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折現率的確定方法

無形資產折現率的確定方法

發布時間:2021-04-15 17:49:24

1. 如何確定折現率

1、市場法,用交易市場上該類資產的平均折現率
2、風險報版酬率+無風權險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取同期國庫券利率 ,風險報酬率即風險系數,要綜合分析經濟風險系數、法律風險系數、管理風險系數、技術風險系數,這四項求和就是風險報酬率。
3、排隊法,比如房地產風險比國庫券風險大,比股票風險小,那麼房地產折現率(也就是收益率)比國庫券利率大,比股票收益率小,求得的是區間值。

2. 確定折現率有哪四個方面的原則

(一)折現率必須高於無風險報酬率

無風險報酬率通常以政府發行的國庫券利率、銀行儲蓄、貸款利率作為參考。折現率高於無風險利報酬率的部分即風險報酬率。在市場經濟中,每項投資都伴隨著一定風險,投資者進行投資都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收益。無風險報酬率實質上是決定投資者是否進行投資的最低標准,因此折現率必須高於無風險報酬率。

(二)折現率應體現投資回報率

在正常的資本市場條件下,每項投資的回報不應低於該投資的機會成本。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折現率反映的是資產的期望收益率。收益率與投資風險成正比,風險越大,期望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期望收益也少。因此,在評估無形資產價值時,折現率應充分體現投資回報率。

(三)折現率要考慮通貨膨脹因素

由通貨膨脹造成的貶值應該在折現率中體現出來。如果在預計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時考慮了通貨膨脹,那麼在估計折現率時也應該考慮通貨膨脹率,反之則不予考慮。

(四)折現率與所選收益額的計算口徑相匹配

在評估實務中,收益額可以因評估目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計算口徑,如採用凈利潤、凈現金流量等。在預計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時已經對資產特定風險的影響做了調整的,估計折現率時不需要考慮這些特定風險;如果用於估計折現率的基礎是稅後的,應當將其調整為稅前的折現率。針對不同的收益額進行評估時,只有將收益額與折現率之間計算口徑相匹配,才能保證評估結果的合理性。

(五)折現率要能夠體現資產的收益風險

一定的收益與一定的風險相伴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想取得高收益就必須承擔高風險。因此,折現率在選擇時要能體現資產的收益風險。

3. 無形資產評估計算公式

這是商標價值評估的計算公式供你參考。

P商——商標所有權評估值

Ft——商標產品未來各年預期回收益答額

F——商標產品第t年收益

n——經濟年限

t——序列年期

i——折現率

α——分成率

4. 無形資產評估中折現率如何與收益額相匹配

一、折現率的確定原則

(一)折現率必須高於無風險報酬率

無風險報酬率通常以政府發行的國庫券利率、銀行儲蓄、貸款利率作為參考。折現率高於無風險利報酬率的部分即風險報酬率。在市場經濟中,每項投資都伴隨著一定風險,投資者進行投資都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收益。無風險報酬率實質上是決定投資者是否進行投資的最低標准,因此折現率必須高於無風險報酬率。

(二)折現率應體現投資回報率

在正常的資本市場條件下,每項投資的回報不應低於該投資的機會成本。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折現率反映的是資產的期望收益率。收益率與投資風險成正比,風險越大,期望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期望收益也少。因此,在評估無形資產價值時,折現率應充分體現投資回報率。

(三)折現率要考慮通貨膨脹因素

由通貨膨脹造成的貶值應該在折現率中體現出來。如果在預計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時考慮了通貨膨脹,那麼在估計折現率時也應該考慮通貨膨脹率,反之則不予考慮。

(四)折現率與所選收益額的計算口徑相匹配

在評估實務中,收益額可以因評估目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計算口徑,如採用凈利潤、凈現金流量等。在預計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時已經對資產特定風險的影響做了調整的,估計折現率時不需要考慮這些特定風險;如果用於估計折現率的基礎是稅後的,應當將其調整為稅前的折現率。針對不同的收益額進行評估時,只有將收益額與折現率之間計算口徑相匹配,才能保證評估結果的合理性。

(五)折現率要能夠體現資產的收益風險

一定的收益與一定的風險相伴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想取得高收益就必須承擔高風險。因此,折現率在選擇時要能體現資產的收益風險。

二、折現率確定的主要方法

(一)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法

企業的資產多種多樣,各類資產具有不同的成本,這種方法是通過企業全部資產的加權平均投資回報率來計算無形資產的投資回報率,即用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作為折現率的替代。這是因為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企業進行各種投資時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但是如果直接採用企業全部資產的加權平均投資回報率作為無形資產的投資回報率,將會低估投資的風險,從而使折現率取值偏低。

(二)風險累加法

折現率由無風險報酬率和風險報酬率組成。累加法是一種將無形資產的無風險報酬率和風險報酬率量化並累加求取折現率的方法。無風險報酬率是指在正常條件下的獲利水平,是所有的投資都應該得到的投資回報率。風險報酬率是指投資者承擔投資風險所獲得的超過無風險報酬率以上部分的投資回報率,根據風險的大小確定,隨著投資風險的遞增而加大。風險報酬率一般由評估人員對無形資產的開發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進行分析並通過經驗判斷來取得,其公式為:

風險報酬率=開發風險報酬率+經營風險報酬率+財務風險報酬率

風險累加法在運用時要考慮的問題有:一是注意無形資產所面臨的特殊風險。無形資產所面臨的風險與有形資產不同,如商標權的盜用風險、專利權侵權風險、非專利技術的泄密風險等等。二是如何確定計人折現率的內容和這些內容的比率數值。三是折現率與無形資產收益是否匹配。

(三)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法

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法是目前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時確定折現率常用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將被評估企業所在行業的平均資產收益率作為折現率。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可以從社會經濟統計資料中獲得,也可以通過上市公司的統計資料得到,因為上市公司採用公開的財務制度,且財務報表經過注冊會計師的嚴格審計,具有可靠性,因此這樣算出的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比較合理。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是企業運行情況的綜合體現,可以反映不同行業的收益狀況。但這種方法在運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容易忽視行業內部差別,同一行業內部各個企業在決定企業風險的因素上有著很大差異,從社會經濟統計資料中直接獲得的相關數據與被評估無形資產的收益能力不相同等等,因此在用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作為無形資產評估折現率的時候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判斷,將在此基礎上修正後的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作為折現率。

(四)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西方國家主要使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確定折現率。其計算公式為:

i=Rf+β(Rm+Rf)+α

式中:i為折現率;Rf為無風險報酬率;Rm為期望報酬率;β為風險系數;α為企業個別風險調整系數。

採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得出的折現率,也是通過計算資金的無風險報酬率加風險報酬率得到的。該模型確定了在不確定條件下投資風險與報酬之間的數量關系,在一系列嚴格資本假設條件下推導而出,如投資人是風險厭惡者;不存在交易成本;市場是完全可分散和可流動的等。根據我國目前資本市場的發展現狀,運用該模型的條件還不太成熟。我國證券市場建立時間較短,發展尚不完善,信息不夠充分有效,因此對β系數的計算具有一定局限性。β系數的計算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一般只有上市公司能夠計算。目前在實際工作中,主要由專門機構定期計算公布。

三、折現率確定方法需考慮的因素

(一)企業與評估對象的實際情況

評估人員在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應查閱被評估企業資產近年的獲利情況、發展趨勢、被評估無形資產的特有風險報酬率以及企業所在行業的可比經濟參數等,在此基礎上選擇折現率的確定方法。

(二)不同的評估目的

要根據不同的評估目的選擇不同的評估方法。只有根據無形資產的評估目的、未來使用情況來確定無形資產的折現率,才能使其與被評估的無形資產具有更強的相關性,評估結果才會更准確。企業一般在兩種情況下需要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一是出售無形資產、作價入股、債務重組或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這些情況會改變無形資產目前的使用條件或不能再被企業使用,此時可以使用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法估算折現率。此外,在交易中,交易的雙方都是理性的,因此評估人員還要分別從資產轉讓者與資產購買者兩個角度出發考慮確定折現率。如當委託方為資產的轉讓者時,可根據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確定折現率;當委託方為資產購買者時,可採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確定折現率。二是在企業進行資產評估時,將無形資產作為企業整體資產的一部分進行評估,在這種情況下無形資產會按照現有用途繼續使用。此時要考慮無形資產收益在企業總收益中所佔的比例以及所承擔的風險,可以採用風險累加法和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法確定折現率。

(三)其他因素

在選擇無形資產評估的折現率確定方法時還需考慮的因素有:

第一,將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結合。靜態分析是假設無形資產在未來各時期的預期收益固定不變,與預期收益相匹配的折現率也固定不變。但在實務中,預期收益具有波動性,每年都會發生變化,折現率也會因銀行利率、社會經濟、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波動。僅僅使用靜態分析估測無形資產評估折現率會使評估結果失真,因此還應該使用動態分析法估測折現率,利用變動的折現率對預計未來現金凈流量進行折現,才能比較恰當地反映無形資產的價值。所以對折現率的確定,要將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結合起來。

第二,將因素分析與模型分析結合。因素分析是將影響無形資產收益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並累加得出無形資產的折現率,風險的量化容易受評估人員主觀影響,使評估結果有失偏頗。模型分析以一系列假設條件為前提確定折現率,假定資本市場是規范的、理想化的。目前常用的折現率模型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但是,就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模型分析所依據的假設條件並不完全具備,因此模型分析在理論上可以優先考慮,但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著問題。因此,評估人員應該將模型分析與因素分析相結合,以便符合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所處的環境。

第三,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對折現率的定量分析有時會因為選取的數據缺乏有效性而導致折現率不確定,所以還需做必要的定性分析。折現率的選取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賴於評估人員的主觀判斷,受評估人員專業知識和從業經驗的影響,所以評估人員要注意平時經驗和專業知識的積累,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對折現率的選取做到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盡量使折現率選取客觀,使無形資產的價值得到可靠計量。

5. 無形資產利潤分成率怎麼計算

150*(1+450%)/【150*(1+450%)+9000*(1+12%)】=7.565%

無形資產利潤分成率=無形資產約當投資量/(購買方約當投資量+無形資產約當投資量)。

該指標能反映企業無形資產投資的獲利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將該指標展開,運用因素分析還可以查明影響全部無形資產利潤率發生升降的各種原因。其公式為:無形資產利潤率=無形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

(5)無形資產折現率的確定方法擴展閱讀:

利潤分成率的確定

邊際分析法。

該方法選擇了無形資產受讓方運用無形資產前後兩種經營條件下的利潤差額,測算其占無形資產使用後的總利潤的比率作為無形資產的利潤分成率。邊際分析法的步驟是:

第一、對無形資產邊際貢獻因素進行分析。

第二、測算無形資產壽命期間的利潤總額及增加利潤總額,並折現。

第三、按利潤總額現值和增加利潤總額現值計算利潤分成率。

無形資產利潤分成率=無形資產使用後增加的利潤現值總額÷無形資產使用後的利潤總額現值總額。

例如:某企業使用某項技術前,年利潤為50萬,使用後,年利潤每年將比上年增加2萬元,技術壽命為5年,折現率為10%,則該技術的利潤分成率計算如:每年的利潤增加額:20、40、60、80、100;每年的利潤總額:70、90、110、130、150。

6. 詳述運用收益法評估無形資產時超額收益的確定方法以及利潤分成率的估算方法和原理

評估方法的選擇
對商標權無形資產進行價值評估,主要有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對評估對象、選用的價值類型和搜集到的評估資料等相關條件分析、對比的基礎上認為,由於市場上沒有可比的交易案例,故本項目不適用市場法;由於搜集到的商標歷史資料不能反映評估對象在本項目評估目的下的價值,故本項目不適用成本法。
在對評估對象、選用的價值類型和搜集到的評估資料等相關條件分析、對比的基礎上,本次評估選用收益法進行評估。
收益現值法是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並在無形資產評估知識技術支持系統里選取符合實際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值,然後累加求和,得出被估資產值的一種評估方法。折現率是將未來收益折成現值的比率,它反映資產與未來運營收益現值之間的比例關系。選擇收益現值法依據企業歷年的財務資料和企業未來發展規劃及企業未來收益預測,以及評估師通過調查研究後作出的行業分析資料;選擇折現率是評估師根據社會、行業和評估對象的資產收益水平綜合分析確定。
收益現值法常用於評估可產生持續收益的物業、企業整體資產及無形資產,在評估無形資產時,多採用收益現值法。
本次評估採用以上評估方法的主要原因在於不僅為了盡量避免按未來收益折算極易導致的虛擬性和隨意性,而且還對商標產品的市場份額、價格競爭力、穩定性、發展趨勢、市場環境、支持和保護情況等要素的影響作了綜合分析。

7. 無形資產如何評估

無形資產評估首要確定評估的目的做什麼用,再就是需要評估的無形資產是那些內容?是否通過評估能夠實現評估資產的實用性。

8. 關於無形資產現值的計算

合同當日支付的款項已為現值不用折現,但計算時不能忘記加上!
1000(P/A,5%,4)+1000(=5000×0.2)
其計算入賬價值時,若存在相關稅費還要加上!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折現率的確定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