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規模納稅人兼營時怎麼開票呢,可以既申請營業稅票,也可以申請增值稅普通發票不
可以,與增值稅應稅項目有關的去國稅辦理增值稅發票領購簿,然後領購增值稅發票,如果有營業稅應稅項目,去地稅辦理發票領購本,領購營業稅應稅的發票。
② 我公司給其他公司商標注冊收取費用怎麼開發票
你們公司不是商標代理機構嗎?可以開商標代理費或者知識產權服務費都可以啊
③ 我公司收取其他公司的企業名稱品牌使用費(冠名費),開發票時開具什麼項目,稅率多少
按無形資產稅率 6% 依據是 財稅【2016】36號稅目注釋 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包括基礎設施資產經營專權、公共屬事業特許權、配額、經營權(包括特許經營權、連鎖經營權、其他經營權)、經銷權、分銷權、代理權、會員權、席位權、網路游戲虛擬道具、域名、名稱權、肖像權、冠名權、轉會費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④ 一般納稅人同一個銷售合同上有商品,調試費,差旅費怎麼開票啊
根據現行《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相比看鋼材購銷合同書範本。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因此,如果貴公司不將所謂向購買者收取的其他價外收費分別核算,分別開票,那麼就無同稅收籌劃而言。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規定:納稅人的下列混合銷售行為,應當分別核算貨物的銷售額和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的營業額,並根據其銷售貨物的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的營業額不繳納增值稅;未分別核算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貨物的銷售額: (一)銷售自產貨物並同時提供建築業勞務的行為;因此,建議貴公司將「調試費,差旅費」等內容,開具「建築安裝統一發票」,按照「安裝費」開具發票。簡易勞動合同範本。 這樣,銷售貨物按照不含稅銷售額依照17%的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而安裝費按照《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按照建築安裝業,依照3%稅率計算繳納營業稅。 這樣,才有節稅的可能。
要全額繳納增值稅。調試費、差旅費屬於價外費用。沒別的辦法。除非調試費是你收完了交給負責調試的公司,發票也是負債調試的公司開給購貨方。
⑤ 商標使用許可費收入必須開票嗎
需要,這是收入中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要交稅。
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1)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①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②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
⑥ 商標許可費收入如何納稅
商標許可費收入屬於印花稅的徵收范圍,稅率0.05%:
印花稅的征稅對象是條例列舉征稅的憑證,未列舉的不征稅。列舉征稅的憑證共五大類:(1)10類合同,即:① 、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采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② 、加工承攬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繕、修理、印刷、廣告、測繪、測試等合同。③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包括勘察、設計合同。④ 、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⑤ 、財產租賃合同,包括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械、器具、設備等。⑥ 、貨物運輸合同,包括民用航空、鐵路運輸、海上運輸、內河運輸、公路運輸和聯運合 同。 ⑦ 、倉儲保管合同,包括倉儲、保管合同。 ⑧ 、借款合同,包括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 ⑨ 、財產保險合同,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等。⑩ 、技術合同,包括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等。
(2)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和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等轉移書據。
(1) 營業帳簿,包括單位和個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設立的各種帳冊。
(2) 權利、許可證照,包括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3) 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最新印花稅稅率:
1.購銷合同
包括供應、預購、采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
按購銷金額0.3‰貼花
立合同人
2.加工承攬合同
包括加工、定作、修繕、修理、印刷廣告、測繪、測試等合同
按加工或承攬收入0.5‰貼花
立合同人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
包括勘察、設計合同
按收取費用0.5‰貼花
立合同人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包括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按承包金額0.3‰貼花
立合同人
5.財產租賃合同
包括租賃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械、器具、設備等合同
按租賃金額1‰貼花。稅額不足1元,按1元貼花
立合同人
6.貨物運輸合同
包括民用航空運輸、鐵路運輸、海上運輸、內河運輸、公路運輸和聯運合同
按運輸費用0.5‰貼花
立合同人
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7.倉儲保管合同
包括倉儲、保管合同
按倉儲保管費用1‰貼花
立合同人
倉單或棧單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8.借款合同
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
按借款金額0.05‰貼花
立合同人
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9.財產保險合同
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等保險合同
按保險費收入1‰貼花
立合同人
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10.技術合同
包括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等合同
按所載金額0.3‰貼花
立合同人
11.產權轉移書據
包括財產所有權和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等轉移書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商品房銷售合同
按所載金額0.5‰貼花
立據人
12.營業賬簿
生產、經營用賬冊
記載資金的賬簿,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的合計金額0.5‰貼花。其他賬簿按件貼花5元
立賬簿人
13.權利、許可證照
包括政府部門發給的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
按件貼花5元
領受人
⑦ 銷售商品的合同里註明了運費和保險費 怎樣開具發票
提前開票被定性為虛開發票不準確。所謂虛開發票,是指在沒有任何購銷事實的前提下,為他人、為自己或讓他人為自己或介紹他人開具發票的行為。發票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當向付款方開具發票;特殊情況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開具發票。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規定,填開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開具發票。未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準開具發票。甲方與乙方簽訂了產品銷售合同,說明存在真實的商品交易且開具發票符合文件規定,不存在虛開發票行為。
⑧ 混合銷售行為如何開票
企業發生了混合銷售行為,不知如何正確開票、計算繳納稅金。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企業的財務人員沒有明白混合銷售的概念和具體的法規規定。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五條 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貨物又涉及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為混合銷售行為。除本細則第六條的規定外,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繳納增值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非增值稅應稅勞務,不繳納增值稅。
本條第一款所稱非增值稅應稅勞務,是指屬於應繳營業稅的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稅目徵收范圍的勞務。
本條第一款所稱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包括以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為主,並兼營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在內。
第六條 納稅人的下列混合銷售行為,應當分別核算貨物的銷售額和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的營業額,並根據其銷售貨物的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的營業額不繳納增值稅;未分別核算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貨物的銷售額:(一)銷售自產貨物並同時提供建築業勞務的行為;(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也有規定:
第六條 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應稅勞務又涉及貨物,為混合銷售行為。除本細則第七條的規定外,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不繳納營業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提供應稅勞務,繳納營業稅。
第一款所稱貨物,是指有形動產,包括電力、熱力、氣體在內。
第一款所稱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包括以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為主,並兼營應稅勞務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在內。
第七條 納稅人的下列混合銷售行為,應當分別核算應稅勞務的營業額和貨物的銷售額,其應稅勞務的營業額繳納營業稅,貨物銷售額不繳納營業稅;未分別核算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應稅勞務的營業額:
(一)提供建築業勞務的同時銷售自產貨物的行為;
(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兩大流轉稅對於混合銷售都做了明確規定,即「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應稅勞務又涉及貨物,為混合銷售行為」。並對混合銷售行為如何納稅予以明確,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繳納增值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非增值稅應稅勞務,不繳納增值稅,繳納營業稅,稅種只有一種,那麼發票就只能是一種,不能分別開具。
對於銷售自產貨物同時提供建築業勞務的行為可以分別開具增值稅發票和營業稅發票,分別計算繳納增值稅、營業稅。
財務人員理解了上述規定就能夠正確的開票和納稅了。
⑨ 「品牌使用費」如何納稅
屬於特許權使用費,繳納營業稅,稅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第四十九條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9)兼營銷售商標使用費怎麼開票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以通知的形式(國稅函[2009]507號),明確了下列四類使用費,不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一、是單純貨物貿易項下作為售後服務的報酬;
二、是產品保證期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服務所取得的報酬;
三、是專門從事工程、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相關服務所取得的款項;
四、是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類似報酬。
由此可見,特許權使用費在定義上,目前仍然基本局限於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各種許可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計入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條件:
1、與被估貨物有關:
確定一項特許費是否與被估貨物有關,主要取決於具體的支付對象,這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我們在分析被估貨物(有形貨物)和權利、信息或服務等(無形貨物)的支付關系時,一般應把握一項基本的原則,進口商是否可以無需購買無形貨物就可得到有形貨物。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無關,此時應盡可能將它們分開計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有關。進口貨物的復制權與被估貨物無關。
2、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3、買方支付且尚未包含在實付應付價格之中
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特許費的支付必須是被估貨物的一項銷售條件,這是判斷該費用是否成為被估貨物完稅價格一部分的重要標准。這里所說的銷售是指輸入進口國的出口銷售,因此有關貨物進口後,進口商在進口國內轉售該貨物時所引起的特許費,即使成為轉售的一項條件,也不能成為完稅價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