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拆遷補償款要多久發放下來;可我們拆了都好幾年;為什麼到哪可咨詢
徵收項目啟動前,所有的補償都是足額到位的。
但是發放的具體時間需要看補償協議是如何簽訂的。
我國法律規定,補償協議的內容必須包括補償方式、補償期限、過渡期限等條款。如果是貨幣補償,還必須包括補償款的支付期限、支付數額、支付方式等。一但雙方簽字確定,就需要按照協議的約定去履行。如果對方不履行協議,可以就協議履行起訴至人民法院。
而且,所有的征地拆遷款都是要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的。如果簽訂補償協議後,補償款沒有到位,可以向審計部門舉報。征地拆遷款的使用和發放情況是受審計部門監督的,而且審計部門在徵收結束後也會公布審計結果。
2. 企業收到拆遷賠償款,怎樣做賬務處理
對企業搬遷補償款賬務處理,主要涉及《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3號》(財會[2009]8號)、《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和《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
1、因公共利益搬遷而收到的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企業應於收到補償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專項應付款」科目。然後區別以下情況分別進行處理:
第一、屬於補償搬遷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性支出和停工損失的,應從「專項應付款」科目轉入「遞延收益」科目,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並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即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第二、屬於補償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搬遷損失的,應從「專項應付款」科目轉入「遞延收益」科目。在固定資產清理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在無形資產轉銷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第三、屬於補償搬遷後新建資產(主要為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的,應從「專項應付款」科目轉入「遞延收益」科目,並作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期計入當期損益,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第四、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後的結余,應當轉入資本公積中的其他資本公積明細科目,由全體股東共同享有,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資本公積」科目。
2、因非公共利益搬遷而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包括因公共利益搬遷而收到的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
企業應於收到補償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
(2)煤礦支付搬遷補償款幾年攤銷擴展閱讀:
企業拆遷賬務處理應注意事項:
第一、屬於補償搬遷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性支出和停工損失的,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第二、屬於補償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搬遷損失的,在固定資產清理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在無形資產轉銷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第三、屬於補償搬遷後新建資產(主要為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的,作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期計入當期損益,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第四、企業搬遷完畢,遞延收益應保留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金額,差額部分應轉入營業外收入,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3. 企業收到政府給予的搬遷補償款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
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
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新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第七條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
但是,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第八條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二)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3)煤礦支付搬遷補償款幾年攤銷擴展閱讀:
一、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除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1、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2、產權調換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
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二、拆遷補償費用一般包含8個部分:
1、房地產評估價格;
2、裝飾裝潢補償費;
3、搬遷補助費(含生產設備搬運、拆裝費);
4、臨時安置補助費;
5、附屬設施補償費;
6、樹木花卉補償費;
7、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補償費;
8、權屬證書變更費。
4. 搬遷補償款的會計處理怎麼做
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一般作為「專項應付款」核算。
搬遷補償款存款利息,一並轉增「專項應付款」。
因搬遷出售、報廢或毀損的固定資產,作為固定資產清理業務核算,其凈損失核銷「專項應付款」;機器設備因拆卸、運輸、重新安裝、調試等原因發生的費用,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用於安置職工的費用支出,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
企業搬遷結束後,「專項應付款」如有餘額,作調增「資本公積金」處理,由此增加的「資本公積金」由全體股東共享;「專項應付款」不足的,則應計入當期損益。
5. 財政部關於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 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廢止了嗎
答: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其中,屬於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及搬遷後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後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新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 第七條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第八條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二)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6. 請問國家對煤礦塌陷區搬遷的賠償標準是多少
各地標不一樣,以山東為例:
根據《山東省搬遷壓煤建築物暫行規定》
補償標准:
第十四條搬遷壓煤村莊,依據登記造冊的房屋建築面積,由煤礦按下列標准支付補償費:
(一)樓房每平方米不超過一百三十元;
(二)磚牆瓦房、石牆瓦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一百元;
(三)磚鑲門窗砌四角土坯牆瓦房、外磚里坯混合牆瓦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九十元;
(四)干插石牆草房、土坯牆草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八十元;
(五)新村內外的水、電、道路等公用設施的修建費,不超過房屋搬遷補償費總額的百分之十五。
原建築物舊料歸搬遷者所有。在搬遷村莊范圍內,集體和個人的圍牆、門樓、廁所、菜窖、豬圈、樹木、青苗等輔助設施和附著物一律不予補償。
第十五條搬遷所需木材、鋼材、水泥及煤炭指標,由煤礦根據舊房屋建築面積,按照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國家定價,每平方米補助木材零點零一五立方米、鋼材三公斤、水泥十公斤、煤炭二十公斤。地材由搬遷個人自理。
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以後地材價格上漲的,煤礦應按房屋搬遷補償費的百分之四十,乘以當地市場地材價格上漲的幅度,予以補助。
第十六條屬本規定第十二條范圍,新村址到該村耕地之間需新修生產道路時,其資金由煤礦負擔。
新舊村址距離超過三公里的,煤礦應按搬遷村莊在籍人數的百分之七十,以每人二百元的標准一次性支付生產運輸工具補助費。
第十七條搬遷全民所有制和鄉鎮以上集體所有制企事業單位,由煤礦按以下標准予以補償:
(一)搬遷廠房、庫房、辦公室、宿舍、食堂、浴池等主要建築物,市(地)、縣(市、區)搬遷辦應組織礦務局、煤礦、當地鄉鎮人民政府及搬遷單位的有關人員進行丈量、評估與核實,按其建設時的總造價予以補償。所有建築物舊料歸原單位所有。圍牆、大門、廁所、池塘、專用場地及樹木等損失,不予補償;
(二)室內外上下水道、水井、水塔、高低壓供電、照明、廣播、通訊線路與設施及搬遷范圍內的橋涵等,按其建設時的總造價予以補償;
(三)拆遷、安裝機械設備,按其核實的實際發生費用予以補償;
(四)企業因搬遷造成停產,其停產損失費按在冊職工一個月的工資總額予以一次性補償;
(五)搬遷所需木材、鋼材、水泥及煤炭指標,按需搬遷的主要建築物面積,每平方米補助木材零點零二立方米、鋼材八公斤、水泥二十公斤、煤炭四十公斤,其價格執行簽訂搬遷協議時的國家定價。
第十八條村莊、全民所有制和鄉鎮以上集體所有制企事業單位搬遷新址,確定在地表移動穩定的採煤塌陷區的,應用煤矸石充填塌陷區,並在塌陷區覆蓋厚度不低於零點三米的土層,費用由煤礦負擔。
在充填的塌陷區內建房的,煤礦應按房屋搬遷補償費的百分之十五支付房屋加固費。
(6)煤礦支付搬遷補償款幾年攤銷擴展閱讀
《關於做好全省煤礦礦區農村住房建設和壓煤村莊搬遷工作的意見(試行)》
四、認真執行補償政策,確保資金及時到位
煤礦礦區農村住房建設,經批准實施壓煤村莊搬遷的,涉及新佔用的土地依法辦理土地徵收或使用手續,新佔用土地補償標准按山東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准執行;
被搬遷村房屋等地面附著物的拆遷補償,按照設區的市有關部門制定並報經省物價局、財政廳、國土資源廳批準的徵收城市規劃區外集體土地地面附著物補償標准執行。
在壓煤村莊搬遷范圍內,違章搭建、搶建的建築物不予補償,證照不全但有鄉(鎮)政府和村(居)民委員會出具證明的房屋,其最高補償面積不得超過法律、法規規定的宅基地面積限額。
市和縣(市、區)壓煤村莊搬遷管理機構應當協調、指導煤炭企業與被搬遷村莊的村民委員會簽訂書面搬遷補償協議。搬遷補償協議主要包括房屋面積、補償金額、資金撥付時間和方式、搬遷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
煤炭企業要嚴格履行壓煤村莊搬遷補償責任,所需搬遷補償資金按財務有關規定列支,保證補償資金及時到位。搬遷新村的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等要嚴格按照工程建設的規定執行,確保工程質量。
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補償資金的監管,凡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要實行政務公開。審計、監察等部門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搬遷補償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審計。
要妥善解決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搬遷壓煤村莊徵收土地的,縣(市、區)政府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將被徵收土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7. 國家對煤礦塌陷區搬遷的賠償標準是多少
各省份補償不一,按當地生活水平計算。以安徽為例:
一)安徽省淮北市
1、搬遷補償費:村民房屋及其廁所、壓井、牆頭、樹木等附屬設施按每人9000元進行補償。
2、公益設施費:在每人9000元搬遷補償費的基礎上,再按每人1350元(即9000元/人×15%=1350元/人)補償給集體,用於新村址內的道路、供電、供水、排水和衛生等配套設施建設。新村址外的道路、供電、供水、排水等設施由煤礦企業負責至新村址。
3、青苗補償費:沉陷的耕地每年每畝補償青苗費900元,果園補償費高於此標准。 4、集體和個人興辦的企業按新建重置價格的80%補償,新搶建的,一律不予補償。 5、新村址用地:煤礦企業按照國家現行的征地價格,將征地款全額交付到政府,由政府負責辦理徵用審批手續。
6、原老莊盤土地:原老莊盤面積如大於新村址面積,多餘的面積,由煤礦企業按照國家現行征地價格補償給村民。
7、為協調村莊搬遷工作,在搬遷補償費的基礎上增加30%,作為搬遷機動調節費。 8、按補償總額,向政府主管部門交納4%的管理費和2%的不可預見費。
9、土地復墾:沉陷深度不超過1.5米且非常年積水的土地,由煤礦企業支付土地復墾費用,交由土地所有者組織復墾。其中:深度在0.2-0.5米的,土地復墾費的支付標准為每平方米3-4.5元;深度在0.5-1米的,每平方米6-7元;深度在1-1.5米的,每平方米8-9元。沉陷深度超過1.5米和沉陷深度1.5米以內且常年積水的土地,以及復墾後不能恢復原用途的沉陷農用地,煤礦企業出資徵用。
8. 搬遷補償款發放流程我的問題是:補償款是哪個部門發放的。
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徵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准、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8)煤礦支付搬遷補償款幾年攤銷擴展閱讀:
搬遷補償款的相關要求:
1、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2、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3、徵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