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遞延資產如何攤銷
直接進管理費用進行攤銷(攤銷額/年限/12
借:管理費用
貸:長期待攤費用
B. 攤銷遞延收益分錄怎麼做
1.取得遞延收益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2.在收益分攤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專補貼
一、屬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在以後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本科目可按政府補助的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二、遞延收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收到或應收的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借記「銀行存款」、「其它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分配遞延收益,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2)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按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其它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在發生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未來期間,按應補償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按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其它應收款」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應在以後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
C. 什麼叫遞延費用
遞延費用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在以後年度內較長時期攤銷的除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以外的其他費用支出 。相當於現在的長期待攤費用.
D. 經濟學中什麼叫做收入和成本的遞延費用
遞延費用是開支不是在發生當期確認,而是先作為資產結轉,然後在未來確認為支出。(又稱遞延借項。)
附註:
遞延成本是在交易中發生的成本,但之前不會被未來的會計期間列支。
遞延收入,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相當於預收賬款。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的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為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列示為負債,當資產和負債科目使用。
E. 遞延,計提,折舊,攤銷的區別
應該說是不同的經濟業務內容。
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就是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的價內值能過生產會轉移到容產品中去,這就是它經濟價值的體現。
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以及新准則投資性房地產的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攤銷都屬於攤銷,它們的價值也會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逐漸減少。
待攤費用的減少也屬於攤銷,它是先支付後受益,新制度中沒有這個科目,歸並到預付款項。
預提費用的增加也屬於計提,它是先受益後支付,最常見的就是借款利息的計提和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計提,新制度中也沒有這個科目,歸並到預收款項。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也是新制度的科目,反映的是會計和稅法上的不同核算口徑而造成的所得稅暫時性差異,這些差異可以在以後年度逐年轉回。
F. 遞延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的區別
遞延資產和來長期待攤自費用的區別就是時限的區別。
1、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在以後年度內較長時期攤銷的除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以外的其他費用支出,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等。
2、待攤費用是指不超過一年但大於一個月這期間分攤的費用。超過一年分攤的費用就是遞延資產。
3、長期待攤費用是指開辦費和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外的其他遞延資產。包括一次性預付的經營租賃款、向金融機構一次性支付的債券發行費用,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等。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期限均在一年以上,這與待攤費用不同,後者的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所以列在流動資產項目下。
G. 遞延資產和待攤費用的區別
待攤費用是指一年以內攤銷完的費用,遞延資產的攤銷時間較長,是一年以上的需長期分攤的費用。
H. 遞延費是什麼
遞延費一般是說的貴金屬交易裡面的遞延費,也叫隔夜費或者倉息。如果是貴金屬遞延業務就是:遞延費《隔夜費。延期費》是上海黃金交易所平衡市場多空雙方推出來的費用,例如:市場空頭大於多頭,那麼多頭就要給空頭遞延費,費率為萬分之二點五。這個費用長期是持平的,今天可能得到,明天可能支付,所以不考慮在費用之列。
如果是其他的交易品種就是投資者要固定的繳納這個遞延費。詳細的可以加好友了解o(∩_∩)o
I. 請問:待攤費用\預提費用\遞延資產怎麼解釋,按月應攤銷多少
待攤費用
指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一次支出數額較大的財產保險費、排污費、技術轉讓費、廣告費、固定資產經常修理費、預付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等。企業單位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以及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應作為「遞延資產」不得列作待攤費用。這類費用,雖在本期發生,但在以後各期仍起作用,不應將它全部記入本期生產費用、商品流通費,要由以後各期分攤,以正確計算各期的生產費用或商品流通費。為了反映待攤費用的增減變動情況,應設置「待攤費用」科目。費用支付時,記入該科目的借方;費用攤銷時,記入該科目的貸方。借方余額表示尚待攤銷的費用數額,在資產負債表中列作流動資產。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在「待攤費用」科目中還核算搭建臨時設施、在用周轉材料、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實際成本,以及一次發生數額較大受益期較長的大型施工機械的安裝、拆卸及輔助設施費。
遞延資產
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實質上是一種費用,但由於這些費用的效益要期待於未來,並且這些費用支出的數額較大,是一種資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們與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確計算當期經營成果,所以應把它們作為遞延處理,在受益期內分期攤銷。
企業應當設置「遞延資產」帳戶,反映和監督各項遞延資產的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該帳戶是一個資產類帳戶。借方登記實際發生的各項遞延費用;貸方登記各項遞延費用的攤銷數;余額在借方,表示尚未攤銷的各種遞延資產數額。同時,該帳戶應按照費用種類設置明細帳。
J. 遞延資產和待攤費用是怎麼區分的
(一)遞延資產的性質
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實質上是一種費用,但由於這些費用的效益要期待於未來,並且這些費用支出的數額較大,是一種資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們與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確計算當期經營成果,所以應把它們作為遞延處理,在受益期內分期攤銷。
(二)遞延資產的內容
通常,遞延資產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等。
1.開辦費
開辦費是企業在籌建期間實際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籌建期間人員的工資、差旅費、辦公費、職工培訓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調研費、法律咨詢費及其他開辦費等。但是,在籌建期間為取得流動資產、無形資產或購進固定資產所發生的費用不能作為開辦費,而應相應確認各項資產。開辦費應當自公司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分期攤銷,攤銷期不得少於5年。
2.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企業從其他單位或個人租入的固定資產,所有權屬於出租人,但企業依合同享有使用權。通常雙方在協議中規定,租入企業應按照規定的用途使用,並承擔對租入固定資產進行修理和改良的責任,即發生的修理和改良支出全部由承租方負擔。對租入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不構成固定資產價值,其會計處理與自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無區別。對租入固定資產實施改良,因有助於提高固定資產的效用和功能,應當另外確認為一項資產。由於租入固定資產的所有權不屬於租入企業,不宜增加租入固定資產的價值而作為遞延資產處理。
租入固定資產改良及大修理支出應當在租賃期內分期平均攤銷;
3.長期待攤費用
是指開辦費和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外的其他遞延資產。包括一次性預付的經營租賃款、向金融機構一次性支付的債券發行費用,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等。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期限均在一年以上,這與待攤費用不同,後者的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所以列在流動資產項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