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業收取電梯費的收費標准應該怎樣制定
可以根據每家每戶的人數,或者是公攤面積,在和小區業主合理協商後制定,這樣最為妥善。
② 物業收取的電梯使用費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用戶承擔部分用戶差額分攤電量=用戶用電量,按每戶每月2千瓦時的標准由電力部門直接攤計。
各月份的用戶攤分電量=基本電量;公用電量由住宅業主或住戶自行攤分的。
電梯屬於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的含義就是使用周期在一年以上的,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的資產,固定資產的壽命就是它的使用年限。
在這個年限以內,計提折舊費用,然後加上維修和保養的費用,就是電梯的使用費用了, 計提費用的年限可長可短,根據物品的新舊程度而定。
如果是新的電梯,全部費用攤到它的使用期限之內,一般電梯使用期限都超過20年,可是物業一般都是按照比較短的時間計提折舊。
物業的折舊計提周期短,就可以多收電梯使用費,也是因為物業的合同期一般都比較短,電梯的維修保養都是專業人員上門維修養護,所以這個費用是固定的。
(2)小區中電梯使用費用交納的規定擴展閱讀:
在業主委員會成立之前。有些購房者認為所有的物業收費國家都是有標準的。
規定如特約性服務費用,由雙方協商確定,高層住宅每月每平米在1元左右,物業收費佔主要方面.52元,由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公司協商確定電梯費。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因為物業公司對不同物業性質收取了同等的費用,而物業服務支出成本去不相同,詳見下列條文。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頒布的,自2004年1月1日起執行的《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物業服務收費,是指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
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向業主所收取的費用。
③ 新物業法規定住一樓用不用交電梯費
目前國家層面法律沒有相關規定,但有的地方有相關規定,以揚州干江區為例:
國際《關於市區住宅物業服務收費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
六、代收代交費用的分攤辦法應當通過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合同中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業主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比例分攤。
普通住宅前期物業管理小區,按面積比例分攤電梯運行費的,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帶有地下車庫且電梯從地下車庫到達本層的一樓住戶,其電梯運行費按不高於一樓的建築面積的80%交納。
(二)以下情形一樓住戶免交電梯運行費:有地下車庫但電梯不到達一樓的;電梯從一樓起始的;戶內有樓梯到達地下車庫的。
(三)帶閣樓或躍層式的頂樓住戶,按電梯到達層的建築面積交納電梯運行費。
(3)小區中電梯使用費用交納的規定擴展閱讀:
《物業管理條例》第六條
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④ 電梯費到底按什麼標准收
1、根據《關於調整住宅電梯費收費標準的通知》:
(1)按家庭人數收費:每人每月最高10元;
(2)按建築面積收費:每月每平方米不超過0.3元;
(3)12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電梯:收費標准實行政府指導價;
(4)多層、小高層、非住宅類電梯:收費標准繼續實行市場調節價;
(5)未實行物業管理的老舊住宅樓:可按雙方協商議定的標准簽訂協議並收費;
(6)企業自籌資金改造電梯住宅樓:可按雙方協商議定的標准簽訂協議並收費;
(7)住宅改變用途或從事經營活動:物業可與業主協商議定電梯收費標准。
2、房屋入住後應注意
(1)電梯不運行,物業管理公司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物業服務企業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
法規規定以及相關行業規范確定的維修、養護、管理和維護義務,業主請求物業服務企業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房屋質量有問題,繳納物業費不沖突
物業公司依合同履行了物業服務後,業主應當依合同履行支付物業服務費的義務。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經書面催交,
業主無正當理由拒絕交納或者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內仍未交納物業費,物業服務企業請求業主支付物業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3)承租人不交物業費,業主責任不能丟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合同當事人具有約束力,不得損害第三方權利,業主與承租人簽訂的租賃合同只能對租賃雙方的權利義務做出約定,這種約定不得對抗第三人,不得通過合同損害第三方權利。
從債務的角度分析,業主與承租人約定由承租人交納物業費實際上構成了債務的轉移,將原屬業主的債務轉移給承租人,在業主和承租人之間有效,這種債務轉移沒有得到債權人即物業公司的同意時並未免除業主支付物業費的責任。
(4)業主財產被盜,依據過錯各自承擔責任
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物業服務公司一般對物業管理的公共秩序、環境衛生、綠化等事項提供協助管理或服務,其提供的是小區物業的公共服務。因此對業主家中的財物安全,需經業主與物業公司協商在物業服務合同中予以特別約定。
如無特別約定,則結合實際情況考慮物業服務公司在提供物業服務中是否存在過錯,物業公司應根據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4)小區中電梯使用費用交納的規定擴展閱讀:
除了在修改稿中將電梯分為有人值守和無人值守外,還按照樓層進行了劃分,並有了相應的計算公式。比如電梯起始層為住戶的住宅,每建築平方米電梯運行維護費用={電梯運行維護總費用/(產權登記建築面積-70%電梯起始層住戶建築面積)}×30%。
其他樓層住戶每建築平方米電梯運行維護費用=電梯運行維護總費用/(產權登記建築面積-70%電梯起始層住戶建築面積)。
另外,還根據不同的樓層按照15層及以下、16-25層、26層及以上為標准分別以10層、20層和30層為基準層,每增減一層,費用也增減1%,但總的增減不超過5%。
兩會期間專門提出相關建議,筆者整理出以下8條。
1、規定電梯強制報廢標准。
2、將電梯列入強制年檢產品。
3、設立高層住宅電梯的專項基金。
4、明確電梯售後具體期限及計算起始時間,責任范圍,製造商與安裝者的責任期限,維保和物業單位以及質量部門的責任,對他們的職責范圍進行規范化監督管理。
5、按照規定,電梯需要每15天就保養一次,並且每年都需要由相關的部門來進行一次年檢。
6、向開發商收取維修保證基金。
7、對受害業主得到補償可採用保險的形式。
8、可將電梯轎廂作為發布廣告的場所,收取一定的廣告費用,並將該費用貼補到電梯的運營費用中。
⑤ 物業收費中電梯相關費用的收取標准
沒有相關標准,需要業主委員會同物業進行協商,一般來說,物業費的繳納,需經過業主委員會的批准。一般小區均為按戶繳納,而不是按照平米數繳納。
電梯費包含維修保養費和運行電費,一般一台10層的半包電梯維保費每月350元左右,如果你們是一梯兩戶,三層以下不乘坐電梯,那麼,總共14戶,14戶平攤這350元,也就是每戶每月25元左右,加上電梯運行電費,如果是非節能(永磁無齒輪)電梯,每戶每月電費差不多20,當然,如果您是一梯一戶,那麼,100元的費用還是不算高的。
⑥ 請問小區電梯收費有國家統一標准嗎
是有的。
《物業管理條例》裡面規定的很詳細,電梯的年檢費、維保費已經包含在物業管理費里了,物業公司收取的電梯費,實際是電梯電費。
即:每部電梯應單獨安電表,由物業管理企業按時公布用電量,然後再由電梯所在單元的全體業主平均分攤電費。所以說,電梯若收費,只能收電梯電費,其他形式的收費都是不合法的。
但是,多數電梯收費沒辦法制定統一標准,屬於市場行為。物業公司屬於受聘方,應該服務於委託人,無論採取何種形式,只要經過委託人同意即可。
電梯費的構成並不復雜,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其一是檢測費,這在北京市是有標準的,大概是600元-700元/年;其二是日常運行費,包括電費和人員值守費;第三部分是日常維保費,大概是3000元-6000元/年。
(6)小區中電梯使用費用交納的規定擴展閱讀:
物業管理服務事項和服務質量的。這一般除了由當事人自行約定以外,各地的地方性規章也大都進行了底限性規定,但各地規定的情況參差不齊,可資參考的是國際健康組織(WHO)對區分所有建築物的管理設定了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的居住環境基準,歸納起來有以下四點:
(1)火警防範,如加強消防設備、防火設施的管理;
(2)清潔維護,定期清除垃圾,清理水溝,外牆洗刷等;
(3)公共設施維修,水電機械維護、公共電梯、空調設備的定期檢查;
(4)花木整理,修剪花草樹木,隨時更換枯死的枝葉等。這四點基準也應該是物業管理的標准要求。
⑦ 大家小區里邊的電梯費是怎麼收取的
電梯費用是按單元 樓層 戶數來計算的。對一層業主不收取電梯費用,從二層起價,相對來說回樓層高繳納的答電梯費用也相應由比例高一些的。具體還要看你家單元內每個樓層幾戶人家共幾層樓,才能計算的。國家有規定有格式標準的。 電梯起始層的住宅業主所交維護費的計算方式是:每建築平方米電梯運行維護費用={電梯運行維護費用/(產權登記建築面積-70%電梯起始層住戶建築面積)}×30%
⑧ 住宅區電梯要收費嗎收費標準是什麼
首先可以確定,住宅電梯是要收取費用的,這點毋庸置疑。
至於收取費用的方式,在早期就實施物業管理的項目中,電梯費用是全包含在物業管理費之中的。自新的物業管理政策實施以後,特別是實施酬金制管理的物業項目,電梯費用往往單獨核算。
因為電梯費用不同於物業管理費,可能會長時間不變化,電梯費用幾乎年年都需要調整,這里國家能源不斷調價是個客觀因素,電梯維護保養費用逐年增加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電梯收費中,包含電梯運行能源費、電梯日常養護費、電梯小修費、電梯安檢費。
電梯的中修、大修和更換主體配件材料等,按照國家政策,可以從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費用。不再計入電梯日常收費。
另外,電梯收費的標准,國家沒有出台相關政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物業管理和物業服務行業啟動比較早的大中型城市,曾經制定過本地區的電梯收費標准。
比如北京曾制定過一個文件《關於調整委託管理住宅電梯高壓水泵收費標準的通知 》(京價(房)字<1996>第274號),規定電梯收費標准為每部電梯每年83360元。
然而在實際物業管理中,由於每個樓宇採用的電梯型號、性能都不禁相同,其運行維護費用也各不相同。這種一刀切的標准,普通國產電梯維保費用較低,採用這個標准尚可。
使用高級進口電梯的項目,這個費用標准就不夠日常支出了。而且隨著國家能源費的不斷調整,電梯能耗費用也越來越高,再以固定的收費標准來維持電梯費用,物業公司也難以為繼。
所以自物業管理條例實施以後,電梯收費不再由政府制定統一標准,而是採取市場機制。按照具體的電梯品牌、型號、性能、能耗等等來核算本項目電梯的收費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