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固定資產剩餘折舊額怎麼算
應該糾正為:固定資產原值是7000預估殘值是350已提折舊是6428.14凈值是221.86凈值就相當於未提折舊額
公式:原值-殘值-已提折舊=凈值
2. 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方法通常有哪四種方法
我國會計准則中可選用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最簡單並且常用的一種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除以預計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舊費用。在各年使用資產情況相同時,採用直線法比較恰當。
2、工作量法,又稱變動費用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理論依據在於資產價值的降低是資產使用狀況的函數。根據企業的經營活動情況或設備的使用狀況來計提折舊。假定固定資產成本代表了購買一定數量的服務單位,然後按服務單位分配成本。
3、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最後兩年的前面各年,用年限平均法折舊率的兩倍作為固定的折舊率乘以逐年遞減的固定資產期初凈值,得出各年應提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必須注意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凈值低於其預計凈殘值以下。
4、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乘以一個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2)固定資產的攤銷折舊額擴展閱讀:
雙倍余額遞減法的計算公式
1、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折余價值×年折舊率。
2、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3、月折舊額=年初固定資產折余價值×月折舊率。
4、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5、最後兩年每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凈殘值)/2。
3. 固定資產怎麼攤銷
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中規定,對於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專
時,屬應當按照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即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和已計提的減值准
備)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的價
值又得以恢復,該項固定資產的折舊率和折舊額的確定方法,按照固定資產價值恢復後的賬
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就是說,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以後,直接影響到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或稱折舊基數,若某個會計期末,一旦固定資產開始
計提減值准備以後,不再適用原來按原價(如年限平均法)或賬面凈值(如雙倍余額遞減
法)為基數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這也意味著計提減值准備的當期期末變更了固定資產的計價
政策,由固定資產凈值計價改為按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價,根據會計政策變更的會
計處理辦法,還應採用追溯調整法調整期初留存收益及相關項目的金額。
4. 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額怎麼算
一、計算:
36000元-(36000元*5%殘值率)/10年=年折舊額3420元。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回的殘值率是5%。
二、具體分答類:
1、年折舊額:3420元/12月=月折舊額285元。
2、累計折舊額:8265元/月折舊額285元=已提折舊29個月。
3、單期折舊額=(原值-殘值)/總共折舊月份。
4、累計折舊額=單期折舊額*已計提折舊月份。
(4)固定資產的攤銷折舊額擴展閱讀:
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1、年限平均法:
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記折舊額均衡得分談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
2、工作量法:
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3、雙倍月遞減法:
是指再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額的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4、年數總和法:
是指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稱為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
5. 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月折舊額。
2700*(1-5%)=2565
每年折舊額2565/3=855
每月折舊額855/12=71.25
會計分錄,每月計提時,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855
貸:累計折舊
855
希望能有幫助!!!
6.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計算方法
所得稅法,第五十九條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記折舊額均衡得分談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7. 固定資產折舊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及計算公式如下: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l-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8. 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如何算
2就是倒數第2年的意思,也就是使用第4年的時候;
15就(1+2+3+4+5)這就是年數總和法的分母。
計算版公式:權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希望能幫助到你!
9. 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的計算方法
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的計算方法:
1、平均年限折舊法一計算公式:
月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
月折舊額=月折舊率×原值=(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
原值=殘值×殘值率
平均年限折舊法一隻與三個參數相關:原值、殘值(或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折舊的多少與「累計折舊」、「已計提月份(已計提月份小於預計月份時)」無關。
2、平均年限折舊二法計算公式:
月折舊額=(原值―殘值―累計折舊)÷(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殘值)=[1―累計折舊÷(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舊法中,折舊金額與原值、累計折舊、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個參數相關。
如果累計折舊與已計提月份均為0,則兩種折舊方法中的月折舊額是一樣的,但是月折舊率不同。
3、年數總和法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 ÷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4、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採用此法,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平均攤銷。
5、工作量法法計算公式: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殖)÷ 規定的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