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特許經營權使用費科目

特許經營權使用費科目

發布時間:2021-04-01 17:21:25

Ⅰ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會計處理

1、會計規定
會計准則規定使用費收入應按有關合同協議規定的收費時間和版方法確認。不同的使權用費收入,收費時間和收費方法不同,有一次性收回一筆固定金額的情況,如一次收取若干年的場地使用費;有在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分期等額收回的情況,如合同規定在使用期內每期收取一筆固定的金額;還有分期不等額收回的情況,如合同規定按資產使用每期銷售額的百分比收取使用費等。
如果合同、協議規定使用費一次支付,且不提供後續服務的,應視同該項資產的銷售一次性完成,一次性確認收入;如果提供後續服務的,應在合同、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分期確認收入。如果合同規定分期支付使用費的,應按照合同規定的收款時間和金額或合同規定的收費方法計算的金額分期確認收入。
2、稅法規定
《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人的實現。這也是權責發生制的例外情形。

Ⅱ 公司增加需特許經營的商品,辦理特許經營許可證的費用該計入哪個科目呢,明細科目怎麼設置呢

公司增加需特許經營的商品,辦理特許經營許可證的費用該計入「管理費用」科目內,明細科目使用「辦公費容」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票
貸: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

Ⅲ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屬於什麼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確認,應當在特許經營權轉讓、收到支付或者取得支付憑證時確專認。

未經許屬可,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為自身利益使用特許經營。只有特許經營權所有人同意轉讓或允許使用特許經營權,並支付一定的特許權使用費,才能使用特許經營權。

因此,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特許權所有者的專有收入,也是單位和個人應納稅收入的組成部分。

(3)特許經營權使用費科目擴展閱讀:

1、無形的交易對象

特許經營交易涉及大量無形商品,包括技術、知識產權、數字產品等無形物品。無形貿易對象意味著它們與實物進口是分開的。

2、生的智慧

特許經營源自於智力或才能等成果,而創造力是產品內在價值的來源。無論是商標、專利、專有技術還是版權,都是智慧凝聚和創造力的體現。

3、用於復制或服務

就交易目的而言,特許經營權轉讓的顯著特徵是具有復制產品或服務的明確商業目的。限於個人使用的交易一般不定義為特許權使用費。

4、復雜的交易定價流程

由於技術、知識等大多數產品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市場上沒有類似的產品可供參考,所以產品的定價很難確定。因此,海關對特許的估價比較復雜。

參考資料:網路-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Ⅳ 特許權費與特許權使用費有什麼區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版其他特許權的使權用權取得的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特許權費,可以理解為特許經營某種商品或服務收取的費用,例如奧運特許商品,收取特許權費,特許經營商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向奧組委支付特許權費。特許權費的比例一般為商品零售價的5-15%。屬於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

Ⅳ 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及稅費的賬務處理

交納的稅金

借:其他應收款-代扣代交稅款

貸:銀行存款

支付的技術使用費(需扣下代交的稅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收到技術使用費發票後

借:管理費用

貸:預付賬款

貸:其他應收款-代扣代交稅款

企業應設置「預付賬款」會計科目,核算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1)企業因購貨而預付的款項,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購物資時,根據發票賬單等列明應計入購入物資成本的金額,借記「物資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應付金額,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3)補付的款項,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5)特許經營權使用費科目擴展閱讀:

企業撥出用於投資、購買物資的各種款項,不得在「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企業發生其他各種應收款項時,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回各種款項時,借記有關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實行定額備用金制度的企業,對於領用的備用金應當定期向財務會計部門報銷。財務會計部門根據報銷數用現金補足備用金定額時,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報銷數和撥補數都不再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

企業其他應收款與其他單位的資產交換,或者以其他資產換入其他單位的其他應收款等,比照「應收賬款」科目的相關核算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其他應收款進行檢查,預計其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並計提壞賬准備。企業對於不能收回的其他應收款應當查明原因,追究責任。

對確實無法收回的,按照企業的管理許可權,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作為壞賬損失,沖銷提取的壞賬准備。

經批准作為壞賬的其他應收款,借記「壞賬准備」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已確認並轉銷的壞賬損失,如果以後又收回,按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壞賬准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其他應收款科目應按其他應收款的項目分類,並按不同的債務人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其他應收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

Ⅵ 經營特許權屬於什麼會計科目

樓主你好!經營特許權屬於「無形資產」科目。
商標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著作權以及特許經營權都屬於無形資產范疇。

Ⅶ 簡述特許經營費用的構成

特許經營費用一般包括: (1) 加盟費:是特許者將特許經營權授予被特許回者時所收取的一次性答費用,體現了被特許者加入特許系統所得到的各種預期利益的價值。(2)品牌使用費:包括被特許者獲權使用特許者開發出來的商標、專有技術等所支付的費用。(3) 經營管理費:被特許者在使用特許者經營管理資源過程中按一定標准或比例向特許者定期支付的費用。 (4) 保證金:為確保被特許者履行特許經營合同,特許者可要求被特許者交付一定的保證金,合同期滿後,被特許者沒有違約行為,保證金應退還被特許者。 (5)廣告合作費用:為有效利用雙方資源,確保廣告投放效果而按一定比例向加盟者收取費用。 (6)其他費用:特許者根據特許經營合同為被特許者提供相關服務向被特許者收取的費用。如培訓費、開業期推廣費用、物品配送費用等。

總之,特許人可收取的費用及相應金額應根據自身項目的優勢情況,兼顧加盟商的可盈利情況確定,以有利於招商及整個特許經營體系的長期發展為根本目的。

Ⅷ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會計分錄

1. 征稅范圍
(1)一般規定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提示】提供著作權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出版、發表)
轉讓上述相關權利行為,也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但是此稅目不包括土地使用權轉讓。
(2)特殊規定
①對於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屬於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②個人取得特許權的經濟賠償收入,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賠償的單位或個人代扣代繳。
③編劇從電視劇的製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不再區分劇本的使用方是否為其任職單位,統一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2. 計征方法:按次計征
(1)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2)如果該次轉讓取得的收入是分筆支付的,則應將各筆收入相加為一次的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3. 稅率
稅率:基本稅率為20%
4. 應納稅額的計算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

Ⅸ 特許經營權的帳務處理

實踐形式來
特許經營權的實自質是無形資產的有償轉讓,在實踐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l、普通特許經營,即總店將特許經營權授予加盟者,由加盟者使用這些特許經營權進行經營;
2、委託特許經營,即總店將特許權出售給一個代理人,由代理人負責某個地區的特許權授予;
3、發展特許連鎖,即加盟者向總店購買了特許權,同時也購買了在一個區域內建立若干個分店的特許權,若將來事業發展,需要再建分店,不必再向總店申請
4、所有權合作特許經營,即總店與加盟者合營,共同持有分店股份;
5、分配特許經營,總店不僅授予加盟者特許權,而且還授予其設立批發倉庫,向其他加盟店供應分配貨物的權利。

Ⅹ 企業支付排污權出讓費應怎麼入賬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請批評指正

可辨認的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著作權、特許經營權和非專利技術等。為了核算和監督各項可辨認無形資產的取得、攤銷和轉讓,企業可以在「無形資產」科目下設置「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著作權」等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
(一)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
1、企業購買另一個企業時,購入商譽的成本應根據購買企業支付的價款扣除被收購企業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負債後的余額確定。
2、企業除商譽以外的其他無形資產,從外部取得時,其成本應根據取得時發生的總支出確定。
3、企業自創並依法取得的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的成本,應根據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以及其他等相關費用作為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日呢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已經計入各期費用的研究與開發費用,在該項無形資產獲得成功並依法申請取得權力時,不得再將原已計入費用的研究與開發費用資本化。
4、其他單位作為資本或者合作條件投入的無形資產的成本,應根據評估確認的價值確定。但是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按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帳面價值作為實際成本。
5、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應按以下規定確定其實際成本:捐贈方提供了有關憑據的,按憑據上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證的,按如下順序確定其實際成本:同類或類似無形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按同類或類似無形資產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同類或類似無形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實際成本。
6.企業接受的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或以應收債權換入無形資產的,按應收債權的帳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受讓的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收到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張面價值減去補價,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做為實際成本;支付補價的,按應收債權的帳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
7.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無形資產,按換出資產的帳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涉及補價的,按以下規定確定換入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收到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帳面價值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和應支付的相關說費減去補價後的余額,做為實際成本;支付補價的,按換出資產的帳面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補價,作為實際成本。

(二)無形資產的取得
1、購入無形資產
企業購入無形資產時,應根據購入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2、自創的無形資產
自創的無形資產的價值應包括研製過程中為創造該項無形資產所發生的全部支出。但為了穩健和簡化核算,一般將自創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作為技術研究費用,計入當期費用。待試製成功申請並取得專利時,應將申請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支出,作為無形資產入賬。
3、其他單位投資轉入的無形資產
投資人以無形資產向本企業投資時,應按評估確認的價值入賬,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科目。

(三)無形資產的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的,按不超過受益年限的期限攤銷;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而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按不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攤銷;經營期短於有效年限的,按不超過經營期的年限攤銷;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且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按不超過10年的期限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一經確定,不應任意變更。
無形資產攤銷時,應按計算的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無形資產」科目。

(四)無形資產的轉讓
1、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
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是指企業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擁有的無形資產享有的佔有、使用和收益處置的權利。無形資產轉讓時,取得的轉讓收入,應作為其他業務收入處理;轉讓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作為其他業務支出處理。
2、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
無形資產使用權的轉讓僅僅是將部分使用權讓渡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出讓方仍保留對該項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因而仍擁有使用、收益和處置的權利。受讓方只能取得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合理使用而無權轉讓。

企業自創注冊商標花費一般不大,是否將其本金化並不重要。能夠給擁有者帶來獲利能力的商標,常常是通過多年的廣告宣傳和其他傳播商標名稱的手段,以及客戶的信賴而權立起來的。廣告費一般不作為商標權的成本入賬,而是在發生時直接作為銷售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在此種情況下,可不必將已注冊的商標作為無形資產入賬。
【例】某企業試製成功並申請取得了商標權,在申請商標權的過程中發生商標權注冊費10000元,律師費2000元,該項商標按10年攤銷,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取得專利權時:
借:無形資產--商標權 12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

每月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100
貸:無形資產 100

按照商標法的規定,商標可以轉讓,但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產品質量。如果企業購買他人的商標,一次性支出費用較大的,可以將其本金化,作為無形資產管理。

【例】甲公司購入乙公司商標,支付轉讓費1200萬元,已經一次付清,攤銷期限為10年,已辦妥有關法律手續。甲公司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購入商標權時:
借:無形資產--商標權 1200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00

每月攤銷額=12000000元÷(10×12)月=100000元/月
每月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100000
貸:無形資產 100000

投資轉入的商標權按合同約定或評估確認的價值入賬。

【例】:某企業接受其他單位投資,投資者以其注冊商標作為投資,經會計師事務所評估確認該注冊商標為800 000元。取得商標權時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無形資產——商標權 800 000
貸:實收資本 800 000

國有企業破產商標權處理

財政部關於印發《國有企業試行破產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的通知
〖文號〗財會字[1997]28號
〖發文單位〗財政部
〖發布日期〗1997-7-30
(一)科目設置
1、資產類
(11)無形資產,核算被清算企業持有的各種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等各種無形資產的價值。
2、處理破產財產的帳務處理
(6)轉讓商標權、專利權等資產,按其實際變賣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實際變賣收入與帳面價值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清算損益"科目,按資產的帳面價值,貸記"無形資產"等科目;轉讓相關資產應交納的有關稅費,借記"清算損益"科目,貸記,貸記"應交稅金"科目。

商標許可使用費收入的賬務處理
商標許可使用費收入應按有關合同協議的收費時間和方法確認:如果合同、協議規定使用費一次支付,且不提供後期服務的,應視同該項資產的銷售一次確認收入;如提供後續服務的,應在合同、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分期確認收入;如合同規定分期支付使用費的,應按合同規定的收款時間和金額或合同規定的收費方法計算的金額分期確認收入。
【例】甲公司許可乙公司在其商品上使用甲公司的某個注冊商標,合同規定乙公司每年年末按年銷售收入的10%支付甲公司商標許可使用費,使用期10年。假定第一年乙公司銷售收入100000元,第二年銷售收入180000元,這兩年的商標許可使用費按期支付。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第一年年末確認使用費收入
應確認使用費收入=100000×10%=10000(元)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0000
(2)第二年年末確認使用費收入
應確認使用費收入=1500000×10%=150000(元)
借:銀行存款 18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8000

閱讀全文

與特許經營權使用費科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