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待攤費用計提和攤銷計算表,有這個表格嗎
需要自製,寫上設備名稱,月份,月折舊額,攤銷額,合計等。很簡單。
Ⅱ 待攤費用計提和攤銷計算表屬於( )憑證
答:待攤費用計提和攤銷計算表屬於(轉帳)憑證
Ⅲ 該怎麼計提和攤銷長期待攤費用
《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長期待攤費用如下:
1801 長期待攤費用
一、本科目核內算企業已經發生容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應按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攤銷長期待攤費用,借記"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攤銷完畢的長期待攤費用的攤余價值。
Ⅳ 待攤費用如何攤銷
企業預付財產保險費、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租金、報刊訂閱費等,在預付和支付其他各項待攤費用時,借記“待攤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收益期限分期平均攤銷時,借記“製造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待攤費用”科目。新會計准則已不再使用該科目。
待攤費用是指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一次支出數額較大的財產保險費、排污費、技術轉讓費、廣告費、固定資產經常修理費、預付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等。企業單位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以及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應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已經支付但不能作為當期費用的支出,流動資產項目之一。根據我國會計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攤費用。待攤費用的概念基礎是權責發生制,也是配比原則的要求。
分錄
支付時
借:待攤費用-XX
貸:銀行存款(現金)
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營業費用)-電話費
貸:待攤費用-XX
新准則下至於什麼費用需要攤銷,那就看這費用是不是屬於本期發生(支付)的,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共同負擔的,攤銷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固定資產修理費等。掌握原則就是這費用是否能本期一次性進入成本或受益期限是不是比較長。
“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歷來都是體現權責發生制原則最主要的賬戶。財政部於2000年頒布的《企業會計制度》(以下簡稱“原制度”)中規定的“兩費”分別屬於資產類和負債類科目,其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均有專項列示。“新准則應用指南”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中刪除了“待攤費用”與“預提費用”科目,並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中也相應取消了這兩個項目,但未對原制度規定的待攤、預提有關業務的賬務處理及報表列示作任何說明,也沒有任何一處地方明確表示允許待攤、預提。
這樣,就造成眾多執行新准則企業的會計人員對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的會計處理產生了困惑。在相關部門沒有作出說明、學術界又各抒己見的情況下,許多企業便自行設法處理,其會計處理方法可謂五花八門。
如:有的企業仍保留“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期末將其反映在新准則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資產”和“其他流動負債”項目;有的企業通過“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代替“待攤費用”科目,期末將其反映在新准則資產負債表中的“預付款項”或者“其他應收款”等項目;也有的通過“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代替“預提費用”科目,期末將其反映在新准則資產負債表中的“預收款項”或者“其他應付款”等項目。
但是,這些方法是否符合新准則的要求呢?“兩費”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呢?在此,我們就自己的理解,淺析新准則取消“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的原因及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待攤費用如何攤銷?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Ⅳ 上年度的待攤費用計提的和攤銷的都要沖回怎麼做
沖回:
借: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全額)
貸:待攤費用 (全額)
已攤銷專:
借:待攤費用(攤銷數屬)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攤銷數)
所得稅匯算時要做納稅調整,不能沖減當年費用。
Ⅵ 新會計准則下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如何處理
根據新會計准則的規定,對於預付,後期才逐漸形成的費用的項目,應直接計專入相關費用屬類科目進行核算。屬於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計入管理費用;屬於企業生產車間為生產產品或者提供勞務而發生的計入製造費用;屬於企業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計入銷售費用。
預提費用就是屬於當期的費用應計入當期,企業按期預提計入原制度規定的費用金額,主要包括預提租金、保險費、短期借款利息、固定資產修理費等。根據新會計准則的資產負債表觀的要求,當實際發生上述費用時,可一次生計入相關成本及損益,不再進行預提。
Ⅶ 攤銷和計提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1、攤銷:攤銷(Amortization)指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
2、計提:英文是Accrual ,指計算和提取。
二、稅法規定不同
1、攤銷:根據《稅法細則》第四十九條規定,企業籌辦費應自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期不少於5年。土地使用權應作為無形資產單獨計算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期,凡合同有年限規定的,按合同規定的年限攤銷,無合同規定的,按不少於10年的期限攤銷。
2、計提:按照會計核算一般原則中的謹慎性原則和真實性原則,財政部[1999]35號文增加了計提短期投資跌價准備、存貨跌價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加上計提應收賬款壞賬准備,統稱四項計提。
三、計算方法不同
1、攤銷:固定資產准則規定企業應該根據固定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供選擇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無形資產在企業經濟活動中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從理論上講,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也應比照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即也要反映企業消耗無形資產內含經濟利益的方式。
2、計提:資產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只要有一項超過了資產的賬面價值,就表明資產沒有發生減值,不需再估計另一項金額。
Ⅷ 攤銷費用和待攤費用的區別
按照權責發生制,待攤費用指的是先一次性付了以後幾個期間(一年以內)的費用,回就先計入待攤費用答,在費用實際的期間再攤銷,先繳費時,計入待攤
借:待攤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然後分期分攤(攤銷費用)
借:管理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
還有一個對應的預提費用,是先在費用實際的期間預提,最後一起繳納
按照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預提費用和待攤費用科目都已經取消了,是賬務處理中,一般一次性支付的幾個月(一年以內)的費用,直接計入支付當期(或取得發票)的損益科目
Ⅸ 什麼叫計提、攤銷、待攤(會計)
1、計提比如房租費2008年6月份要交全年的,1-6月份就要計提。
2、6月份繳納是就走專待攤費用。
3、7月份就該攤銷到費屬用裡面去
比如全年房租費是12000
1月份計提時:1-5月份做預提
借:管理費用1000
待:預提費用1000
6月份繳納時
借:預提費用5000
管理費用1000
待攤費用6000
貸:銀行存款12000
7-12月份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1000
貸: 待攤費用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