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辦理農村土地使用證需要收費嗎
辦理農村土地使用證是需要交工本費的。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市轄區內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統一登記。
可見,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用於非農業建設的,才需要給使用權人發給土地使用證,發證機關為縣級或者市級土地管理部門。
2、農村土地屬於集體土地,只能由村集體成員申請集體土地使用權。只有在鄉政府規劃中,對集體土地進行徵收徵用,土地性質才能由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才能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
⑵ 農村商品房土地使用費收費標準是什麼
商品房不分城市和農村不會再次收取土地使用費,商品房的土地是國家所有在辦理不動產證時全部繳清,不再收土地使用費,國家規定到期後直接續期。
⑶ 農村土地承包費用
1、此種承包費的價格一般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五條規定「 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應當簽訂承包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承包期限等,由雙方協商確定。以招標、拍賣方式承包的,承包費通過公開競標、競價確定;以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承包費由雙方議定。 」
2、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進行約定,一般由承包人投資,承包期滿如有約定的按約定執行,沒有約定的其投資的設施歸甲方(即發包方)所有。
⑷ 農村土地有償使用費怎麼收
農村村民建住宅可以申請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但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已經達到或者超過標準的,不得再申請使用宅基地,也不得在農村購買住宅。但由於房地產繼承等原因形成的多處住宅(包括宅基地),原則上不作處理,村民可以出賣多餘的住宅,也可以維持原狀,但不得翻建。房屋損壞後多餘的宅基地應當依法收回。農村村民建住宅用地,由村民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村民會議討論,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涉及佔用農用地的,應當先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取得農用地轉用手續。農村村民宅基地經依法批准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逐級通知申請用地者,並組織監督實施。住宅建成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用地進行驗收,並辦理土地登記,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宅基地收費標准要體現多用地多交費,少用地少交費的原則。宅基地面積以戶為單位計算,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批准佔用的宅基地,超過各區、縣規定用地面積標準的部分,按超標准用地的收費標准核定收費;凡不按村莊規劃實施建設的用地收費,應高於符合規劃
的;經營性的用地收費應高於生活性的;出租地上物的用地收費應高於自己使用的;低於用地標準的應給予適當獎勵。
三、宅基地有償使用收費標准,由各區、縣人民政府根據當地農民的承受能力,按下列幅度核定:
(一)符合規定用地面積標準的宅基地,按每平方米土地每年○點一元至○點五元計費。屬於出租地上建設物或經營性的用地,可適當提高上述收費標准。
(二)超過規定用地面積標準的宅基地,用地面積標准以內的部分按上款計費,超出用地面積標準的部分,按每平方米每年○點五元至五元計費。
四、宅基地使用費的核算方法:
(一)每戶宅基地使用面積按實際佔用數量累計計算。
(二)對超出用地標准多佔的宅基地可採取分段累進遞增的收費辦法。
(三)對不符合申請使用宅基地條件而立戶用宅基地的,按超標計費。
(四)戶口不在本村而使用宅基地的按超標計費。
(五)農村革命烈士家屬、二等以上殘廢軍人、五保戶、扶貧對象以及領取獨生子女證的生活特殊困難戶,在用地標准以內的宅基地,由個人提出申請,經村民代表討論同意,村民委員會審查批准,其宅基地使用費可定期減、免。超過用地標準的部分,仍按超標計費。
(六)新批准使用的宅基地,免收當年宅基地使用費。
⑸ 農村土地現在多少錢一畝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第一條第二款規定:土地屬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買賣土地,但同時規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2、 國有土地有國有出讓地和國有劃撥地兩種。1、國有劃撥地使用權是不能上市自由轉讓。2、國有出讓地的使用權是可以上市自由轉讓。想提醒一下:我國土地屬國家和集體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或其它形式轉讓土地所有權(土地法明確規定),平常講的買賣國有土地,指的是有償轉讓變更土地使用權,而非土地所有權。土地的使用權一般規定有30、40、50、70年不等。3、集體所有的土地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買賣土地,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一般限定在本村村民使用,作為依法審批給村民個人建房、村辦企業和農業生產等,村民個人承包地及使用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法轉包一般用於農業生產(未經許可不得改變用途-----用於非農建設)。 綜上所述:自然人能持有的是土地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土地買賣是違法行為,存在違法風險且不受法律保護;對於目前存在個人私下買賣土地行為,如果當事人之間引發爭議,法院裁定為:無效合同。
⑹ 農村土地收費問題
你們有戶口應該分得應用土地,村裡說承包土地要租金,你要你們應得的土地,不給就上訪上級政府給予解決.應該好解決的,因為不是沒有土地,可以將承包地轉變為村裡基本口糧用地,分給村裡新增加的人口.
⑺ 農村土地費用
這不是個土地費用的問題,而是土地糾紛的問題.現在你要集中精力解決有爭議的土地問題,把建廚房的事先放在一邊.可考慮對鄰居說眼前不建廚房,只砌一段矮圍牆,這樣就使後面鄰居沒有借口,緩解眼前的矛盾.只要這一步能走成,這塊土地的使用權事實上就明確了.在此基礎上說服村幹部批這塊土地.分步行事可能事半功倍.
⑻ 關於農村土地使用權的規定
農村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專利。農村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屬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三種。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
改革開放後,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逐漸確立起來。由此確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地使用權主要歸農戶經營使用的制度。
由於土地利用對社會經濟有很強影響,因而土地使用權受到一定限制。比如土地要按照規定用途使用(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要符合規劃(規劃制度)、土地利用要遵循可持續原則(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
⑼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出讓費一平方多少錢
土地承包權不來能轉讓,但自可以流轉。
法律依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 承包方與受讓方達成流轉意向後,以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承包方應當及時向發包方備案;以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事先向發包方提出轉讓申請。
第十二條 受讓方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保護土地,禁止改變流轉土地的農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