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預算定額中腳手架消耗量是凈耗量還是攤銷量
1、攤銷量=周轉使用量
-
回收量
2、周轉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轉次數-1)*補損率】/周轉次數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補損率)/周轉次數
4、補損率=平均每次損耗量/一次使用量
❷ 攤銷量是什麼意思 攤銷量究竟是什麼意思
攤銷量指對來除固定資產之外,其源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攤銷費用計入管理費用中減少當期利潤,但對經營性現金流沒有影響。
常見的攤銷資產如土地使用權、大型軟體、開辦費等無形資產,它們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為公司業務和收入做出貢獻,所以其購置成本也要分攤到各年才合理。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
❸ 會計中什麼叫攤銷
攤銷,英文是,指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攤銷費用計入管理費用中減少當期利潤,但對經營性現金流沒有影響。
對無形資產的攤銷採用直線法、產量法和加速攤銷法。
一、直線法
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掌握。缺點是就符合會計的客觀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而言,不夠理想。對穩定性強的無形資產,如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適合採用這種攤銷方法。
二、產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
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如果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工作量可以採用產品的生產產量或工作時數等進行確定,則適合使用這種攤銷方法。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余額遞減法
余額遞減法是在前期不考慮無形資產預計殘值的前提下,根據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後的金額和若干倍的直線法攤銷率計算無形資產攤銷額的一種方法。下面以雙倍余額遞減法為例予以說明,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其中,無形資產賬面凈值=無形資產成本-累計攤銷額。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無形資產在後期的賬面凈值可能會低於其殘值,因此,應在攤銷轉自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無形資產成本減去累計攤銷額再扣除預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後的金額乘以逐年遞減的攤銷率計算每年攤銷額的一種方法。攤銷率的分子代表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或者表示為:
年攤銷率=×100%
年攤銷額=(無形資產成本-預計殘值)×年攤銷率
(3)定額中什麼是攤銷量擴展閱讀
核算
1、攤銷范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進行攤銷,通常將其殘值視為零。
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但要計提減值准備。
2、攤銷時間企業應當按月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當自可供使用(即其達到預定用途)當月起開始攤銷,處置當月不再攤銷。
3、去向企業自用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計入管理費用;
出租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某項無形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成本。
❹ 攤銷量究竟是什麼意思
攤銷量指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攤銷費用計入管理費用中減少當期利潤,但對經營性現金流沒有影響。
常見的攤銷資產如土地使用權、大型軟體、開辦費等無形資產,它們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為公司業務和收入做出貢獻,所以其購置成本也要分攤到各年才合理。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
(4)定額中什麼是攤銷量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的特點:
1、固定資產的價值一般比較大,使用時間比較長,能長期地、重復地參加生產過程。
2、在生產過程中雖然發生磨損,但是並不改變其本身的實物形態,而是根據其磨損程度,逐步地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其價值轉移部分回收後形成折舊基金。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於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後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❺ 什麼是攤銷量
字面理解。攤銷的數量!!
❻ 定額中的腳手架用的鋼管攤銷量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1、攤銷量=周轉使用量 - 回收量。
2、周轉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轉次數-1)*補損率】/周轉次數。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補損率)/周轉次數。
4、補損率=平均每次損耗量/一次使用量。
(6)定額中什麼是攤銷量擴展閱讀:
(一)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就是根據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和雙倍的直線攤銷率計提無形資產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期初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年攤銷率,
年攤銷率=2÷預計的攤銷年限×100%
此外,雙倍余額遞減法會在攤銷期的最後兩年轉為直線法,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在殘值率較高或沒有殘值的情況下,就不會是最後兩年轉為直線法。通用的判斷標准為當某一年按直線法計算的攤銷額大於等於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的攤銷額,從這一年開始就採用直線法。
例如:企業購入商標權一項,購入過程中發生的全部支出為150000元,假定按准則規定確定的攤銷期為5年(准則規定攤銷期不超過10年)。
則有,年攤銷率=2÷5×100%=40%
第一年攤銷額=150000x40%=60000,第二年攤銷額=(150000減60000)x40%=36000,第三年攤銷額=(150000減60000減36000)/3=18000,
第四年攤銷額=(150000減60000減36000)/3=18000,第五年攤銷額=(150000減60000減36000)/3=18000
(二)年數總和法
該方法是用一個以無形資產各年攤銷年限各年相加之和為分母、把無形資產尚需攤銷的年限為分子的分數去乘以無形資產的全部應攤銷額,計算出各年應計提的無形資產攤銷的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全部應攤銷額×年攤銷率
年攤銷率=(攤銷總年限-已攤銷年限)x2/(攤銷總年限x(攤銷總年限+1))
仍舉上例,按年數總和法計算攤銷額過程如下:
年數總和法的分母=1+2+3+4+5=5x(5+1)/2=15
第一年攤銷額=150000x(5/15)=50000,第二年攤銷額=150000x(5-1)/15=40000,第三年攤銷額=150000x(5-2)/15=30000,
第四年攤銷額=150000x(5-3)/15=20000,第五年攤銷額=150000x(5-4)/15=10000
以上兩種方法計算的是年攤銷額,如按月計提可以換算為月攤銷率計算出月攤銷額。關於無形資產加速攤銷法的其他具體方法不再舉列。
❼ 施工定額攤銷量怎樣算
使用量-回收量
❽ 定額中模板的攤銷量按多少次考慮的請出示下定額說明或者計算方式
按照其來使用年限每年分攤源購置成本。
攤銷量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攤銷費用計入管理費用中減少當期利潤,但對經營性現金流沒有影響。
定額執行二、三、四類工資單價。其中:廠庫房大門、特種門、木結構工程,金屬結構工程按二類工資單價26.00元計算;土石方工程、垂直運輸工程,按四類工資單價為22.00元計算;其他均按三類工資單價24.00元計算。
(8)定額中什麼是攤銷量擴展閱讀:
定額要求規定:
1、須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確定預算定額的定額水平。以該地區、現階段、社會正常生產條件及社會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程度,來確定預算定額水平。
2、不僅要依據和參照全國統一建設工程基礎定額和當地建築工程預算定額而且要將企業的各種疾質狀況進行分析比較並反映到編制的定額中,企業定額是企業自己的定額,反映企業自己的素質水平。
3、企業可根據預算定額,對施工中的勞動、材料、機械的消耗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以便找出低工效、高消耗的薄弱環節及其原因。
❾ 預算定額中的材料周轉及攤銷次數是什麼意思啊
材料周轉:抄是指在工程施襲工過程中,能多次使用,反復周轉的工具性材料、配件和用具等,如擋土板、模板和腳手架等。
攤銷次數:是指周轉材料使用一次在單位產品上的消耗量,即應分攤到每一單位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上的周轉材料消耗量。
注
攤銷次數=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1/周轉次數+(周轉次數-1)×補損率/周轉次數-(1-補損率)50%/周轉次數]
❿ 什麼是模板攤銷量
模板攤銷量是指為完成一定計量單位建築產品的生產,一次所消耗的周轉性材料的數量。
攤銷量是指周轉材料使用一次在單位產品上的消耗量,即應分攤到每一單位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上的周轉材料消耗量。
周轉性材料消耗定額一般與下面四個因素有關:
1、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時的材料數量。根據構件施工圖與施工驗收規范計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申請備料和編制施工作業計劃使用。
2、損耗率:在第二次和以後各次周轉中,每周轉一次因損壞不能復用,必須另作補充的數量佔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稱平均每次周轉補損率。用統計法和觀測法來確定。
3、周轉次數:按施工情況和過去經驗確定。
4、回收量:平均每周轉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數量,這部分數量應從攤銷量中扣除。
一、模板攤銷量的計算公式:
攤銷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1+(周轉次數-1)×補損率/周轉次數-(1-補損率)50%/周轉次數]
二、分類計算公式:
1、組合鋼模板、復合木模板
模板攤銷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率)/周轉次數*(1+回庫維修費率)
註:回庫維修費率取定8%
2、膠合板模板
模板攤銷量=一次使用量*[1+(周轉次數-1)*補損率]/周轉次數
3、木模板
模板攤銷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率)*攤銷系數
註:模板的一次使用量、周轉次數、補損率均根據取定表採用。
現場經驗值:木模如果是規則結構:周轉7~9次;圓形不規則的:4次左右不超過5次,鋼模一般在50次以上。
三、補充說明:
此公式含有以下幾個概念:
1、損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周轉次數-1)×補損率/周轉次數
周轉性材料從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轉一次後必須進行一定的修補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補所消耗的木材量稱為損耗量。
2、周轉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周轉次數+損耗量
周轉使用量是指周轉性材料在周轉使用和補損的條件下,每周轉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1-補損率)/周轉次數
回收量是指周轉性材料每周轉一次後,可以平均回收的數量。
4、攤銷量=周轉使用量-回收量
攤銷量是指為完成一定計量單位建築產品的生產,一次所消耗的周轉性材料的數量。
5、若此公式用於編制預算定額中的周轉性材料攤銷量時:
(1)回收部分必須考慮材料使用前後價值的變化,應乘以回收折價率。
(2)周轉性材料在周轉使用過程中施工單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組織和管理補修模板工作,須額外支付施工管理費。
6、為補償此項費用和簡化計算的採取措施:減少回收量、增加攤銷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價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費率
7、攤銷量=周轉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價率/(1+施工管理費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價率/(1+施工管理費率),是綜合考慮系數。
第二種:
1模板及支撐架攤銷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1/周轉次數+(周轉次數-1)×補損率/周轉次數-(1-補損率)50%/周轉次數]
此公式含有以下幾個概念:
1、損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周轉次數-1)×補損率/周轉次數
周轉性材料從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轉一次後必須進行一定的修補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補所消耗的木材量稱為損耗量。
2、周轉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周轉次數+損耗量
周轉使用量是指周轉性材料在周轉使用和補損的條件下,每周轉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損耗)*(1-補損率)/周轉次數
回收量是指周轉性材料每周轉一次後,可以平均回收的數量。
4、攤銷量=周轉使用量-回收量
攤銷量是指為完成一定計量單位建築產品的生產,一次所需要的周轉性材料的數量。
5、若公式4用於編制預算定額中的周轉性材料攤銷量時:
(1)回收部分必須考慮材料使用前後價值的變化,應乘以回收折價率。
(2)周轉性材料在周轉使用過程中施工單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組織和管理補修模板工作,須額外支付施工管理費。
6、為補償此項費用和簡化計算的採取措施:減少回收量、增加攤銷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價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費率
7、攤銷量=周轉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價率/(1+施工管理費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價率/(1+施工管理費率),是綜合考慮系數。
(10)定額中什麼是攤銷量擴展閱讀:
常見的攤銷資產如大型軟體、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和開辦費,它們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為公司業務和收入做出貢獻,所以其購置成本也要分攤到各年才合理。
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
從金額上看,一般情況下,攤銷的費用相對於折舊費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說,大多數公司固定資產要遠遠大於無形資產,因此攤銷和折舊一般會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區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攤銷