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處置無形資產的應交增值稅

處置無形資產的應交增值稅

發布時間:2021-04-18 05:11:30

無形資產處置和報廢的會計處理是怎樣的呢

1、無形資產出租:企業讓渡無形資產使用權形成的租金收入記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發生的相關費用,記入「其他業務成本」科目,應交的營業稅記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

2、無形資產出售: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應將所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及相關稅費的差額作為資產處置利得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3、無形資產報廢:如果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例如,該無形資產已被其他新技術所替代,則應將其報廢並予轉銷,其賬面價值轉作當期損益。

如果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例如,某無形資產已被其他新技術所替代或超過法律保護期,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則不再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應將其報廢並予以轉銷,其賬面價值轉作當期損益。

轉銷時,應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額,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無形資產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

(1)處置無形資產的應交增值稅擴展閱讀

1、無形資產出租

取得價款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攤銷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累計攤銷

2、無形資產出售

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應該將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和已計提的減值准備)的差額,作為資產處置利得和損失,計入當期損益(資產處置損益)

借:銀行存款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

資產處置損益(或借記)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Ⅱ 今年考初級關於無形資產的處置要不要繳納增值稅的問題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內2016〕36號)附容件1:《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十條規定,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指有償提供服務、有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第十一條規定,有償,指取得貨幣、貨物或者其他經濟利益。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將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換取被投資企業的股權行為,屬於有償取得「其他經濟利益」,而作為被投資企業,取得無形資產、不動產包括接受投資入股形式取得的無形資產、不動產,其進項稅額同樣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這就意味著投資企業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應計算銷項稅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交給被投資企業作為抵扣進項稅額的憑據,打通了增值稅「環環徵收、層層抵扣」的鏈條。
值得注意的是,至於股權轉讓是否徵收增值稅問題,從財稅〔2016〕36號文件附件1:《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所附《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中看,此次營改增試點徵收范圍不包括股權轉讓行為,也就是說,股權轉讓行為不屬於營改增試點徵收范圍,因此,股權轉讓行為原來不征營業稅,營改增後也不征增值稅。

Ⅲ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需要交增值稅嗎

轉讓商抄品使用權,屬於營襲改增服務業項目,繳納6%增值稅;出租包裝物,屬於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繳納17%增值稅。

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應納營業稅額按照營業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轉讓無形資產的營業稅稅率為5%,營改增之後適應增值稅稅率6%。

無形資產使用權的轉讓即無形資產出租,而無形資產所有權的轉讓主要表現為出售無形資產,此外,也包括用無形資產抵償債務、用無形資產換入非貨幣性資產等。

(3)處置無形資產的應交增值稅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使用權的轉讓將部分使用權讓渡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出讓方仍保留對該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因而仍擁有使用、收益和處置的權利。受讓方取得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合理使用而無權轉讓。

在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情況下,由於轉讓企業仍擁有無形資產的所有權,不注銷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轉讓取得的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發生與轉讓有關的各種費用支出計入其他業務支出。

Ⅳ 處置無形資產的分錄應交稅費的計稅依據問題

借:銀行存款 12000
累計攤銷 40000
貸:無形資產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600
營業外內收入 1400
注:以上分容錄未考慮營業稅金附加。

1、營業稅是以l轉讓無形資產的營業額為計稅依據。
2、如果轉讓形成營業外支出,稅前列支需清單申報。詳細可參考國家稅務總局(2011)25號文《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

Ⅳ 處置無形資產的增值稅如何交

處置無形資產應交的增值稅
借:營業外支出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貸:銀行存款
處置無形資產要按5%交納營業稅,還要分別按照以下稅種及稅率繳納:
繳納城建稅7%、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等附加稅費2%。
有所得的,一般企業要依法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按15%稅率計征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按20%的優惠稅率計征企業所得稅,其中年度所得額6萬元以下的實際按10%計征。
對外轉讓無形資產的核算。
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額,借記「累計攤銷」科目,貸記「無形資產」「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或借記「營業外支出」等科目。
對外出租無形資產的核算。
企業持有無形資產期間,可以讓渡無形資產使用權並收取租金。收到租金收入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等科目。期末,對無形資產成本進行攤銷,借記「其他業務成本」,貸記「累計攤銷」科目。
想知道更多有關初級會計的最新資訊,一定不要錯過環球快問會計在線頻道。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處置無形資產的增值稅如何交

Ⅵ 懂會計的朋友們幫忙解答一下,為什麼出售無形資產時貸方會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而出售固定資產時是沒

企業在處置固定資產,在會計上處理是計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例如回:
基本生產車間一台答機床報廢,該機床系2012年購入,原價2000000元,已提折舊1800000元,清理費用5000元,取得殘值收入(含稅)9360元,企業需要繳納增值稅1360元。均通過銀行存款收支。該項固定資產已清理完畢。清理固定資產過程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200000
累計折舊 1800000
貸:固定資產 2000000
借:固定資產清理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借:銀行存款 9360
貸:固定資產清理 8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360
借:營業外支出――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 197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97000

Ⅶ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出售需不需要交納增值稅為什麼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出售需要交納增值稅。因為增值稅屬於流轉稅,要在商品流轉環節交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出售進入流轉環節,需要交納增值稅。營業稅的定義是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以及銷售不動產。這里邊不動產是指建築物或構建物以及其他土地附著物。銷售固定資產,如果是銷售動產之類的話,應是繳納增值稅(自2009年1月1日起,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一般納稅人按照4%減半徵收增值稅)。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不具有可辨認性,不屬於本章所指無形資產。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Ⅷ 處置固定資產營業外收入要交增值稅嗎

處置固定資產營業外收入要交增值稅及相關附加稅。


相關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本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條規定,條例第一條所稱條例規定的勞務是指屬於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稅目徵收范圍的勞務(以下稱應稅勞務)。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由此可見,營業外收入是否應當納稅應當視其是否提供了增值稅或增值稅應稅勞務,而並非是納稅人取得的所有收入都應當繳納增值稅或增值稅。營業外收入納稅情況具體如下:

1、固定資產盤盈,就是指在進行固定資產盤點的時候,實存數大於賬存數,實物多於賬面。固定資產盤盈收入即不屬於增值稅應稅范圍,又不屬於增值稅徵收范圍,即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也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2、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應當區分不同情況:

(1)屬於處置不動產而取得的收益,是屬於銷售不動產行為,應當按取得的全部收入,按照增值稅條例中第一條的「銷售不動產」進行繳納增值稅,稅率為5%。如果處置設備等屬於貨物范疇的,則屬於增值稅征稅范圍。增值稅的徵收又區分不同情況。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12個月的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所稱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是指納稅人根據財務會計制度已經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在計算徵收增值稅上: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屬於增值稅政策規定的不得抵扣且未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按簡易辦法依4%徵收率減半徵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其他固定資產,自2009年1月1日起,應區分不同情形徵收增值稅:銷售自己使用過的2009年1月1日以後購進或者自製的固定資產,按照適用稅率徵收增值稅;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納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的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購進或者自製的固定資產,按照4%徵收率減半徵收增值稅;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納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的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在本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以前購進或者自製的固定資產,按照4%徵收率減半徵收增值稅;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在本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以後購進或者自製的固定資產,按照適用稅率徵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物品,適用按簡易辦法依4%徵收率減半徵收增值稅政策的,按下列公式確定銷售額和應納稅額: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4%),應納稅額=銷售額*4%

(2)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適用按簡易辦法依4%徵收率減半徵收增值稅政策的,應開具普通發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按適用稅率徵收增值稅的,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小規模納稅人(除其他個人外)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減按2%徵收率徵收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應開具普通發票,不得由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按下列公式確定銷售額和應納稅額: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3%),應納稅額=銷售額*2%。

(3)其他個人(僅指自然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免徵增值稅。個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應開具普通發票,不得由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3、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轉營業外收入,該項收入即不屬於增值稅應稅范圍,也不屬於增值稅徵收范圍,即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也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4、債務重組,又稱債務重整,是指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決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也就是說,只要修改了原定債務償還條件的,即債務重組時確定的債務償還條件不同於原協議的,均作為債務重組。企業債務重組中,企業即不存在銷售貨物或提供增值稅應稅勞務,又不存在提供增值稅應稅勞務,所以債務重組收入即不屬於增值稅徵收范圍,也不屬於增值稅徵收范圍,即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也不需要繳納增值稅。

5、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於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後返的各種稅收,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款。一般來說,政府補助收入不屬於增值稅徵收范圍,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但政府補助是直接針對納稅人提供增值稅應稅勞務取得的補貼,則應當並入應稅勞務收入計算繳納增值稅。另有規定除外,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對國有糧食企業取得的儲備糧油財政性補貼收入免徵增值稅問題的通知》(財稅〔1996〕68號)規定,經國務院批准,對國有糧食企業保管政府儲備糧油取得的財政性補貼收入免徵增值稅。

6、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交易雙方主要以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交換。該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認定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的交換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通常以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低於25%作為參考。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凈收益,對於凈收益部分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但對於用非貨幣性資產進行交換的行為,如果貴企業對外交換時涉及到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的換出則需要按上述規定分別按「轉讓無形資產」及「銷售不動產」進行繳納增值稅,稅率均為5%;如果對外交換時涉及到貨物或者動產的換出則按上述規定繳納增值稅。

7、捐贈收入。捐贈是指沒有索求地把有價值的東西給予別人。所以,對於接受捐贈的人並未向捐贈方提供增值稅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情節,由此而獲得的各種捐贈收入,不徵收增值稅。

8、違約金(罰金)收入。企業違約金收入屬於非經營性偶然收入,屬於營業外收入核算范疇,應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五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三條規定,納稅人的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所稱價外費用,包括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罰息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但價外費用並入增值稅應稅收入征稅的前提必須是: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也就是說:收取違約金或賠償金的對象是接受應稅勞務、受讓無形資產或不動產的一方,收取違約金的根源是因為有應稅行為的發生。但對雖然收取了違約金,但並未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不徵收增值稅。

另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規定,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條例第六條第一款所稱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與增值稅一樣,納稅人收取違約金並入收入徵收增值稅的前提必須是發生了銷售貨物或提供了增值稅應稅勞務,沒有該前提,相應收取的違約金收入也就失去了徵收增值稅的基礎。

9、罰沒收入。罰沒收入是政府部門依法處理的罰款和沒收品收入,以及依法追回的贓款和贓物變賣收入。在具體實踐中,仍存在政企不分,如煙草部門執法而取得的罰沒收入。一般來說,如果是與取得收入無關的罰款則不需要交納流轉稅,如果是與取得收入有關的罰款還應該交納流轉稅(增值稅、增值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罰沒物品征免增值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69號)規定,執罰部門和單位查處的屬於一般商業部門經營的商品,具備拍賣條件的,由執罰部門或單位商同級財政部門同意後,公開拍賣。其拍賣收入作為罰沒收入由執罰部門和單位如數上繳財政,不予征稅。

Ⅸ 外購的無形資產需要交增值稅嗎

,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1、如是企業購買財務軟體,是會取得增值稅發票的專,這個時候就有屬增值稅,如果是一般納稅人的,取得增值稅專業發票還可以進行抵扣。
2、一般情況下,購物無形資產是交營業稅的,如下: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文件第八條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Ⅹ 關於無形資產和征增值稅的問題。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版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權期資產。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商譽等。企業所擁有的無形資產,可以依法轉讓。企業轉讓無形資產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轉讓其使用權,二是轉讓其所有權。無形資產使用權的轉讓即無形資產出租,而無形資產所有權的轉讓主要表現為出售無形資產,此外,也包括用無形資產抵償債務、用無形資產換入非貨幣性資產等。用不同方式轉讓無形資產,其相應的會計賬務處理方法不同。
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及《營業稅稅目注釋》規定: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應納營業稅額按照營業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轉讓無形資產的營業稅稅率為5%。由於不同方式轉讓無形資產的會計賬務處理不同,相應地轉讓無形資產應交營業稅的賬務處理也不相同

閱讀全文

與處置無形資產的應交增值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限責任公司認繳期限 瀏覽:282
我愛發明抓魚 瀏覽:392
馬鞍山大台北 瀏覽:9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個人工作總結 瀏覽:662
租房糾紛怎麼訴訟 瀏覽:487
定額發票有效期查詢 瀏覽:430
北人親情卡有效期 瀏覽:70
聽證會公告期限 瀏覽:303
根據著作權的規定 瀏覽:12
寧夏理財規劃師證書領取 瀏覽:880
地雷的發明 瀏覽:121
對建築物享有管理權的業主 瀏覽:231
星漣海馬鞍山 瀏覽:722
湖南咨詢工程師投資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699
英賽嘉華知識產權怎麼樣 瀏覽:111
雲南初級葯士葯師主管葯師證書領取 瀏覽:429
版權注冊報價 瀏覽:106
榆次工商局電話 瀏覽:880
核彈頭發明 瀏覽:15
簡述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區別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