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有土地使用權費已核房價上了這土地歸誰使用
如果開發商取得土地使用權證,購房者對於該塊土地享有共有權的使用權,即全體業主共同擁有該土地使用權。
② 土地使用費的計費辦法
如何把土地成本剝離出來,就是把土地出讓金以土地使用費的形式,按年度繳納。由國家專門部門制定土地價格評估機制和征繳辦法,並負責征繳。這樣,就可以把目前的土地轉讓制度,這種短期行為,轉變為長期行為,更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消費者在購房的時候,購買的僅僅是土地上的建築,土地的使用權不是一次性買斷70年,而是像暖氣費和有線電視費一樣,每年繳納。並且,土地使用費應該隨土地利用狀況視市場行情而浮動。
由於土地為全民所有,應該有一個社會保障面積作為計費基數,該基數以上多佔用的面積為計費面積。住房不夠該基數面積的,可以獲得某種形式的住房補貼。該面積應該為住房折算佔用土地面積,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簡化為住房面積。對單位面積的計費標准,由相關部門制定計算辦法,比如可以與住房空置率,當年新建住房銷售狀況等指標掛鉤,通過一定的公式計算而得。如果空置率過高,說明土地使用費偏低,可以提高土地使用費,即提高住房使用成本。如果新建住房銷售低迷,說明住房使用成本偏高,可以降低土地使用費。原則上,家庭住房和商業網店房摺合為佔地面積以後,收費標准相同。
該辦法的核心是計時計費,費用由佔地面積乘以佔地時間乘以單位面積計費標准計算得出。土地開發期間的費用由開發商承擔,住房轉讓之後,收費對象隨之轉移。比如房屋空置,費用由房主承擔,如果新建住房未售出,則費用由開發商承擔。 土地使用費按年度繳納,可大大降低現行房價,減輕購房者的壓力。特別有利於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住房的一步到位。降低頻繁換房和重復裝修造成的浪費。而且,把土地成本從房價中剝離後,可以基本消除地腳差異對房價的影響。住房的成本僅僅由建築及相關(設計,配套等)成本和相關稅費構成。使得全國各地的房價趨於統一,有利於房地產成本的透明,使得房地產開發的利潤趨於理性,從而促進房地產產業的健康發展。而地腳的不同,會導致土地使用費的差異,進而導致住房使用成本的差異,通過市場優化配置不同地腳的住房。
按年度繳納土地使用費,還可以大大提高住房使用成本。有效打擊炒房行為,降低住房空置率。同時,土地使用費按年度繳納,將時間直接納入土地使用費的計量因素,即計時收費。可以理解為土地使用費的計量方法是土地面積乘以佔有時間,只要佔有土地,就必須繳納土地使用費,因此可以有效抑制土地閑置和囤積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住房具有保障民生的性質,不能所有的住房都需要繳納高額的土地使用費。因為土地歸全民所有,因此每個公民應該有一定數量的土地使用權。這個數量可以通過全民平均住房,或者其他評估機製得出。在這個數量以內的面積不需要繳納土地使用費,超出這個數量的部分才需要繳納土地使用費。這樣可以消除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各種保障房,甚至小產權房的差別。可以把所有住房都納入統一管理。
土地使用費年度繳納制度,可以從根本上消除現行的土地出讓制度的弊病,從根源上消除腐敗,推進廉政建設。取消一次性土地出讓金,還可以降低開發商前期投資,降低項目爛尾風險。同時,自取得土地之日起就開始計費,可以促使開發商縮短工期,提高效率。 住房建設用地和商業網點建設用地,以及停車場,公共設施建設用地的關系,由城市建設規劃部門協調。住房建設用地與基本農田,工業用地,橋梁、鐵路、港口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關系,有國家相關部門協調。以上所有用地比例,可以反映到土地使用費中。
有人也許會擔心,取消了一次性土地出讓金,土地如何分配開發,是不是回到計劃經濟模式。仔細分析這個問題其實是不存在的。目前的制度下,土地如何分配開發依然是政府規劃部門的職責。開發商通過競拍取得開發權,支付土地出讓金。取消一次性土地出讓金以後,開發商依然可以競拍某地塊的開發權。政府通過審核其資質,評估其開發方案,甚至可以收集公眾意見,擇優而選擇開發商和開發方案。開發商取得開發資格以後,接受政府和公眾監督,開展商業運作。 有人擔心,如果施行土地使用費年度收繳,如何與現行制度銜接。現在已經開發的項目或已經支付土地出讓金的項目,土地出讓金難以退還給開發商。已經建成,並入住幾十年的住房,更難以評估土地出讓金退還數量。因此,在一定時期內,只能兩套制度並存:即已經取得70年土地使用權的住房,剩餘期限之內不收繳土地使用費。待土地使用權到期之後,並入土地使用費年度收繳制度之中。這也使得類似青島黃島開發區已經出現的商品房土地證到期,尚無政策可依的問題迎刃而解。
③ 房價是50萬,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就要交多少
迄今為止,應該是沒有什麼具體的政策制定什麼標准,規定70年後土地出讓金繳納的比例。土地出讓合同中也僅僅是註明期限屆滿,自動續期,到時可能繳納有償使用費,但什麼標准,大家誰都不清楚!近期,一些專家學者倒是說過極有可能住宅用地到期不用交費!
④ 房子 土地使用費 多少
土地使用費是指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使用土地(出讓、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者除外),國家向其收取得的有償使用土地的費用,是企業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交納的費用,它是調節使用土地資源的手段之一,是國家財政收入的組成部分。土地使用費與土地使用稅不同,土地使用稅是國家對使用土地的國內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
有關土地使用費的具體標准,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應根據場地的用途、地理環境條件、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原則上沿海地區高於內地,大中城市高於中小城市,城市中心、繁華地段高於其他地段和郊區,在原有工業區設廠高於新開辟的工業區,利用原有企業改造高於新建工廠等。土地使用費的計算包括徵用土地的補償費用、原有建築物的拆遷費、人員安置費用以及公共設施費用。
各地規定有所不同,以上海的土地使用費來說:
土地使用費是指使用土地資源性質的費用,不含拆遷安置費用和基礎設施建設費用。
土地使用費根據地理環境和條件、土地使用用途確定分為五類十級,收費標准按平方米計算,最高每平方米為人民幣170元,最低每平方米0.5元。
土地使用標准調整以後,合營企業按新的標准繳納土地使用費,但在合營企業開始用地的五年內不調整,另外按營業額的百分比繳納土地使用費的不作調整。
⑤ 土地使用費已核房價上了,該土地屬誰所有
1)如果每幢樓為5層,那麼所有建築面積為10×1 000×5平方米,所有建築費用為
[(k +800)+(2k +800)+(3 k +800)+(4k+800)+(5k +800)]×1 000×10,所以,…………………………3分
1 270=16 000 000+[(k +800)+(2k +800)+(3k +800)+(4k+800)+(5k +800)]×1 000×10 10×1 000×5,
解
之
得
:
k
=
50.……………………………………………………………………………………………6分
(2)設小區每幢為n(n∈N*)層時,每平方米平均綜合費用為f (n),由題設可知 f (n) =16 000 000+[(50 +800)+(100 +800)+…+(50n +800)]×1 000×10
10×1 000×n
=1 600n
+25n+825≥21 600×25+825=1 225
(元). ……………………………………………10分 當
且
僅
當
1 600n
=
25n
,
即
n
=
8
時
等
號
成
立.……………………………………………………………12分
答:該小區每幢建8層時,每平方米平均綜合費用最低,此時每平方米平均綜合費用為1 225元
⑥ 二手房過戶時的土地使用費
不是土地使用費,而是土地增值稅(1%)。
如果你購買的是房改房,要收取的是土地出讓金。
以上都為合法稅費。
⑦ 我想買一套有土地使用權的三層半民房,房價20萬,大概需要交納什麼費用及金額
契稅:建築面積不超過144平方的按總房款的2%收取,超過的按總房款的4%收取,三層半民房一定超了所以要交4%。
評估費:總房款的千分之四,各地有差別。(是按評估費的總房價計算,契稅也是按這個算)
測繪費:每平方1.36元,超過面積的500元每戶。(各地不同)
工本費:80元
交易稅:
未滿5年:全額個稅1%或差額20%,差額營業稅5.55%
滿5年且唯一一套住房:個稅/營業稅全勉
滿5年不唯一:全額個稅1%或差額20%
交易手續費:面積×2.5元
購買方的稅費:契稅(首套購房,面積90平米以下的繳1%,非首套購房為1.5%,90平米以上的全部繳1.5%)
交易手續費:面積×2.5元
基本上就是這些了,大頭主要是契稅,就按20萬算也要8000元,辦下來至少要上萬的費用。
⑧ 是房價決定土地價格還是土地價格決定房價
房價與地價的關系並不能簡單的用誰決定誰來判斷。因為土地與房產兼具商品和資源的特性,因而其價格影響因素受多方面影響:
一部分開發商和學者將房價上漲的原因歸結於地價的上漲
這種觀點的理由主要建立在對房地價格構成的分析上,並估算出地價占房價的比例關系。從商品房的價格構成來看,房價=土地出讓金+征地或者拆遷費用十土地開發費+建築安裝工程費+銷售費用+基礎設施配套費+稅金+利潤+其他費用。
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土地取得是整個房地產經營活動的開端和基礎,即先形成地價,進而形成房地產的成本價格。大量數據表明,地價大約占房價構成的三分之一。因此,不少觀點認為,地價是房價的基礎,其上漲必然造成房地產成本價格的上漲。
從經濟學角度看,供求影響價格。
當市場處於完全競爭的理想狀態時在市場充分競爭的理想狀態下,供求關系主導價格的波動。這個就是金融危機時房價大跌的原因。
然而中國的實際情形是,由於政府參與調控,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房地產市場不可能達到完全競爭的理想狀態。因此,房價與真實的供求的關系並不大。
目前我國房地產的特點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由於房屋作為不動產,其地域性特點是與其他商品不同的。房屋的造價其實差異是有限的,最貴的造價和最便宜的每平米相差1、2萬最多了。然而由於所處地段的差異,其單價差幾萬幾十萬都不是問題。北京二環單價早過10萬了,而二三線城市房屋能過5千就不錯了。
綜上所述,中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地價是決定房價的主導因素。
⑨ 什麼叫土地使用費
土地使用費,是土來地使用自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費用,是土地使用者獲得用地應付出的代價。
土地使用費是指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使用土地(出讓、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者除外),國家向其收取得的有償使用土地的費用,是企業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交納的費用,它是調節使用土地資源的手段之一,是國家財政收入的組成部分。土地使用費與土地使用稅不同,土地使用稅是國家對使用土地的國內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
(9)房價土地使用費擴展閱讀
繳納方式:
外商投資企業經依法批准使用土地的,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土地管理機關的職責分工,與土地管理機關或房地產管理機構簽訂使用土地合同;市、區、縣財政局根據使用土地合同確定的用地面積、土地等級徵收外商投資企業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自核定之日起五年內不變;五年期滿後,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核定。
外商投資企業從批准成立之日起,按公歷日歷年度繳納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按半年徵收,年終清算。第一日歷年度用地時間超過半年的,按半年計征,不足半年的,免徵土地使用費。
⑩ 土地使用費每平米應繳多少稅
土地使用稅是按照土地等級的單位稅額計算的,土地所處的位置決定土地的單位稅額,繁華地段與不繁華土段、大城市與中等城市,它們的單位稅額都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