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關資產減值損失的會計分錄處理
企業根據資產減值等准則確定資產發生的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工程物資—減值准備」、「生產性生物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商譽—減值准備」、「貸款損失准備」、「抵債資產—跌價准備」、「損余物資—跌價准備」等科目。
四、企業計提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貸款損失准備等後,相關資產的價值又得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減值准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貸款損失准備」、「抵債資產— 跌價准備」、「損余物資—跌價准備」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五、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㈡ 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及其賬務處理
(一)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
資產可收回金額確定後,如果資產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企業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人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資產的賬面價值是指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或累計推銷)和累計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減值資產的折舊或者推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調整後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
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持有資產的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但是若資產報廢、出售、對外投資、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換出、通過債務重組抵償債務等符合資產終止確認條件的,企業應當將相關資產減值准備予以轉銷。
(二)資產減值損失的賬務處理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等
㈢ 無形資產發生減值時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對於使用壽命復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制在持有期間內不需要攤銷,但需要至少於每一會計期末進行減值測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的規定,需要計提減值准備的,相應計提有關的減值准備。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㈣ 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
累計攤銷:2009年 300 2010年 3300+250 2011年 250*12=3000 2012年250*11=2750
合計 9600 注意提減值後,攤銷發生變化。
㈤ 無形資產減值的賬務處理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㈥ 無形資產的賬務處理應該怎麼做
1取得時,抄
購買的按實際支付的價款和相關稅費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非貨幣交換按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不具有商業實質的按賬面價值)加支付的補價減收到的補價加相關稅費
借:無形資產
貸:存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固定資產清理、銀行存款等
債務重組取得,按無形資產公允價值,自行開發,按歸集的開發支出作為無形資產入賬價值。
2、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攤銷
3、計提減值准備(注意減值後要重新計算年攤銷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4、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無形資產
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或借方: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㈦ 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時,的會計分錄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
期末,企業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版金額的,應按權其差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無形資產減值損失一經計提,持有期間不得轉回
減值准備是指資產的賬面余額超過其可收回金額,判斷資產是否減值,應依據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損的某些跡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種跡象,企業應對其可收回金額進行正式估計。
企業應定期對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至少於每年年末檢查一次,並對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同上)進行估計,將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可收回金額的部分確認為減值准備,對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企業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因為屬於或有支出,不符合確定性原則,因此不得在所得稅稅前扣除,應作納稅調整增加處理;但因轉讓處置無形資產而沖銷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應允許企業作相反的納稅調整,即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㈧ 無形資產減值的賬務處理,我不明白
1、資產減值損失是損益類科目,當有資產類科目減值時,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版相應權的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准備是無形資產發生減值的時候作為資產類科目使用,計算期末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時候需要考慮扣減減值准備。
2、資產減值損失是損益類科目
3、減值准備意味著資產減少,相應的對應科目就是資產減值損失,會影響利潤表的利潤,就像發生費用一樣。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是資產減值損失的二級明細科目,區別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存貨減值准備等。
希望能解決你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