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產評估中無形資產評估的問題,不會算。
【10萬*10%*(100-60)*(1-33%】*年金現值系數(5年,10%)
B. 在哪兒找正規權威的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報告
我可以給你一個正規的企業最新無形資產評估報告,但是報告內容要保密!
C. 無形資產評估主要的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評估結果,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往往由於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成較大的誤差,要深入研究各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綜合我國評估工作的具體實踐加以創新。現行的無形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有市價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
1、市場價值法。該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2、收益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難以分離某種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問題。此外,當某種技術尚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時,其無形資產可能不存在經濟收益,因此不能應用此法進行計算。
3、成本法。該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
資產評估收費標准(97年)
根據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文件(國資辦發[1997]53號文件)「關於規范資產評估收費問題意見」第三條,在國家物價局、國有資產管理局[1992]價費字625號文件收費標準的基礎上上浮1.5-2.5倍:
評估值(萬元)
國資辦發[1997]53號文件(元)
1000 42750—71250
1500 48750—81250
2000 54750—91250
2500 60750—101250
3000 66750—111250
3500 72750—121250
4000 78750—131250
4500 84750—141250
5000 90750—151250
6000 98250—163750
7000 105750—264375
8000 113250—188750
9000 120750—201250
10000 128250—213750
我們視委託方具體情況,根據委託方評估目的、評估對象的工作繁簡程度、報告出具時間要求,評估報告語種、服務、及其相應的專家隊伍等具體情況,本著「優質服務、長期合作」原則,與委託方協商收費。
D. 資產評估中關於無形資產評估的問題
32萬的利潤是後5年的,先將後5年的總和摺合到第5年末,然後乘以1/(1+10%)^5就摺合到第1年了
E. 無形資產評估收費多少
一般按照評估值收費!簡單的說,估值1000萬元,收費在3-5萬元左右,1億元收費在10萬左右。建議找有專業經驗的資產評估機構來做
F. 企業在哪些情況下需要進行無形資產評估
企業進行無形資產評估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1、合資時可作價入股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一般企業無形資產占注冊資本的比例不得超過70%,但科技成果到底值多少錢?技術價值能否得到合資方的認可,能否在注冊資本中占這么高的比例,這就需要對其技術無形資產進行權威的價值評估。
2、增加註冊資本金
現在企業可通過無形資產(專利權、專有技術、版權等)的評估來達到增加註冊資本金的目的,企業無形資產可以占注冊資本的比例的70%。企業的注冊資本金較小,在經營過程中就不能體現企業的形象和實力,可能會失去一些很好的合作和發展機會。注冊資金50萬與注冊資金5000萬的公司給人的印象決然不同。如果企業把無形資產評估作價增加註冊資金 ,就能巧妙、真實的展示公司形象,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3、吸引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公司不會讓自己的錢去打水漂,他們對項目的篩選極其慎重,對技術項目的科技含量、新穎性、成長性成、成熟性、風險性等都很關注,然而他們更關注的是技術項目的市場獲得能力。一個處於初試、中試階段的項目如果沒有風險投資的注入,往往會前功盡棄,但如果拿著權威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對其技術無形資產出具的價值評估報告去找投資機構,一定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質押貸款
<<擔保法>>第79條規定,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可以質押貸款。產權人及銀行對知識產權的價值認同是否統一,這就需要權威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為其評估客觀的公允價值。
5、侵權索賠提供價值依據
中國加入WTO以後,涉及到知識產權領域的侵權官司會越來越多,對知識產權損失的價值如何計算,這也需要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介入。
6、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技術的產權所有人在與合作對象談合資合作時,雙方對技術價值的估算由於條件的局限會存在很大的差距,雙方都會存在或有損失,如果有權威機構的價值評估報告,這樣的損失就會避免。
G. 無形資產評估的要求是怎樣的
律法寶復法律頻道為你解答——無形制資產出資時應需要由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價值評估。評估一般首選「收益法」。收益法常用指標有收益額、收益期限和折現率。收益額是指由無形資產直接帶來的未來的超額收益。收益期限是指無形資產具有的實現超額收益能力的時間。
總體來說,用收益法進行評估只是一種預測,難免帶有主觀偏差。因此,如涉及無形資產出資的,保薦人在盡調時會對無形資產所涉及的收入部分進行調查,確保無形資產在評估的收益期限內實現了評估的收益價值。如需要,還會聘請具有證券及期貨資格的評估機構重新復核當時的評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