發達;而好逸惡勞、貪圖享樂,則只能衰敗、滅亡。只有明榮辱,正是非,與一切貪圖安逸,輕視、鄙視勞動的觀念和行為決裂,堅持以辛勤勞動為榮,才能逐步形成把勞動當成第一需要的新風尚。按照胡錦濤主席提出的「堅持勤奮工作,兢兢業業地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的要求,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更應該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勇於奉獻,以自覺的行動樹起勞動光榮、熱愛勞動的道德標桿。其次,堅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理念,本身就是抵制各種錯誤思想腐蝕,築牢拒腐防變思想堤壩的需要。「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只有牢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勞動觀,用辛勤勞動的汗水去洗刷思想污垢,才能鄙棄追求享樂、貪圖安逸的錯誤思想行為,拒腐蝕,永不沾,勤奮敬業,為社會進步、國家強盛作出更大的貢獻.
既然如此,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棟梁,我們難道還要逃避勞動嗎?
不---不論前方的路還有幾多坎坷,幾多不幸;無論穿過沼澤荒漠,還是步入綠蔭花叢,我們都應該去迎接命運的挑戰,承受歲月的暴雨狂風!
也許有一天,四季的風會染白我們的鬢發;也許有一天,歲月的犁會在我們的額頭刻上衰老;也許漫長的里程碑會使你步履蹣跚;也許夕陽會落進我們的雙眼……但是當我們回首一生時,我們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就不枉此生,不是嗎?
你開始相信,勞動是一首詩,每一個舉動都有美麗的韻腳;你開始相信,勞動是一首歌,每一次收獲都有好聽的音符.於是我們沉醉,我們快樂,我們張開嘴巴,吸一口清涼的空氣,愜意如同腋下生出兩翼,感覺有一種飛翔的慾望!
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一對翅膀,努力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觀念和風尚,並長期堅持下去,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❼ 中國第一批歷史博士學位獲獎者名字

  1. 1983年10月19日,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研究生周振鶴、葛劍雄被該校授予歷史學博士學位並頒發了學位證書

  2. 周振鶴,1941年生於廈門,1959-1963就讀於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礦治系;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讀研究生,師從譚其驤院士,1983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為我國首批兩名文科博士之一。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兼職有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行政區劃與地名學會行政區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擅長政區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聞史、以及文化語言學、語言接觸史的研究。

  3. 葛劍雄(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祖籍浙江紹興,1945年12月15日出生於浙江湖州。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閱讀全文

與袁隆平580萬的姓名使用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根據著作權的規定 瀏覽:12
寧夏理財規劃師證書領取 瀏覽:880
地雷的發明 瀏覽:121
對建築物享有管理權的業主 瀏覽:231
星漣海馬鞍山 瀏覽:722
湖南咨詢工程師投資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699
英賽嘉華知識產權怎麼樣 瀏覽:111
雲南初級葯士葯師主管葯師證書領取 瀏覽:429
版權注冊報價 瀏覽:106
榆次工商局電話 瀏覽:880
核彈頭發明 瀏覽:15
簡述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區別 瀏覽:682
馬鞍山遇園 瀏覽:279
優剪轉讓 瀏覽:216
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指標 瀏覽:792
注冊商標有效期多少年 瀏覽:13
如何處理山林糾紛 瀏覽:314
校內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168
創造與魔法中玉米分布圖 瀏覽:855
陝西知識產權代理機構調查報告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