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所示:
❷ 攤銷無形資產會計分錄如何做
1、如果你單位執行了新會計准則,攤銷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專計攤銷
2、如果你單位還沒有執行屬新會計准則,攤銷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
新舊會計准則攤銷方法的比較
2001年的舊會計准則對無形資產攤銷的規定是直線平均法,按照無形資產的價值在一定期限內平均攤銷,攤銷期為合同與法律規定的最低期限,合同與法律無規定的攤銷年限不應小於10年。它對所有的無形資產根據使用時間平均攤銷,沒有考慮不同無形資產的時間價值。
2006年新會計准則借鑒國外的攤銷方法,對採用直線法攤銷也沒有實行「一刀切」,而是提出「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更具可行性。准則通過將無形資產區分為使用壽命有限和使用壽命無限的無形資產劃分,使攤銷的對象更明確。新准則對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攤銷法。
❸ 無形資產攤銷的分錄怎麼做
購入的無形資產按協議規定的年限進行攤銷
,但最長不超過10年,沒有規定的按法律或稅法的規定年限進行攤銷,如果法律或協議都有規定按年限短的攤銷。
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無形資產攤消
貸:無形資產
❹ 自有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自有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
[例]某企回業一項商標權,價值為答240000元,有效期為10年。則企業每月攤銷額為2000(240000÷10÷12)元。企業攤銷時會計分錄編制如下: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2000
貸:無形資產——商標權2000
無形資產攤銷理論依據:
作為一種長期資產,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能力逐漸降低,其價值也會在其使用期限內逐漸減少,直至全部喪失。因此,無形資產的價值也應分期攤銷。
現行制度規定,無形資產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
❺ 求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的詳細會計分錄
假設公司購入的財務軟體是50000元(不含稅),攤銷20年,則:
1、入賬時,計入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0
貸:銀行存款 58500
2、第一年攤銷:
借:管理費用 2500
貸:累計攤銷 2500
3、後續年限攤銷以此類推,直至20年後攤銷完為止
(5)會計制度下無形資產攤銷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累計攤銷科目的具體用法如下:
1、企業按月計提無形資產攤銷,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2、處置無形資產時,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攤銷,借記本科目,貸記相關科目。
3、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累計攤銷額
❻ 無形資產(土地出讓金 )攤銷的會計分錄
1、如果單位執行了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2、如果單位還沒執行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❼ 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無形資產攤銷會計分錄
新舊會計制度不同,你做的是老的,新的會計分錄為: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這樣無形資產原值是不變的,凈額就是原值-累計攤銷。
❽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無形資產補攤銷要怎麼做分錄
年初按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建立新賬不需要做分錄。
現摘錄附件《新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有關內容如下:
一、新舊制度銜接總要求
(一)自2013年1月1日起,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新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報財務報表。
(二)事業單位應當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相關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原賬編制2012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額表。
2.按照新制度設立2013年1月1日的新賬。
3.將2012年12月31日原賬科目余額按照規定進行調整(包括新舊結轉調整和基建並賬調整),按調整後的科目余額編制科目余額表,作為新賬各會計科目的期初余額。
4.根據新賬各會計科目期初余額,按照新制度編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資產負債表。
二、將原賬科目余額轉入新賬(新舊賬銜接)
其中:「事業基金」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事業基金」科目,但不再在該科目下設置「一般基金」、「投資基金」明細科目,其核算范圍也較原賬中「事業基金」科目發生變化,不再包括財政補助結轉和財政補助結余。轉賬時,應將原賬中「事業基金」科目所屬「投資基金」明細科目的余額分析轉入新賬中「非流動資產基金——長期投資」科目,並對所屬「一般基金」明細科目的余額(扣除轉入新賬中「非流動資產基金——無形資產」科目數額後的余額)進行分析:對屬於新制度下財政補助結轉的余額轉入新賬中「財政補助結轉」科目;對屬於新制度下財政補助結余的余額轉入新賬中「財政補助結余」科目;將剩餘余額,轉入新賬中「事業基金」科目。
三、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財政補助結轉和財政補助結余的概念:
1、財政撥款結轉資金是指當年支出預算已執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執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繼續使用的財政撥款資金。
2、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是指支出預算工作目標已完成,或由於受政策變化、計劃調整等因素影響工作終止,當年剩餘的財政撥款資金。
舊制度的「事業基金」中包含了這兩項,在建立新賬時要根據上述概念加以分析,將屬於這兩項的余額分離出來記入新賬的期初余額。
❾ 計提無形資產攤銷會計分錄
新舊會計制度不同,你做的是老的,新的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這樣無形資產原值是不變的,
凈額就是原值-累計攤銷。
(9)會計制度下無形資產攤銷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攤銷是對無形資產原價在其有效期限內攤銷的方法。無形資產攤銷一般採用直線法,攤銷時直接計入「無形資產」科目的借方,無需另設攤銷科目。無形資產原價減去無形資產的余額即為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數 額。為了提供企業無形資產計提攤銷額的有關數據,企業更換舊帳時,要註明每項無形資產的原價。
一、 新舊會計准則攤銷期限的比較
2001年的舊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日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當期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或規定的有限年限,該無形資產攤銷期限按如下原則確定:
第一,合同規定收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
第二,合同沒有規定收益年限但法律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
第三,合同規定了收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則不應超過其中年限較短者;
第四,如果合同沒有規定收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小於10年。
這遵循了謹慎性原則,但也限制了無形資產的穩定性。這些規定過於籠統,難以適應無形資產日益復雜的現狀。
2006年的新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對於不同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規定:
第一,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攤銷金額應當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
第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企業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果有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應當估計其使用壽命,並按本准則規定處理。
二、新舊會計准則攤銷方法的比較
2001年的舊會計准則對無形資產攤銷的規定是直線平均法,按照無形資產的價值在一定期限內平均攤銷,攤銷期為合同與法律規定的最低期限,合同與法律無規定的攤銷年限不應小於10年。它對所有的無形資產根據使用時間平均攤銷,沒有考慮不同無形資產的時間價值。
2006年新會計准則借鑒國外的攤銷方法,對採用直線法攤銷也沒有實行「一刀切」,而是提出「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更具可行性。准則通過將無形資產區分為使用壽命有限和使用壽命無限的無形資產劃分,使攤銷的對象更明確。新准則對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攤銷法。
三、企業攤銷無形資產
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
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