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支付境外特許權使用費是否預提企業所得稅
境內企業如果對外支付的是特許權使用費,則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回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按收答入全額繳納10%的企業所得稅。
境內企業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等,則需要視該境外企業所提供的勞務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如果勞務完全發生在境外,則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不需在我國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該境外企業需要到境內進行服務,則需要視提供服務的國家是否為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的國家。
如果是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則還要判斷其是否在境內構成了機構、場所,如果未構成常設機構則按照協定不需要在境內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確實構成了常設機構,則應於境內按勞務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而對於與我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派遣雇員到中國境內提供勞務,通常構成上述意義上的機構、場所,應對歸屬於該機構、場所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而不再區分是否構成常設機構。
通常情況下,技術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分,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相關規定進行判定。
Ⅱ 營改增後特許權使用費屬於現代服務業中的哪個稅目
轉讓商標、商譽和著作權的,是商標和著作權轉讓服務,屬文化創意服務稅目。
轉讓專利或者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業務活動,是技術轉讓服務,屬研發和技術服務稅目。
特許權使用費 :
特許權使用費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並非指得"某一個"需要有償付費使用的特許權,而是一類權利,這一類權利絕大部分屬於知識產權類(非專利技術除外),畢竟知識產權是現代社會可以作為有償使用並合法交易的權利主力軍。
Ⅲ 特許權費與特許權使用費有什麼區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版其他特許權的使權用權取得的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特許權費,可以理解為特許經營某種商品或服務收取的費用,例如奧運特許商品,收取特許權費,特許經營商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向奧組委支付特許權費。特許權費的比例一般為商品零售價的5-15%。屬於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
Ⅳ 特許權使用費怎麼界定
日前,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對轄區內一制葯企業審價補稅萬元,所針對的是該公司2006年度進口貨物的特許權使用費。2004年以來,該關已累計對特許權使用費審價補稅746萬元。據了解,對特許權使用費征稅的相關規定缺乏認識,是導致企業稅款漏繳的主要原因。為此,海關特別提醒廣大進出口企業,在申報完稅價格時應充分考慮特許權使用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完稅價格辦法》這樣定義:特許權使用費,指進口貨物的買方為取得知識產權權利人及權利人有效授權人關於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著作權、分銷權或者銷售權的許可或者轉讓而支付的費用。 根據該定義,我們不難發現特許權使用費具有的三個特徵:一是因智力及才藝等產生的成果而帶來的財產權利;二是由他人付出費用後加以利用,而非由權利所有人本人使用;三是權利所有人根據他人對權利實際利用的程度收取使用費。 根據該辦法,符合一定條件的特許權使用費應當計入完稅價格,在貨物進口時向海關申報。 海關規定,當進口貨物的特許權使用費與該貨物無關,以及其支付不構成該貨物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的條件時,不納入海關征稅范圍。換句話說,除此以外都要計入完稅價格。 下列四種情況被認為特許權使用費與該貨物有關:第一、用於支付專利權或者專有技術使用權,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是含有專利或者專有技術的;二是用專利方法或者專有技術生產的;三是為實施專利或者專有技術而專門設計或者製造的。第二、用於支付商標權,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是附有商標的;二是進口後附上商標直接可以銷售的;三是進口時已含有商標權,經過輕度加工後附上商標即可以銷售的。第三、用於支付著作權,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是含有軟體、文字、樂曲、圖片、圖像或者其他類似內容的進口貨物,包括磁帶、磁碟、光碟或者其他類似介質的形式;二是含有其他享有著作權內容的進口貨物。第四、用於支付分銷權、銷售權或者其他類似權利,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是進口後可以直接銷售的;二是經過輕度加工即可以銷售的。 本例中,該公司進口貨物涉及的特許權使用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製造、使用、銷售葯品的配方和技術所對外支付的費用(即專有技術費用),二是成品葯的商標權費用。經查,該公司成品葯在進口時的申報價格中已含有專有技術使用費,原料葯的生產加工主要是在國內完成,這兩項專有技術使用費都無需計入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而對於以原材料狀態進口的原葯的商標權使用費,因其國內的生產已超出輕度加工的范圍,亦無需計稅。但對於以成品狀態進口的葯品的商標權使用費,則應計入完稅價格予以補稅。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持續加大,以及企業品牌意識的不斷增強,特許權使用費在產品中的比重逐漸提高。為了保障國家稅收應收盡收,維護良好的進出口經營秩序,海關將加大對特許權使用費不主動完稅行為的查處力度。
Ⅳ 關於特許權使用費(技術使用費)
那就看組裝機器使用的技術是不是人家提供的了,人家是否提供了專有技術如果沒有的話不需要交的
Ⅵ 進口設備合同發生的技術服務費,是否需收取增值稅、關稅
是的。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第二條規定,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定義中所列舉的有關工業、商業或科學經驗的情報應理解為專有技術,一般是指進行某項產品的生產或工序復制所必需的、未曾公開的、具有專有技術性質的信息或資料(以下簡稱專有技術)。
第五條規定,在轉讓或許可專有技術使用權過程中如技術許可方派人員為該項技術的使用提供有關支持、指導等服務並收取服務費,無論是單獨收取還是包括在技術價款中,均應視為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的規定。但如上述人員的服務已構成常設機構,則對服務部分的所得應適用稅收協定營業利潤條款的規定。如果納稅人不能准確計算應歸屬常設機構的營業利潤,則稅務機關可根據稅收協定常設機構利潤歸屬原則予以確定。
根據上述規定,供貨方提供的安裝和操作培訓勞務屬於特許權使用費。雖然外方免費提供,但是外方已將該服務費包括在進口設備的價款中。
按照《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外方應為營業稅納稅人,公司為扣繳義務人。
按照中方與外方稅收協定中的特許權使用費條款,一般情況下,若提供的服務已構成常設機構,外方應繳納企業所得稅(收入×核定利潤率×企業所得稅稅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若不構成常設機構,則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等規定,進口企業為扣繳義務人。
1、零稅率不等於免稅。零稅率指屬於徵收范圍內的應稅貨物/服務徹底不含稅;而免稅則是指本應征稅的應稅貨物/服務在本環節不征稅。因此,即便零稅率應稅服務僅限於境內企業向境外單位提供研發、設計服務,但這並未排斥境外企業技術進口不能享受免稅待遇。
2、財政部、國稅總局《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方案》(財稅【2011】110號)中明確了稅收優惠政策過渡原則,即國家給予試點行業的原營業稅優惠政策可以延續。
3、財政部、國稅總局《關於在上海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1】111號)也明確:「試點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免徵增值稅。」而試點納稅人不僅包括境內納稅人,也包括境外納稅人。
Ⅶ 技術服務費代扣代繳稅款金額計算
營改增前,公司支付境外服務費要代扣代繳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和預提所得稅。2013年8月1日,部分現代服務業被列入營改增范圍,企業因購買境外企業或個人的服務而發生的向境外支付服務費,由原來的代扣代繳營業稅改為代扣代繳增值稅,常見的有咨詢費、特許權使用費等。關於支付境外服務費代扣代繳稅款和帳務處理變化對比如下:
在此設定增值稅稅率6%,預提所得稅稅率10%,城建稅7%,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
例:A公司要向境外B支付500,000.00元咨詢費:
營改增前:
代扣代繳營業稅=500,000.00*5%=25,000.00元
代扣代繳城建稅=25,000.00*7%=1,750.00元
代扣代繳教育費附加25,000.00*3%=750.00元
代扣代繳地方教育費附加=25,000.00*2%=500.00元
代扣代繳預提所得稅=500,000.00*10%=50,000.00元
帳務處理:
確認咨詢費:
借:管理費用—咨詢費 500,000.00
貸:應付帳款—B公司 500,000.00
代扣各項稅費:
借:應付帳款—B公司 78,000.00
貸:應交稅費—代扣代繳營業稅 25,000.00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城建稅 1,750.00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教育費附加 750.00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地方教育費附加 500.00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預提所得稅 50,000.00
向境外支付咨詢費
借:應付帳款—B公司 422,000.00
貸:銀行存款 422,000.00
營改增後:
代扣代繳增值稅=500,000.00/(1+6%)*6%=28,301.89元
代扣代繳城建稅=28,301.89*7%=1,981.13元
代扣代繳教育費附加28,301.89*3%=849.06元
代扣代繳地方教育費附加=28,301.89*2%=566.04元
代扣代繳預提所得稅=500,000.00/(1+6%)*10%=47,169.81元
確認咨詢費:
借:管理費用—咨詢費 471,698.1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8,301.89
貸:應付帳款—B公司 471,698.11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增值稅 28,301.89
代扣代繳附征稅和預提所得稅:
借:應付帳款—B公司 50,566.04
貸: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城建稅 1,981.13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教育費附加 849.06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地方教育費附加 566.04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預提所得稅 47,169.81
向境外支付咨詢費
借:應付帳款—B公司 421,132.07
貸:銀行存款 421,132.07
以上為大家分析了營改增引起的向支付境外服務費代扣代繳稅款和帳務處理變化。
Ⅷ 賬上計提但還未實際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預提所得稅,怎麼處理
境內如果對外支付的是特許權使用費,則應按照《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按收入全額繳納10%的所得稅。
境內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等,則需要視該境外所提供的勞務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如果勞務完全發生在境外,則按照《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不需在我國繳納所得稅;如果該境外需要到境內進行服務,則需要視提供服務的國家是否為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的國家。
如果是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則還要判斷其是否在境內構成了、場所,如果未構成常設則按照協定不需要在境內繳納所得稅;如果確實構成了常設,則應於境內按勞務所得繳納所得稅。
而對於與我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派遣雇員到中國境內提供勞務,通常構成上述意義上的、場所,應對歸屬於該、場所的所得繳納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而不再區分是否構成常設。
通常情況下,技術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分,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相關規定進行判定。
Ⅸ 支付境外技術服務費要扣稅嗎
支付境外技術服務費是需要扣稅的。如果在提供該服務時境外企業未到境內,即其勞版務發生地完全權在境外,則根據如下規定,對於勞務發生地完全在境外的不需在境內繳納企業所得稅。
對於支付給境外個人的款項,憑外匯支付憑證及雙方簽訂的合同即可入賬。
(9)技術服務費與待許權使用費擴展閱讀:
第十一條營業稅扣繳義務人: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以其境內代理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以受讓方或者購買方為扣繳義務人。
(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扣繳義務人。
第十二條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並收訖營業收入款項或者取得索取營業收入款項憑據的當天。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Ⅹ 賬上計提,但還未實際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預提所得稅,怎麼處理
境內如果對外支付抄的是特許權使用費,則應按照《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按收入全額繳納10%的所得稅。
境內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等,則需要視該境外所提供的勞務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如果勞務完全發生在境外,則按照《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不需在我國繳納所得稅;如果該境外需要到境內進行服務,則需要視提供服務的國家是否為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的國家。
如果是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則還要判斷其是否在境內構成了、場所,如果未構成常設則按照協定不需要在境內繳納所得稅;如果確實構成了常設,則應於境內按勞務所得繳納所得稅。
而對於與我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派遣雇員到中國境內提供勞務,通常構成上述意義上的、場所,應對歸屬於該、場所的所得繳納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而不再區分是否構成常設。
通常情況下,技術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分,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相關規定進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