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根據同途不同,計入的科目也不同:
1.如果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用於建造商品房,因為商品房屬於存貨,所以土地使用權也計入存貨,因為將來賣房的時候,肯定是地隨房走,沒聽說誰買房子,土地使用權沒得到的。
2.如果是一般的企業,土地使用權,要看初始取得時的用途,如果是為了建廠房、辦公樓,就要計入無形資產,同時在固定資產建造期間(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的攤銷計入在建工程(即資本化),最後結轉為固定資產;結轉後,無形資產的攤銷還是分用途,比如用於車間還是用於管理用,分別計入製造費用(或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3.如果廠房使用一段時間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你把房租給別人,不可能不讓人家使用土地;這個時候,要看投資性記地產後續計量的方法,如果是成本模式,原來的固定資產和累計折舊與投資性房地產和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等額結轉;原來的無形資產和累計攤銷與投資性房地產和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攤銷等額結轉。如果是公允模式,原來非投資性房地產科目與投資性房地產科目之間的差額,又分為借方和貸方差異,如果在貸方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借方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同時,土地使用權轉為投資性房地產後,其攤銷計入的科目為:其他業務成本,是為了與租金的收入配比。
Ⅱ 購入土地使用權按幾年攤銷
購入土來地使用權按幾自年攤銷的問題應當按照購入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方式確定,一般的情況下:
1,租賃的有30年的20年的;
2,劃撥的按照劃撥用地的使用性質確定,劃撥都是公用單位用地一般沒有年限限制
3,出讓的按照出讓年限確定,一般都在50-70年間
明確了取得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方式以後,你就按照這個使用區間攤銷盡可以了。
Ⅲ 新設企業購入一塊土地使用權,作無形資產使用是否需要攤銷
如果作為無形資產,當然要按不低於10年或者分析其使用壽命的年限進行攤銷,並於資產負債表日進行減值測試計提減值准備。如果作為投資性房地產,就要按照成本模式或者公允價值模式進行確認和計量,而不需攤銷。
Ⅳ 土地如何攤銷
賬上寫來的是:113821.36 這個數額是怎麼計算源出來的啊?
113738.03+50000/50/12=113738.03+83.33=113821.36
或者是(68242817.38+50000)/50/12=1138121.36
顯然你公司的會計將土地評估費測繪費的50000元算入了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進行了攤銷
賬上的數據是對的7月份的攤銷額是113821.36
Ⅳ 請問土地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那它怎樣攤銷
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而仍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由於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所以2010年之前未攤銷的要補上如果從2011年1月1日開始算
年限為45年8個月
軟體中沒有的科目可以自己增加
攤銷時按使用部門或者作業的成本分攤:
借:在建工程/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製造費用/
貸:累計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一般按照一下順序:1、按照合同規定收益年限(法律並無規定);2、按照法律規定有效年限(合同並無規定);3、按照收益年限與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年限(合同與法律均有規定);4、不超過10年(合同與法律均無規定)。土地使用權的攤銷年限應以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為攤銷年限。《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的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的計算,雖然說可以不理它,按照10年進行攤銷,但是在年終匯算清繳的時候一樣會按照20年的攤銷年限進行審核,多攤銷的部分要進行納稅調整的。具體的賬務處理:借:管理費用----攤銷
(20年攤銷)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可以在年底一次攤銷當年應攤銷的無形資產。購入土地使用權,並在該土地上建造的房屋在會計處理時應分別作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並分別進行攤銷和計提折舊。直接購入有土地使用權的房屋時,無法分清土地和房屋的價值的,只能作一項固定資產核算,能分清的也分別核算。土地使用權的攤銷按土地購買時確認的使用年限平均攤銷,未規定或無法確定使用年限的視同無限期使用,不用攤銷。土地使用權與長期待攤費用都是用來歸集費用的,歸集後再進行分攤,而且二個費用最終都是分攤到管理費用科目。土地和房產一定要分開計提,你做個電子的明細表,把土地和房產分開。年限也不一樣,房產可以按20年計提的,土地使用權按使用權證上的剩餘年限攤銷。
按照稅法的規定,如果是單獨購入的土地,做為無形資產核算.實際上購入的是土地的使用權,會有一個證的.按照證書的註明的使用年限(一般是70年),減去購入前的年限,就是購入後的可使用年限.以這個可使用年限做為攤銷年限.如果連同地上建築物一起購入的,如果可以分清土地與建築物的價值的,應分別做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如果無法分清或無法確定土地價值的,則將土地連同建築物做為一個整體,合並按固定資產核算,按照地上建築物的可使用年限進行折舊處理。
Ⅵ 新購的土地如何攤銷
新購的土地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攤銷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攤銷
Ⅶ 計入無形資產的土地款需要攤銷么
計入無形資產的土地款需要攤銷。
按《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要求,能夠確定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應當視為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攤銷金額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來源於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且合同規定或法律規定有明確的使用年限。來源於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不應超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期限。
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在到期時因續約等延續、且有證據表明企業續約不需要付出大額成本的,續約期應當計入使用壽命。
合同或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壽命的,企業應當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以確定無形資產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比如,與同行業的情況進行比較、參考歷史經驗,或聘請相關專家進行論證等。
按照上述方法仍無法合理確定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該項無形資產應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7)購入的土地要攤銷嗎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2006)》第四條規定,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十二條規定,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購買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除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以外,應當在信用期間內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六條規定,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通過會計准則和企業所得稅規定,可以看出確認無形資產時,會計與稅法不存在差異。所以可認為,就購置一塊土地而言,由於辦理相關事項及付款過程復雜,如符合確認無形資產條件的,可不受付款次數影響。確認資產後,按相關規定進行無形資產攤銷。
Ⅷ 購入土地使用權何時攤銷
您好,無來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自件的,才能予以確認:(一)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企業購入土地符合資產的確認條件,應作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入賬。
購入土地使用權如果滿足上述條件,當月增加的,當月就開始攤銷。
Ⅸ 土地使用權攤銷
1、土地使用權,不是固定資產,而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所以就談不上什麼折舊內的問題了。
2、作容為無形資產的土地使用權,要按照依法取得到使用年限來攤銷。
3、假如你取得4000平方米的土地的使用權,每平米1200元,價款為480萬元(4000*1200),假定使用期限為30年,那麼每年應攤銷160,000元,每月應攤銷13333.33元。
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土地使用權13333.33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13333.33
4/你說的土地價格編號可以追加使用權價值,並調整每年的攤銷金額。
特此回答!
Ⅹ 購買土地的入賬及折舊攤銷是如何處理
由於不了解貴公司購買土地的用途,我將可能出現的情形,根據現行會計准則和稅法規定一並講解。
一、《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中關於土地使用權的處理
1、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但改變土地使用權用途,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2、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與建築物應當分別進行處理,即:取得土地使用權,借記「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而建築物的價值借記「固定資產-建築物」,貸記「在建工程」等科目。
外購土地及建築物支付的價款應當在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
3、企業(房地產開發)取得土地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二、企業土地使用權正確的會計核算
企業現在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會計核算上按實際發生成本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開發利用時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轉入開發商品房成本,或轉入在建工程成本;開發利用完成後,在會計核算上列入「固定資產——建築物或構築物」或「開發商品——商品房」;該項房屋、建築物報廢時,將凈殘值中相當於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權價值的部分,轉入繼續建造的房屋、建築物的價值,如果不再繼續建造房屋、建築物的,則將其價值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三、企業土地使用權涉稅處理:
1.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暫行規定》([86]財稅地字第008號)文件規定:房產原值是指納稅人按照會計制度規定,在賬簿「固定資產」科目中記載的房屋原價。因此,凡按會計制度規定在賬簿中記載有房屋原價的,應以按規定包括土地價值在內的房產原值,在按規定減除一定比例後作為房產原值計征房產稅;沒有記載房屋原價的,按照上述原則,參照同類房屋評估確定房產原值,計征房產稅。如果屬於購買土地用於自行建造廠房、辦公樓等就有一個稅收籌劃的問題,即盡可能講土地使用權的價值與房屋、建築物的價值分別核算(怎樣核算我在前面「二、企業土地使用權正確的會計核算」已經講述,此處不在贅述)因為,房產稅是按照應稅房屋余值計算的,如果分別核算土地與房屋價值,房產稅計稅依據就減少,達到了稅收籌劃的目的。
2.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購買土地取得土地使用權,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按《土地使用權證》明確的期限推銷;購買土地取得土地使用權,記入「固定資產——建築物或構築物」的按不短於20年的期限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