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最後要轉入主營業成本嗎
根據財會(2017)22號的規定(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的通知),企業為履行合同發生的成本,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規范范圍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作為合同履約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
(一)該成本與一份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關,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明確由客戶承擔的成本以及僅因該合同而發生的其他成本;
(二)該成本增加了企業未來用於履行履約義務的資源;
(三)該成本預期能夠收回。
企業為取得合同發生的增量成本預期能夠收回的,應當作為合同取得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但是該資產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的,可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增量成本,是指企業不取得合同就不會發生的成本(如銷售傭金等)。
企業為取得合同發生的、除預期能夠收回的增量成本之外的其他支出(如無論是否取得合同均會發生的差旅費等),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但是,明確由客戶承擔的除外。
特別說明:
根據上述規定,合同履約成本即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勞務的投入成本,在成本發生時應通過「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勞務成本」、「開發成本」、「工程施工」等科目進行核算,完工時轉入「庫存商品」、「開發產品」等資產,銷售時再轉入「主營業務成本」等;合同取得成本是指簽合同的差旅費、銷售傭金等,簽合同的差旅費應記入「銷售費用」核算,銷售傭金應先記入「生產成本」等科目核算,再轉入「庫存商品」等資產,如果該資產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的,可以在發生時記入「銷售費用」核算。
❷ 企業取得合同發生的增值成本當年攤銷時應計入什麼費用
合同取得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❸ 按合同規定期間進行費用攤銷是會計上什麼原則
實質重於來形式原則
比如自:你自己的廠房如果進行大規模的基建或裝修投入,是可以計入廠房的固定資產價值的,但如果是租用的廠房進行大規模的基建或裝修投入,就沒法當固定資產處理,必須按租賃期計入長期待攤費用,按月攤銷。但稅務上可以全部直接抵扣形成所稅稅的時間差異,形成遞延所得稅貸項
❹ 企業為取得合同發生的增量成本為什麼預期能夠收回
因為它的成本必須要回收,不回收的話,這個企業沒法進行下去只能破產。
❺ 合同取得成本攤銷到銷售費用影不影響當年的營業利潤
影響
銷售費用是利潤表中的減項,只要有變動都影響當年利潤。
❻ 合同履約成本既然不屬存貨,為啥報表中可以列報為存貨
企業為履行合同發生的成本,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規范范圍且同時滿足版下列條件的,應權當作為合同履約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
(一)該成本與一份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關,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明確由客戶承擔的成本以及僅因該合同而發生的其他成本;
(二)該成本增加了企業未來用於履行履約義務的資源;
(三)該成本預期能夠收回。
企業為取得合同發生的增量成本預期能夠收回的,應當作為合同取得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但是該資產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的,可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❼ 合同成本的合同成本的會計處理
直接費用。由於直接費用在發生時能夠分清受益對象,所以直接費用在發生時直接計入合同成本。
間接費用。間接費用雖然也構成了合同成本的組成內容,但是間接費用在發生時一般不宜直接歸屬於受益對象,而應在資產負債表日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分攤計入合同成本。
在實務中,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人工費用比例法、直接費用比例法等。
(1)人工費用比例法。人工費用比例法是以各合同實際發生的人工費為基數分配間接費用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間接費用分配率=當期實際發生的全部間接費用÷當期各合同實際發生的人工費之和某合同當期應負擔的間接費用=該合同當期實際發生的人工費×間接費用分配率
例:某建築公司第一項目經理部同時承建A、B、C 三項合同工程,已知A合同發生人工費140 萬元,B 合同發生人工費160 萬元,C 合同發生人工費200 萬元。第一項目經理部當期共發生間接費用50萬元。間接費用分配率=50÷(140+160+200)=10%
A 合同應負擔的間接費用=140×10%=14(萬元)
B 合同應負擔的間接費用=160×10%=16(萬元)
C 合同應負擔的間接費用=200×10%=20(萬元)
其賬務處理如下:
實際發生的間接費用:
借:工程施工—間接費用500 000
貸:銀行存款等 500 000
資產負債表日將間接費用分配計入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A 合同140 000
—B 合同160 000
—C 合同200 000
貸:工程施工—間接費用 500 000
(2)直接費用比例法。直接費用比例法是以各合同實際發生的直接費用為基數分配間接費用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間接費用分配率=當期實際發生的全部間接費用÷當期各合同實際發生的直接費用之和某合同當期應負擔的間接費用=該合同當期實際發生的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分配率 下列各項費用屬於期間費用,應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不計入建造合同成本: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管理費用。這里所說的「企業行政管理部門」包括建築安裝公司的總公司、船舶、飛機、大型機械設備製造等企業的總部。
船舶等製造企業的銷售費用。
企業為建造合同借入款項所發生的、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17 號——借款費用》規定的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例如,企業在建造合同完成後發生的利息凈支出、匯兌凈損失、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資發生的其他財務費用。
已因訂立合同而發生的有關費用。如企業為訂立合同而發生的差旅費、投標費等。因訂立合同而發生的有關費用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
❽ 合同成本,合同費用,合同收入分別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聯系
合同成本(Contract Cost)是指為建造某項合同而發生的相關費用,合同成本包括從合同簽訂開始至合同完成止所發生的、與執行合同有關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這里所說的「直接費用」是指為完成合同所發生的、可以直接計入合同成本核算對象的各項費用支出。「間接費用」是指為完成合同所發生的、不宜直接歸屬於合同成本核算對象而應分配計入有關合同成本核算對象的各項費用支出。費用,是指為了服務於主營業務而發生的開支,財務中指的是三項費用(即財務費用、經營費用、管理費用)。成本,是主營業務的實際本錢。如銷售產品,為購進產品發生的開支就是成本,管理商品和銷售商品而發生的支出,就是費用。如生產產品,為購買原料的開支就是成本,管理商品和銷售商品而發生的支出,就是費用。如銷售產品,為購進產品發生的開支就是成本,管理商品和銷售商品而發生的支出,就是費用。如生產產品,為購買原料的開支就是成本,管理商品和銷售商品而發生的支出,就是費用。實際上,它們都是一種支出。
只是人為地根據其實際用途進行了劃分。
不知道你所指的合同成本與合同費用具體是指在哪個方面(或者你將具體情況寫下來,我幫你分析一下)。
但你可以根據前面的定義自己分析一下。
❾ 銷售傭金算入合同取得成本時不能當做銷售費用算營業利潤嗎
根據財會(2017)22號的規定(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專》的通知),企業為履行合同發生屬的成本,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規范范圍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作為合同履約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
(一)該成本與一份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關,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明確由客戶承擔的成本以及僅因該合同而發生的其他成本;
(二)該成本增加了企業未來用於履行履約義務的資源;
(三)該成本預期能夠收回。
企業為取得合同發生的增量成本預期能夠收回的,應當作為合同取得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但是該資產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的,可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增量成本,是指企業不取得合同就不會發生的成本(如銷售傭金等)。
企業為取得合同發生的、除預期能夠收回的增量成本之外的其他支出(如無論是否取得合同均會發生的差旅費等),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但是,明確由客戶承擔的除外。
❿ 企業中標後,因執行合同而引起的增量收入 和因執行合同而引起的增量成本分別指什麼
記錄為合同外成本和收入。
規范的話,可另簽合同來約束和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