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行研究開發的無形資產在尚未達到預定用途前計提減值嗎
剛看到一種說法是:對於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無形資產,因其價值通常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至少應當於每年年末進行減值測試
② 無形資產尚未達到使用前的處理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
③ 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月末達到使用狀態當月需要攤銷嗎例如7月30日達到使用狀態,7月份用不用攤銷
要的。
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固定資產下月開始折舊。
④ 企業研發無形資產的過程中,如若大部分符合資本化,從開發時間開始到形成無形資產達到預定使用狀態的過程
1、沒有形成無來形資產,哪兒來自的收入?如果是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那您需要看下合同或協議,是否達到企業所得稅確認收入的時點。
2、如果是與該無形資產無關的收入,那麼與該收入匹配的成本費用與無形資產的攤銷無直接關系,不符合企業所得稅的真實性、合理性、相關性、配比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
⑤ 無形資產在建造不動產過程中和達到預訂可使用狀態後的攤銷分錄是不是不一樣
可以一樣
也可以不一樣
建造過程中的攤銷
計入在建工程
會計准則沒有明確規定
但是說
「其他會計准則另有規定的除外」
所以,這也給會計人員找到了
施展才華的空間
你可以施展一下了
……
⑥ 無形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後將研發費用直接一次性轉入管理費用對嗎
資本化條件:
1、 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者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 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 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
4、 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者出售該無形資產。
5、 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的計量。發生研發支出時:
①企業應按照國家財務會計制度要求,對研發支出進行會計處理;同時,對享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按研發項目設置輔助賬,准確歸集核算當年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進行多項研發活動的,應按照不同研發項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②企業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別核算,准確、合理歸集各項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不得實行加計扣。
企業研發費用會計分錄怎麼做?
1. 研發階段和開發階段分錄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 研究階段時)
——資本化支出 (開發階段)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
2. 已達到可使用狀態時
借:管理費用 (按月結轉管理費)
無形資產 (已達到可使用狀態)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資本化支出
3. 研發失敗的
把前期計入無形資產的支出全部轉費用
借:管理費用-研發費用
貸:無形資產
4. 研發成功新產品入庫後銷售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成本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⑦ 關於無形資產期末處置的問題
1、平時計提了無形資產的減值准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的減值准備
2、期末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資產減值損失
⑧ 外購的無形資產費用已經支付,但是還沒有達到使用狀態呢,應如何作會計處理
外購的無形資產費用已經支付,應借記無形資產,只是因為無形資產未達到使用狀態,所以暫時不攤銷而已。待無形資產可供使用當月(達到可使用狀態)開始攤銷。
⑨ 資產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必須滿足什麼條件
所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是指資產已經達到購買方或回建造方預定的可使用狀態。具答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固定資產的實體建造(包括安裝)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
(2)所購建的固定資產與設計要求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極個別與設計或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響其正常使用;
(3)繼續發生在所購建固定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幾乎不再發生。
⑩ 不確定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不需攤銷,那麼最後處理的話怎麼做的
不確定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不需攤銷,那麼最後處理的話怎麼做的?
按照處置收入版減去賬面價值和權相關稅費後,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支)。
土地使用權,只要是近年通過正規渠道取得、有土地使用證的都有使用年限,不可能無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