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貸款利息如何攤銷
貸款利息一般是預提在先、支付在後的情況比較多。像你所說的先支付利息後使回用借款的情況不多答。
如果真是先支付利息後使用借款的情況,可以通過調整借款金額與利息利率的方法進行處理;也可以不調整借款金額與利息利率,而通過待攤費用的科目進行處理。
例:|
借:待攤費用 200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00
每個月攤銷時:
借:財務費用 333333.33
貸:待攤費用 333333.33
㈡ 2019年發生的銀行貸款利息未做費用,次年如何做帳調整
已經跨年了就不能直接使用當年的損益科目,必須調整期初上年損益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銀行存款
㈢ 貸款利息分攤
你這問題沒貸款期限怎麼算??
以貸款一年為例:B公司需支付專A公司1年期1100萬質押貸屬款利息為1100萬*6%=66萬
其中使用700萬剩餘400萬存定期存款收入利息為400萬*3.3%=13.2萬
則b公司支出利息額為66萬-同期定期存款利息13.2萬=52.8萬
㈣ 會計中的問題——貸款-利息調整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一般情況下,攤余成本等於其賬面價值,但也有兩種特殊情況:
(1)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若僅僅是公允價值的暫時性下跌,那麼計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時,不需要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的金額,此時攤余成本不等於賬面價值。
(2)貸款。已經計提損失准備的貸款,攤余成本也不等於賬面價值,因為其攤余成本要加上應收未收的利息。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當日的公允價值)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期初攤余成本就是求應收本金和應收利息的現值
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根據「新准則」第三十二條和三十三條,對於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資及貸款和應收賬款、滿足三十三條規定的金融負債後續計量採用實際利息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攤余成本的公式為: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減值損失(或無法收回的金額)。實際利息率的公式為:實際利率=將未來合同現金流量折現成初始確認金額的利率。
例1:假設大華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購入華凱公司2005年1月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並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債券面值1 000元。公司按105 359元的價格購入100份,支付有關交易費2 000元。該債券於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後一年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次利息。
在計算實際利率時,應根據付息次數和本息現金流量貼現,即「債券面值+債券溢價(或減去債券折價)=債券到期應收本金的貼現值+各期收取的債券利息的貼現值」,可採用「插入法」計算得出。
根據上述公式,按12%的利率測試: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現值合計 107 359
本息現值正好等於投資成本,表明實際利息率為12%。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7359
貸:銀行存款 107 359
根據實際利率,編制溢價攤銷表,如表1。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時攤銷債券投資溢價。根據表1,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7 000
貸:投資收益 6 441.54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558.46
在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上債券投資的攤余成本為106 800.54元。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知,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時攤余成本)。在收到債券利息的帳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
如果購買債券只用於交易,不會一直持有到期,則初始攤余成本就是買價,而其他費用則在編制會計分錄是借記投資收益。
㈤ 銀行貸款利息及滯納金怎麼算
1、商業貸款。大多數貸款機構罰息按合同約定利率的130%-150%收取。例如貸款逾期本息為2500元,貸款利率為4.9%,按罰息最低計算,那麼貸款逾期一天的罰息為2500×(4.9%÷365×130%)×1=0.43元。
2、公積金貸款。公積金房貸逾期罰息按照貸款利率的150%收取。假如貸款逾期本息為2500元,貸款利率為3.25%,那麼貸款逾期一天的罰息為2500×(3.25%÷365×150%)×1=0.33元。
貸款逾期通常是指該筆貸款到期後,借款人在未辦理相關展期或轉貸手續的前提下,未按照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時限向發放貸款的銀行歸還貸款本金及利息,從而造成貸款形成超出約定期限的一種現象。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提供面向大眾的個人消費信貸服務,打造創新消費信貸模式。有錢花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風控技術,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㈥ 未攤銷的折價的賬務處理
(1)計算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適用的資本化率:
由於第一季度只佔用了一筆一般借款,資本化率即為該借款的利率,即1.5%(6%×3/12)。
由於第二季度佔用了兩筆一般借款,適用的資本化率為兩項一般借款的加權平均利率。
加權平均利率計算如下: 加權平均利率=(一般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當期應攤銷的折價)/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200×6%×3/12+300×5%×3/12+(285×6%×3/12-300×5%×3/12)]/(200×3/3+285×3/3)×100%=1.5%
(2)計算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一般借款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及編制相應會計分錄:
第一季度超過專門借款的一般借款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100×3/3+50×2/3+50×1/3=150(萬元)
第一季度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150×1.5%=2.25(萬元)
第一季度一般借款實際發生的利息金額=200×6%×3/12=3(萬元)
賬務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借款費用 2.25
財務費用 0.75
貸:應付利息 3
第二季度超過專門借款的一般借款的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100+50+50+200)×3/3+60×2/3=440(萬元),則第二季度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440×1.5%=6.6(萬元),第二季度一般借款實際發生的利息和折價攤銷金額=200×6%×3/12+300×5%×3/12+(285×6%×3/12-300×5%×3/12)=7.275(萬元)
賬務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借款費用 6.6
財務費用 0.675
貸:應付利息 3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3.75 (300×5%×3/12)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0.525
㈦ 攤銷利息
一般不可以。根據會計准則的規定,持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銀行貼現,應按實際收到的專金額(即減去貼屬現息後的凈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貼現息部分,借記「財務費用」等科目,按商業匯票的票面金額,貸記本科目或「短期借款」科目。
如果一定要攤銷,建議你做成「短期借款」,按照貼現貸款期進行攤銷。到期後,銀行沒有遭到拒付再轉銷應收票據、短期貸款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