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施工企業臨時設施攤銷
臨時設施的核算
1、「臨時設施」補充會計科目的說明
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為保證施工和管理的正常進行而購建的各種臨時設施的實際成本。本科目應按臨時設施種類和使用部門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施工企業期末臨時設施的賬面原價。可以比照「固定資產」科目的核算對本科目進行理解。
施工企業購置臨時設施發生的各項支出,
借:臨時設施
貸:銀行存款等
需要通過建築安裝才能完成的臨時設施,發生的各有關費用,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科目轉入「臨時設施」科目。
2、「臨時設施攤銷」備抵科目的說明
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各種臨時設施的累計攤銷額。施工企業的各種臨時設施應當在工程建設期間內按月進行攤銷,攤銷方法可以採用工作量法,也可以採用工期法。當月增加的臨時設施,當月不攤銷,從下月起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臨時設施,當月繼續攤銷,從下月起停止攤銷。攤銷時,按攤銷額,借記「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本科目只進行總分類核算,不進行明細分類核算。需要查明某項臨時設施的累計攤銷額,可以根據臨時設施卡片上所記載的該項臨時設施的原價、攤銷率和實際使用年限等資料進行計算。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施工企業臨時設施累計攤銷額。可以比照「累計折舊」科目的核算對本科目進行理解。
3、「臨時設施清理」科目的設置
本科目核算施工企業因出售、拆除、報廢和毀損等原因轉入清理的臨時設施價值及其在清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清理費用和清理收入等。本科目期末余額,反映尚未清理完畢臨時設施的價值以及清理凈收入(清理收入減去清理費用)。本科目應按被清理的臨時設施名稱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可以比照「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的核算對本科目進行理解。
出售、拆除、報廢和毀損不需用或者不能繼續使用的臨時設施,
借:臨時設施清理(臨時設施賬面價值)
臨時設施攤銷(已提攤銷額)
貸:臨時設施(賬面原價)
取得的變價收入和收回的殘料價值,
借:銀行存款、原材料等
貸:臨時設施清理
發生的清理費用,
借:臨時設施清理
貸:銀行存款等
臨時設施清理後,如為清理凈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清理凈收益,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新辦法沒有明確要求對臨時設施計提預計發生的減值准備,筆者認為可以提取。
Ⅱ 建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分路電流算出來後怎麼選擇合適的電纜,有什麼相關規定嗎
電纜截面估算方法一二
先估算負荷電流
1.用途
這是根據用電設備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電流(安)的口訣。
電流的大小直接與功率有關,也與電壓、相別、力率(又稱功率因數)等有關。一般有公式可供計算。由於工廠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線系統,因此,可以根據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電流。
2.口訣
低壓380/220伏系統每千瓦的電流,安。
千瓦、電流,如何計算?
電力加倍,電熱加半。 ①
單相千瓦,4.5安。 ②
單相380,電流兩安半。 ③
3. 說明
口訣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線系統中的三相設備為准,計算每千瓦的安數。對於某些單相或電壓不同的單相設備,其每千瓦的安數,口訣另外作了說明。
① 這兩句口訣中,電力專指電動機。在380伏三相時(力率0.8左右),電動機每千瓦的電流約為2安.即將」千瓦數加一倍」(乘2)就是電流,安。這電流也稱電動機的額定電流。
【例1】 5.5千瓦電動機按「電力加倍」算得電流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電動機按「電力加倍」算得電流為80安。
電熱是指用電阻加熱的電阻爐等。三相380伏的電熱設備,每千瓦的電流為1.5安。即將「千瓦數加一半」(乘1.5)就是電流,安。
【例1】 3千瓦電加熱器按「電熱加半」算得電流為4.5安。
【例2】 15千瓦電阻爐按「電熱加半」算得電流為23安。
這句口訣不專指電熱,對於照明也適用。雖然照明的燈泡是單相而不是三相,但對照明供電的三相四線干線仍屬三相。只要三相大體平衡也可這樣計算。此外,以千伏安為單位的電器(如變壓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為單位的移相電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適用。即時說,這後半句雖然說的是電熱,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為單位的用電設備,以及以千瓦為單位的電熱和照明設備。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時)照明干線按「電熱加半」算得電流為18安。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電熱加半」算得電流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側)。
【例3】 320千伏安的配電變壓器按「電熱加半」算得電流為480安(指380/220伏低壓側)。
【例4】 100千乏的移相電容器(380伏三相)按「電熱加半」算得電流為150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線系統中,單相設備的兩條線,一條接相線而另一條接零線的(如照明設備)為單相220伏用電設備。這種設備的力率大多為1,因此,口訣便直接說明「單相(每)千瓦4.5安」。計算時,只要「將千瓦數乘4.5」就是電流,安。
同上面一樣,它適用於所有以千伏安為單位的單相220伏用電設備,以及以千瓦為單位的電熱及照明設備,而且也適用於220伏的直流。
【例1】 500伏安(0.5千伏安)的行燈變壓器(220伏電源側)按「單相千瓦、4.5
安」算得電流為2.3安。
【例2】 1000瓦投光燈按「單相千瓦、4.5安」算得電流為4.5安。
對於電壓更低的單相,口訣中沒有提到。可以取220伏為標准,看電壓降低多少,電流就反過來增大多少。比如36伏電壓,以220伏為標准來說,它降低到1/6,電流就應增大到6倍,即每千瓦的電流為6*4.5=27安。比如36伏、60瓦的行燈每隻電流為0.06*27=1.6安,5隻便共有8安。
③在380/220伏三相四線系統中,單相設備的兩條線都是接到相線上的,習慣上稱為單相380伏用電設備(實際是接在兩相上)。這種設備當以千瓦為單位時,力率大多為1,口訣也直接說明:「單相380,電流兩安半」。它也包括以千伏安為單位的380伏單相設備。計算時,只要「將千瓦或千伏安數乘2.5」就是電流,安。
【例1】 32千瓦鉬絲電阻爐接單相380伏,按「電流兩安半」算得電流為80安。
【例2】 2千伏安的行燈變壓器,初級接單相380伏,按「電流兩安半」算得電流為5安。
【例3】 21千伏安的交流電焊變壓器,初級接單相380伏,按「電流兩安半」算得電流為53安。
估算出負荷的電流後在根據電流選出相應導線的截面,選導線截面時有幾個方面要考慮到一是導線的機械強度二是導線的電流密度(安全截流量),三是允許電壓降
電壓降的估算
1.用途
根據線路上的負荷矩,估算供電線路上的電壓損失,檢查線路的供電質量。
2.口訣
提出一個估算電壓損失的基準數據,通過一些簡單的計算,可估出供電線路上的電壓損失。
壓損根據「千瓦.米」,2.5鋁線20—1。截面增大荷矩大,電壓降低平方低。 ①
三相四線6倍計,銅線乘上1.7。 ②
感抗負荷壓損高,10下截面影響小,若以力率0.8計,10上增加0.2至1。 ③
3.說明
電壓損失計算與較多的因素有關,計算較復雜。
估算時,線路已經根據負荷情況選定了導線及截面,即有關條件已基本具備。
電壓損失是按「對額定電壓損失百分之幾」來衡量的。口訣主要列出估算電壓損失的最基本的數據,多少「負荷矩」電壓損失將為1%。當負荷矩較大時,電壓損失也就相應增大。因些,首先應算出這線路的負荷矩。
所謂負荷矩就是負荷(千瓦)乘上線路長度(線路長度是指導線敷設長度「米」,即導線走過的路徑,不論線路的導線根數。),單位就是「千瓦.米」。對於放射式線路,負荷矩的計算很簡單。如下圖1,負荷矩便是20*30=600千瓦.米。但如圖2的樹乾式線路,便麻煩些。對於其中5千瓦
設備安裝位置的負荷矩應這樣算:從線路供電點開始,根據線路分支的情況把它分成三段。在線路的每一段,三個負荷(10、8、5千瓦)都通過,因此負荷矩為:
第一段:10*(10+8+5)=230千瓦.米
第二段:5*(8+5)=65千瓦.米
第三段:10*5=50千瓦.米
至5千瓦設備處的總負荷矩為:230+65+50=345千瓦.米
下面對口訣進行說明:
①首先說明計算電壓損失的最基本的根據是負荷矩:千瓦.米
接著提出一個基準數據:
2 .5平方毫米的鋁線,單相220伏,負荷為電阻性(力率為1),每20「千瓦.米」負荷矩電壓損失為1%。這就是口訣中的「2 .5鋁線20—1」。
在電壓損失1%的基準下,截面大的,負荷矩也可大些,按正比關系變化。比如10平方毫米的鋁線,截面為2 .5平方毫米的4倍,則20*4=80千瓦.米,即這種導線負荷矩為80千瓦.米,電壓損失才1%。其餘截面照些類推。
當電壓不是220伏而是其它數值時,例如36伏,則先找出36伏相當於220伏的1/6。此時,這種線路電壓損失為1%的負荷矩不是20千瓦.米,而應按1/6的平方即1/36來降低,這就是20*(1/36)=0 .55千瓦.米。即是說,36伏時,每0 .55千瓦.米(即每550瓦.米),電壓損失降低1%。
「電壓降低平方低」不單適用於額定電壓更低的情況,也可適用於額定電壓更高的情況。這時卻要按平方升高了。例如單相380伏,由於電壓380伏為220伏的1 .7倍,因此電壓損失1%的負荷矩應為20*1 .7的平方=58千瓦.米。
從以上可以看出:口訣「截面增大荷矩大,電壓降低平方低」。都是對照基準數據「2 .5鋁線20—1」而言的。
【例1】 一條220伏照明支路,用2 .5平方毫米鋁線,負荷矩為76千瓦.米。由於76是20的3 .8倍(76/20=3 .8),因此電壓損失為3 .8%。
【例2】 一條4平方毫米鋁線敷設的40米長的線路,供給220伏1千瓦的單相電爐2隻,估算電壓損失是:
先算負荷矩2*40=80千瓦.米。再算4平方毫米鋁線電壓損失1%的負荷矩,根據「截面增大負荷矩大」的原則,4和2 .5比較,截面增大為1 .6倍(4/2 .5=1 .6),因此負荷矩增為
20*1 .6=32千瓦.米(這是電壓損失1%的數據)。最後計算80/32=2 .5,即這條線路電壓損失為2 .5%。
②當線路不是單相而是三相四線時,(這三相四線一般要求三相負荷是較平衡的。它的電壓是和單相相對應的。如果單相為220伏,對應的三相便是380伏,即380/220伏。)同樣是2 .5平方毫米的鋁線,電壓損失1%的負荷矩是①中基準數據的6倍,即20*6=120千瓦.米。至於截面或電壓變化,這負荷矩的數值,也要相應變化。
當導線不是鋁線而是銅線時,則應將鋁線的負荷矩數據乘上1 .7,如「2 .5鋁線20—1」改為同截面的銅線時,負荷矩則改為20*1 .7=34千瓦.米,電壓損失才1%。
【例3】 前面舉例的照明支路,若是銅線,則76/34=2 .2,即電壓損失為2 .2%。對電爐供電的那條線路,若是銅線,則80/(32*1 .7)=1 .5,電壓損失為1 .5%。
【例4】 一條50平方毫米鋁線敷設的380伏三相線路,長30米,供給一台60千瓦的三相電爐。電壓損失估算是:
先算負荷矩:60*30=1800千瓦.米。
再算50平方毫米鋁線在380伏三相的情況下電壓損失1%的負荷矩:根據「截面增大荷矩大」,由於50是2 .5的20倍,因此應乘20,再根據「三相四線6倍計」,又要乘6,因此,負荷矩增大為20*20*6=2400千瓦.米。
最後1800/2400=0 .75,即電壓損失為0 .75%。
③以上都是針對電阻性負荷而言。對於感抗性負荷(如電動機),計算方法比上面的更復雜。但口訣首先指出:同樣的負荷矩——千瓦.米,感抗性負荷電壓損失比電阻性的要高一些。它與截面大小及導線敷設之間的距離有關。對於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導線則影響較小,可以不增高。
對於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上的線路可以這樣估算:先按①或②算出電壓損失,再「增加0 .2至1」,這是指增加0 .2至1倍,即再乘1 .2至2。這可根據截面大小來定,截面大的乘大些。例如70平方毫米的可乘1 .6,150平方毫米可乘2。
以上是指線路架空或支架明敷的情況。對於電纜或穿管線路,由於線路距離很小面影響不大,可仍按①、②的規定估算,不必增大或僅對大截面的導線略為增大(在0 .2以內)。
【例5】 圖1中若20千瓦是380伏三相電動機,線路為3*16鋁線支架明敷,則電壓損失估算為: 已知負荷矩為600千瓦.米。
計算截面16平方毫米鋁線380伏三相時,電壓損失1%的負荷矩:由於16是2 .5的6 .4倍,三相負荷矩又是單相的6倍,因此負荷矩增為:20*6 .4*6=768千瓦.米 600/768=0 .8
即估算的電壓損失為0 .8%。但現在是電動機負荷,而且導線截面在10以上,因此應增加一些。根據截面情況,考慮1 .2,估算為0 .8*1 .2=0 .96,可以認為電壓損失約1%。
以上就是電壓損失的估算方法。最後再就有關這方面的問題談幾點:
一、線路上電壓損失大到多少質量就不好?一般以7~8%為原則。(較嚴格的說法是:電壓損失以用電設備的額定電壓為准(如380/220伏),允許低於這額定電壓的5%(照明為2 .5%)。但是配電變壓器低壓母線端的電壓規定又比額定電壓高5%(400/230伏),因此從變壓器開始至用電設備的整個線路中,理論上共可損失5%+5%=10%,但通常卻只允許7~8%。這是因為還要扣除變壓器內部的電壓損失以及變壓器力率低的影響的緣故。)不過這7~8%是指從配電變壓器低壓側開始至計算的那個用電設備為止的全部線路。它通常包括有戶外架空線、戶內干線、支線等線段。應當是各段結果相加,全部約7~8%。
二、估算電壓損失是設計的工作,主要是防止將來使用時出現電壓質量不佳的現象。由於影響計算的因素較多(主要的如計算干線負荷的准確性,變壓器電源側電壓的穩定性等),因此,對計算要求很精確意義不大,只要大體上胸中有數就可以了。比如截面相比的關系也可簡化為4比2 .5為1 .5倍,6比2 .5為2 .5倍,16比2 .5倍為6倍。這樣計算會更方便些。
三、在估算電動機線路電壓損失中,還有一種情況是估算電動機起動時的電壓損失。這是若損失太大,電動機便不能直接起動。由於起動時的電流大,力率低,一般規定起動時的電壓損失可達15%。這種起動時的電壓損失計算更為復雜,但可用上述口訣介紹的計算結果判斷,一般截面25平方毫米以內的鋁線若符合5%的要求,也可符合直接起動的要求:35、50平方毫米的鋁線若電壓損失在3 .5%以內,也可滿足;70、95平方毫米的鋁線若電壓損失在2 .5%以內,也可滿足;而120平方毫米的鋁線若電壓損失在1 .5以內。才可滿足。這3 .5%,2 .5%,1 .5 .%剛好是5%的七、五、三折,因此可以簡單記為:「35以上,七、五、三折」。
四、假如在使用中確實發現電壓損失太大,影響用電質量,可以減少負荷(將一部分負荷轉移到別的較輕的線路,或另外增加一迴路),或者將部分線段的截面增大(最好增大前面的干線)來解決。對於電動機線路,也可以改用電纜來減少電壓損失。當電動機無法直接啟動時,除了上述解決辦法外,還可以採用降壓起動設備(如星-三角起動器或自耦減壓起動器等)來解決
根據電流來選截面
1.用途
各種導線的截流量(安全用電)通常可以從手冊中查找。但利用口訣再配合一些簡單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導線的截流量與導線的截面有關,也與導線的材料(鋁或銅)、型號(絕緣線或裸線等)、敷設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環境溫度(25℃左右或更大)等有關,影響的因素較多,計算也較復雜。
2.口訣
鋁心絕緣線截流量與截面的倍數關系: S(截面)=0.785*D(直徑)的平方
10下5,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兩倍半。 ①
穿管、溫度,八九折。 ②
裸線加一半。 ③
銅線升級算。 ④
3.說明
口訣是以鋁芯絕緣線、明敷在環境溫度25℃的條件為准。若條件不同,口訣另有說明。
絕緣線包括各種型號的橡皮絕緣線或塑料絕緣線。
口訣對各種截面的截流量(電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倍數」來表示。為此,應當先熟悉導線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
生產廠製造鋁芯絕緣線的截面通常從2.5開始,銅芯絕緣線則從1開始;裸鋁線從16開始,裸銅線則從10開始。
①這口訣指出:鋁芯絕緣線截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數的多少倍」來計算。口訣中阿拉伯數字表示導線截面(平方毫米),漢字數字表示倍數。把口訣的「截面與倍數關系」排列起來便如下:
...10*5 16、25*4 35 、45*3 70 、95*2.5 120*2......
Ⅲ 臨時設施的攤銷期限,按什麼原則確定
臨時設施的攤銷期限在會計處理上可按預計使用年限來攤銷_(購入價-預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在年末所得稅匯算時按稅法規定進行納稅調整
Ⅳ 工程臨時設施攤銷
可以比照「固定資產」科目的核算對本科目進行理解。
施工企業購置臨時設施發內生的各項支出。
借:臨時容設施
貸:銀行存款等
需要通過建築安裝才能完成的臨時設施,發生的各有關費用,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科目轉入「臨時設施」科目。
由於臨時設施的使用期限一般較長,在使用過程中又基本上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因此,其價值也應逐漸地轉移到受益的工程成本中去。
(4)臨時工程高壓電纜攤銷規定擴展閱讀:
其他直接費裡面的臨時設施費認為是與工程施工相關的臨時設施的費用,比如為本工程的施工臨時拉的水、電管線等;而間接費中的臨時設施費認為是與施工管理有關的臨時設施費,比方說一些臨時的辦公室等。
因此,臨時設施的攤銷方法,一般應採用分期攤銷法,既按照臨時設施的預計使用期限或工程的受益期限平均攤銷,其原理與固定資產的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基本相同。
但要注意的是,由於臨時設施一般在工程完工後需要要拆除,所以其攤銷期限是預計使用期限與工程的施工期限孰短原則確定。如果臨時設施的價值較低按照重要性原則,也可以採用一次攤銷法,直接計入工程成本。
Ⅳ 求助建築退讓高壓線有什麼規定
根據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 第三十一條規定,各級電壓導線邊線在計算導線最大風偏情況下, 距建築物的水平安全距離如下:
①1 千伏以下 1 .0 米 1 -1 0 千伏
②1.5 米 35 千伏
③3.0 米 66-1 10 千伏
④ 4.0 米 1 54-220 千伏
⑤ 5.0 米 330 千伏
⑥6.0 米 500 千伏 8.5 米。
Ⅵ 福建水利概預算 臨時工程攤銷費 其他費用攤銷
招標文件沒寫嗎?或者看下05的編制辦法,2011編制變法是沒有這幾項費用,不過大家在做工程的時候很多還是有考慮。
Ⅶ 電纜作為低值易耗品如何攤銷
周轉材料的攤銷方法
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並不改變其原有的實物形態,其價值逐漸轉移到工程成本中去,因此,企業應根據周轉材料的具體使用情況,採取合適的攤銷方法進行價值攤銷。按財會〔2003〕27號文件頒布的(施工企業會計核算辦法)規定對周轉材料的攤銷方法可以採用一下幾種方法:
(一)、一次攤銷法
「一次攤銷法」是指在領用周轉材料時,將其全部價值一次計入成本、費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易腐、易糟的周轉材料,如安全網等。
(二)、分期攤銷法
「分期攤銷法」是根據周轉材料的預計使用期限分期攤入成本、費用。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經常使用或使用次數較多的周轉材料,如腳手架、跳板、塔吊軌及枕木等。其計算公式如下:
周轉材料每期攤銷銷額=周轉材料計劃成本×(1-殘值占計劃成本%)/預計使用期限
[例1]某工程領用腳手架一批,計劃成本10000元,預計使用16個月,預計殘值率為10%,計算本月周轉材料攤銷額。
周轉材料每月攤銷額=10000×(1-10%)/16=562.5(元)。
(三)、分次攤銷法
「分次攤銷法」是根據周轉材料的預計使用次數將其價值分次攤入成本、費用。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使用次數較少或不經常使用的周轉材料,如預制鋼筋混凝土構件所使用的定型模板和土方工程使用的擋板。其計算公式如下:
周轉材料平均每次攤銷額=周轉材料計劃成本×(1-殘值占計劃成本%)/預計使用次數
周轉材料本期攤銷額=本期使用次數×周轉材料平均每次攤銷額
[例2]某工程領用定型模板一批,其計劃成本8000元,預計殘值率為10%,預計使用6次,本月使用2次,計算本月周轉材料攤銷額。
周轉材料平均每次攤銷額=8000×(1-10%)/6=1200(元)。
周轉材料本月攤銷額=2×1200=2400(元)。
(四)、定額攤銷法
「定額攤銷法」是根據實際完成的實物」工程量和預算定額規定的周轉材料消耗定額,計算確認本期攤入成本、費用的金額。
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模板的周轉材料。其計算公式如下:
周轉材料本期攤銷額=本期實際完成的單位工程量×單位工程量周轉材料的消耗定額
[例3]某施工單位現場預制混凝土構件,領用木板一批。根據預算定額規定,完成每立方米工程量木模板的消耗定額為80 元,本月實際完成100立方米。計算本月木模板攤銷額如下:
本月周轉材料攤銷額=100x80=8000(元)。
以上介紹了周轉材料攤銷的幾種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無論採用哪幾種方法攤銷,都不能與實際損耗完全一致,這是由於施工企業都是露天作業,周轉材料的使用、堆放都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另外,施工過程中安裝拆卸的技術水平、工藝水平,都對周轉材料的使用壽命影響很大。因此,企業無論採用何種方法對周轉材料進行攤銷,都應在工程竣工時或定期對周轉材料進行盤點,以調整各種攤銷方法的計算誤差,確保工程或產品計算的正確性。
周轉材料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能夠多次使用,並可基本保持原來的形態而逐漸轉移其價值的各種周轉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周轉材料的種類分別「在庫」、「在用」和「攤銷」進行明細核算。
三、周轉材料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自製、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周轉材料等,比照「原材料」科目進行處理。
(二)、企業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對周轉材料採用一次轉銷法、分期攤銷法、分次攤銷法或者定額攤銷法。
1.一次轉銷法,一般應限於易腐、易糟的周轉材料,於領用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
2.分期攤銷法,根據周轉材料的預計使用期限分期攤入成本、費用。
3.分次攤銷法,根據周轉材料的預計使用次數攤入成本、費用。
4.定額攤銷法,根據實際完成的實物工作量和預算定額規定的周轉材料消耗定額,計算確認本期攤入成本、費用的金額。
(三)、領用、攤銷和退回周轉材料時,採用一次轉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採用其他攤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
借記本科目「周轉材料」(在用),
貸記本科目(在庫);
攤銷時應按攤銷額,借記「工程施工」、「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攤銷);
退庫時應按其價值,借記本科目(在庫),貸記本科目(在用)。
(四)、周轉材料報廢時,採用一次轉銷法的,應按報廢周轉材料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工程施工」等科目。
採用其他攤銷法的,按應補提攤銷額,借記「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攤銷);按報廢周轉材料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工程施工」等科目,同時按已提攤銷額,借記本科目(攤銷),貸記本科目(在用)。
(五)、採用計劃成本進行周轉材料日常核算的,月末結轉領用周轉材料應分攤的成本差異,借記「工程施工」、「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在庫周轉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以及在用周轉材料的攤余價值。
五五攤銷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領用時或出租、出借包裝物時先攤銷其成本的一半,在報廢時再攤銷其成本的另一半。即低值易耗品或包裝物分兩次各按50%進行攤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