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戰略地圖:描述企業如何創造價值
戰略描述:發揮無形資產的杠桿作用 (1)價值創造是間接的。像知識和技術這樣的無形資產很少能直接影響財務結果,比如收入增長、成本降低和利潤提高。無形資產的改善是通過因果關系鏈來影響財務成果的。例如,在全面質量管理(TQM)和六西格瑪技術方面培訓員工能夠直接改善流程質量。於是這種改善被期望帶來改善的客戶滿意度,進而提高客戶忠誠度。最終,客戶忠誠度為企業從長期的客戶關系中帶來改善的銷售和利潤。 (2)價值與戰略環境有關。無形資產的價值取決於它與戰略的協調程度。例如,在TQM和六西格瑪技術方面培訓員工,對於遵循總成本最低戰略的企業要比遵循產品領先和創新戰略的企業具有更大的價值。 (3)價值是潛在的。無形資產的投資成本只代表了企業對無形資產價值的拙劣估計。無形資產,比如接受統計質量控制和根本原因分析培訓的員工,具有潛在的價值但不具有市場價值。諸如設計、生產、交付和客戶服務這樣的內部流程被要求將無形資產的潛在價值轉化為有形價值。如果內部流程不以客戶價值主張或財務改進為導向,那麼員工能力和其他無形資產的潛在價值通常不能被實現。 (4)資產是相互配套的。無形資產本身很少創造價值。脫離了企業背景和戰略,它們分文不值。當無形資產有效地與其他資產(有形的和無形的)結合起來時,它們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例如,當員工能夠及時地接觸到流程導向信息系統的詳細數據時,質量培訓才能被加強。當企業的所有無形資產之間及其與企業的有形資產和戰略協調一致時,價值最大化才能被創造出來。 財務層面以傳統財務術語描述了戰略的有形成果。投資報酬率(ROI)、股東價值、贏利性、收入增長和單位成本等衡量指標是滯後指標,它們顯示了企業的戰略成功與否。 客戶層面界定了目標客戶的價值主張。價值主張為無形資產創造價值提供了環境。如果客戶看重一致的質量和及時的交付,那麼生產和交付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技能、系統和流程對企業具有很高的價值。如果客戶看重創新和高性能,那麼創造功能卓越的新產品和服務的技能、系統和流程則具有高價值。行動和能力與客戶價值主張的高度協調一致是戰略執行的核心。 內部流程層面確定了少數幾個關鍵流程,它們被認為對戰略產生最大的影響。例如,一個企業可以增加它的內部RD投資並再造它的產品開發流程,以便能為客戶開發高性能的創新產品。另一個試圖傳送相同價值主張的企業,則可能選擇了通過合資生產方式開發新產品。 四個層面的目標通過因果關系聯系在一起。從頂部開始的假設是,只有目標客戶滿意了,財務成果才能實現。客戶價值主張描述了如何創造來自於目標客戶的銷售額和忠誠度。內部流程創造並傳送客戶價值主張。然後,支持內部流程的無形資產為戰略提供了基礎。這四個層面目標的協調一致是價值創造的關鍵,因此,也是一個重點突出、內部一致戰略的關鍵。 戰略是連續統一體中的一環 戰略不是一個獨立的管理系統。將高高在上的企業使命陳述變成一線和後勤員工可執行的工作,是一個邏輯上的連續統一體,戰略就是其中的一環。圖2給出了一個我們在實踐中可以有效建立的框架。 許多企業已經有了使命和願景陳述書。雖然使命和願景的確切定義會有所變化,但是下面的部分提供了有益的指南: 戰略:邁克爾?波特認為,戰略就是選擇一套行動方案使企業能夠善於在市場上創造持續性差異。持續性差異能夠向客戶傳遞的價值超過競爭者,或者在相同價值下提供更低的成本。他說:「差異化源於行動方案及其實現方式的選擇。」當我們討論企業選擇價值主張並向客戶傳遞時,我們將提供這些戰略的詳細案例。 有了這些使企業建立高層次方向的使命、願景和戰略的簡單背景知識,就可以開發戰略地圖的作用,為高層次陳述書提供必要的細節,從而使其對所有員工更有意義和更具行動指導性。戰略地圖的起點在財務層面依次是客戶層面、內部流程層面、學習與成長層面。 財務層面:長短期對立力量的戰略平衡 財務業績指標表明了企業戰略,包括戰略的實施和執行是否對贏余改進有所貢獻。財務目標典型地與贏利性相關,如經營收入和投資報酬率。財務戰略簡單而又明確,企業可以通過下列方式賺到更多的錢:①增加銷售;②減少開支。任何項目,包括親近客戶、六西格瑪質量、知識管理、分裂技術和適時制(just-in-time),只有它們能帶來銷售增加和開支減少時,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因此,企業的財務業績通過兩種基本方式得到改善:收入增長和生產率(見圖3)。通過加深與現有客戶的關系,企業能夠創造贏利性收入增長。這能使它們銷售更多的現有產品或服務,或者額外的產品和服務。例如,銀行試圖使它們的經常賬戶客戶也使用本行發行的信用卡,並從本行借款購房或買車。 通過銷售全新的產品,企業也能夠創造收入增長。例如亞馬遜公司除了銷售書籍外還銷售CD和電子設備;企業也可以向新的細分客戶銷售產品來擴大收入;企業可以向新的市場銷售來擴大收入,例如從國內銷售擴展到國際銷售。 生產率改進是財務戰略的另一個維度,它也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發生。首先,企業通過降低直接和間接成本來削減成本。這樣的成本降低方式使企業生產同樣數量的產品卻消耗更少的人力、物力、能源和供給。其次,通過更有效地利用他們的財務和實物資產,企業可以減少支持既定業務量水平所必需的營運和固定資本。例如,通過適時制方法,企業可以用更少的存貨來支持既定的業務量水平。通過減少計劃外的設備停工時間,企業可以在不增加廠房和設備收入的情況下生產更多的產品。 當企業在增長和生產率這對矛盾的力量之間進行權衡時,就引發了財務層面戰略的連接問題。改善收入增長的行動通常比改善生產率的行動花費更長的時間。出於向股東顯示財務成果的日常壓力,企業的傾向自然是支持短期行動而非長期行動。戰略地圖第一層的開發,迫使企業處理這種壓力,企業的財務目標也也必須包括股東價值的持續增長。因此,戰略的財務要素必須有長期(增長)和短期(生產率)兩個維度。 客戶層面:戰略的基礎是差異化的價值主張 ◇客戶滿意度 ◇客戶保持率 ◇客戶獲得率 ◇客戶獲利率◇市場份額◇客戶份額這些指標代表了精心制定並良好實施的戰略成功結果(圖4)。 這些常用的客戶成果指標能夠在因果關系中看到。例如,客戶滿意度通常產生客戶保持率,然後通過大家的傳播,企業新增了客戶獲得率。通過保持客戶,企業增加了業務份額——客戶份額,當然它也需要忠誠的客戶。獲得新客戶加之現有客戶的業務增長,企業的目標客戶市場份額將突飛猛進。最後,客戶保持率將帶來客戶獲利率的增加,因為保持一個老客戶的成本將遠低於獲得一個新客戶的成本。 實際上所有的企業都試圖改善這些常用的客戶指標,但是只憑使客戶滿意並保留客戶幾乎不可能成為戰略。戰略應確定特殊的細分客戶,即為企業帶來增長和贏利的目標客戶。例如:西南航空公司以低價來滿足並保留價格敏感性客戶。 一旦企業明白了誰是它的目標客戶,它將確定目標和指標來反映它想要提供的價值主張。通過描述企業為目標客戶群體提供的獨特產品組合、價格、服務、關系和形象,價值主張定義了企業的戰略。價值主張應該向客戶傳達這樣的信息:企業期望做的事情比競爭對手更好或與眾不同。 第一種類型的價值主張強調總成本最低。總成本最
⑵ 什麼是無形資產如何評估價值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有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三種。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內評估結果。
成本法
成本法是計算容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
市場價值法
市場法又稱市場價值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
收益法
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
⑶ 無形資產如何定義
1、定義無形資產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
(1)無形資產主要具有如下特徵:
A.不具有實物形態;
B.將在較長時期內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
C.企業持有的目的是為了使用而不是出售;
D.在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方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2)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及商譽等。
2、分類:無形資產通常可以按照其經濟內容、取得方式、可辨認性及有效期限進行分類
(1)按經濟內容分: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及商譽等
(2)按取得方式分:
A、外部取得無形資產:外購無形資產、通過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無形資產、投資者投入無形資產、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無形資產、接受捐贈取得無形資產等
B、內部自創無形資產:企業自行研究與開發取得的無形資產,如企業自行研製的新產品經申請而獲得的產品專利權,企業自製產品的商標經注冊而獲得的商標權等無形資產。
3)按可辨認性分:
A、可辨認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土地使用權、特許經營權等
B、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商譽
4)按有效期限分:
A、有限期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等
B、無限期無形資產:如專有技術、商譽等
3、無形資產確認的條件:
1)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
2)該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3)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考慮到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時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企業在認定某項目符合無形資產定義時,應能夠控制無形資產所產生的經濟利益,比如企業擁有無形資產的法定所有權,或企業與他人簽訂了協議使得企業的相關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企業在判斷無形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時,管理部門應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存在的各種因素做出穩健的估計。
⑷ 如何理解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土地資源豐富。我國國家享有土地的所有權,公民可以享有土地的使用權。土地使用權能夠確保公民可以依法使用土地,但是很多人不清楚土地使用的性質,那麼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如何理解呢?下面跟你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土地使用權是記入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一般情況下是按照無形資產核算,這個一般情況下,通常是指,企業買一塊地用於自用自營,蓋個辦公樓或者蓋個酒店自己經營這種。按固定資產核算的情況就是,企業外購建築物的時候,正常情況下是應該以合理的方法把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分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但是如果難以合理分配,就全部計入固定資產。另外,在房地產開發企業還可能將土地使用權計入所建造房屋建築物的成本,作為存貨來核算。土地使用權一般是單獨做為無形資產,除非改變使用用途用於出租,或增值目的時,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有些國有土地單獨估價入賬的特殊處理如固定資產。隨同房產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價值含在房產價值中,如固定資產。但該土地使用權可以單獨評估。
二、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Land
Use
Rights)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土地使用權是外延比較大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2011年1月,一則「土地使用期滿後會無償收回」的消息引起各方關注。土地使用權與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法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土地使用權是中國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體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而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使用權通過發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取得。
通過上述文字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這一概念已經具體了解。一般情況下,土地使用權被歸屬於無形資產之中,以無形資產進行核算。但是如果對土地的使用用途發生了改變,例如將土地用於出租等情況,土地使用權的財產性質就會發生變化。
延伸閱讀: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後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⑸ 無形資產有哪些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評估結果,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往往由於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成較大的誤差,要深入研究各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綜合我國評估工作的具體實踐加以創新。現行的無形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有市價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
1、市場價值法。該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2、收益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難以分離某種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問題。此外,當某種技術尚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時,其無形資產可能不存在經濟收益,因此不能應用此法進行計算。
3、成本法。該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
⑹ 無形資產的取得主要有哪些方式
無形資產取得的主要方式有四種:
1、外購的無形資產;
2、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
3、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
4、接受外人的捐贈。
⑺ 如何理解關於無形資產的這句話
這些事 商譽的 范疇 商譽不是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 都先明確專是 資產 他是摸不到的 所以是無屬形資產
其次
無形資產
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這是網路知道上的解釋
無形資產 通俗的講 就是一種沒有形態的資產
一種看不見摸不著 但是可以變現的資產 可以賣錢的資產 可以為企業創造利潤的資產
⑻ 怎樣看待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上市公司用於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用於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非貨幣性資產。它一般包括專利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特許權、租賃權等。無形資產的突出特性在於沒有實物形態,它只表明公司擁有一種法定權利,或者是表明公司擁有獲得高於一般受益水平的能力。
根據無形資產的特點,依照會計准則,公司對內部開發研製的無形資產,應按實際成本計價,但必須是可辨認的、能夠確指的取得無形資產的支出,才能作為成本入賬,否則,即使公司擁有某項無形資產,也不能將其本金化,作為無形資產入賬。如商譽,除公司合並外,不得作價入賬。
由於無形資產不存在物質磨損,因而也不必計提折舊。為正確計算公司的經營損益,按照謹慎性原則,無形資產從開始使用的年份起,凡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應按使用年限平均攤銷;對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一般應在十年之內攤銷。如果無形資產的價值受外部條件的影響,使用效使用期有明顯變化的,應當將永久性下降的價值計入當期損益。
投資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無形資產時,要看記入無形資產的內容是否確切,無形資產的攤銷期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如專利權,隨著科技迅速發展,影響了專利權的實際使用年限。此外,還要看無形資產的利用效果如何。
⑼ 如何界定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一般包括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商譽、土地使用權等各種無形資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