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出售的所有者權益影響金額如何計算
國稅局有相關文件的吧
❷ 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求解!
(1)
借:無來形資產 240
貸:營源業外收入 240
(2)攤銷額為240/10/12=2。每個月攤銷2萬元
借:管理費用 2
貸:累計攤銷 2
(3)至10年12月31日五項資產減值測試前賬面價值為240-24*2+2=190
預計可回收金額為152.則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為38萬元。
(4)至10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為152萬,剩餘使用年限為7年11月即95個月。即每月計提1.6萬元攤銷。
借:管理費用 19.2
貸:累計攤銷 19.2
❸ 接受捐贈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一,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應按以下規定確定其入帳價值:
1.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證的,按憑證上標明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帳價值。
2.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的,按順序確定其入賬價值。
《新會計准則》規定將企業接受捐贈資產的價值作為"捐贈利得"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
①接受貨幣資金;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②接受非貨幣資金,以公允價值入賬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二,事業單位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
事業單位接受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在建工程
同時按事業單位接受該固定資產的過程中發生的相關稅費
借:其他支出
貸:銀行存款等
固定資產安裝完畢轉入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同時,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在建工程
貸:在建工程
三,給捐贈方提供了稅務發票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資本公積——接受現金捐贈
應交稅金——營業稅
(3)接收管理層無償捐贈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普通發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
普通發票:主要由營業稅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使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不能開具專用發票的情況下也可使用普通發票。普通發票由行業發票和專用發票組成。
前者適用於某個行業和經營業務,如商業零售統一發票、商業批發統一發票、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統一發票等;後者僅適用於某一經營項目,如廣告費用結算發票,商品房銷售發票等。
增值稅專用發票是我國實施新稅制的產物,是國家稅務部門根據增值稅徵收管理需要而設定的,專用於納稅人銷售或者提供增值稅應稅項目的一種發票。
專用發票既具有普通發票所具有的內涵。同時還具有比普通發票更特殊的作用。它不僅是記載商品銷售額和增值稅稅額的財務收支憑證。而且是兼記銷貨方納稅義務和購貨方進項稅額的合法證明,是購貨方據以抵扣稅款的法定憑證,對增值稅的計算起著關鍵性作用。
參考資料:網路——會計分錄
❹ 因接受無償捐贈而發生的手續費應該計入什麼科目
因接受無償捐贈而發生的手續費會計處理:
1、如果捐贈取得的是原材料、固定資產的物資,則計入相關物資成本。
2、如果捐贈取得的是現金、銀行存款等,則計入管理費用。
新會計准則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帳務處理》對"營業外收入"科目的規定可以看出,該科目下設置了"捐贈利得"的明細科目,說明新會計准則規定將企業接受捐贈資產的價值作為"捐贈利得"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因接受無償捐贈而發生的手續費,如果捐贈取得的是原材料、固定資產的物資,則計入相關物資成本;如果捐贈取得的是現金、銀行存款等,則計入管理費用。
1、接受貨幣資金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2、接受非貨幣資金,以公允價值入賬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❺ 事業單位接受捐贈無形資產的會計分錄
事業抄單位無形資產增加(購建)襲的處理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准則的規定,事業單位的凈資產包括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專用基金和結余。無形資產在企業會計制度中體現了一種投資范疇的資金動向,特別是在企業的「現金流量表」中,購建和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時是在「投資」范疇中反映。因此,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一樣,應該界定這部分凈資產的屬性。如果和固定資產一樣,稱為「無形資產基金」,又不太合適。因為大部分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無形資產不多而且也不規范,假如與固定基金合並,也不妥當。筆者認為,直該將其放在「事業基金——投資基金」中核算比較合適,這樣處理不僅能與國際會計進一步接軌,而且能在會計處理時比原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
❻ 對外捐贈無形資產會計如何處理
企業抄對外捐贈固定資產以外的其他資產時,應當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無形資產」等科目,同時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等科目。
其中「營業外支出」科目記錄的金額為捐贈資產的賬面價值(自產產品為產品的生產成本;外購產品、原材料為外購成本;無形資產等資產則為歷史成本減除攤銷以及減值准備後的余額)加上資產捐贈過程中所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等稅費之和。
而「應交稅費」科目記載的金額則為按照資產的公允價值或者稅法規定的計稅價格和適用稅率計算確定的應交稅費額。
企業對外捐贈資產,包括捐贈貨幣性資產和非貨幣性資產,應按正常會計處理要求核算,待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再按計算的會計利潤根據稅法要求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企業所得稅。企業對外捐贈資產分為捐贈貨幣性資產和非貨幣性資產兩種情況。不論企業對外捐贈何種形式的資產,一律作為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賬戶。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對外捐贈無形資產會計如何處理
❼ 企業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借記無形資 產賬戶的依據是
企業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借記無形資 產賬戶的依據是
參考答案:c確定的價值加上相關稅費
❽ 企業接收捐贈的無形資產 會計處理問題
按現行的所得稅的規定,如果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價值較大,可以分專5年交納所得稅!
借:無形資產屬
貸:待轉資產價值
然後分期記入資本公積和確認所得稅
借:待轉資產價值
貸:資本公積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順便說一下,根據新准則,接受捐贈記入營業外收入!
❾ 接受無形資產捐贈,賬務如何處理,謝謝!
借:無形資產 30000
貸:營業外收入 30000
接收時不交稅,但營業外收入要交企業所得稅25%。
❿ 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會計分錄如何做
接受捐抄贈的無形資產,按確定的實際成本,借:無形資產,貸:遞延稅款(未來應交的所得稅),資本公積,銀行存款(應支付的相關費用),應交稅金(應支付的相關稅金)。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備考初級會計,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相關信息,請關注環球快問會計在線。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會計分錄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