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屋折舊的年限是多少凈殘值率百分之幾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一般企業使用較多的是直線法。企業計提折舊可以個別計提,也可分類計提。
② 房屋折舊怎麼計算
1、確定固定資產入賬價值;
2、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
3、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折舊方法如下:一、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利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通常,企業按分類折舊來計算折舊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某類固定資產月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100%
採用分類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簡單,但准確性不如個別折舊率。
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簡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經濟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沒有考慮這一事實。又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發生的維修費用也不一樣,平均年限法也沒有考慮這一因素。
因此,只有當固定資產各期的負荷程度相同,各期應分攤相同的折舊費時,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折舊才是合理的。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彌補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缺點,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舊額
三、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字串4
常用的加速折舊法有兩種:
(1)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一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資產的賬面折余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即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最後兩年,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例如:某企業一固定資產的原價為10 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200元,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每年的折舊額為: 字串6
雙倍余額年折舊率=2/5×100%=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6 000-2 400)×40%=1 440(元)
從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線法)計提折舊。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舊額=(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為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和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折數總和
或: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③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及凈值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另外你說的是殘值率吧,目前通常為5%的殘值率,其餘的95%計提折舊。
其中:1、內資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做好已取消的企業所得稅審批項目後續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3〕70號)第二條之規定固定資產殘值比例統一為5%。
2、外資企業
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外資企業固定資產殘值率一般為10%。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2007年第512號) 第五十九條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年第63號)第三十二條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可以看出新稅法不再對固定資產殘值率的比率做出硬性規定,將固定資產殘值率的比率確定權交給企業,但是強調一個合理性,要求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④ 房產凈值如何計算
凈值(Networth),或稱資產凈值(Netassets)、賬面價值,意指財產擁有人在財產留置以外所擁有的利益,通常為一筆金額。在會計上凈值指公司、團體、或個人的資產值減去負債,亦即公司償還所有負債後股東應占的資產價值。凈值通常是以每一份股票的單位計算,例如某公司的每股資產凈值為一元,即每股能分到一元的資產。個人資產凈值則常常用來測量身價。具體計算公式為:
股票凈值總額=公司資本金+法定公積金+資本公積金+特別公積金+累積盈餘-累積虧損
每股凈值=凈值總額/發行股份總數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⑤ 房屋凈值評估值是什麼
房屋凈值評估值,應該是當前房屋的實際凈值,而實際凈值應該有房屋評價分析師來評估。因此就是房屋凈值評估值。
⑥ 房產市值,評估值和凈值的區別
一、首先,從定義上區分房產市值、評估值與凈值。
1、房產市值:即房產當前的市場價值。
2、凈值:房產市值在減掉房產稅後還要去掉營業稅,手續費等各種費用後得到的價值。
3、評估值,即房產市值減去房產稅後所得到價值。
二、其次,從放款額度計算方式上,三者也有不同。
1、房產市值:放款額度=房產市值×成數(一般為7成)。
2、凈值:放款額度=(房產市值-房產稅-營業稅-手續費等)×成數。
3、評估值,放款額度=(房產市值-房產稅)×成數。
三、房屋估價的確定不同。
1、房產市值的確定:通常來說,一個地方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好壞是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直接掛鉤的,經濟發展的好,房地產市場就會興旺,也就是說,GDP總量越大,房屋市值越高。但要想確定房屋的具體市值,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評估值就是對房地產進行估價,也就是說,由持有《房地產估價人員崗位合格證書》或《房地產估價師注冊證》的專業人員,根據估價目的,遵循估價原則,按照估價程序,運用估價方法,在綜合分析,影響房地產價格因素的基礎上,結合估價經驗及對影響房地產價格因素的分析,對房地產的特定權益,在特定時間最可能實現的合理價格所作出的估計、推測與判斷。
(6)房屋攤銷的凈值擴展閱讀
房屋評估計價方法:以房屋建築總面積(平方米)、按測定的重置單價計算房屋重置完全價值(原值),根據評估的房屋新舊程度,計算房屋現值(凈值)。其計算公式如下:
1、房屋重置完全價值(原值)=房屋建築總面積×房屋重置單價±房屋的增減價值;
2、房屋現值(凈值)=房屋重置完全價值(原值)×評估的房屋新舊程度(%);
3、房屋應提折舊=房屋重置完全價值(原值)-房屋現值(凈值);
4、年折舊額=房屋重置完全價值(原值)×(1-殘值率)÷耐用年限;
5、年折舊率=年折舊額÷房屋重置完全價值(原值)×100%;
6、尚可使用年限=房屋的耐用所限×評估的房屋新舊程度(%)。
⑦ 固定資產--房產怎麼攤銷
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也就是指的固定資產的最低使用壽命):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固定資產提折舊,得在你達到預定使用的下月才開始提的,就像你9月買電腦,得10月開始計提
固定資產只能提折舊,不能像費用一樣做攤銷,折舊提完了,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也就為0了,提折舊有很多種方法
1、最簡單的:平均年限法(也稱直線法),就是用你的賬面價值/規定年限/12=每月折舊,這是我的理解
完整的計算公式是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適用范圍:平均年限法適用於房屋,建築物等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
2、最麻煩的:工作量法又稱變動費用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公式: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適用范圍:在運輸企業和其他的專業車隊和客貨汽車。某些價值大而又不經常使用或季節性使用的大型機器設備中,可以用工作量法來計提折舊
3、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
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則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類型:在具體實務中,加速折舊方法又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兩種。
適用范圍:如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飛機製造企業,汽車製造企業,化工醫葯等
你看你適合用哪一種就用哪一種,是可以同時使用的不過你一但使用了就不能隨意更改的。
⑧ 房屋的累計折舊怎麼計算
房屋的累積折舊的計算公式為:年折舊費=(造價-殘值)/折舊年限 或=造價×(1-殘值率)/折舊年限,其中每月折舊=固定資產原值×(1-殘值率)/折舊年限/12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折舊年限*100%。房屋的使用年限是20年,生產設備的使用年限是10年。
舉例:1、公司一年房租費是296000元,怎麼計算每個月的累計折舊,6月份開始使用。
月折舊額=296000*(1-0.05)/20/12=1171.67元
會計分錄為:借:製造費用1171.67 貸:累計折舊1171.67
2、一些購入的固定資產,升降機5000元,怎麼算出累計折舊。6月份開始使用。
月折舊額=5000*(1-0.05)/10/12=39.58元
會計分錄為:借:製造費用39.58 貸:累計折舊39.58
(8)房屋攤銷的凈值擴展閱讀:
為體現一貫性原則,在一年內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舊方法中,當已提月份不小於預計使用月份時,將不再進行折舊。本期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期不提折舊,當期減少的要計提折舊以符合可比性原則。
採用的幾種折舊方法介紹:
平均年限折舊法一
月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
月折舊額=月折舊率×原值=(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
殘值=原值×殘值率
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舊法一隻與三個參數相關:原值、殘值(或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折舊的多少與「累計折舊」、「已計提月份(已計提月份小於預計月份時)」無關。
平均年限折舊法二
月折舊額=(原值-殘值-累計折舊)÷(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殘值)
=[1―累計折舊÷(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舊法中,折舊金額與 原值、累計折舊、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個參數相關。
如果累計折舊與已計提月份均為0,則兩種折舊方法中的月折舊額是一樣的,但是月折舊率不同。
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 ÷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按雙倍直線折舊率和固定資產凈值來計算折舊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採用此法,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平均攤銷。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殖) ÷ 規定的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⑨ 房產評估凈值怎麼算
凈值,又 稱折余價值,是指 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或重置完全價值減去累 計折舊額後的余額。 股票凈值的計算公式為:股票凈值總額=公司資本金+法定公積金+資本公積金+特別公積金+累積盈餘-累積虧損;基金單位凈值,是指當前的基金總凈資產除以基金總份額。其計算公式為:基金單位凈值=總凈資產/基金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