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跨期攤提費用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主要有待攤費用、預提費用、長期待攤費用,但是待攤費用、預提費用已取消
跨期攤提費用的會計政策新變化
一、待攤費用在新會計准則下的會計處理
(一)按新准則規定,「待攤費用」科目中一些內容已不在該科目中核算。
1.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攤銷。
2.固定資產修理費。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不再採用待攤或預提方式,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生產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預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超過一年以上攤銷的固定資產租賃費用,應在「長期待攤費用」賬戶核算。
4.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採用一次轉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
採用其他攤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在用)」,貸記「周轉材料(在庫)」;攤銷時應按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攤銷)」。
(二)除上述幾項業務外,還有一些需要在「待攤費用」科目中核算的業務。
比如: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和一次交納印花稅額較大需分攤的數額等。但是新發布的會計科目表中,刪去了「待攤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也刪去了「待攤費用」項目。這幾項業務如何處理,有幾種觀點。
觀點一、一次記入損益
這種觀點認為,待攤費用是企業已經支付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攤銷期在一年以內(包括一年)的費用,支出發生時一次計入損益與分期攤銷計入損益對全年的損益影響是一樣的。但這里認為,這樣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基礎,沒有嚴格劃分費用的受益期間,不能正確計算各個會計期間的成本和盈虧,不能體現「誰受益,誰負擔費用」。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報刊雜志費,是不能計入2007年損益的。
觀點二、設置「待攤費用」科目
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增設、分拆、合並會計科目。因此,企業如有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等業務,可以增設「待攤費用」科目。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資產」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業10月份通過銀行預付第4季度保險費12600元。其中基本生產車間6900元,輔助生產車間1800元,企業行政管理部門2700元,專設的銷售機構1200元。
支付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待攤費用—預付保險費12600
貸:銀行存款12600
10月份該企業要編制待攤費用分配表(略),然後,根據待攤費用分配表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製造費用—保險費2900
管理費用—保險費900
營業費用—保險費400
貸:待攤費用—待攤保險費4200
該企業11、12月份再做與10月份相同的會計分錄即可。
觀點三、不增設「待攤費用」科目
企業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時,在「預付賬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預付款項」項目中反映。
二、預提費用在新會計准則下的會計處理
(一)按照新准則,預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預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准則,企業預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應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預提利息時,借記「財務費用」,貸記「應付利息」;支付利息時,借記「應付利息」,貸記「銀行存款」。
2.預付固定資產租金。按照新准則,企業應付租入固定資產租金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
[例2] 甲公司從2007年1月1日起,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管理用辦公設備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應付租金。甲公司的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1)1月31日計提應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租金:
借:管理費用8000
貸:其他應付款8000
2月底會計處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費用8000
其他應付款16000
貸:銀行存款24000
(二)除上述兩項業務外,還有一些業務需要在「預提費用」科目核算。
比如:預提保險費等。但是新發布的會計科目表中,刪去了「預提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也刪去了「預提費用」項目。這幾項業務如何處理,也有幾種觀點。
觀點一、一次記入損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險費,全部計入6月份的成本費用中。筆者認為,這樣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基礎。
觀點二、設置「預提費用」科目
核算時,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負債」中反映。
觀點三、不增設「預提費用」科目
企業預提保險費等時,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應付款」項目中反映。
新會計准則取消了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取消了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項目,這里傾向於第三種觀點,即不增設「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企業預提保險費等時,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應付款」項目中列示。企業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時,在「預付賬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預付款項」項目中列示。
Ⅱ 如何進行費用跨期入帳
一個是待攤、一個是預提。
不過注意,前者是資產帳戶;
後者是負債帳戶,出現借方余額要轉入待攤。
費用跨期入帳,你應該使用待攤。不過還是把預提的做法給你寫一下吧。
以固定資產修理為例
1、做待攤:
購買原材料的時候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現金
支付相關人員勞務費的時候
借:應付工資
貸:銀行存款/現金
計提費用的時候
借:待攤費用——大修理費 x
貸:原材料
應付工資
如果分n月攤銷,則每月攤銷x/n
每月做
借:製造費用 x/n
貸:待攤費用——大修理費 x/n
2、做預提
如一個公司用於生產的固定資產修理,每月預提了800元。共預提了5個月,一共預提了4000元。
每月做分錄如下
借:製造費用——修理費 800
貸:預提費用——大修理費 800
第六個月實際發生修理,實際用了5000元
借:預提費用——大修理費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這里「預提費用」就有了1000元的借方余額,實質上是資產科目「待攤費用」。
借:待攤費用——大修理費 1000
貸:預提費用——大修理費 1000
待攤費用1000元,可以分幾個月攤銷。例如分2個月攤銷。則每月做
借:製造費用——大修理費 500
貸:待攤費用——大修理費 500
Ⅲ 是不是新准則下一年內待攤費用直接作為當期費用,就不用每個月攤銷咯
跨期指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
待攤費用在一年內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期在一年以上。
認為答案有問題.
新准則已沒有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考試不會出此類題目.
Ⅳ 跨期費用如何處理
簽批手續齊全了,報銷沒有問題。如果金額不大,可以計入當期損益。如果金額比較大,需調整以前年度損益。12年所得稅前不允許列支。
Ⅳ 跨期攤提費用在新會計准則下的會計處理
一、待攤費用在新會計准則下的會計處理
(一)按新准則規定,「待攤費用」科目中一些內容已不在該科目中核算。
1.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攤銷。
2.固定資產修理費
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不再採用待攤或預提方式,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生產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預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
超過一年以上攤銷的固定資產租賃費用,應在「長期待攤費用」賬戶核算。
4.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
採用一次轉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
採用其他攤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在用)」,貸記「周轉材料(在庫)」;攤銷時應按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攤銷)」。
(二)除上述幾項業務外,還有一些需要在「待攤費用」科目中核算的業務。比如: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和一次交納印花稅額較大需分攤的數額等。但是新發布的會計科目表中,刪去了「待攤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也刪去了「待攤費用」項目。這幾項業務如何處理,有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 支出發生時一次計入損益。
這種觀點認為,待攤費用是企業已經支付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攤銷期在一年以內(包括一年)的費用,支出發生時一次計入損益與分期攤銷計入損益對全年的損益影響是一樣的。但筆者認為,這樣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基礎,沒有嚴格劃分費用的受益期間,不能正確計算各個會計期間的成本和盈虧,不能體現「誰受益,誰負擔費用」。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報刊雜志費,是不能計入2007年損益的。
第二種觀點:設置「待攤費用」科目核算。
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增設、分拆、合並會計科目。因此,企業如有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等業務,可以增設「待攤費用」科目。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資產」中反映。
第三種觀點:不增設「待攤費用」科目。
企業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時,在「預付賬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預付款項」項目中反映。
二、預提費用在新會計准則下的會計處理
(一)按照新准則,預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預提短期借款利息
按照新准則,企業預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應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預提利息時,借記「財務費用」,貸記「應付利息」;支付利息時,借記「應付利息」,貸記「銀行存款」。
2.預付固定資產租金
按照新准則,企業應付租入固定資產租金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
(二)除上述兩項業務外,還有一些業務需要在「預提費用」科目核算。比如:預提保險費等。但是新發布的會計科目表中,刪去了「預提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也刪去了「預提費用」項目。這幾項業務如何處理,也有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不預提,支出發生時一次計入損益。
第二種觀點:設置「預提費用」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負債」中反映。
第三種觀點:不增設「預提費用」科目。
企業預提保險費等時,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應付款」項目中反映。
新會計准則取消了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取消了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項目,筆者傾向於第三種觀點,即不增設「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企業預提保險費等時,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應付款」項目中列示。企業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時,在「預付賬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預付款項」項目中列示。
Ⅵ 跨年度報銷的一些費用能列支嗎
跨年度報銷的一些費用能列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2007年第512號)第九條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本條例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實務中經常會涉及到跨期費用的處理,通常對於跨月不跨年的費用,財稅部門的監管相對較松,但對於款年費用往往口徑較緊,企業在匯算清繳時應該將跨年費用作適當調整,使其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
Ⅶ 跨年調整管理費用分錄怎麼做
跨年調整復損益類科目,應該記入制「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情況下,調整分錄應為: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付賬款-三分公司
再結轉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如果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根據未來適用法原則,不需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直接在當期消化,則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賬款-三分公司
拓展資料:
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都是期間費用,從本質上來說作為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對年度的損益沒有影響,只是內部管理和報表數字的差別,所以如果金額不大的話,你可以在今年調整,如果金額比較大,可以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進行調整。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指企業對以前年度多計或少計的盈虧數額所進行的調整。以前年度少計費用或多計收益時,應調整減少本年度利潤總額;以前年度少計收益或多計費用時,應調整增加本年度利潤總額。
網路-管理費用
Ⅷ 跨期費用的會計分錄 請麻煩幫忙解答一下 謝謝
一月份
1. 借 待攤費用 4800
貸 銀行存款 4800
2. 借 待攤費用 1500
貸 銀行存款 1500
3. 借 財務費用-利息版費用 4000
貸 應付權利息 4000
4. 借 管理費用 4000
貸 待攤費用 4000
5. 借 管理費用 5000
貸 待攤費用 5000
6. 借 待攤費用 1600
貸 銀行存款 1600(逐步分攤到製造費用)
借 待攤費用 900
貸 銀行存款 900(逐步分攤到管理費用)
二月份
7. 借 財務費用 4800
貸 應付利息 4800
8. 借 管理費用 4000
貸 待攤費用 4000
借 管理費用 5000
貸 待攤費用 5000
三月份
9. 借 財務費用 6200
應付利息 8800
貸 銀行存款 15000
Ⅸ 實際支付的跨年度費用怎麼處理會計分錄
前期已經計入往來款項,沖減往來款項即可
如果一定要把其中部分費用計入以前年度,則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