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合夥人退股,店鋪財產怎麼分配
根據退夥時的財產狀況,按合夥比例退還退夥人相應的財產份額。
《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可以通過股權轉讓方式退出公司。股權轉讓方式包括股東之間轉讓和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兩種方式。
1、股東之間轉讓股權:《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2、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
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1)合夥人退出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退股注意事項:
1、避免追繳不實資金的責任。多數公司成立時屬墊資型,其公司注冊資金是不實的,股權受讓方也清楚出資情況,有必要明確約定注冊資金充實責任由受讓方負責。如果不約定清楚,可能出現股權轉讓後,受讓方拒不付款,公司則要求你補繳注冊資金。
2、明確劃清權利義務。大多數退出公司之前,向公司投入資金、勞動力、技術、業務資源等,除資本可以數字定量確定外,勞動力、技術、業務資源等無形資產均無法實施核定,所以股東在退出時必須明確劃定勞動力、技術、業務資源等無形資產如何處置。
3、約定股權轉讓款的付款時間、金額和違約責任。實踐中,大多數退股糾紛爭議都是受讓方不支付股權轉讓款,有必要將股權轉讓款支付金額、實踐和違約責任具體約定明確,如管轄法院、律師費承擔、違約金額等需要一一列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東退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夥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營業資產
Ⅱ 無形資產入股撤股時應如何處理
首先要確定這個技抄術屬於專利技術襲還是其他技術秘密,以技術入股不僅要求公司掌握技術的使用方式,更要將代表技術所有權的專利等轉讓給公司。其中專利的還要辦理相關專利權人變更備案。
針對你的具體問題,做以下答復,請參考。
1、分紅權是股東權利,領取工資是員工的合法權利,股東和員工的身份不存在沖突,只要該股東作為員工向公司提供勞動服務,就有權利獲得勞動報酬。這一點上市公司的員工可能持有自己公司股票,分紅和領工資可以同時享有。
2、此人不想干可能是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個是不想作為員工給公司服務,這時候他提出辭職即可,但無權分配公司資產。另一個是不繼續經營公司,由於公司法規定了股東不能撤回股份,所以他只能通過轉讓股份的形式收回投資成本,而不能從公司分配資產,除非公司股東會決議解散公司。公司資產具有獨立性。
3、如果公司解散注銷時他仍然是登記注冊的股東,他有權按照持股比例分配公司清算資產。
4、如果該技術沒有交給公司,則該股東存在出資不實的情況,其他股東可以要求他承擔違約責任,補足出資。當然由於公司具有獨立人格,可以要去公司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其他股東代為出資的,可以要求出資不足股東承擔賠償責任。
Ⅲ 有限合夥怎麼做會計處理
1、企業創立時假設甲、乙二人准備合辦一個工藝品店,合夥契約中規定各人的出資份額等於合夥人各自出資的凈資產金額,合夥人投入時會計分錄:借:銀行存款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貸:資本——甲——乙2、經營生產過程中購進資產、發生成本費用和產生收入:(1)借:固定資產貸:現金(2)借:低值易耗品貸:現金(3)借:材料貸:現金應付賬款(4)借: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貸:現金(5)借:生產成本——A產品——B產品貸:材料(6)借:現金應收賬款貸:銷售收入3、損益分配合夥企業損益分配主要有三種:按資本額比例分配損益,按工資報酬先分配,余額按約定比例分配;按工資報酬和資本報酬分配,余額再按約定比例分配。(1)結轉銷售收入:借:銷售收入貸:本年利潤(2)結轉成本費用借:本年利潤貸:銷售成本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3)借:所得稅貸:應交所得稅(4)借:本年利潤貸:合夥人資本——甲——乙4、原合夥人退夥與新合夥人入伙合夥企業會計主體的變化,表現為合夥人的變動。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原合夥人的退出。二是新合夥人的加入。對退夥、入伙的事項應作出必要的記錄。合夥人的退出,一般是指三人以上的合夥人而言;而兩人合夥,有一人退出,則屬於合夥企業的解體。合夥人退出合夥企業,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對外售讓其股權」,二是將股權讓於其他合夥人。借:合夥人資本——甲貸:合夥人資本——乙股權售讓的價格以及價款的收付方式等,完全是退夥人的私事;但是無論售價多少,對合夥企業資本總額不能有所影響。因此賬上只要求作股權變動的分錄。如果甲合夥人將股權售讓給乙合夥人,賬本上也僅作股權變動的會計分錄。借:合夥人資本——甲貸:合夥人資本——乙若甲合夥人將股權70%售讓給乙合夥人,將30%股權售讓給丙合夥人,則會計分錄如下:借:資本——甲貸:資本——乙——丙無論原合夥人的退夥,還是新合夥人的加入,必須得到原合夥人的贊同。
Ⅳ 合夥企業的會計處理
1、企業創立時假設甲、乙二人准備合辦一個工藝品店,合夥契約中規定各人的出資份額等於合夥人各自出資的凈資產金額,合夥人投入時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存貨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貸:資本——甲
——乙
2、經營生產過程中購進資產、發生成本費用和產生收入:
(1)借:固定資產
貸:現金
(2)借:低值易耗品
貸:現金
(3)借:材料
貸:現金
應付賬款
(4)借: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現金
(5)借:生產成本——A產品
——B產品
貸:材料
(6)借:現金
應收賬款
貸:銷售收入
3、損益分配
合夥企業損益分配主要有三種:按資本額比例分配損益,按工資報酬先分配,余額按約定比例分配;按工資報酬和資本報酬分配,余額再按約定比例分配。
(1)結轉銷售收入:
借:銷售收入
貸:本年利潤
(2)結轉成本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銷售成本
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財務費用
所得稅
(3)借:所得稅
貸:應交所得稅
(4)借:本年利潤
貸:合夥人資本——甲
——乙
4、原合夥人退夥與新合夥人入伙合夥企業會計主體的變化,表現為合夥人的變動。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原合夥人的退出。二是新合夥人的加入。對退夥、入伙的事項應作出必要的記錄。合夥人的退出,一般是指三人以上的合夥人而言;而兩人合夥,有一人退出,則屬於合夥企業的解體。合夥人退出合夥企業,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對外售讓其股權」,二是將股權讓於其他合夥人。
借:合夥人資本——甲
貸:合夥人資本——乙
股權售讓的價格以及價款的收付方式等,完全是退夥人的私事;但是無論售價多少,對合夥企業資本總額不能有所影響。因此賬上只要求作股權變動的分錄。如果甲合夥人將股權售讓給乙合夥人,賬本上也僅作股權變動的會計分錄。
借:合夥人資本——甲
貸:合夥人資本——乙
若甲合夥人將股權70%售讓給乙合夥人,將30%股權售讓給丙合夥人,則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本——甲
貸:資本——乙
——丙
無論原合夥人的退夥,還是新合夥人的加入,必須得到原合夥人的贊同。
Ⅳ 合夥企業分家,無形資產如何分割
可以先協議分家。不行就去資產評估機構評估無形資產的價值,按照股權比例分割就好了。
Ⅵ 合夥企業清算所建立的客戶資源及無形資產如何計算
客戶資源屬於銷售網路
銷售網路評估提供資料目錄
一.企業基礎資料
1.工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稅務登記證、生產許可證等。
2.企業簡介;
3.公司章程;
4.企業產品質量標准;
5.新聞媒體、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服務的相關報道及評價等信息;
6.其它。
二.銷售網路資料
1. 企業銷售網路分布圖;
2. 企業歷年組建銷售網路的成本費用統計資料;
3. 企業銷售網點的歷年產品銷售量、銷售額統計資料;
4. 企業銷售網路的發展規劃;
5. 企業銷售網路的功能分析;
三.財務資料
1.委託方近五年(含評估基準日)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或與相關財務收益統計;
2.委託方未來五年發展規劃;
3.企業未來3-5年的收益預測及編制說明(C表)。
四.其它資料
1.企業及產品榮譽證書;
2.委託方承諾書。
收益現值法是將評估對象剩餘壽命期間每年(或每月)的預期收益,用適當的折現率折現,累加得出評估基準日的現值,以此估算資產價值的方法。收益現值法通常用於有收益企業的整體評估及無形資產評估等。
此方法,國外用的最普遍,在國內也是技術型資產評估的主要方法。它的出發點是資產的價值由使用所產生的效益大小決定,不考慮其成本。
使用收益法的前提條件是:
l 要能夠確定和量化資產的未來獲利能力、凈利潤或凈現金流量;
l 能夠確定資產合理的折現率。對於收益可以量化的機器設備,可用收益法評估,如生產線、成套化工設備等。
收益法的優點在於它可以充分考慮資產的各種貶值因素,並且,由於是用未來收益來衡量資產的價值,其結果較容易被投資者所接受。其局限性是,大多數設備因為所預測的現金流量是由包括房屋、機器設備在內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土地、無形資產等整體資產帶來的,很難量化到單台機器設備上。預測未來收益和確定折現率的主觀因素較大,兩者直接影響評估結果的准確性和可信性。
在運用收益法評估時,應注意其收益期限不能是無限期;要考慮設備的技術含量、技術進步是否有提前淘汰被評估設備的可能性。稍有疏乎即將帶來風險。鑒於以上受到收益預測的限制等因素,故在評估工作中,收益法多作為一種補充法,用來確定設備的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同時用來分析企業是否存在無形資產。
Ⅶ 合夥開店,現在面臨退出,拜託大家幫幫我,給我出出主意
在你們店鋪沒有虧損的情況下,你可以拿到你當初入伙的全額。但是如果有虧損,你是要承擔一部分虧損的。如果店鋪還要經營下去,存貨或其他資產有你出資的份額,你可以請你的合夥人退還你的份額。店鋪名譽以及客戶群的話,其實也不虧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拿到退夥的資金,可以投入其他的事業,客戶群還是不會丟的。而且在這合夥經營中,你積累了很多經驗,對以後也大有益處,這也是財富,不是嗎?
法條,參考民通解釋 52 53 54,給你列上:
52.合夥人退夥,書面協議有約定的,按書面協議處理;書面協議未約定的,原則上應予准許。但因其退夥給其他合夥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考慮退夥的原因、理由以及雙方當事人的過錯等情況,確定其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
53.合夥經營期間發生虧損,合夥人退出合夥時未按約定分擔或者未合理分擔合夥債務的,退夥人對原合夥的債務,應當承擔清償責任;退夥人已分擔合夥債務的,對其參加合夥期間的全部債務仍負連帶責任。
54.合夥人退夥時分割的合夥財產,應當包括合夥時投入的財產和合夥期間積累的財產,以及合夥期間的債權和債務。入伙的原物退夥時原則上應予退還;一次清退有困難的,可以分批分期清退;退還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折價處理。
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