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其會計處理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如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者使產品質量實質性提高,或者使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則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除此以外的後續支出,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不再通過預提或待攤的方式核算。企業在日常核算中應依據上述原則判斷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應當資本化,還是費用化。 在具體實務中,對於固定資產發生的下列各項後續支出,通常的處理方法如下: (1)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2)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3)如果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按上述原則進行判斷,其發生的後續支出,分別計入固定資產價值或計入當期費用。 (4)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上述原則可予資本化的,應當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核算,並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餘額,應將該余額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5)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比照上述原則處理。發生的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上述原則可予資本化的,應在兩次裝修期間、剩餘租賃期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6)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單設「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企業因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對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的核算方法由原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改為一次性計入發生當期費用的,其原為固定資產大修理發生的預提或待攤費用余額,應繼續採用原有的會計政策,直至沖減或攤銷完畢為止;自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後新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再按上述原則處理。
㈡ 下列關於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是( )。
正確答案:C
解析: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費用,通常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不得採用預提或待攤的方式處理,所以選項A和B錯誤;企業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予以資本化,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在合理的期間內攤銷,選項D錯誤。
㈢ 固定資產的大修理費用和日常修理費用應當採用預提或攤銷方式處理!這句話哪兒錯了
1、日常維修費 新會計准則規定: 企業生產車間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計入「管理費用」。 舊會計制度規定: 企業生產車間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計入「製造費用」。 2、大修理支出(後續支出) 新會計准則規定: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準則規定的確認條件(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準則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舊會計制度規定: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準則規定的確認條件(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準則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長期待攤費用--修理費」,然後,分期攤銷到「製造費用」科目中。
㈣ 什麼是固定資產後續支出
題主您好,之了很高興為您解答
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
常常設計到的情景和會計處理如下:
1、資本化後續支出
(1) 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時:
借:在建工程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2) 動產發生改擴建工程支出時: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不動產發生改擴建工程支出時: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0%)
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40%)
貸:銀行存款等
(3)轉出被替換價值
借:銀行存款或原材料(變賣入庫殘值價值)
營業外支出(凈損失)
貸:在建工程(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注意:被替換部分資產無論是否有殘料收入等經濟利益的流入,都不會影響最終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4)固定資產改擴建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2、費用化支出
借:管理費用(企業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車間)
銷售費用(專設銷售機構)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等
注意:
①更新改造後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改造前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資本化的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②更新改造期間不提折舊
希望能夠幫助您,我是之了,您的會計摯友!望採納!免費領取2019初級會計全套課程,歡迎一起探討會計問題,不定期分享干貨哦~
㈤ 下列關於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會計處理中,表述正確的是( )。
C
答案解析:
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費用,通常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不得採用預提或待攤的方式處理,選項A和B錯誤;企業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予以資本化,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在合理的期間內攤銷,選項D錯誤。
㈥ 簡述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應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1、資本化後續支出
(1)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時:
借:在建工程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2)動產發生改擴建工程支出時:
借:在建工程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不動產發生改擴建工程支出時:
借:在建工程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0%)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40%)
貸:銀行存款等
(3)轉出被替換價值
借:銀行存款或原材料(變賣入庫殘值價值)營業外支出(凈損失)
貸:在建工程(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注意:被替換部分資產無論是否有殘料收入等經濟利益的流入,都不會影響最終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4)固定資產改擴建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2、費用化支出
借:管理費用(企業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車間)銷售費用(專設銷售機構)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等
注意:①更新改造後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改造前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資本化的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②更新改造期間不提折舊
(6)固定資產後續支出預提攤銷擴展閱讀:
1.固定資產的價值一般比較大,使用時間比較長,能長期地、重復地參加生產過程。
2.在生產過程中雖然發生磨損,但是並不改變其本身的實物形態,而是根據其磨損程度,逐步地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其價值轉移部分回收後形成折舊基金。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於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後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參考資料來源:固定資產_網路
㈦ 關於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賬務處理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包括: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第六十九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可見,企業改建的固定資產,除已足額提取折舊和租入的固定資產改建支出外,以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稅收法律法規對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以大修理標准為依據,分幾種情況處理: 不符合大修理支出標準的,予以費用化,在實際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大修理支出和已提足折舊固定資產發生的改建支出,計入長期待攤費用,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未提足折舊固定資產發生的改建支出,予以資本化,增加計稅基礎,採用計提折舊的方式計入成本費用,如有被替換的部分,則應扣除其價值。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在不同情況下,其會計處理規定和稅法規定有不同的地方,雖然稅法規定固定資產日常修理費用也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據實扣除。但為了防止納稅人人為地將日常修理費用與大修理改良支出相混淆,使得固定資產大修理改良支出提前扣除,故而稅法在對兩者的區分標准上比會計核算中的規定更加明確和直觀,「固定資產大修理」的納稅處理與會計處理也就不盡相同,並在稅前扣除上產生暫時性差異。 1.會計和稅收均確認為當期費用 如果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為中小修理支出,應在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可作為成本費用項目,允許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全額扣除。 2.會計和稅收均確認固定資產成本 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大修理支出和改建支出,會計和稅收均予以資本化,增加固定資產成本和計稅基礎,如有被替換的部分,應扣除其價值。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允許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全額扣除。在此種情況下,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一致,無需考慮暫時性差異對所得稅費用的影響。
㈧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如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者使產品質量實質性提高,或者使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則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除此以外的後續支出,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不再通過預提或待攤的方式核算。企業在日常核算中應依據上述原則判斷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應當資本化,還是費用化。
在具體實務中,對於固定資產發生的下列各項後續支出,通常的處理方法如下:
(1)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2)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3)如果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按上述原則進行判斷,其發生的後續支出,分別計入固定資產價值或計入當期費用。
(4)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上述原則可予資本化的,應當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核算,並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餘額,應將該余額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5)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比照上述原則處理。發生的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上述原則可予資本化的,應在兩次裝修期間、剩餘租賃期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6)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單設「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企業因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對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的核算方法由原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改為一次性計入發生當期費用的,其原為固定資產大修理發生的預提或待攤費用余額,應繼續採用原有的會計政策,直至沖減或攤銷完畢為止;自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後新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再按上述原則處理。
㈨ 關於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會計分錄
1.後續支出前把原固定資產轉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廠房 600 000 (900 000-300 000) 累計折舊 300 000 貸:固定資產-廠房 900 000 2.購買工程物資 借:工程物資 234 000 (200 000+200 000*17%) 貸:銀行存款 234 000 3.領用物資 借:在建工程 180 000 貸:工程物資 180 000 3.支付人工費 借:在建工程 60 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60 000 4.收到變價收 借:銀行存款 32 000 貸:在建工程 32 000 5.工程完工 在建工程=600 000+180 000+60 000-32 000=808 000元 借:固定資產 808 000 貸:在建工程 808 000 6.剩餘物資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46153.85 (54 000/ 1.17)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 7846.15 (54 000-46153.85) 貸:工程物資 54 000 (234 000-180 000) 7沒有發生固定資產減值.因為850 000>808 000 8.提年折舊 借:製造費用 37976 貸:累計折舊 37976 [808 000*(1-6%)/20]
㈩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核算
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如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者使產品質量實質性提高,或者使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則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除此以外的後續支出,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不再通過預提或待攤的方式核算。企業在日常核算中應依據上述原則判斷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應當資本化,還是費用化。在具體實務中,對於固定資產發生的下列各項後續支出,通常的處理方法如下:(1)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費用。(2)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3)如果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按上述原則進行判斷,其發生的後續支出,分別計入固定資產價值或計入當期費用。(4)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上述原則可予資本化的,應當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核算,並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餘額,應將該余額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5)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比照上述原則處理。發生的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上述原則可予資本化的,應在兩次裝修期間、剩餘租賃期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6)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單設「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企業因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對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的核算方法由原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改為一次性計入發生當期費用的,其原為固定資產大修理發生的預提或待攤費用余額,應繼續採用原有的會計政策,直至沖減或攤銷完畢為止;自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後新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再按上述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