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收到政府補助款的會計分錄
計入營業外收入。
收到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分配遞延收益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2)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時: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1)政府補貼攤銷分錄擴展閱讀:
根據《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民間非營利組織應當在滿足規定的收入確認條件時確認政府補助收入,其主要賬務處理包括:
(1)接受的政府補助,按照應確認的金額,借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政府補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科目或者「政府補助收入——限定性收入」科目。
對於接受的附條件政府補助,如果存在需要償還全部或者部分政府補助資產或者相應金額的現時義務時(例如因無法滿足政府補助所附條件而必須將部分或者全部政府補助款退還給政府補助人時),按照需要償還的金額,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
(2)如果限定性政府補助收入的限制在確認收入的當期得以解除,則應當將其轉為非限定性政府補助收入,借記「政府補助收入——限定性收入」,貸記「政府補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3)期末,將「政府補助收入」科目的各明細科目的余額分別轉入限定性凈資產和非限定性凈資產,借記「政府補助收入——限定性收入」,貸記「限定性凈資產」科目:借記「政府補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貸記「非限定性凈資產」科目。
B. 收到政府補貼款10萬,要怎麼寫會計分錄!
收到政府補貼款10萬,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100000
貸:遞延收益 10000
政府的補貼收入,主要是按規定應收取的政策性虧損補貼和其他補貼,一般作為企業的非正常利潤處理。接受政府補貼的企業,應設置「應收補貼款」賬戶以及「應收補貼」賬戶。
企業按規定計算出應收的政策性虧損補貼以及其他補貼時,借記「應收補貼款」賬戶,貸記「補貼收入」賬戶;收到補貼款時,借記「銀行存款」賬戶,貸記「應收補貼款」賬戶。到期末時,將「補貼收入」賬戶的余額結轉至「本年利潤」賬戶中去。
(2)政府補貼攤銷分錄擴展閱讀:
遞延收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按應收或收到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xx資產」或其他資產類科目,
貸記本科目。在相關的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分配遞延收益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收益」科目,處置該資產時,將該資產對應的遞延收益科目余額轉入資產處置收益(營業外收入)科目。
(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按應收或收到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在以後期間確認相關費用時,按應予以補償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用於補償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管理費用」等科目。
C. 收到政府補助如何做會計分錄
1、收到的政府補助用於企業以發生費用 屬於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2、收到的政府補助用於長期資產(如購買固定資產) 屬於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分攤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政府補助收入是指民間非營利組織接受政府撥款或者政府機構給予的補助而取得的收入。而且,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政府補助收入應當視相關資產提供者對資產的使用是否設置了限制,分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進行核算。
根據《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民間非營利組織應當在滿足規定的收入確認條件時確認政府補助收入,其主要賬務處理包括:
(1)接受的政府補助,按照應確認的金額,借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政府補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科目或者「政府補助收入——限定性收入」科目。
(2)如果限定性政府補助收入的限制在確認收入的當期得以解除,則應當將其轉為非限定性政府補助收入,借記「政府補助收入——限定性收入」,貸記「政府補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3)期末,將「政府補助收入」科目的各明細科目的余額分別轉入限定性凈資產和非限定性凈資產,借記「政府補助收入——限定性收入」,貸記「限定性凈資產」科目:借記「政府補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貸記「非限定性凈資產」科目。
D. 政府補貼怎麼做會計分錄
《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修訂)》: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並在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項目之上單獨列報;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應當計入營業外收支。
E. 政府收益性補助,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企業按照固定的定額標准取得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應收金額計量,確認為營業外收入,否則
應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量。
(例17—1)甲企業為一家儲備糧企業,20×7 年實際糧食儲備量1 億斤。根據國家有關規定,
財政部門按照企業的實際儲備量給與每季度每斤0.039 元的糧食保管費補貼,於每個季度初支付。
20×7 年1 月l0 日,甲企業收到財政撥付的補貼款。
(1)20×7 年1 月1 日,甲企業確認應收的財政補貼款
借:其他應收款 3900000
貸:遞延收益 3900000
(2)20×7 年1 月10 日,甲企業實際收到財政補貼款
借:銀行存款 3900000
貸:其他應收款 3900000
(3)20×7 年1 月,將補償1 月份保管費的補貼計入當期收益
借:遞延收益 l300000
貸:營業外收入 1300000
20×7 年2 月和3 月的分錄同上
(例17—2)乙糧食儲備企業按照相關規定和有關主管部門每季度下達的輪換計劃出售陳糧,同
時購入新糧。為彌補乙企業發生的輪換費用,財政部門按照輪換計劃中規定的輪換量支付企業0.02
元/斤的輪換費補貼。乙企業根據下達的轉換計劃需要在20×7 年第一季度輪換儲備糧1.2 億斤,
款項尚未收到。
(1)20×7 年1 月按照輪換量1.2 億斤和國家規定的補貼定額0.02 元/斤,計算和確認其他應
收款240 萬元
借:其他應收款 2400000
貸:遞延收益 2400000
(2)20×7 年1 月,將補償1 月份保管費的補貼計入當期收益
借:遞延收益 800000
貸;營業外收入 800000
20×7 年2 月和3 月的分錄同上
(例17—3)丙企業生產一種先進的模具產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該企業的這種產品適用增值
稅先征後返政策,即先按規定徵收增值稅,然後按實際繳納增值稅額返還70%。20×1 年1 月,該
企業會計准則講解2010 第十七章 政府補助
212
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稅額120 萬元。20×1 年2 月,該企業實際收到返還的增值稅額84 萬元。20×1
年2 月,丙企業實際收到返還的增值稅額時
借:銀行存款 840000
貸:營業外收入 840000
(例17—4)20×7 年3 月,丁糧食企業為購買儲備糧從國家農業發展銀行貸款2000 萬元,同期
銀行貸款利率為6%。自20×7 年4 月開始,財政部門於每季度初,按照丁企業的實際貸款額和貸
款利率撥付丁企業貸款利息,丁企業收到財政部門撥付的利息後再支付給銀行。
(1)20×7 年4 月,實際收到財政貼息30 萬元時
借:銀行存款 300000
貸:遞延收益 300000
(2)將補償20×7 年4 月份利息費用的補貼計入當期收益
借:遞延收益 100000
貸:營業外收入 100000
20×7 年5 月和6 月的分錄同上。
企業對於綜合性項目的政府補助,需要將其分解為與資產相關的部分和與收益相關的部分,分
別進行會計處理;難以區分的,將政府補助整體歸類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視情況不同計入當
期損益,或者在項目期內分期確認為當期收益。
(例17—5)A 公司20×6 年12 月申請某國家級研發補貼。申請報告書中的有關內容如下:本公
司於20×6 年1 月啟動數字印刷技術開發項目,預計總投資360 萬元、為期3 年,已投入資金120
萬元。項目還需新增投資240 萬(其中,購臵固定資產80 萬元、場地租賃費40 萬元、人員費100
萬元、市場營銷20 萬元),計劃自籌資金120 萬元、申請財政撥款120 萬元。20×7 年1 月1 日,
主管部門批准了A 公司的申請,簽訂的補貼協議規定:批准A 公司補貼申請,共補貼款項120 萬元,
分兩次撥付。合同簽訂日撥付60 萬元,結項驗收時支付60 萬元(如果不能通過驗收,則不支付第
二筆款項)。
(1)20×7 年1 月1 日,實際收到撥款60 元
借;銀行存款 600000
貸:遞延收益 600000
(2)自20×7 年1 月1 日至20×9 年1 月1 日,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分配遞延收益(假設按年分
配)
借:遞延收益 300000
貸:營業外收入 300000
(3)20×9 年項目完工,假設通過驗收,於5 月1 日實際收到撥付60 萬元
借:銀行存款 600000
貸:營業外收入 600000
(例17—6)20×6 年9 月,B 公司按照有關規定,為其自主創新的某高新技術項目申報政府
財政貼息,申報材料中表明該項目已於20×6 年3 月啟動,預計共需投入資金2000 萬元,項目期
2.5 年,已投入資金600 萬元。項目尚需新增投資1400 萬元,其中計劃貸款800 萬元,已與銀行
簽訂貸款協議,協議規定貸款年利率6%,貸款期2 年。經審核,20×6 年11 月政府批准撥付B 公
司貼息資金70 萬元,分別在20×7 年10 月和20×8 年10 月支付30 萬元和40 元。
(1)20×7 年10 月實際收到貼息資金30 萬元
借:銀行存款 300000
貸:遞延收益 300000
(2)20×7 年10 月起,在項目期內分配遞延收益(假設按月分配)
借:遞延收益 25000
企業會計准則講解2010 第十七章 政府補助
213
貸;營業外收入 25000
(3)20×8 年10 月實際收到貼息資金40 萬元
借:銀行存款 400000
貸:營業外收入 400000
F. 關於政府補助,會計處理分錄。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財管理暫行條例辦法的通知》通知:
我記得第二十條中:有效地安排和使用創新基金撥款,保證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挪用。其中:形成資產部分轉入企業「資本公積」。
經財政部門審核合理費用後剩餘專款部分返還財政。
是真正政府補助要繳納所得稅,
收到企業未發生政府補助相關費用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政府補助款
收到企業已發生相關費用後政府補助相關費用一次性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款
購非經營性固定資產貨到同時付款分錄
「借」固定資產-XX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購非經營性固定資產先貨到後付款分錄
「借」固定資產-XX固定資產
「貸」應付賬款-供貨全稱
購非經營性固定資產先付款後貨到分錄
「借」固定資產-XX固定資產
「貸」應收賬款-供貨全稱
購經營性固定資產貨到同時付款分錄
「借」固定資產-XX固定資產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7%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購經營性固定資產先貨到後付款分錄
「借」固定資產-XX固定資產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7%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供貨方全稱
購非經營性固定資產先付款後貨到分錄
「借」固定資產-XX固定資產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7%進項稅額)
「貸」應收賬款-供貨全稱
支付撥款前研發設計相關費用分錄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支付撥款後研發設計相關費用分錄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同時:
「借」遞延收益-政府補助款
「貸」營業外收入-遞延收益補助款
補助前購固定資產年均攤銷時分錄
「借」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XX固定資產
補助後購固定資產年均攤銷時分錄
「借」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XX固定資產
同時
「借」遞延收益-政府補助款
「貸」營業外收入-遞延收益補助款
G. 收到政府補貼款10萬,如何寫會計分錄
收到政府補貼款,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款
政府的補貼收入,主要是按規定應收取的政策性虧損補貼和其他補貼,一般作為企業的非正常利潤處理。接受政府補貼的企業,應設置「應收補貼款」賬戶以及「應收補貼」賬戶。
企業按規定計算出應收的政策性虧損補貼以及其他補貼時,借記「應收補貼款」賬戶,貸記「補貼收入」賬戶;收到補貼款時,借記「銀行存款」賬戶,貸記「應收補貼款」賬戶。到期末時,將「補貼收入」賬戶的余額結轉至「本年利潤」賬戶中去。
H. 補貼收入如何做會計分錄
補貼收入是企業從政府或某些國際組織得到的補貼,一般是企業履行了一定的義務後,得到的定額補貼。我國企業的補貼收入,主要是按規定應收取的政策性虧損補貼和其他補貼,一般將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