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減值可抵扣

無形資產減值可抵扣

發布時間:2021-04-05 11:38:49

① 在不計提資產減值的情況下,企業擁有的使用壽命無法確定的無形資產,可導致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錯誤。

新會計准則規定,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稅法規定,版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權不得低於10年。

這會導致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所以企業擁有的使用壽命無法確定的無形資產,可導致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而不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② 無形資產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

由於無形資產確認時不影響利潤和應交所得稅,所以如果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則對應科目就不應當是所得稅費用。又由於它不是合並業務,對應科目也不能是商譽;;又由於它不對所有者權益產生影響,所以對應科目也不能是資本公積;那麼對應科目只對是無形資產本身,分錄是:借:遞延所得稅資產,貸: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由於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產生的,經濟實質是企業在未來會計期間可以少繳的所得稅額。

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企業應該進行攤銷,而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企業在會計期末進行資產減值測試。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無形資產初始價值一無形資產累計攤銷一無形資產減值損失。稅法規定無形資產不存在使用壽命不確定的情況,資產減值損失不可抵扣。

(2)無形資產減值可抵扣擴展閱讀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的一般原則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時,應關注以下問題:

1、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應以未來期間很可能取得的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未來期間內,企業無法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影響,使得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相關的經濟利益無法實現的,則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2、企業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其於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進而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則應以很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③ 無形資產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

無形資產可復抵扣暫時性差異是由制於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產生的,經濟實質是企業在未來會計期間可以少繳的所得稅額。

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企業應該進行攤銷,而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企業在會計期末進行資產減值測試。

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無形資產初始價值一無形資產累計攤銷一無形資產減值損失。稅法規定無形資產不存在使用壽命不確定的情況,資產減值損失不可抵扣。

(3)無形資產減值可抵扣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④ 什麼是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呢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是一種會計科目,即企業財務管理的一種記賬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業無形資產的減值准備。

2、本科目應按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3、資產負債表日,無形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4)無形資產減值可抵扣擴展閱讀:

企業財務管理主要內容:

1、科學的現代化財務管理方法。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市場需要,採取財務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種方法,注重企業經濟的預測、測算、平衡等,求得管理方法與企業需求的結合。

2、明晰市場發展。

一切目標、方法要通過市場運作來實現,市場是競爭地,優勝劣汰的地方。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運作要有的放矢,適應和駕馭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以求得企業長足發展。

3、會計核算資料。

企業的會計數據及資料是企業歷史的再現,這些數據和資料經過整理、計算、分析,具有相當的借鑒價值,因此,要務求會計資料所反映的內容要真實、完整、准確。

4、社會誠信機制。

要求具體的操作和執行者在社會經濟運作中遵紀守法,嚴守慣例和規則,不斷樹立企業誠實、可靠的信譽,絕不允許有半點含糊,因為企業誡信度的高低預示著企業的發展與衰敗。

⑤ 稅法上承認無形資產的減值,這樣稅務上和會計上沒有

一、會計制度上處理 會計制度規定:無形資產的成本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回期攤銷。也就答是說,無形資產的攤銷月份為取得當月; 攤銷方法為:直線法; 攤銷年限:為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比如,某無形資產是2001年3月取得,預計使用年限3年(沒有超過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則其成本應從3月份開始在3年內平均攤銷。二、無形資產的稅務處理 (一)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二)下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 1.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 2.自創商譽; 【區分】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3.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 4.其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 (三)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及年限 無形資產的攤銷,採取直線法計算。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l0年。

⑥ 無形資產減值

回答:

1. 已攤銷抄2萬元,減值襲2.8萬元,賬面凈值為10-2-2.8=5.2萬元;

2. 根據題設,已經失去使用價值,即5.2萬元應該全部減值,會計處理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無形資產 5.2萬元
....貸:資產減值准備 5.2萬元

借:資產減值准備:8萬元
....累計攤銷:2萬元
....貸:無形資產:10萬元

第二筆分錄,即將無形資產全部注銷,因為不再有經濟效益。

⑦ 在所得稅會計裡面,無形資產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是什麼

遞延所得稅的確認是由於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產生的,當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時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當賬面價值小於計稅基礎時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企業自創形成的無形資產,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時稅法上允許150%加計扣除,此時雖然產生暫時性差異,但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2、差異不產生於企業合並,且不影響應納稅所得和所得稅費用,也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通常情況下,無形資產的減值產生遞延所得稅。

(7)無形資產減值可抵扣擴展閱讀:

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應予說明的是,企業因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一般應當記入所得稅費用,但以下兩種情況除外:

一是某項交易或事項按照會計准則規定應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由該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其變化亦應計入所有者權益,不構成利潤表中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例如,某企業持有一項可供出售金額資產,成本為1000萬元,會計期末,其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如計稅基礎仍維持1000萬元不變,該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500萬元即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該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

假設除該事項外,該企業不存在其他會計與稅收之間的差異,且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

會計期末在確認500萬元的公允價值變動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500萬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0萬

確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25萬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25萬。

二是企業合並中取得的資產、負債,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應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的,該遞延所得稅的確認影響合並中產生的商譽或是記入合並當期損益的金額,不影響所得稅費用。

⑧ 無形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政策適用范圍是哪些

企業無形抄資產發生的非正常損失,原財產損失扣除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明確規定,無形資產損失允許在稅前扣除。但在2008年1月1日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後,原財產損失扣除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廢止執行。在2009年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部關於資產損失又發布了財稅[2009]57號和國稅發[2009]88號文件,都沒有對無形資產損失稅前扣除進行明確。在2010年06月22日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關於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有關涉稅訴求問題的函(國稅辦函[2010]535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88號)採取列舉形式,對企業貨幣資產、固定資產存貨等非貨幣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審批、認定等事項進行了明確,其中並沒有規定無形資產損失稅前不能扣除。鑒此,只要你公司發生的無形資產損失真實存在,損失金額可以准確計量,報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批、認定後,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⑨ 新會計准則下 無形資產減值 處理方法 有那些

案例
http://www.wx68.cn/html/03/n-703-2.html

商譽的減值核算
http://www.51kj.com.cn/news/20070803/n125599.shtml
《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規定:「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同時,《<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應用指南》明確,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在合並財務報表中反映的商譽,不包括子公司歸屬於少數股東的商譽。但對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時,應當調整資產組的賬面價值,將歸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商譽包括在內,然後根據調整後的資產組賬面價值與其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的預計包括了少數股東在商譽中的權益價值部分)進行比較,以確定資產組(包括商譽)是否發生了減值。如果資產組已發生減值,應當按照資產減值准則規定計提減值准備。但由於根據上述步驟計算的商譽減值損失包括了應由少數股東權益承擔的部分,應當將該損失在可歸屬於母公司和少數股東權益之間按比例進行分攤,以確認歸屬於母公司的商譽減值損失。下面舉例予以說明。

例3:承例1。A企業於2007年12月31日對並購B公司所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因B公司單獨生產W新產品,能獨立產生現金流量予以計量,故將其作為一個「資產組」看待。2007年12月31日,A企業確認的B公司可辨認資產賬面價值 3900萬元(其中,存貨賬面價值1600萬元、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900萬元),可辨認負債賬面價值1650萬元,測定的可收回金額2240萬元。A企業2007年12月31日進行如下計算和處理:

(1)2007年12月31日A企業確認的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3900-1650=2250(萬元)

(2)A企業購買日(2007年1月1日)確認的全部股東的商譽:歸屬A公司股東權益的商譽45+歸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商譽7.94=51.94(萬元)

(3)2007年12月31日B公司作為一個「資產組」歸屬A公司確認的可收回金額=2240(萬元)

(4)2007年12月31日A企業確認的B公司資產減值=2250+52.94-2240=62.94(萬元)

(5)2007年12月31日A企業計提資產減值准備=62.94-52.94=10(萬元)

其中:存貨跌價准備=10÷(1600+1900)×1600=4.57(萬元)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10÷(1600+1900)×1900=5.43(萬元)

(6)2007年12月31目A企業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分錄如下(單位: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55
貸:商譽 45
存貨跌價准備 4.57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5.43

為了充分反映例3中「主權股東」和「少數股東」在商譽減值測試致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關系,同時進一步驗證確認資產減值損失的正確性,現將例3計算列表如下(見表格)。

從表中計算可見,A公司2007年12月31日資產發生減值10萬元,2007年1月1日收購時產生的商譽為45萬元,由此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55萬元。與此相應,少數股東2007年12月31日資產發生減值1.77萬元,2007年1月1日收購時產生的商譽為7.94萬元,由此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9.71萬元。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減值可抵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