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補繳的土地出讓金如何進行攤銷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五條、六十七條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回第十二條所稱無形資產答,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因此,土地出讓金應作為無形資產,按照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
Ⅱ 土地出讓金,我按營業執照經營年限規定二十年攤銷,可稅務部門說應按五十年攤銷,哪個年限對
1、土地使來用權通常應確認為自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其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成本,仍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分別進行攤銷和提取折舊。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Ⅲ 企業取得的土地出讓金如何攤銷
【問題】某非房地產開發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通過支付出讓金方式取得一宗土地的使用權50年,一年後,在該土地上開發建造廠房和辦公樓。該土地出讓金如何進行攤銷和處理? 【簡答】由於該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則取得土地使用權之後,在開發建造房屋前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三條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無形資產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其中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等。對於土地使用權攤銷的規定,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六條規定,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該土地使用權明確了使用年限為50年,所以在開發之前是需要按照50年的期限逐年進行攤銷的。無形資產攤銷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應計入管理費用科目核算。 在開始動工建造房屋後至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期間,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的規定,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該企業屬於自建建築物,所以應當在建造時直接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Ⅳ 土地出讓金攤銷
有兩抄種方法。
一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你司可以在剩下的受益年限攤銷。
二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後,准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企業由於上述原因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以在追補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後年度遞延抵扣或申請退稅。」
你司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追補攤銷,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Ⅳ 土地出讓金如何進行攤銷
【答】上述公司所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應作為無形資產。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專條例》第屬六十五條、六十七條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所稱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因此,土地出讓金應作為無形資產,按照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
Ⅵ 無形資產(土地出讓金 )攤銷的會計分錄
1、如果單位執行了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2、如果單位還沒執行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Ⅶ 土地出讓金 攤銷
1.未取得復土地使用權證的制土地出讓金是不能攤銷的,而且計入:無形資產也是不合法的,只有將已付款暫掛:預付帳款或其他應收款科目中,待取得土地使用證書在做帳務處理;
2. 一般土地使用權的攤銷時間是:取得證書的當月,在證書規定的時間內攤銷
Ⅷ 土地出讓金可否列為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解答】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五條和內六十七條的規定,企容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所稱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貴公司所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應作為無形資產,按照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並在稅前列支。
Ⅸ 繳納土地出讓金取得的土地如何入賬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並按規定進行攤銷。 如果公司取得的版土地使用權用於房地權產開發使用,則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如果公司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而是單獨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分別進行攤銷和提取折舊。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稅范圍為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等。其中,城市是指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市,包括市區和郊區;縣城是指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鎮;
建制鎮是指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建制鎮;工礦區是指工商業比較發達,人口比較集中,符合國務院規定的建制鎮標准,但尚未設立建制鎮的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
工礦區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復。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的具體征稅范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
土地使用稅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列入大、中、小城市和縣城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多少不同。為了防止長期征地而不使用和限制多佔土地,可在規定稅額的2倍-5倍范圍內加成征稅。
Ⅹ 土地資產,以前是評估入賬,現在補繳土地出讓金,怎樣入賬,同時攤銷稅前能扣除嗎
1、入賬方法:將原入賬的沖回再以土地實際成本入賬。
2、原攤銷是不能稅前扣除的,因為你們並沒有實際取得該土地,也沒有付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