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攤銷取決於哪些因素

無形資產攤銷取決於哪些因素

發布時間:2021-04-14 00:10:03

A. 為什麼無形資產也能計提折舊攤銷

無形資產也可以計提攤銷的原因是:
一、現行的企業會計准則對無形資產攤銷是這樣規定的:
1、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按合同規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規定)或法律規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規定)或合同規定與法律規定(兩者均規定)受益年限中較短者作為其攤銷年限進行攤銷。
2、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規定,則攤銷年限不應少於10年。正如企業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要充分考慮該項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並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於無形資產的攤銷也不能如此簡單的全額直線攤銷,而應有些變化。但這也必須建立在對無形資產的重新分類之基礎上。
二、新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對於不同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規定:
1、,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攤銷金額應當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
2、,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企業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果有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應當估計其使用壽命,並按本准則規定處理。

B.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計提攤銷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有哪些

對的
後面一句
: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在持有期間內不需要攤銷,但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進行減值測試。

C. 無形資產攤銷涉及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1.無形資產的成本
2.預計使用年限
3.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D. 無形資產的攤銷體現了什麼原則是謹慎性原則嗎

無形資產的攤銷體現了權責發生制原則,不是謹慎性原則。

因為無形資產屬於一項長期資產,企業可以在若干會計年度內受益,因而為獲得無形資產而發生的相關支出是資本性支出。同時企業的無形資產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這一期間里無形資產能為企業帶來額外的經濟利益。

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無形資產的成本應在其有效期限內進行攤銷。無形資產通過長期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其價值隨著無形資產的使用而逐漸損耗,並將所損耗的價值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提供的勞務中,或構成費用。通過產品的銷售或勞務的提供,從而使這部分攤銷的價值損耗得到補償。

(4)無形資產攤銷取決於哪些因素擴展閱讀

權責發生制原則在企業會計處理中處處可見。如本期銷售出一批產品,期末款項尚未收到,但在會計處理上應把它作為本期營業收入。

再如,企業提取固定資產折舊,是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的,盡管固定資產在本期尚未毀損,不必更新,但它的一部分價值已在本期消耗掉,因此要將這部分價值以折舊的形式提取出來,記入本期費用。

為了貫徹權責發生制,會計制度中還專門設立了「預提費用」、「待攤費用」和「遞延費用」科目,專門核算某些本期發生但尚未支出的費用和本期已支出但尚未發生的費用。權責發生制是相對於收付實現制而言的。

權責發生制大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時有其合理性,幾乎完全取代了收付實現制;但在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時卻有其局限性:一個在損益表上看來經營很好,效率很高的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上卻可能沒有相應的變現資金而陷入財務困境。

這是由於權責發生制把應計的收入和費用都反映在損益表上,而其在資產負債表上則部分反映為現金收支,部分反映為債權債務。為提示這種情況,應編制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現金流量或財務狀況變動表。彌補權責發生制的不足。

E. 影響無形資產的價值因素

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主要因素
1.無形資產的收益能力。無形資產的價值是由未來收益期限內無形資產可實現的收益額忻現而成的,包括有效壽命期間無形資產使用權轉讓值、無形資產年收益評估值等。一項無形資產,在環境、制度允許的條件下,獲利能力越強,其評估值越高;獲利能力越弱,評估值越低。有的無形資產,盡管其創造成本7民高,但不為市場所需求,或收益能力低微,其評估值就很低。
2.無形資產的使用期限。從價值本身而言,無形資產價值與該無形資產產生收益的年份密切相關,無形資產使用期限的長短,直接影響無形資產的評估值。所以無形資產的使用期限是影響無形資產評估值的一個重要因素。每一項無形資產,一般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的長短,一方面取決於該無形資產先進程度;另一方面取決於其無形損耗的大小。無形資產越先進,其領先水平越高,使用期限越長。同樣的,其無形損耗程度越低,其具有實際超額收益的期限(或收益期限)越長。確定使用期限的原則和依據是:①受法律保護而不受有效時間影響的無形資產,以法律保護年限為無形資產的使用期限;⑨既受法律保護,也受經濟年限限制的無形資產,以「孰短」的原則確定其使用年限;②不受法律保護的無形資產,由技術測定的有效經濟收益年限為其使用年限;④有轉讓合同的無形資產,以合同規定期限為其使用年限。
3.無形資產的科學價值和發展前景。一般科技成果都有一個發展—成熟—衰退的過程。成果技術水平越高,壟斷性越強,使用期限越長,成果所獲得的超額收益能力越強,其評估值越高;同時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如何,直接影響到評估值高低,其開發程度越高,技術越成熟,運用該技術成果的風險性越小,評估值就會越高。另外,無形資產的損耗和貶值也會影響其評估價值。無形資產的更新換代越快,無形損耗越大,其評估值就越低。無形資產價值的損耗和貶值,不取決於自身的使用損耗,而取決於本身以外的更新換代情況。

4.無形資產的成本。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一樣,也具有成本。只是相對有形資產而言,其成本確定不是十分明晰和易於計量。對企業無形資產來說,外購無形資產較易確定成本,自創成本計量更困難些。因為無形資產產生的一次性特點,使其在創造過程中所耗費的勞動不具有橫向比較性。同時,無形資產的創造,與其投入、失敗等密切相關,但這部分成本確定是很困難的。一般來說,這些成本項目包括創造發明成本、法律保護成本、發行推廣成本等。
5.成果使用方式。從轉讓內容看,無形資產轉讓有所有權轉讓和使用權轉讓。無形資產轉讓權利的大小直接關繫到買賣雙方的經濟利益,通常是買受方獲得的權利越大,無形資產的評估值越高。就所有權轉讓和使用權轉讓來說,所有權轉讓的無形資產評估值高於使用權轉讓的評估值。比如專利權的轉讓價格就比專利許可證的轉讓價格高得多。因為一項專利可以向多個廠家讓受許可證,每個廠家只獲得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壟斷性有限,轉讓價格就低,而是隨著轉讓次數的增加其評估值呈降低的趨勢。另外,在技術貿易中,同是使用權轉讓,由於其許可程度不同,也影響評估值的高低。
6.市場供需狀況。無形資產的市場供需狀況,一般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無形資產市場需求情況;二是無形資產的適用程度。對於可出售、轉讓的無形資產,其評估值隨市場需求的變動而變動,市場需求越大,則評估值就越高;市場需求越小,且有同類無形資產替代時,則其評估值就越低。同樣的,無形資產的適用范圍越廣,適用程度越高,需求者越多,需求量越大,評估值就越高。
7.費用支付方式。技術轉讓費用支付常常貫穿轉讓的全過程,各種不同的支付方式對評估價值的確定有直接影響。無形資產轉讓時,如果價格的轉讓方式是一次性支付,則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和投資後的經濟風險,一般是由買方承擔的,此時的評估值就應該定的低一些;如果價格的支付方式是採用多次支付,由於支付期限較長,評估值就應該高一些;採用技術入門費加上收益提成的支付方式,其評估值居中;而完全是依據收益進行提成的,其評估值最高。

F. 電大考試求助:決定無形資產攤銷方法的因素是: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正確選項為:C

解析:
無形資產的攤銷方專法屬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是一樣的。攤銷方法主要包括有兩類,即為年限平均法(直線法)、加速攤銷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那麼這些方法的具體確定,是根據該項與無形資產相關的經濟利益的現實方式有關系的,如果一項無形資產對企業的利益的獲得上每年都是幾乎都是相等的,那麼就應當選擇年限平均法進行攤銷的。如果這項無形資產一開始的收益作用明顯,以往後的時期,其作用越小,那麼應當就選擇加速攤銷法。
所以說攤銷方法的選擇是與實現未來經濟利益的方式是相關的。故應當選擇C。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G. 無形資產的攤銷有什麼規定

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攤銷是這樣規定的:無形資產應當自回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答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按合同規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規定)或法律規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規定)或合同規定與法律規定(兩者均規定)受益年限中較短者作為其攤銷年限進行攤銷,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規定,則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筆者認為如此處理還欠妥當。正如企業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要充分考慮該項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並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於無形資產的攤銷也不能如此簡單的全額直線攤銷,而應有些變化。但這也必須建立在對無形資產的重新分類之基礎上:

H. 無形資產如何攤銷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

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版平均權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按如下原則確定:
(一) 合同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
(二) 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
(三) 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如果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攤銷無形資產價值時: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

I. 無形資產怎樣攤銷

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為其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無形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但下列情況除外:
(1)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
(2)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並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
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攤銷是這樣規定的: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按合同規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規定)或法律規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規定)或合同規定與法律規定(兩者均規定)受益年限中較短者作為其攤銷年限進行攤銷,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規定,則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筆者認為如此處理還欠妥當。正如企業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要充分考慮該項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並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於無形資產的攤銷也不能如此簡單的全額直線攤銷,而應有些變化。但這也必須建立在對無形資產的重新分類之基礎上:

J. 無形資產攤銷

因為2011年12月31日的時候該項無形資產確定的預計可收回金額為378萬元,這個是內2011年12月31日的無形容資產余額,然後該項無形資產剩餘可攤銷63個月(2012年1月—2017年3月),按直線法攤銷的話,每個月應攤378÷63=6萬元,2012年度應攤銷72萬元,所以2012年12月31日年末金額為306萬元。其實第一問那裡的解析也是按月份來計算的,1000/10×9/12(表示的就是2007年4月1日開始2007年度應攤銷9個月的金額,這公式表示原值1000除以10年除以12個月乘以9個月)1 000/10×4是表示(2008年—2011年應計提的4個金額)

希望這么解釋你會明白,因為購進時該資產是按原值的10年平均攤銷的,後面2011年12月31日發生減值時,只能根據預計可收回金額來繼續攤銷剩餘的年限月份。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攤銷取決於哪些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